1、附件:L项目需求方案docx2.信息化项目实施方案(2026年模板).docx附件4:信息化项目需求报告(建设类模板)一项目简介(一)项目名称贵州省国有企业一体化薪酬信息管理平台(二)项目申报单位1 .单位(处室)名称:劳动关系处2 .负责人:张启军3 .联系人:秦伟(三)项目概述1 .项目类别:建设类(升级改造)2 .主要使用对象:人社部门、各级薪酬监管部门、各级国有企业3 .服务人群:全省各级国有企业二项目建设依据(一)项目背景1 .国家有关文件明确:薪酬监管部门要建立对企业薪酬分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穿透式监管体系,逐步实现数智化监测。2 .省有关文件明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要与有
2、关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加快建设一体化薪酬信息管理平台,将各层级企业薪酬分配情况纳入监管范围。3 .省有关文件明确: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要加快建设一体化薪酬信息管理平台,企业的薪酬监管部门要落实监管职责,加强穿透式监管。(二)与本项目相关的其他信息化系统情况对劳动关系一体化平台进行改造,增加相应的功能模块。(三)项目建设意义和必要性1 .解决国有企业薪酬监管痛点难点问题,提升监管效率。通过本项目建设,解决当前国有企业薪酬监管过程中存在穿透式管理难、全过程监管难、薪酬风险预警难、数据统计效率低、薪酬数据分析难等问题,提升监管效率。2 .规范薪酬分配秩序,降低企业薪酬违规发放风险。通过数字化手段及时发
3、现各企业薪酬发放过程中存在的薪酬结构失衡、违规发放等问题,系统实时预警,降低违规发放风险。3 .服务全省国有企业薪酬统筹管理,数据驱动决策。通过数智分析省内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国企经济效益和薪酬水平,为监管部门制定薪酬监管政策提供依据。(四)建设依据清单1 .国家有关文件。2 .省有关文件。三需求分析(一)项目建设目标一是全省国有企业薪酬数据“一目了然”。基于本项目搭建的薪酬监管平台,线上汇聚省、市、县三级国有企业薪酬数据,及时掌握省内各国有企业薪资发放情况。二是对全省国有企业薪酬分配情况“一管到底”。实现对企业薪酬分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穿透式监管、工资总额“预算一执行一清算”的一站式监管
4、以及系统“监测一预警一处置”的闭环式监管。三是薪酬监管“一键提效一键导出各维度监管报表,提高统计效能;一键查看薪酬监管预警信息,实现高效监管。四是薪酬数智分析“一屏通览建立薪酬数智监管可视化平台,智能发现薪酬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辅助监管决策。(二)业务需求实现全省国有企业薪酬一体化监管需求,包括但不限于:一是建立组织信息采集子系统,建立各级主管/监管部门架构,一级企业注册企业信息并报主管/监管部门审核,二级及以下企业分别注册企业信息并报上级企业审核,最终建立全省国有企业组织架构。二是建立监管数据采集子系统,未建薪酬系统的企业可在该系统手工填报数据,支持数据从子企业一集团总部一主管/监管部门一省人
5、社厅逐级汇总;已建薪酬管理系统的企业和已建薪酬监管系统的主管/监管部门可通过数据接口接入监管数据。三是建立薪酬监管子系统,包括基础信息管理、数据管理、预警监控、报表管理、数智分析以及可视化监管等功能,支持各级企业、各主管/监管部门及省人社厅按权限查阅数据。四是建立预警处置与监督检查子系统,预警划分为提示预警和重大预警,其中,提示预警消息推送到一级企业及其主管/监管部门即可,无需反馈处理情况;重大预警消息推送到一级企业及其主管/监管部门后,主管/监管部门和一级企业核实处理,并由一级企业上传处理结果,该系统预警解除,如预警消息一直未处理,则系统一直推送预警。主管/监管部门委托第三方审计单位到企业现
6、场核查,并上传核查结果,如核查中发现的问题,由主管/监管部门处置,并由其上传处置结果。五是建立薪酬业务管理子系统,包括工资总额管理和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模块。其中,通过工资总额管理模块,企业报送上一年度工资总额清算情况至主管或监管部门,主管或监管部门汇总后报省人社厅备案。通过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模块,主管或监管部门将其监管的企业正职负责人薪酬报省人社厅审核,省人社厅履行审查程序后通知兑现,主管或监管部门将其监管的企业正副职负责人薪酬汇总后报省人社厅备案。系统功能列表如下:子系统名称一级功能点二级功能点组织信息采集子系统1 .主管/监管部门信息生成2 .企业信息注册3 .企业注册信息审核4 .企业组
7、织架构生成1 .主管/监管部门信息导入和生成2 .企业信息注册、修改、删除和查询3 .企业注册信息审核4 .企业组织架构生成5 .主管/监管部门和企业信息导出监管数据采集子系统1 .数据填报2 .数据汇总和查询3 .数据标准接口4 .数据加密存储1 .数据填报模板上传2 .数据填报模板下载3 .数据导入4 .数据逐级汇总和上报5 .按权限查询数据薪酬监管子系统1 .基础信息管理2 .数据管理3 .预警监控4 .报表管理5 .数智分析6 .可视化监管1 .组织机构管理、权限管理、用户管理等2 .数据查询、数据导入导出等3 .预警指标管理、预警阈值设置、预警消息查询等4 .报表配置、报表查询等5
8、多维度数据分析6 .可视化数据展示与监管预警处置与监督检查子系统1 .预警消息推送与接收2 .预警处置3 .监督检查1 .提示预警消息推送与接收2 .重大预警消息推送与接收3 .重大预警处置与处理结果上报4 .预警处置情况查询5 .委托现场核查6 .现场核查结果上传7 .核查处理及处理结果上报8 .监督检查情况查询薪酬业务管理子系统1.工资总额管理2.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1 .企业工资总额清算情况上报2 .企业工资总额清算汇总3 .工资总额清算备案4 .企业工资总额清算查询5 .企业负责人正职薪酬相关指标汇总并报送6 .企业负责人正职薪酬批复7 .企业负责人正职和副职薪酬执行情况上报8 .企业
9、负责人正职和副职薪酬汇总9 .企业负责人正职和副职薪酬备案(三)性能及部署需求系统统一部署贵州政务云平台,系统性能要求为:并发用户数大于等于100,响应时间小于等于2秒,平均响应时间小于等于1.5秒,TPS大于等于667。(四)数据需求本项目数据极为敏感,不能开放共享,需省内各国有企业或监管部门提供薪酬相关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应发薪酬、实发薪酬、四险两金个人部分和四险两金单位部分等数据。薪酬相关数据原则上每月更新,若采用手工填报模式,可按季度更新。(五)安全需求本系统部署于人社专网,通过电子政务外网与各主管/监管部门数据互通,各级国有企业通过互联网VPN通道上传数据(包括手工
10、填报或接口上传),安全保护等级拟定为3级。本项目采用国产密钥进行开发,保护敏感数据;本项目部署使用的软硬件资源符合信创要求。本项目涉及企业薪酬数据,所以在进行系统设计和实现时应遵照金保工程的安全性要求来开发和实施本项目,保护企业的数据安全。四项目建设进度安排(一)项目总工期本项目总工期8个月。(二)项目实施进度描述项目各个关键节点建设周期,包括需求分析、开发、测试、试运行等各个阶段的详细时间安排。序号项目阶段项目任务项目时间1.需求分析需求调研分析及评审05月2.开发测试系统详细设计及评审1月3.系统开发4月4.系统测试05月5.系统上线培训及试运行系统上线培训及试运行2月贵州省政务信息化建设
11、项目实施方案模板(2026年版)(新建、升级改造)项目名称:建设单位:XXXXXX(省级部门)编制时间:202X年XX月(若项目为SM项目,需规范标明相关M级及年限)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11.1. 项目基本情况11.1.1. 项目名称11.1.2. 项目性质1Lla项目建设期I114项目建设单位11.2. 项目背景概述11.3. 项目建设目标11.4. 项目建设内容简介215项目预算及资金来源21.6. 项目采购模式21.7. 相对部门三年规划的调整情况21.8. 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2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32.1. 项目建设单位简介32.2. 本项目相关单位的职责介绍3第三章现状及需求分析43
12、1.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43.1.1项目建设背景4寿12项目建设必要性43.2. 项目建设依据43.3. 现状描述及问题分析4,1一信息化现状44R2存在的主要问题1034项目建设需求分析10341.业务需求分析10齐42用户角色需求分析11功能需求分析11144数据资源需求分析11,4一S共性服务需求分析15齐46基础设施需求分析163.4.7网络资源需求分析16348基础软件需求分析16信息安全需求分析1634IO系统性能需求分析183411国产化需求分析183.4.12标准规范需求分析184412其他需求分析183.5.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及集约化建设分析(必写).19351系统整合
13、需求分析(必写)19352集约化建设需求分析(必写)21353特殊情况说明21第四章总体设计方案224.1. 项目设计原则224.2. 总体建设思路224.3. 系统架构设计224一,1一总体架构设计224.,工总体业务架构2242,总体数据架构22434总体网络结构2342S总体安全架构234R6系统关联架构2344总体技术路线2344L技术架构234.42主要技术23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245.1. 基础设施建设24JLL云资源24硬件设施245.2. 基础软件设计245.3. 定制化软件系统建设24SaLXX模块功能设计24432系统对接设计265.4. 数据资源建设26541.总体规划2
14、6S42数据汇聚应用26数据共享开放27544,数据质量保障3255信息安全建设335.6. 标准规范建设345.7. 共性服务345.8. 其他35第六章项目实施及保障366.1.项目实施机构3611实施单位职责36615实施单位要求36113人员配置计划3662实施周期及计划36S?1项目实施周期36627实施进度规划366.3. 项目培训方案366.4. 实施保障体系3764L运行维护37安全保障3754?质量保障37A44应急保障37第七章项目投资经费387.1. 编制说明387.2. 资金来源387.3. 经费预算38751经费汇总387R2经费明细42第八章项目效益及风险分析548
15、1. 项目效益548 kl.效益分析549 .1.2.建设成效548.2. 风险分析54RM风险识别与分析54R55风险对策与控制54项目概述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XXXXX项目(以下简称“XXX项目”)O项目性质新建、升级改造。项目建设期描述项目建设的起止时间(自合同签订后XX个月完成建设)和质保/免费运维期时间(自项目竣工验收(终验)通过之日起X年)。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指项目工作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对本项目的全过程实施负责,需填写职务和职称。项目联系人(一级部门):明确项目具体对接人和联系方式。项目联系人(二级部门):如为二级部门项目,须明确二级部门单位名称、对接人和联系
16、方式。项目背景概述提炼总结项目背景(包括项目由来、项目主要依据、项目建设必要性概要等)。项目建设目标对标项目背景,针对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提出建设目标,明确在“系统整合、功能合并”方面达到的预期目标,明确本项目建设目标与本单位三年规划的关系,可根据项目规模和实施周期分别制定总体目标和本期目标。项目建设内容简介结合项目经费预算,从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定制化开发软件、信息安全、数据服务等进行描述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注:需与预算内容进行对应。项目预算及资金来源描述项目总投资预算、资金来源。项目采购模式XXX项目采取部门采购/统筹采购模式。相对部门三年规划的调整情况主要描述该项目建设内容及资金调整说明
17、项目建设资金原则上不超过三年规划需求资金。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从政策法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技术路径等维度对本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结论性阐述(主要针对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结论性的描述)。项目建设单位概况项目建设单位简介根据三定职能,介绍单位情况及主要职责。画出组织机构图,展现本单位组织机构情况,包括本单位内设机构、直属单位等。本项目相关单位的职责介绍介绍本项目相关处室在项目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职责。对于多个部门和单位参与的项目,按牵头单位和参加单位的顺序分别描述。现状及需求分析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概述项目背景,以及项目建设意义和必要性。项目建设背景描述项目背景,包括政策文件背景、行业发展背景、
18、项目由来背景等。注:建设背景与建设依据章节进行对应。项目建设必要性从政策依据符合性、需求合理性、建设内容可行性及项目成效等,描述项目建设意义和必要性。项目建设依据据实罗列项目建设依据及相关文件,明确文件名称、文件号,以及文件中关于本项目建设内容相关的具体描述。相关依据作为项目必要性支撑材料。现状描述及问题分析详细描述项目建设单位的信息化水平现状及单位现有应用系统情况,例如基础设施、网络资源、业务功能、数据安全防护情况、网络安全防护情况等需进行相应的现状描述。阐述现有业务通过相关信息系统处理情况,以及实际工作业务流程中需改进的方面,分析归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信息化现状基础设施现状描述本项目涉
19、及的基础设施现状,适当采用表格、拓扑图等进行描述;若不涉及请填写“不涉及基础设施服务”,并进行简要说明。使用贵州政务云平台的,提供相关政务信息系统使用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情况、承载业务情况、使用量、利用率等。使用本地机房的,提供机房建设情况、设备概况、承载业务情况、建设年份、使用状态及资金投入、维护单位等。其他基础设施包括设备数量、型号、配置、用途、建设年份、使用状态及资金投入等。网络资源现状明确项目网络部署现状,网络环境包括本项目涉及网络的使用情况、覆盖范围、带宽、以及网络资源峰值利用率等信息,并提供与当前网络相符合的详细网络拓扑图。说明关联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现状,包括网络规划、设备选
20、用功能应用等万O基础软件现状描述本项目涉及的相关基础软件(包括数据库、中间件、操作系统等)现状,明确基础软件与基础设施关联部署情况。业务功能现状对标”章节2.2.本项目相关单位的职责介绍”中具体业务职能,明确业务流程,描述本项目涉及的主要业务信息化现状,包括与本项目关联业务应用系统现状(包括但不限于建设年限、系统功能、建设金额、用户对象及数量、并发用户数、系统接口情况),以及需要进行数据对接、业务协同、系统整合的信息系统的现状。如涉及业务未进行信息化建设,需描述项目的业务工作现有开展方式,包括具体业务应用场景等。数据资源现状根据业务需求,描述本单位所有与项目相关的现有数据资源现状(根据3.3.
21、1.4的具体关联业务系统,依次列举本项目数据现状),具体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资源目录、数据库建设情况、数据类型格式、数据存储方式、数据量等内容。信息安全现状与本项目相关的信息安全现状和需求描述。详细描述本项目业务系统所在的网络环境安全现状(本地网络与云环境中分别进行描述),当前已部署的安全产品现状,与本项目相关的等保、国密定级、建设与测评现状(新建系统需明确等保定级情况),安全服务保障现状、密码应用现状、网络安全制度管理体系现状等:1 .根据网络现状的梳理,详细描述整个网络区域边界划分(包括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等)以及网络安全设备部署情况,并提供详细网络架构图(重点突出安全设备),需要进一步描述安
22、全设备的数量、型号、配置、用途、建设年份、使用状态及资金投入等情况。示例:1互联网边界路由器-A边界路由器-B边界下一代防火墙-B边界卜防火墙-AHA上网行为管理-A上网行为管理-B边界安全接入区核心交换机-B教育资源平台应用平台区核心交换机-A终端接入汇聚交换机-A终端接入汇聚交换机-B安全管理区汇聚交换机-A安全管理区汇聚交换机-BFB日志审计系统EB威胁检测分析系统杀毒软件终端终端终端准入控制系统终端接入堡垒机安全管理区图3-1网络架构图2 .描述网络中已部署的安全产品现状,提供安全设备清单,并需要评估是否可以整合使用的情况。表3-1云上安全产品及密码产品清单序安全I4号设备1i例如2S
23、5iC/gC防火墙1E5例如正夕W王-K日志审计15例如2耳iC/g云密码机(VSM)1例如令:表3-2本地安全设备及密码产品清单序号网络E均立话雀娄I说佗名3及例互揍E/K如联%1:网/年堀E例如电子政务外网%金管SEE瘁1例其如他:网及&例互E如联/察1:网迂江绢E1.3.描述本项目整合前所涉及的业务系统的等级保护定级和测评情况、国密测评情况。表3-3整合前系统的等保和国密情况等国应安保密密月用金测建测高P系等评设评注统级情情情况况况1.系统1级/纵2022年已测2022年已开未测评/无评展卓国密应用进行建设测W2.4.详细描述针对本项目整合前提供的安全服务现状。表3-4安全服务清单序号服
24、务类型服务内容数量单位备注例如代码审计服务采用代码审计工具进行扫描审计,寻找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业务逻辑问题、漏洞等。提供代码审计1项序号服务类型服务内容数量单位备注报告。15 .根据密码应用现状的梳理(若有),详细描述密码应用设备部署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密码设备的数量、型号、配置、用途、建设年份、使用状态及资金投入等情况。6 .描述本项目网络安全制度管理体系现状(若有)。7 .SM项目据实梳理信息安全现状。标准规范现状说明关联业务信息化已遵循的国家、地方信息化标准规范和相关行业标准规范的情况。其他信息化现状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供,如链路租用及短信服务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现有信息化处理手段
25、的不足,以及实际工作业务流程中需改进的方面,逐项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描述的问题应能通过本项目实施予以解决。基于部门“大系统”,涉及基础设施、业务功能、数据资源、信息安全等内容的,可分别归纳系统整合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差距。项目建设需求分析业务需求分析从职能定位、社会服务功能需要、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需要等方面,结合行业特点,详细提出项目的业务整合需求,明确相关的存量应用系统与本应用的关联关系及统筹整合计划,明确整合业务内容及业务流程。用户角色需求分析从系统的使用角度,简要梳理和分析本项目涉及的政务信息系统所涉及的各类用户角色及用户数量、应用场景及相应的功能需求,包括但不限于管理用户、
26、业务用户等。功能需求分析对标业务职能,基于原应用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进行业务需求梳理,提出业务功能的内容、结构、流程及相关指标。分析项目主要功能领域的构成和边界,简述每个功能领域涵盖的主要功能点和操作要求。注:按照贵州省省级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黔府办函20232号),原则上保持系统数量“只减不增”、功能“只合不分”。提供业务系统功能对照表,明确原应用系统功能与本项目新增功能的边界关系,需要与预算明细表进行对应。数据资源需求分析结合项目业务需求,明确项目所需自有和外部数据资源,并根据业务需求来分类,分为基础数据(省大数据局统筹基础库/专题库/主题库中数据)、扩展行业数据(非大数据局统筹
27、基础库/专题库/主题库中数据及行业特有数据)等方面列出数据需求目录。基础数据需求基础数据是指在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基础库/专题库/主题库中数据(如人口信息、法人单位信息、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电子证照等)。描述此类数据需求主要见下表:表3-5基础数据需求目录(/4)/J2J、1JiJ才i行业数据需求行业数据是指各省级部门自行归集、管理和维护政务数据,可通过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获取(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已存在的可直接提数据需求,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没有的可按流程申请增加)。描述此类数据目录主要见下表:表3-6行业数据需求目录说明:用于分析数据分类、数据结构、数据来源(包括内部和外部的
28、信息资源需求),展示数据来源清单,结合数据资源现状,明确数据获取方式,明确数据是否重复采集。填写说明:(1)需求数据资源名称:需接入的数据资源名称(2)数据来源/数据来源系统:包括目前生产该数据类的业务系统、基础库、主题库名称及来源厅局名称,如无系统支撑的写“无”。(3)需求数据数据项列举:数据资源中涉及的数据项业务含义的详细数据字段清单(不得省略)。(4)数据资源编码:按照省大数据局数据资源目录编码提供,编码查询方式待定的,先填写/。(5)数据对接方式需求:明确数据通过什么方式获取,包括库表、文件、接口等。原则上跨部门数据共享开放都应通过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开展。若需求数据未上架至贵州省数
29、据共享交换平台,经由数据提供部门梳理上架后,统一由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提供。(6)数据获取方式:获取方式包括通过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获取、系统对接(需提供政策文件)、自行采集等。(7)更新频次要求:描述需求数据的提供频率/更新频率。(8)用途:明确需求数据在项目建设的用途,细化到子系统及模块功能用途。数据质量需求按照贵州省数据质量评估体系及项目数据目录编制情况,项目系统产生数据需通过数据质检,达到上架可用、动态鲜活、数据可信的地步,由贵州省政务数据中台生成数据质量评估报告,满足数据资源统筹管理,加强数据同步更新监控及管理调度,满足国家政务大数据全国一体化建设中数据质量控制要求。其他需求自行
30、进行增减。共性服务需求分析描述本项目需要使用的共性服务以及使用规模测算等,如能否复用共性支撑能力。共性中台包括区块链中台、身份认证中台、地图中台、视频中台、贵州省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贵州省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贵州省数据治理平台、贵州省元数据管理平台等。按照省人民政府印发贵州省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2321号),共性应用包括全省统一的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及移动端(中国贵州)、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移动端(贵人服务)和贵州省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贵商易)、全省统一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系统等。基础设施需求分析表述本项目建设所需的技术设施需求,包括云资源、硬件采购等,并对所需资
31、源进行测算分析。注:测算过程作为基础设施资源配置依据。网络资源需求分析明确项目承载网络及带宽需求,对所需网络资源进行测算分析。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和应用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20231986号)文件要求,原则上,涉及国家秘密的机密级及以下的业务信息系统部署在国家电子政务内网上,非涉及国家秘密的业务信息系统部署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上。明确IPv6建设需求,包括网络规划、设备选用功能应用等方面。基础软件需求分析基于本项目涉及的相关基础软件(包括数据库、中间件、操作系统等)现状,针对本次新增的基础软件进行简要描述,并明确与基础设施的对应关系。信息安全需求分析按照国家、省以及所属行业颁布
32、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标准规范要求,结合项目的具体要求和特点,明确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若是三级业务系统,还需根据情况选择国密测评,通过分析项目所在单位的信息系统安全现状,结合不同安全保护等级对应的基本要求,提出项目涉及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和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从业务连续性、完整性、保密性等方面对信息系统所涉及的业务的安全需求进行描述。结合业务系统现状,做安全需求(包括安全产品、安全服务、等保测评、国密测评等)分析。等级保护建设需求1 .描述业务系统的等级保护二级/三级建设及测评需求。2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建设需求分析,如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技术要求中的安全通信网络、
33、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中心的“一个中心三重防护”建设需求分析;安全管理需求分析,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建设管理、安全运维管理等几方面进行分析描述;安全资源授权分析,基于信息安全现状中安全产品资源授权使用情况,结合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设施、数据库)进行安全产品需求分析,明确对应信息安全产品的新增/利旧需求。密码应用建设需求1 .针对三级及以上业务系统,描述其国密建设及测评需求。2 .密码应用需求分析,如物理和环境安全、网络和通信安全设备和计算安全、应用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人员管理、建设运行、应急处置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描述;密码资源授权分析,基
34、于原有密码产品资源授权情况,结合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设施、数据库)进行密码产品授权需求分析,明确对应密码产品的新增/利旧需求,据实合理配置密码产品。安全服务保障需求安全服务保障需求分析,如对基线核查服务、渗透测试服务等需求;注:原则上安全服务内容与信息安全产品不能重复计列。数据安全保障需求针对业务系统重要数据保障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及相关行业政策法律法规,详细描述本项目重要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共享、销毁等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需求。其他信息安全需求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描述存在的其他信息安全需求,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安全制度管理体系建设需求。系统性能需求分析对系统响
35、应时间、吞吐量、资源率等性能需求,模块性、可复用性、易分析性等可维护与可扩展性需求,可恢复性、容错性、成熟性等可靠性需求,易学习性、易操作性、用户界面美观、用户错误防御机制等易用性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对系统的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传输能力进行总量分析,提出系统能力的具体量化指标。国产化需求分析按照2023年财政部工信部印发7大类最新版IT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财库202329-35号),从基础软件、定制化软件、硬件设施、安全设施、密码设施等多方面响应国产化要求。应充分考虑信创环境,原则上所有建设内容都须符合国产化要求。标准规范需求分析说明本应用开发中需遵从的国家、地方信息化标准规范和相关行业标准规范
36、的情况如涉及新增标准规范,明确与现行规范的边界关系,核实标准规范建设必要性。并针对本次新增的各标准规范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描述。其他需求分析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描述存在的其他需求,如短信服务需求。部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及集约化建设分析(必写)系统整合需求分析(必写)描述本项目所整合的政务信息系统情况,内容包括信息系统名称、业务功能、等保定级情况等,并填写下表:表3-7整合系统,在、口HZTL1EfXXW劣/叶匕匚矣第差W多垄泥W劣绯作IP/akf/JFf/21PEP1行业垂管/内部管理/对外服务XXX填报、XXX管理、XXX监控、XX药/耳Z匚IP集约化建设需求分析(必写)省级政务信息系统项目原则上应
37、按照集约化建设要求,基于贵州政务云平台、政府数据共享平台、开放平台、共性支撑平台,依托贵州省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及其移动端、贵州政务服务网及其移动端、贵州省电子政务一体化办公平台及其移动端、贵州省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及其移动端等,及电子政务外网或电子政务内网开展建设。明确贵州政务云符合性、集约化符合性。特殊情况说明针对不进行系统整合/集约化建设的项目,须详细说明项目原因,并提供相关依据文件。总体设计方案项目设计原则根据项目实际描述项目设计原则。须包括国产化原则。总体建设思路根据项目实际描述项目总体建设思路。系统架构设计总体架构设计对系统架构进行描述,项目如由几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或平台构成一个整体项目
38、时,应同时对子平台进行架构描述。分析项目总体架构,提出系统划分方案,通过文字和图表说明各系统与功能需求的关系以及各系统之间以及与外部系统之间的关系,区分已建系统和新增系统。总体业务架构通过框架、图表和文字描述本项目相关业务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总体数据架构数据架构图应结合业务需求,体现本项目涉及的相关数据资源建设内容和整体技术架构,依托现有的数据中台能力,构建架构图,数据架构包括数据汇聚应用、数据共享开放、数据安全和数据质量保障等要素,或符合并能呈现数据生成周期核心管理逻辑域要求,不采用现有数据中台能力的特殊情况需要单独说明原因,避免重复建设)数据流向图,除去数据架构图外,应用描述子系统/模块间
39、数据流向关系的数据流向图,展示子系统间数据交互关系。总体网络结构简述项目总体网络架构设计方案,说明新建网络与现有网络资源之间的设备共享、网络整合方案、边界划分。总体安全架构简述项目总体安全架构设计,说明新建安全与现有安全资源之间的设备共享、安全整合方案、边界划分、区域划分。根据XXX网业务需求进行网络安全域的划分,建立相应的安全策略和安全控制,(如:安全域主要划分为边界安全域、数据中心域、安全管理域、核心交换域及接入域),安全架构规划如下:(根据用户实际情况补充规划的网络架构图)。系统关联架构明确项目与省级电子政务平台及用户单位其他信息化系统的关系,以业务逻辑图呈现或数据流向图呈现并进行描述。
40、总体技术路线技术架构对技术架构图进行描述。主要技术对项目使用的主要技术进行描述,明确实现与已有业务系统整合、已有功能模块合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明确项目技术路线与关联业务系统的兼容性。明确网络环境、信息安全、应用层面关于IPV6的兼容性。项目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基础设施需求描述内容进行规划设计(含整合)。注:按照贵州省省级政务信息系统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黔数202410号),十二条不予储备项目,非涉密的新建(含改建、扩建)数据机房、数据中心、私有云平台。云资源描述支撑省级政务信息系统运行而租用的贵州政务云平台计算、存储、网络带宽等云资源。硬件设施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管
41、设备、智能化设备,以及为提供政务信息系统服务而必须配套建设的设施等。基础软件设计基于本项目涉及的相关基础软件(包括数据库、中间件、操作系统等)现状,针对本次新增的基础软件进行描述,明确新增基础软件具体用途及部署实施方式。定制化软件系统建设描述本项目整合后的政务信息系统情况,内容包括模块功能构成、覆盖用户范围、实现效果等。说明新旧系统之间的业务逻辑关系、统筹整合关系等,通过对应表的形式详细说明存量系统各功能模块开发情况、具体整合实现方式等。XX模块功能设计功能概述描述系统模块功能概况,涉及的要素包括:1)模块的建设意义和作用;2)模块主要实现的功能;3)主要模块之间的关联关系;4)模块的建设模式
42、定制开发、可进行整合的成品软件等)。功能架构提供模块的功能架构图,根据架构图作简要说明。架构图的要素需包括:D模块基本功能;2) 2)与其他内部模块关系;3) 3)与外部系统关系。功能整合对比列表本项目与现有系统整合的功能对比说明,逐一梳理:表5-1整合前后功能对比表整合后信息整合前信息/整合后模块名称原系统名称XX模块XX系统/平台XX模块XX系统/平台功能设计一、一级模块名称如果此一级模块下包括二级模块,则在此处概述:1)该版块的整体作用;2)子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如有)。如果此一级模块下不包括二级模块,则在此处描述此一级模块的主要作用和实现方式。(一)二级模块名称如果此二级模块下包括三级模块,则在此处概述:1)该版块的整体作用;2)子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如有)。如果此二级模块下不包括三级模块,则在此处描述此二级模块的主要作用和实现方式。1.三级模块名称如果子功能的描述文字较少,则在段内描述此三级模块的主要作用和实现方式。不在5级标题下再新增标题层级。功能模块层级描述需根据业务复杂度详细编制功能级别。系统对接设计如需要与其他系统对接,则要对接入方式,接入业务进行约定和描述,如:接入方式(系统与XX平台对接,采用RestFul接口方式按照XX标准进行业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