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ord绪论三、畜体的根本结构器官:由几种不同组织按照一定的形式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结构。系统:执行动物有机体某一方面功能的所有器官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系统。有机体:体内各器官、系统密切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四、畜体部位名称1、头部 以内眼角连线为界分为: 颅部:枕部,顶部,额部,颞部,耳廓部,眼部 面部:眶下部,鼻部,鼻孔部,唇部,咬肌部,颊部,颏部。2、 躯干 颈部:颈背侧部,颈侧部,颈腹侧部。胸背部:鬐甲部,背部,胸侧部肋部,胸腹侧部。腰腹部:腰部,腹部荐臀部:荐部,臀部 尾部:3、四肢: 前肢:肩胛部,臂部,前臂部,前脚部腕部,掌部,指部。 后肢:股部,小腿部和后脚部跗部,跖
2、部,趾部。五、解剖学常用的方位术语一 轴:家畜身体的长轴/纵轴从头至尾,与地面平行。注:各器官也有其自身的长轴,以其纵长的方向为基准二面 矢状面:与畜体长轴平行,与地面垂直的切面正中矢状面:通过畜体正中将畜体分为左右对称两半局部的面,只有一个。 侧矢状面:与正中矢状面平行的其它矢状面,有无数个。 横断面:与畜体的长轴与矢状面均垂直的切面。可将畜体分为前后两局部。水平面额面:与地面平行,与矢状面、横断面垂直的切面。可将畜体分为背侧和腹侧两局部。第一章 运动系统1包括3局部: 肌肉:运动的动力 骨:运动的杠杆 骨连接:运动的枢纽2运动系统的功能 运动功能 构成动物的体型 保护脏器、支持体重一些骨突
3、起和肌肉也可作为确定体内器官位置、体尺测量和针灸穴位的依据 第一节骨与骨连接一、骨学概论二、头骨与连接三、躯干骨与连接四、前肢骨与连接五、后肢骨与连接第二节肌肉 肌肉概论n 第一节 骨与骨连结n 一、骨学概论1.具有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的特点2. 有改建和再生的能力3. 是动物体内的钙磷库4. 造血功能红骨髓5. 支持与保护功能一骨的类型1、长骨: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2、骨干骨体:中部较细 骨端骺:两端膨大2、短骨 位于长骨与长骨之间,立方形,起缓冲作用。如腕骨和跗骨。3、扁骨 呈板状,主要位于头部和躯干,起保护作用.如肩胛骨、颅骨等4、不规如此骨 形状不规如此,构成畜体中轴。如椎骨。二骨的根
4、本结构 骨膜、骨质、骨髓、血管神经 1、骨膜 分布于骨外表,有血管和神经,呈粉红色。纤维层:浅层,具有营养和保护的作用. 成骨层:深层,有修补和再生骨质的功能。 2、骨质 骨密质:位于骨外外表,光滑致密.骨松质:位于骨内部,疏松多孔3、骨髓红骨髓:骨髓腔幼、青年与骨松质内,造血。黄骨髓:骨髓腔成、老年,富含脂肪。4. 血管和神经:较大的动脉经骨端的滋养孔进入骨髓腔。三骨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无机质: 占骨重的2/3,主要成分为CaCO3和Ca3(PO3)2,决定骨的巩固性。有机质:占骨重的1/3,主要成分是骨胶原,决定骨的弹性和韧性。四畜体全身骨骼二、骨连接概论一骨连接概念: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
5、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形成骨连接。二分类: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直接连接1 纤维连接:头骨之间的缝韧带2软骨连接:相邻椎骨的椎体之间的椎间盘3骨性连接:骨盆联合4 间接连接(滑膜连接/关节)骨与骨间不直接连结,有滑膜包围,可灵活运动三关节 1、关节的根本结构:1关节面2关节软骨3关节囊 外层:纤维层 内层:滑膜层4关节腔5血管和神经2、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囊内、囊外,如膝直韧带关节盘:纤维软骨板,如膝关节的半月板关节唇:纤维软骨环,如髋臼窝周围3、关节的运动 伸、屈运动 内收、外展运动 旋转运动4、关节的类型 1依构成关节的骨块数目分:单关节:相邻两块骨组成,如肩关节;复关节:两块以上的骨组
6、成,如腕关节。2依关节的运动轴数目分:单轴关节:横轴屈伸运动,如肘关节。双轴关节:横轴屈伸运动,纵轴内收外展,如寰枕关节。多轴关节:多条轴屈伸、内收外展和旋转运动,如肩关节和髋关节。三、头骨与其连结一头骨的组成 以内眼角为界分为颅骨和面骨:颅骨:顶骨、顶间骨、额骨、颞骨对骨,枕骨、蝶骨和筛骨单骨,共7种11块。面骨:上颌骨、颌前骨、鼻骨、上下鼻甲骨、泪骨、颧骨、翼骨、腭骨对骨,下颌骨、犁骨、舌骨单骨,共11种21块。猪具有吻骨比牛马多一块二鼻旁窦概念:在一些头骨的内、外骨板之间的腔洞,直接或间接与鼻腔相通,故称为鼻旁窦,又叫副鼻窦。包括额窦、上颌窦、蝶腭窦、筛窦。 作用:1、减轻头骨重量;2、
7、保护;3、隔热。 (三) 头骨连接 纤维连接:骨缝 颞下颌关节:颞骨的颞髁和下颌骨的下颌髁组成,头部唯一的可动连接。三、躯干骨与其连结 一躯干骨椎骨、肋、胸骨1、椎骨 组成:按部位分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和尾椎。 脊柱:所有的椎骨按从前到后的顺序排列,由软骨关节和韧带连接在一起形成身体的中轴。1椎骨的一般结构 椎体:位于腹侧,体前有椎头,体后有椎窝 椎弓:位于背侧,椎体和椎弓之间围成椎孔,椎间前切迹、椎间后切迹两者围成椎间孔突起:棘突1个,横突1对,关节突2对(2) 各段椎骨的结构特点:颈椎:家畜均为7枚第1、2颈椎与第3-7颈椎形态不同第1颈椎寰椎呈环形,无椎体,椎孔由背侧,弓和腹侧弓构成,
8、前面为关节窝,后面为鞍状关节面第2颈椎枢椎椎体兴旺,前端突出称,为齿状突第3-颈椎:椎体兴旺,椎头和椎窝都很明显第7颈椎:椎窝两侧有对后肋凹,与第对肋成关节(2 )胸椎:牛、羊13枚,马18枚,猪14-15枚,椎体短,椎体前后分别有前肋凹和后肋凹,与肋骨头构成,关节,横突上有关节面与肋骨结节形成关节,棘突兴旺 腰椎:牛、马6枚,羊、猪 6-7枚,横突特别兴旺,呈上下压扁板状 荐椎:牛、马5枚,猪、羊4枚 ,荐椎愈合成荐骨 ,荐骨翼、荐骨岬,荐骨翼与髂骨构成荐髂关节尾椎:数目不定,一般16-20枚,前3-4枚尾椎有椎骨的一般构造,后面只保存椎体几种家畜的脊柱式牛:C7T13L6S5Cy1820羊
9、C7T13L67S4Cy324猪:C7T1415L67S4Cy2023马:C7T18L6S5Cy14-212、肋:包括肋骨和肋软骨1构造:肋骨:弓形长骨,对数与胸椎, 数目一致近端椎骨端: 肋骨头和肋骨结节 肋间隙:相邻肋骨间的空隙肋软骨:位于肋骨下端2肋的分类:真肋:肋软骨直接与胸骨相连的肋,也称为胸骨肋,牛、马有8对,猪7对。假肋:肋软骨不直接与胸骨相连,而是连于前一肋软骨上的肋。浮肋:肋软骨末端游离的肋称为浮肋。肋弓:最后肋骨与各假肋的肋软骨依次连接形成的弓形结构,为胸廓的后界。名词解释:肋椎沟:由胸椎棘突和肋骨近端之间形成的前后纵走的沟。肺沟:由胸椎的椎体和肋骨近端之间形成的前后纵走
10、的沟3、胸骨1构造:胸骨柄前胸骨体中:两侧有肋窝 剑状软骨后2形态:牛的胸骨上下压扁 马的胸骨呈左右压扁状3胸廓定义:由背侧的胸椎、两侧的肋骨和肋软骨以与腹侧的胸骨围成胸部的轮廓。 胸廓前口:较小,由第一胸椎、第一对肋和胸骨柄构成胸廓后口:较大,由最后胸椎、肋弓和剑状软骨构成二躯干骨的连接 1、脊柱连接1椎体间连接:相邻椎体间借韧带和纤维软骨盘椎间盘相连。2椎弓间连接 突起之间借助短的韧带和关节囊相连。棘上韧带 .项韧带:包括索状部和板状部3寰枕关节:组成:枕骨的枕髁和寰椎前端的关节窝类型:双轴关节,伸屈、侧转运动4寰枢关节:组成:寰椎后端鞍状关节面和枢椎前端的齿状突类型:单轴关节,沿纵轴旋转
11、2、 胸廓连结:1肋椎关节肋头关节:肋骨头与相邻两胸椎椎体的前肋凹和 后肋凹构成。 肋横关节:与胸椎横突由肋骨结节构成。2肋胸关节:由真肋的肋软骨与胸骨构成的关节。前 肢 骨肩胛骨肱 骨前臂骨前脚骨桡骨 尺骨四、前肢骨与其连结腕骨:近列、远列掌骨:大掌骨和小掌骨指骨:系骨、冠骨、蹄骨籽骨:近籽骨,远籽骨1、 肩胛骨近端:肩胛软骨远端:肩臼外侧:肩胛冈、冈上窝、冈下窝内侧:锯肌面、肩胛下窝2、 臂骨肱骨1近端:掌侧:肱骨头背侧:内侧小结节,外侧大结节2远端:掌侧:肘窝背侧:髁状关节面内侧髁和外侧髁螺旋状的臂肌沟(1) 骨干外侧:三角肌粗隆内侧:大圆肌粗隆肩关节:组成:肩臼、肱骨头类型:多轴单关节
12、3、 前臂骨包括:桡骨和尺骨4桡骨:位于前内侧,较粗5尺骨:位于后外侧,较细6近端:尺骨近端兴旺形成肘突肘关节重点由肱骨远端、桡骨近端与尺骨肘突组成类型:单轴复关节4、 前脚骨:腕骨、掌骨和指骨1腕骨桡腕骨、中间腕骨、尺腕骨和副腕骨5、 远列腕骨:马:1+2、3、4 ;牛:2+3、4 猪:1、2、3、4 近列腕骨:4块,自内向外分别为:(2) 掌骨:马:2、3、4;猪:2、3、4、5(3) 牛的3、4掌骨愈合成大掌骨,第5掌骨为小掌骨腕关节L桡腕关节、腕间关节、腕掌关节桡腕关节:桡骨远端、近列腕骨近端腕间关节: 近列腕骨远端、远列腕骨近端 腕掌关节:远列腕骨远端、掌骨近端3指骨:系骨、冠骨、蹄
13、骨马:第3指兴旺,其余退化牛和猪:2、3、4、5,其中3、4兴旺为主指,2、5为悬指(4) 籽骨近列:2块,系关节掌侧远列;1块,蹄关节掌侧指关节:1、系关节:掌骨远端、系骨近端、近籽骨2、冠关节:系骨远端、冠骨近端3、蹄关节:冠骨远端、蹄骨近端、远籽骨前肢关节的组成与类型?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后肢骨与其连接后肢骨:髋骨髂骨,坐骨,耻骨股骨膝盖骨小腿骨胫骨,腓骨后脚骨跗骨,跖骨,趾骨,籽骨1、髋骨:包括:髂骨、坐骨和耻骨骨盆联合:左、右的坐骨和耻骨在骨盆底壁的正中结合到一起形成骨盆联合,包括坐骨联合和耻骨联合。闭孔髋臼骨盆:由两侧的髋骨,背侧的荐骨和前4枚尾椎以与两侧的荐结节阔韧带
14、共同围成的结构。骨盆前口、骨盆后口荐髂关节:连接躯干和后肢组成:荐骨翼和髂骨翼类型:不动连接2、股骨大腿骨近端:股骨头内侧、大转子外侧远端:背侧:滑车关节面跖侧:内、外髁骨干:第三转子(外侧)、小转子内侧髋关节组成:髋臼、股骨头类型:多轴单关节3、髌骨膝盖骨与股骨滑车关节面形成股膝关节。4、小腿骨包括:胫骨和腓骨胫骨:位于前内侧,粗大近端:内、外侧髁远端:螺旋状滑车腓骨:位于后外侧,细小近端:腓骨头远端:踝骨膝关节1组成:股膝关节:髌骨、股骨滑车关节面股胫关节:胫骨近端内外髁、股骨远端内外髁2类型:单轴复关节5、后脚骨:跗骨、跖骨、趾骨和籽骨1跗骨:由三列构成近列:距骨、跟骨中列:1块,中央跗
15、骨远列:马:1+2、3、4;牛:1、2+3;猪:1、2、3、42跖骨:与前肢掌骨相似,但细长3趾骨:包括系骨、冠骨和蹄骨,与前肢的相似。4籽骨:近籽骨2枚,远籽骨l枚。跗关节飞节组成:跗胫关节跗间关节跗跖关节类型:单轴复关节趾关节与前肢指关节构造一样前、后肢关节都包括哪些?其组成和类型是什么?第二节 肌 肉一、肌肉的类型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二、 肌肉的构造肌腹能收缩肌腱不能收缩1、肌腹1肌纤维肌束肌肉2结缔组织膜肌内膜 肌束膜 肌外膜2、肌腱是肌腹一端或两端的直接延续,有很强的坚韧性和抗X力,不易疲劳。三、肌肉的形态1、纺锤形肌分布于四肢肌纤维束与肌的长轴平行。纺锤形肌的两端为肌腱,即俗
16、称“蹄筋。2、 多裂肌由许多短肌束组成,主要分布于椎骨周围。如背最长肌、髂肋肌3 板状肌主要分布于腹壁和肩带部,多呈薄板状,如背阔肌。肌腱形成腱膜。4、环形肌位于自然孔的周围肌纤维环行,形成括约肌,如口轮匝肌,肛门括约肌等四、肌肉起止点起点:位置不动的一端止点:引起骨移动的一端起止点可互相转变四肢的肌肉,通常近端为起点,远端为止点五、 肌肉的活动伸肌、屈肌、内收肌、外展肌、主动肌、协同肌、对抗肌六、肌肉的命名根据作用:伸肌、屈肌、内收肌、外展肌、咬肌等;根据结构:二头肌、三头肌等根据形状:三角肌、锯肌等;根据位置:颞肌、胸肌等;根据起止点:臂头肌、胸头肌等;结合数个特征:桡腕侧伸肌等七、肌肉的
17、辅助器官包括:筋膜、黏液囊、腱鞘、滑车、籽骨1、筋膜浅筋膜:位于皮下,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具有保护深部组织和调节体温的作用。深筋膜:位于浅筋膜深层,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具有保护、固定肌肉的作用2、 粘液囊封闭的结缔组织囊,壁内衬有滑膜,腔内有滑液,多位于骨的突起与肌肉、腱和皮肤之间,起到减少摩擦的作用。3、腱鞘由粘液囊卷折形成的双层筒形结构,包在腱的外面,减少肌腱活动时的摩擦。4、滑车外表被覆软骨,腱与滑车间常垫有粘液囊,减少摩擦5、籽骨位于关节角内,改变作用力方向并减少摩擦小结名词:副鼻窦,颞下颌关节,脊柱,肋间隙,真肋,假肋,肋弓,胸廓,骨盆,骨盆联合 思考题1、骨的类型与分布部位2、骨连
18、接的类型3、关节的根本结构与辅助结构4、畜体全身骨骼的划分5、椎骨的一般构造6、前肢和后肢关节的组成与类型7、肌肉的辅助器官都有哪些?第二章被皮系统组成:皮肤和皮肤衍生物皮肤衍生物:蹄、枕、角、毛、皮肤腺(汗腺、皮脂腺与乳腺),禽类的羽毛、喙、爪、冠、肉髯、距、鳞片等第一节 皮 肤1、 皮肤覆盖于动物体表,在天然孔等处与粘膜延续。2、具有保护、感觉、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吸收与储存营养物质等功能。皮肤一般分为三层: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一、表 皮表皮位于皮肤最外表,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该层内没有血管分布,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二、 真皮乳头层:供应生发层营养网状层:含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神经
19、汗腺、皮脂腺和毛囊等结构。皮革就是由真皮鞣制而成的。三、皮下组织位于皮肤最深层,即浅筋膜,是皮肤和肌肉的连接组织;蓄积脂肪的能力强;皮下组织兴旺的部位,皮肤具有较大的移动性,并形成皱褶,如膝褶。第二节 毛一、毛的类型依毛的粗细不同分为:粗毛、细毛依毛的部位、作用分为:被毛、特殊毛二、毛的分布均匀分布牛、马成簇分布绵羊三根集合成一组猪三、毛流概念:毛在畜体按一定的方向排列,称为毛流。形式:点状集合毛流、点状分散毛流、旋毛、线状集合毛流和线状分散毛流四、毛的结构毛干、毛根、毛囊,毛球、毛乳头、竖毛肌五、换毛包括:汗腺、皮脂腺和乳腺一换毛的类型:季节性换毛:春、秋两季;持续性换毛:不受时间和季节的
20、限制 混合性换毛 二换毛的机制:与毛乳头的血液循环变化有关。第三节 皮肤腺一、汗腺位于真皮和皮下组织内,导管长而扭曲,开口于毛囊或皮肤外表。汗腺分泌汗液,可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温。二、 皮脂腺一乳房的位置和形态囊泡状,位于真皮内;导管开口于毛囊或皮肤外表。分泌皮脂,润滑皮肤和被毛。三、乳腺:复管泡状腺一乳房的位置和形态整个乳房呈倒置圆锥状,悬吊于耻骨前腹下壁。乳房构造分为:基底部:紧贴腹壁;乳房体:中间;乳头部:游离二乳房的结构:皮肤、筋膜和乳腺实质局部1、皮肤:乳房的最外面,薄而柔软乳镜:乳房后部与阴门裂之间呈线状毛流的皮肤褶,对鉴定产乳能力有重要意义。2、筋膜:分浅筋膜和深筋膜。深筋膜将腺实质
21、分隔成许多腺叶和腺小叶。左右两半乳房的深筋膜在中线合并成乳房中隔(悬韧带)3、乳腺实质:分泌部:包括腺泡和分泌小管导管部:小的输乳管;较大的输乳管、乳道、乳池、乳头管。(三) 不同动物乳房的特点1、牛乳房:1个乳房,4个乳丘,每个乳丘有1个乳头,每个乳头有1个乳头管开口。2、羊、马乳房:1个乳房,2个乳丘,每个乳丘有1个乳头,每个乳头有2-3个乳头管开口。 3、猪乳房:成对排列于腹白线两侧,常有58对,每个乳房有1个乳头,每个乳头有23个乳头管。第四节蹄蹄匣:蹄缘、蹄冠、蹄壁、蹄底、蹄球肉蹄:肉缘、肉冠、肉壁、肉底、肉球第五节角角是反刍动物的额骨角突外表盖有皮肤衍生物。表皮:形成坚硬的角鞘。真
22、皮:紧贴在额骨角突的骨膜上,内含血管神经因此角保持一定的温度。角的结构分为角根角体角尖小结名词:乳镜思考题1、皮肤衍生物包括哪些;2、不同动物乳房的特点;第三章内脏总论二、 内脏的概念与特点概念:大局部位于体腔内,直接参与动物体新陈代谢 活动以维持个体生存和繁衍种族的器官,包括: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四大系统。内脏器官的特点:1、大局部位于体腔内2、由一套连续的管道和一个或多个实质性器官组成3、内脏各系统都有一端或两端的开口与外界相通。心脏和脾脏不是内脏!二、内脏的一般结构根据内脏的形态结构,可分为:管状器官和实质性器官一管状器官其管壁结构从内向外依次为:粘膜、粘膜下组织、肌膜、外膜 (浆膜)
23、1、粘膜构成管壁的最内层,具有保护、分泌、吸收等功能,分为:粘膜上皮、粘膜固有层、粘膜肌层2、粘膜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连接粘膜和肌膜3、肌膜内环行肌,外纵行肌4、外膜管壁的最外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二实质性器官形态:是一团柔软的组织,没有明显的空腔包括:肝、胰、肺、肾、睾丸和卵巢等组成:实质和间质门:血管、淋巴管、导管和神经出入实质器官的部位,如肝门、肾门和肺门等。三、体腔与浆膜一体腔体腔是指容纳大局部内脏器官的腔隙,包括:胸腔、腹腔和骨盆腔。1、胸腔由胸廓的骨骼、肌肉、皮肤和膈围成的腔隙,呈截顶圆锥状。内有心、肺、气管、食管和血管。胸前口:第一胸椎、第一对肋和胸骨柄组成;胸后口:最后
24、胸椎、肋弓和剑状软骨组成,由膈与腹腔分隔开。2、腹腔是最大的体腔,位于胸腔的后方,内有大局部消化器官、脾、局部泌尿生殖器官和大血管等。前壁与胸腔之间以膈为界;顶壁为腰椎、腰肌和膈脚;两侧壁和底壁为腹壁肌与其腱膜;后端与骨盆腔相通。腹壁上有5个开口: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孔和一对腹股沟管内口。3、骨盆腔最小的体腔,可视为腹腔向后的延续。盆腔内有直肠和大局部泌尿生殖器官。前口:与腹腔相通,由荐骨岬、髂骨和耻骨前缘围成后口:由尾椎、荐结节阔韧带后缘和坐骨弓围成二浆膜和浆膜腔1、浆膜:衬于体腔内面并折转覆盖于内脏器官外表的一层薄膜。浆膜壁层:衬在体腔内外表的局部。浆膜脏层:覆盖内脏器官外表的局部
25、2、浆膜腔:浆膜的壁层和脏层之间的腔隙。在胸腔内的浆膜和浆膜腔称为胸膜和胸膜腔。在腹腔和骨盆腔内的浆膜和浆膜腔称为腹膜和腹膜腔。1、胸膜和胸膜腔1胸膜胸膜脏层肺胸膜:覆盖于肺外表胸膜壁层:覆于胸壁内面、纵隔侧面与隔的前面2胸膜腔胸膜的壁层和脏层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共同围成2个胸膜腔。腔内为负压,使肺可随着胸壁和膈的运动而扩X或回缩。胸膜腔内有少量浆液,即胸膜液,起润滑作用。2、纵隔:位于胸腔正中矢状面上,由两侧的纵隔胸膜和夹在其中的心脏、心包、食管、气管、前腔静脉和主动脉构成。3、腹膜、腹膜腔和腹膜褶1腹膜腹膜壁层:衬于腹腔和骨盆腔内外表。腹膜脏层:覆盖于腹腔和骨盆腔器官外表。2腹膜腔腹膜壁层和
26、脏层之间的腔隙3腹膜褶系膜:空、直肠系膜网膜:大、小网膜韧带:回盲韧带皱褶:尿生殖褶四、腹腔分区通过两侧最后肋骨后缘和髋结节前缘的横断面将腹腔分为腹前部、腹中部和腹后部。1、腹前部左、右侧肋弓以下局部叫剑状软骨部;肋弓以上局部被正中矢面分为左季肋部和右季肋部。2、腹中部通过两侧腰椎横突末端做两个矢状面,又可将腹中局部为左、右腹外侧部与中间部。中间部又可分为上方的肾部和下方的脐部。2、腹后部腹中部的两个矢状面向后延续,把腹后局部为左、右腹股沟部和中间的耻骨部。小结名词解释 门,浆膜,浆膜腔思考题1、何为内脏,内脏器官有哪些特点,包括哪些器官?2、腹腔分区?第四章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的组成口咽腔食胃
27、管十二指肠第一节口腔口腔是消化管的起始部。前壁和侧壁为唇、口裂、颊。顶壁是硬腭。底面为下颌骨和舌。前以口裂通外界。后以咽峡通咽。以齿弓为界将口腔分为:口腔前庭:唇、颊与齿弓、齿龈之间的腔隙。固有口腔:齿弓以内的局部。一、唇分上下唇,其游离缘共同围成口裂。鼻唇镜:反刍动物的上唇中部和两侧鼻孔间光滑的无毛区域。吻突:猪上唇与鼻连在一起构成吻突,有掘地觅食作用。二、 颊位于口腔两侧,主要由颊肌构成,外被皮肤,内衬粘膜。颊粘膜上有锥状乳头。参与咀嚼和吸吮动作。三、硬腭构成固有口腔的顶壁,向后与软腭相延续。角质垫:齿垫或齿枕;腭缝;腭褶:1820条;切齿乳头四、软腭硬腭向后的延续,后缘游离后缘:腭弓舌腭
28、弓1咽腭弓212扁桃体窦、扁桃体咽峡:舌腭弓与舌根共同围成的口与咽之间的狭窄通路马属动物不能经口呼吸五、口腔底和舌1、口腔底大局部被舌占据。舌下肉阜:口腔底前部,舌尖下面的黏膜外表有一对乳头状突起,为舌下腺和下颌腺的开口处。2、舌1舌的构造舌尖:为前端游离局部,活动性大。舌体:附着于口腔底壁。舌尖与舌体交界处的腹侧有与口腔底相连的黏膜褶,称舌系带。牛有舌圆枕。舌根:附着于舌骨的局部。2舌乳头圆锥状乳头豆状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有味蕾轮廓乳头:有味蕾六、齿最坚硬,具有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的作用。位于切齿骨、上颌骨和下颌骨的齿槽内。由于齿排列成弓状,故分别称为上齿弓和下齿弓。1、 齿的名称按齿的位
29、置和功能特征命名为:切齿:齿弓之前,门齿、中间齿内中间齿和外中间齿和隅齿。犬齿:齿槽间缘处臼齿颊齿:齿弓后部,前臼齿和后臼齿乳齿恒齿2、齿式:切齿 犬齿 前臼齿后臼齿切齿 犬齿 前臼齿后臼齿马:雄:23 1 3 3/ 3 1 3 3=40 雌:23 0 3 3/ 3 0 3 3=36牛:雌雄一样:20 0 3 3/ 4 0 3 3=32猪:雌雄都有犬齿:23 1 4 3/ 3 1 4 3=443、齿的形态:齿冠:露在齿龈以外的局部。齿颈:齿龈包围的局部。齿根:埋于齿槽内的局部。4、齿的构造:齿质:齿的主体,略带黄色,含钙盐70-80%;釉质:包于齿冠的齿质外面,乳白色,含钙盐97%;粘合质:包
30、于齿根短冠齿和整个齿长冠齿的外面,含钙盐61-70%;齿腔、齿髓。5、齿的分类长冠齿:马的切齿和臼齿、牛的臼齿,有齿坎短冠齿:猪齿和牛的切齿,无齿坎6、齿龈包裹在齿颈周围和邻近骨上的粘膜,与口腔粘膜延续,粉红色。七、唾液腺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可浸润饲料、清洁口腔、参与消化。小唾液腺:存在于粘膜内,如唇腺、颊腺。大唾液腺:存在于口腔壁外,通过导管开口于口腔,如腮腺、下颌腺和舌下腺1、腮腺呈不规如此长条状,大局部位于咬肌后部外表。2、下颌腺兴旺,呈新月状,导管开口于舌下肉阜。3、舌下腺分多口舌下腺和单口舌下腺,导管开口于口腔底和舌下肉阜。第二节咽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公共通道。位于口腔和鼻腔后方,喉和
31、食管的前方。包括:鼻咽部、口咽部和喉咽部咽经7个通口与5个部位相通:两个鼻后孔鼻腔、两个咽鼓管咽口中耳、一个咽峡口、一个食管口食管、一个喉口喉。咽是消化管和呼吸道的交叉通道。呼吸时,软腭下垂,空气经咽到喉或由喉经咽到鼻腔吞咽时,软腭提起,会厌 翻转盖住喉门,食物由口腔经咽入食管;第三节食管和胃一、食管分为颈、胸、腹3段。1、颈段:起始部位于喉和气管的背侧,向后方延伸,逐渐转到气管的左侧。2、胸段于胸前口处又重新转到气管背侧进入胸腔,在纵隔内向后延伸,然后穿过膈的食管裂孔,进入腹腔。3、腹段腹段食管很短,沿肝的背缘与胃的贲门相接。二、胃位置形态:位于腹腔内,膈和肝的后方。前端以贲门接食管,后端经
32、幽门与十二指肠相通。作用:暂时贮存食物、分泌胃液、推送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哺乳动物胃的类型:1、单室胃:单室无腺胃:如鸭嘴兽单室有腺胃:如猫、狗等食肉动物 单室混合胃:如猪、马、人2、多室胃:瘤胃 网胃瓣胃皱胃:有腺体,又称真胃如牛、羊、鹿的胃一反刍动物的胃为复胃或多室胃,由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组成。前3个胃又称为前胃,粘膜面无腺体,可贮存食物,发酵、分解纤维素。皱胃有腺体,也称真胃。1、瘤胃1位置:占据腹腔的左半部,前端至隔,后端达骨盆腔前口;左侧为壁面与左侧腹壁相接触;右侧为脏面主要与肠、肝、瓣胃和皱胃相接触;背侧缘大局部与膈脚和腰肌相连接;腹侧缘如此置于腹底壁上。 2形态:占胃总容积的8
33、0%,呈前后稍长、左右略扁的长椭圆形瘤胃外表有明显的前沟、后沟、不太明显的左纵沟和右纵沟。纵沟将瘤胃分成背囊和腹囊。由于前沟和后沟很深,故形成瘤胃房(前囊)与瘤胃隐窝(腹囊前端)、后背盲囊与后腹盲囊。3瘤胃的出入口:入口贲门,出口瘤网口4瘤胃黏膜面:肉柱,瘤胃前庭,瘤胃乳头,瘤胃乳头瘤胃粘膜面上密布大小不等的叶状、棒状乳头。乳头与瘤胃的吸收功能有关。肉柱上无乳头。2 网胃外形:呈梨状,位于瘤胃的前下方,前方紧贴膈。黏膜面的特点:呈网格状皱褶,形似蜂房出入口:瘤网口,网瓣口 网胃的收缩力强创伤性网胃心包炎食管沟由两个隆起的黏膜褶形成,其自瘤胃贲门,沿瘤胃与网胃的右侧壁下行,止于网瓣胃口。犊牛的食
34、管沟兴旺,吸吮乳汁或饮水时,食管沟闭合成管。3. 瓣胃:形态位置:呈两侧稍扁的圆形,位于右季肋部,与第711肋间隙相对出入口:入口网瓣口,出口瓣皱口 瓣胃沟瓣胃黏膜特点 瓣叶,百叶4. 皱胃真胃1形态:呈前大后小的葫芦形。2分部:胃底部前段,粗大幽门部后段,细3位置:右季肋部和剑状软骨部。4入口:瓣皱口出口:幽门皱胃:黏膜褶,光滑胃腺 贲门区 胃底腺区 幽门腺区反刍动物胃的通路瘤网口食管沟网胃网瓣口瓣胃瓣皱口瓣胃沟贲门5、犊牛胃的特点1皱胃兴旺,比其它三个胃的容积总和还大。2食管沟兴旺。6、牛、羊的网膜1大网膜:浅层:起自瘤胃的左纵沟,绕过瘤胃腹囊底面转到腹腔右侧,向上伸延止于十二指肠和皱胃大
35、弯。深层:起自瘤胃的右纵沟,向下绕过肠管,再向上止于十二指肠。2小网膜:起自肝的脏面,绕过瓣胃壁面,止于皱胃幽门部与十二指肠起始部。二猪胃的特点单室混合胃,相对容积大,大局部位于左季肋部,胃大弯可达腹腔底壁。贲门处有一盲突称胃憩室,幽门处有一突出的鞍形隆起称幽门圆枕。无腺部很小,仅位于贲门周围;有腺部大,分贲门腺区、胃底腺区、幽门腺区。三马胃的特点单室混合型胃,大局部位于左季肋部胃的左端膨大形成胃盲囊胃的右端较细形成幽门窦胃的无腺部较大第四节肠小肠: 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 盲肠结肠直肠一、小肠1、十二指肠:起于幽门,后接空肠,全长约1米十二指肠主要特点:行程分三段:前部、降部和升部;前部形成
36、乙状弯曲;升部以十二指肠结肠韧带与结肠相连,该韧带为十二指肠与空肠的分界标志。2、空 肠小肠中最长的一段,系膜长,盘曲多,在腹腔内活动X围大。3、回肠较短,肠管平直,管壁较厚;回肠通入盲肠的开口称回盲口;回肠与盲肠底之间有回盲韧带,作为回肠和空肠的分界二、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1、盲肠呈圆筒状,分别位于腹腔的右腹外侧部。盲肠入口和盲肠出口分别称为回盲口和盲结口。盲肠盲肠尖:游离盲肠体:有纵带和肠袋。盲肠底基有回盲口和盲结口2、结肠:牛羊的结肠包括升结肠、横结肠和降结肠,升结肠形成结肠袢。 升结肠初袢:起自回盲口,乙状弯曲旋袢向心回:圈中心曲离心回:圈终袢:移行为横结肠马的结肠:包括大结肠和
37、小结肠1大结肠:3-4米,呈上下两层蹄铁型,占据腹腔下半部,分4段3曲,有纵带和肠袋。走向:盲结口右下大结肠胸骨曲左下大结肠骨盆曲左上大结肠膈曲右上大结肠胃状膨大部小结肠。2小结肠:借助兴旺的小结肠系膜悬吊于腰下部,活动性大。猪的结肠位于腹腔左侧,胃的后方,分旋袢和终袢。旋袢呈螺旋状回转,形成一个倒立的结肠圆锥。向心回 3.5-4.5圈 肠管 。粗旋袢 离心回 圈 细终袢3、直肠和肛门直肠有直肠壶腹,肛门有括约肌第五节 肝 最大的腺体,具有分解、合成、贮存营养物质和解毒以与分泌胆汁等作用。在胎儿时期,肝是造血器官。一、位置和形态家畜的肝大局部都位于右季肋部,红褐色,分为:两面:壁面凸,与膈和腹
38、壁相邻;脏面凹,与胃、肠和胰腺接触。肝门:门静脉、肝动脉、神经、淋巴管和肝管出入肝的部位两缘:背侧缘厚、腹侧缘薄。分叶:大体上分为左叶、中叶和右叶。二、不同动物肝脏的分叶1、牛肝:分叶不明显,左叶:腹侧;右叶: 背侧;中叶: 以肝门分为右侧的方叶和左侧的尾叶;2、猪肝:分叶非常明显 被3个深的叶间切迹分为:左外叶 左内叶 中叶背侧:尾叶 腹侧:方叶右内叶 右外叶3、马肝分叶:左叶左外叶、左内叶,中叶又被肝门分成尾叶和方叶,右叶腹侧无胆囊。三、肝管无胆囊的动物马、鹿和骆驼,肝管和胰管一起开口于十二指肠,有胆囊的动物胆囊的胆囊管与肝管合并在一起称为总胆管,与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六、构造:被膜和实质
39、1、被膜:肝外表的浆膜,可形成韧带和周围器官相连,来固定肝,主要有:左、右三角韧带、左、右冠状韧带、镰状韧带、肝肾韧带、圆韧带胎儿脐的遗迹另外,被膜还深入到实质中把实质分为假如干个六边形的肝小叶,肝小叶的分泌物通过肝管出肝门。2、实质:由肝小叶构成。第六节:胰胰呈灰黄色,位于右季肋部,近似三角形,是体内重要的消化腺。分为三个叶:左叶胰尾中叶胰头右叶:结构:1被膜:2实质:外分泌部消化腺,分泌胰液,含多种消化酶,经胰管导入十二指肠,内分泌部胰岛,分泌的激素对糖代谢等起作用。小结名词:鼻唇镜、咽峡、舌下肉阜、食管沟、肝门思考题:1、消化系统的组成2、咽的通口3、不同动物的齿式4、反刍动物胃的通路5
40、哺乳动物胃的类型与代表动物6、十二指肠与空肠的分界:十二指肠结肠韧带;空肠回肠分界:回盲韧带;马、鹿、骆驼无胆囊7、马结肠形成的四段三个弯曲8、各种动物肝脏的分叶第五章 呼吸系统概论功能:动物体与外界进展气体交换的器官。 组成呼吸:外呼吸/肺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组织呼吸第一节 鼻位置:口腔背侧,面部中央。组成:鼻腔、副鼻窦一、鼻腔:呼吸道的起始部,呈长圆筒状前端:鼻孔,与外界相通后端:鼻后孔,与咽腔相通背侧:鼻骨、鼻甲骨、鼻软骨腹侧:硬腭,与口腔分开正中:鼻中隔:由筛骨垂直板、犁骨、鼻中隔软骨被覆粘膜构成,将鼻腔分为左右两个鼻腔每个鼻腔包括:鼻孔、鼻前庭和固有鼻腔1、鼻孔马的鼻孔大,鼻翼
41、灵活。牛和猪的鼻孔小,鼻翼不灵活。2、鼻前庭鼻前庭为鼻腔前部被覆皮肤的局部。在鼻前庭的外侧的皮肤上有鼻泪管口。3、固有鼻腔外表衬以粘膜,每个鼻腔均被上、下鼻甲分为:上鼻道:较窄,其后部主要为嗅区。中鼻道:通鼻旁窦。下鼻道:直接经鼻后孔通咽。上、下鼻道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称为总鼻道。固有鼻腔内外表衬以鼻粘膜,分为:呼吸区:位于鼻前庭和嗅区之间。嗅区:含嗅细胞,有嗅觉的作用。二、副鼻窦鼻旁窦一些头骨内外骨板之间的腔隙直接或间接与鼻腔相通,故称为鼻旁窦或副鼻窦。包括上颌窦、额窦、蝶腭窦、筛窦等。腔的内外表衬以粘膜,与鼻粘膜相延续。具有减轻头骨重量、温暖和湿润吸入的空气与对发声起共鸣作用。第二节 咽、喉
42、气管和支气管一、咽:见消化系统。二、喉功能:气体通过、发声器位置:下颌间隙后部,前端以喉口与咽相通,后端与气管相连喉的结构特点:喉软骨、肌肉、粘膜一喉软骨会厌软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勺状软骨1、会厌软骨: 1 块,位于喉前部,为一叶片状的弹性软骨,借弹性纤维连于甲状软骨。2、甲状软骨:1块,最大,呈弯曲的板状骨体:喉腔底壁侧板:喉腔两侧壁 骨体腹侧面有一突起,为喉结。3、环状软骨:1块,指环状,背侧宽为骨板,腹侧较窄为弓前缘甲状软骨后缘气管软骨4、勺状软骨1对,呈三面锥体形,位于甲状软骨内侧,环状软骨前上方,上部较厚;下部较薄声带突二喉肌:骨骼肌。可参与吞咽、呼吸、发声等运动。三喉腔 声带:喉腔
43、中部两侧壁上的粘膜褶,是喉的发声器官。两声带间的裂隙称声门裂。声带将喉腔分为:喉前庭喉后腔三、气管和支气管气管为圆筒状长管,由5060个不完全闭合的气管软骨环构成,借助结缔组织连接起来。气管位于颈椎腹侧,入胸前口以后,分成左、右两个支气管,分别进入同侧肺内。支气管树:主支气管从肺门进入肺内进展反复分支,形似树状结构。 牛、羊和猪的气管分支为两个支气管之前,还在气管的右侧壁上分出一个右尖叶支气管,到右肺尖叶。第三节 肺功能:气体交换的场所位置: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构造:被膜、实质二、 外部形态三面外侧:凸,有肋压迹。后侧:凹,与后面的膈相贴。内侧:平,有肺门和肺根。肺门: 肺的动脉、静脉
44、神经、淋巴管、支气管进出肺的地方肺根:进出肺的所有结构在肺门处被结缔组织包裹在一起,称为肺根。三缘背侧缘:钝、圆腹侧缘:薄、锐底缘:薄、锐腹侧缘上有心切迹,左肺的心切迹在第36肋骨之间;右肺的心切迹在第34肋骨之间。二、肺的分叶:牛、羊、猪肺的分叶如下:左肺:尖叶:心叶:膈叶右肺:尖叶,前、后(牛、羊) 心叶 ,膈叶, 副叶马肺的分叶:左肺分2个叶:尖叶心膈叶右肺分3个叶:尖叶心膈叶 副叶三、结构:1、被膜:肺胸膜2、实质:包括导管部和呼吸部 导器官部 :支气管 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呼吸部: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气体进入肺的通道:气体 鼻 咽 喉 气管 大、中、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1毫米以下 终末支气管0.3-0.5毫米 呼吸性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由多个肺泡构成三、 肺的血管机能性血管:右心室 肺动脉 肺泡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营养性血管:支气管动脉、毛细血管、支气管静脉 四、肺的神经:主要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小结名词:副鼻窦,声带,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