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8-第2课《碰撞与冲突》示范教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167486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9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8-第2课《碰撞与冲突》示范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8-第2课《碰撞与冲突》示范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8-第2课《碰撞与冲突》示范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8-第2课《碰撞与冲突》示范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8-第2课《碰撞与冲突》示范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8-第2课《碰撞与冲突》示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8-第2课《碰撞与冲突》示范教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二碰撞与冲突 学习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1了解 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期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 背景及影响。 2欣赏 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期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 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 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期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 的时代性、民族性。 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及衔接 19 世纪中叶,世界文学领域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这类文学作品真实地 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弊端,并对之进行了深 入地剖析和强烈批判,鼓舞了人们斗争的勇气,坚定了人们胜利的信心。巴尔扎 克、列夫

2、托尔斯泰是当时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 世纪中叶的世界音乐具 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形成了民族乐派音乐;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以现实主义和印 象主义绘画为主。这两类绘画同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19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迅速 发展以及民主思想的传播有着密切关系。教材当中对这一时期文艺的流派成就有 一个比较清晰的图景,但不足的地方是,课本知识体系很难让学生有更好地情感 体验,在文艺形成的背景上铺垫较少、对本课标题“碰撞与冲突”也体现得不够。 而这些也是教师在 教学过程 中必须要突破的。 学习者分析 高一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水平都有了相当的发展,在思维品质方面, 思维的独立 性和批判性比较明显,质疑探究问题的欲望

3、也越来越强烈。同时,在性格特征方 面,成熟冷静与幼稚浮躁;多情善感与冷漠无情;活泼外向与孤僻内向;自我表 现与自我封闭在他们身上矛盾地统一着。 高一学生对待历史课,在课堂上,他们比较轻视历史学习,因为历史课属于 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弹性、隐性,都使被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所感染的学生难 以在表层对其加以认同,但在深层,他们能够初步感知到人文学科对一个人的成 长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历史学科在他们心目中可能已是兴趣的边缘。就这点来 说,作为历史教师,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让那些深层的东西表象化,从形象入手, 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考,使其形成思考的紧张,进而激发他们的求 知欲,满足他们学习的内在需求

4、。 19 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大凡阅读面宽广一些的学 生,在高中之前已形成了一些基础,再加上高中阶段又有专门的学科深化,如高 中语文有专门的“名著导读”单元,高一的音乐鉴赏等,都可以为学生学好这一 单元,提供良好的铺垫。而课堂的任务是,如何在文艺的基础上挖掘更深层次的 历史内涵,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所以,我们不能 把它上为语文课或是音乐美术课,而首先是,作为一节有启发的历史课加以定位。 另外,在新课改唯物史观和科学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 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 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

5、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也变得十分重要。因此, 在选择 教学资源 方面,我尽量寻找那些比较典型,甚至是学生觉得比较熟悉的资 料,求精但不求多;在具体引导中,抓住“情感体验”这一要线,让学生通过内 心感受,提高他们对文艺的鉴赏能力,同是也养成重新审视历史文化的能力。 教学目标设定 (1)知识与能力 知道 19 世纪中期至 20世纪初期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探究其产生的时代背 景及影响;知道 19 世纪中期至 20世纪初期世界艺术主要特点和成就,探究其产 生的时代背景。 (2)过程与方法 编制“ 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期文学艺术成就大事年表” ,培养学生归纳、 概括和把握所学知识系统化

6、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好文学艺术的几个重要特点: (1)鲜明的时代性。文学艺术作为人文领 域的文化现象,作为上层建筑,必定是对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2)相对 的独立性。尽管文学艺术与政治、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它自身又具有相 对的独立性,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前后之间有着连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3)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辨证统一。 (4)有着很强的可读性与欣赏性。 教学策略设计 (1)重点难点 重点: 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期文学艺术获得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19世 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期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 难点:对这一时期文学作

7、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的理解,并且能结合这一时期的 主要作品理解文学的文学艺术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2)教学手段 本课主要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结合教师讲述法,师生阅读法、比较法、 情感体验法等方式来进行教学。 (3) 教学策略 本课可以从“学科内” 、 “学科间”、 “生活上”三个关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科内联系: 必修二专题五“蒸汽的力量” 、 “走向整体的世界”(联系点:经济基础) 必修三专题八“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打破隔离的坚冰”(联系点:继 承与发展) 学科间联系:中学语文、美术、音乐学科 与生活世界的联系 : 文学和艺术,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素质,是丰

8、富我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 部分。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学和艺术以前 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交流着,了解世界文艺的过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艺 的时代脉搏及其继承发展。 (4)设计框架 在课的结构上,先点题“碰撞与冲突” ,再从“文学、绘画、音乐”三个领域 把握这一历史总背景下的文化反映。 教学过程 设定 课前准备 学生看书,搜集了解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期主要的文艺作品; 学生事先阅读教师发下去的欧也妮葛朗台小说片段。 (导入:投影图片)“长兴图书馆、长兴新华书店读书一角” 师:这两个地方,大家应该不陌生吧!长兴图书馆和新华书店。这些人都在看书 或买书。

9、常言道,阅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我想大家平时也 一定象他们那样,在休闲的时候,补充些精神食粮。下面就请大家来回忆一下, 从小到大,你阅读过哪些名著?喜欢哪几本? 生: (各抒己见) 师:在你阅读的名著中,有没有印象深刻的片段或句子?你觉得作者的思想最有 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和他所处的时代或生活的环境。 师:的确,一部好的作品,往往是思想和生活的有机统一。文学如此,科学、艺 术也是一样。把作者的的思想放到特定的年代或背景里去考察,这有助于我们更 好地理解它。拿法国评论家丹纳的话来说,就是:“要了解一件文艺作品,一个文 艺家,一群文艺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

10、况。” (设计意图: 由学生感兴趣的文学名著 导入,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并有助于帮助 他们明确“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自然地引入丹纳的观点, 并为接下来“从历史角度分析这一时期文艺主要流派的形成”提供一定的方法论。) 师:下面我们就把这个时代缩小,缩小到19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初,去体会一下 这一时期的文学和艺术。怎么体验?当然是先了解这一时代的特点。请大家结合 前面所学和书本 P160,思考“ 19 世纪中叶至 20世纪初,世界在经济、政治方面 有哪些重大事件或变化?” 概括回答: 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上:资本主义制度巩固,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11、。 师:当时的社会矛盾有哪些主要表现呢?我们一起来看材料。(投影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的财富飞速增长,但劳动群众反而日益陷入了 水深火热之中。对工人阶级来说,新建起来的工厂,并不是文明的庇护所,不 过是昏暗、肮脏的牢房 , ” “在社会上,迈达斯的祸害到处弥漫,就好像古希腊寓言中的国王迈达斯 一样,人们贪婪的企图把一切都变成黄金;在闪闪发光的金钱面前,花朵、诗歌、 友谊、爱情,一切都黯然失色了。金钱至上,物欲横流。” 哈孟德夫妇:近代工业 的兴起 师: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生: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矛盾重重,劳资矛盾尖锐,社会经济增长但 道德天平失衡。 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

12、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及其便利,把 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 共产党宣言 师:材料二告诉我们,亚非拉地区被逐渐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去,而直接 原因是交通的便利,那么,根本的原因呢? 生:工业革命,出现了交通工具的革新,同时西方国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商品市场 和原料产地,在世界范围内展开了进一步的扩张。 师:这样的卷入,会带来什么样的矛盾呢? 生:资本主义在世界各地扩张,亚非拉地区的人民进行反帝、反殖斗争。 师:也就是说,这一时期,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 地半殖民地之间,都充满着碰撞与冲突。这种碰撞与冲突,直接反映到文学领域, 就是在创作时

13、,注重还原矛盾、还原冲突。于是形成了特定的文学流派批判 现实主义。 (设计意图: 高一学生,对于历史阶段特征的概括能力不是很强,为了更好地理 解“为什么会在这一时期出现文艺领域的现实主义”,需要教师层层设问,并善于 引导。故在此采用了小问题和材料补充的形式,让学生对该时期全球的经济、政 治特征有一清晰基本的把握。并顺势自然地做到了点题“碰撞与冲突”。 ) 一、文学主流:批判现实主义 教师讲述:在 19 世纪下半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中,可谓人才辈出。不过,要说 起最经典、最著名的,相信大家马上会想到巴尔扎克,他因其小说集人间喜剧 被喻为“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 “法国的书记员”。 (学生看

14、书,了解人间喜剧 ) 投影: “ 人间喜剧评论” “它是一个有许多窗口的房间,读者从不同的窗口望去,看到的是不同的天 地,有不同的人物在其中活动。这些小天地之间有道路相通,道路是由金钱铺就 的,于是读者面前出现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复辟时代的法国社会。” 选自吴岳添世界文学名著 (教师设问):那么,巴尔扎克是如何在小说中体现其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 呢?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究竟有哪些特点和影响呢?接下来,我们以欧也妮葛 朗台 ( 人间喜剧中的一篇)为例,来一起感受一下巴尔扎克式的讽刺与犀利。 投影: “名段赏析” 欧也妮葛朗台(书影、图片) 文字材料:欧也妮葛朗台小说片段,课前发,学生事先阅读。 学生

15、各抒己见(略) (设计意图: 通过典型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选择的文字材料是原语文教材中的小说片段,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金钱关系揭露 和批判得比较深刻,学生能更好地感受批判现实主义的锋芒和内涵。) 师(过渡):如果说,巴尔扎克用超乎常人的勤勉,为我们带来了“比岁月还多” 的法国现实主义力作,那么,谁又是同一时期能反映俄国真实的镜子呢? 生:列夫托尔斯泰。 师:有没有同学了解这一时期的俄国,或看过托尔斯泰的作品? 生: (回答略)。 (投影材料) 托尔斯泰( 18281910)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其主要创作活 动,是在 1861年农奴制改革到1905年俄

16、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这正是俄 国社会大变动时期。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描写拿破仑入侵时期,俄罗斯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 史诗; 安娜卡列尼娜从贵族婚姻和家庭关系这个角度,整体上反映了农奴制 改革后“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安排下来”的那个时代在政治、经济、道 德、心理等方面的矛盾; 复活是作者在晚年用宗法农民的眼光重新审查了各种社会现象,通过男 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沙俄社会的真实图景。 (学生体会) (教师补充说明):讲到这里,我想建议大家,在看文学作品时,如果看过但没有 注意到写作背景,希望能看第二遍,如果没有看过,希望大家下次看的时候,能 有这方面的意识。 师:刚才我们仅

17、仅提到的是西方的现实主义文学,其实,当时还有一大部分作品, 来自于亚非拉地区,大家想想,这一时期的亚非拉文学,一般会侧重什么?我们 不妨来思考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并被划为“现实主义”流派的一 位中国作家,你的创作主题最有可能是什么? 生:以反帝、反侵略为主要题材,表达爱国激情。 师:你能从这一时期东西方作家的作品中,归纳出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和影 响吗? 生: (回答略) (投影显示) 主要特点: (1)真实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和社会矛盾 (2)强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 (3)注重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影响: 现实主义作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法律、道德提出了

18、 强烈的控诉,同时,深切同情饱受辛酸苦难的劳动人民。 (设计意图: 文学在多样性的同时,还有着鲜明的时代性。为更好地了解19 世纪 中叶至 20 世纪初西方文学的特征,可以借助书本中两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 人物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同一时期的东方,虽与西方国情不同,但因为已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现实的“碰撞与冲突”下,文学也带有较强的批判 色彩。可以算作是殊途同归。 ) 二、美术主流之一:现实主义 师(过渡):文学领域的现实主义情绪也影响到绘画,这一时期在美术方面,也盛 行现实主义流派。大家能根据这一说法并结合前面的学习,判断出下面图片中哪 一幅最有可能是当时的作品? 投影: “四幅美

19、术作品”(图 1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图 2 库贝尔石工、 图 3 达芬奇蒙娜丽莎、图 4 毕加索阿维农的少女 ) 生(欣赏并思考回答):第二幅石工 。原因(略)。 师(归纳总结):现实主义绘画以写实的手法来表达一切,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 (特点) ,而图 2 正好符合了这一特点。 石工的作者库尔贝,是现实主义画派的开拓者,他的这部作品,无论是画 中的山坡,蓝天,云朵,路上的石头,各种工具,都是现实的翻版,尤其是这两 位石工,也是作者工作路上经常能遇到的,是那个阶层人们生活的缩影。为了画 好这副画,库尔贝还专门请这些普通人走进自己的画室,成为了自己笔下的艺术 模特。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

20、赏另一幅著名的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初看这幅画, 能给你怎样的视觉体验呢? 生: (略) 师:除了感官认识,大家觉得,更好地了解一幅画,还需要做什么? 生:了解作者所生活的环境,时代。 师:很好,作者在1873年的创作,并非随心所欲。它同样有着强烈的政治背景。 我们来了解一下画作的主题思想。 (投影主题思想) 以真实的被奴役者的形象,无情地揭露了俄国现实社会的黑暗(19 世纪 70 年 代沙皇专制残暴的统治) ,表达了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师:那么,为什么这一时期人民大众会成为画家笔下的宠儿呢?要知道,在过去, 底层民众往往是与贫穷、饥饿、疾病联系在一起而很少能登大雅之堂。绘画的主 角,

21、一般是贵族或英雄人物(投影图片) 。 生(思考,讨论,回答) :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民主思想的传播等。 (投影显示)现实主义画派出现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深入,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无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民主思想 的进步与传播。 二、美术主流之二:印象主义 师:在现实主义画派流行的同时,还有一种特别的绘画流派。(投影日出)这 幅画与过去的那些相比,你觉得有什么样的不同? 生:抽象,写意,模糊不清,重视轮廓。 师:这就是印象派。特点是将“光”与“色”作为研究中心,在画面上造成一种 “光与色” 的生动明快效果, 有点类似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我们再来看一幅 (投 影睡莲) ,大家觉得这应该

22、是几个地方的睡莲还是一个地方的睡莲? 生:几个地方,因为看起来都不同。 师:事实上,这是同一地点的睡莲,它是莫奈在晚年的印象派作品。为了画好, 莫奈专门建造了一个人工池塘,这几幅睡莲其实是画家在不同的时间和角度,运 用光影与色彩的变化,对同一景物的写生。对光线的灵活把握,扩大了作者创作 的空间,那么,为什么这一时期绘画会想到利用光学的原理,来丰富画面呢? 生:工业革命带动了科技的进步,如光学的发展。 (投影显示)印象主义画派流行的背景: 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当时物理学上的光学理论研究的影响。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幅巨作,梵高的向日葵。有的人觉得它很普通,算不上 什么巨作。大家能否应用

23、我们刚才的观点,结合自己对它的理解,来谈谈它好在 哪里。 生: 向日葵色彩明亮,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非常乐观的精神。 师:听了大家的回答,让我想到了一个和向日葵有关的小故事:英国伦敦大 学玛丽女王学院曾经做了一个有趣的研究:让一群从来没见过真花的蜜蜂“欣 赏”四幅色彩绚烂的名画复制品,看看蜜蜂反应如何。 结果发现, 凡高的油画 向 日葵特别受蜜蜂青睐。蜜蜂多次停落在“向日葵”上,想品尝其中的“花蜜”。 可见,凡高的向日葵已经到达了以假乱真的效果,画中所洋溢的那种乐观、 阳光、热情,感染了许多欣赏它的人。 (设计意图: 1、通过典型画作的欣赏,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理解19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初年

24、的良种美术流派现实主义和印象主义;2、穿插画家经历或画作有关 的小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且更好地让他们感受到:作为一种流派,不 但特色鲜明,还饱含着画家们的倾情奉献与默默付出;3、采用“画作呈现学 生感受背景归纳”三步走,以便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学习从“是什么”到“为 什么” ,从现象到本质的一般规律。 ) 三、音乐主流:民族乐派 师(过渡):如果说,凡高用向日葵 ,细腻动人地表达了自己燃烧着的热情, 那么,感情丰富的音乐家们呢?请大家注意,这一时期乐坛的主流是 “民族乐派”, 典型地表现为东欧、 北欧、中欧国家用音响塑成了他们的民族意识。原因何在呢? 引导学生分析民族乐派兴起的背景。 生

25、: (回答略) (投影材料) 背景:19 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世界扩张,世界各国的音乐受到外来音乐的影响; 东欧和北欧的民主运动促进了人们民族和民主意识的觉醒,艺术家们强烈要求摆 脱外国文化的控制,发扬和创建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文化。 师:民族乐派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而最著 名的当推俄国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他被称做“旋律大师”。下面我们来欣赏老柴 作品的两个经典选段。请大家结合书本知识,边听边思考:两段旋律在感情上的 最大区别是什么? 投影: “柴可夫斯基(图片)” (学生欣赏天鹅湖 、 第六交响曲选段) 生:第一段旋律比较轻快,第二段旋律比较压抑。 师:那么,为

26、什么同一个的作品,会呈现不同的风格呢? 生: 天鹅湖属老柴前期的作品,当时正值俄国农奴解放运动日益高涨的年代, 年轻的柴心中充满着斗争的激情,因而作品中也充满了乐观明朗的情绪;第六交 响曲属老柴后期的作品,俄国正值亚历山大三世反动统治时期,因此作品体现 了柴内心的忧郁和苍凉。 (书本 P163 ) (设计意图: 通过典型音乐选段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如果就柴可夫斯基音乐 的民族性让学生体会,难度会比较大。因为音乐的民族特质必须建立在相互比较 的基础之上。什么样的音乐更俄罗斯化,估计一般学生的感受是不强的。但对于 两段在旋律和感情上明显有差异的曲调,相信学生能试着去理解。从柴可夫斯基 前后期音乐

27、中凝聚的不同情感,进而联想到他所处的不同环境和经历。据此,教 师可以升华一下,给学生提供一种欣赏音乐作品的方法。) 师:虽然悲怆苍凉,但也大气慷慨,很具俄罗斯的风格,我们今天在欣赏俄国电 影或艺术也能感受到这浓浓的有特色的民族气息。借此,老师想升华一下,大家 觉得今后我们可以如何欣赏音乐作品? 投影: “学习拓展” 如何欣赏音乐作品?(除了欣赏乐曲的节奏和旋律,还要了解作曲家所处的历史 背景、作曲家的个人经历和创作动机等。 ) (学生课后欣赏:民族乐派代表作品) 师(课堂小结 ) :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期世界文艺的主 要流派及其成就,并从总体上明白了一定时期的文艺

28、是一定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 同学在今后还会遇到许多文艺方面的作品,希望能更多地联想一下我们今天的这 堂课,或许,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多知道了几位作家,几幅名画那么简单。 【课后探究 】 (备选方案一) 1归纳你读过的名著属于哪个文学流派? 2如果你想写小说,你准备采用什么形式?描写什么内容? 3爱好美术的同学开一次座谈会,每人把自己知道的19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期 的著名画家和他们的作品说出来,然后找一两幅共同熟悉的话,进一步分析其产 生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色。 (备选方案二) 活动名称:世界近代文学赏析 活动目标: 培养学生资料搜集、阅读、加工、整理的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能力

29、和创新精神。 活动方式和步骤: 1将全班学生分成三大组,各组推荐一名组长,由组长组织每大组再分成若干小 组。 2每小组选择自己喜欢或了解较多的文学家及其作品进行研究,三个组长对各小 组研究内容的选择做适当地协调,避免大家都集中在几个人物上。 3学生协作,进行资料搜集、加工整理,最后以书画(想象画)的形式展示出文 学家的创作生活或文学作品思想内容、或作品中的精彩片段。也可以制作成一个 图文并貌 PowerPoint ,上课时由学生对自己再创作的作品进行解说。 (设计意图: 作为探究性学习,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在课堂上往往不能尽情 召开。但由于课堂上思维能力的强化,方法论的引导,学生完全有能力在

30、课后, 去开拓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达到学习的升华。) 【板书设计 】 【形成性练习 】 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源于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俄国 2标志着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是 A.人间喜剧 B.红与黑 C.复活 D.双城记 3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顶峰的是 A.巴尔扎克 B.司汤达 C.列夫托尔斯泰 D.狄更斯 4恩格斯曾经对一部文学作品进行了高度评价:“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 我从这里,甚至是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 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这部作品是: 工革 ,科技尤其 是光学的发展 音乐:民族乐派

31、资 扩张,东欧北欧 民 族 民 主 运 动 高 涨 十 九 世 纪 中期至20 世 纪 初 期 的 文 学 和 艺术 文学:批判现实 主义 美术:现实主义 印象主义 工革 ,资 发展, 矛盾尖锐 工革 ,资 发展, 矛盾尖锐 反 映 社 会 现 实 A 人间喜剧 B 悲惨世界 C 战争与和平 D 红与黑 5被誉为中国“诗界革命”旗帜的是 A.梁启超 B.黄遵宪 C.严复 D.康有为 6俄国民族乐派中被称为“旋律大师”的是 A.贝多芬 B.舒伯特 C.柴可夫斯基 D.德沃夏克 7民族乐派音乐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法国大革命 B.工业革命 C.民族解放运动 D.民主、民族意识的觉醒 8下列表述与印

32、象派有关的有 其产生受光学理论和画家实践的影响 画家用光和色彩的变化来描绘外部世界 其得名来自于名画日出?印象 其开创者是法国人凡 ?高 A B C D 9下列连线错误的是 A.德国-贝多芬 - 英雄交响曲 B.法国-莫奈- 日出印象 C.西班牙 - 塞尚- 星月夜 D.荷兰-凡高- 向日葵 答案: ABCABCDAC 教材以外教学资源 1图片资料: 人间喜剧中译本书影2张; 欧也妮葛朗台中译本书影1 张、插图 4 张; 美术作品 8 幅;柴可夫斯基图片1 张。 2文章资料: 丹纳文学评论选段; 近代工业的兴起、 共产党宣言文字选段; 吴岳添世界文学名著评论选段; 欧也妮葛朗台选段(见附录)

33、; 库尔贝艺术构思选段。 3影音资料: 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天鹅湖 、 第六交响曲选段 反思小结 1本课的教学旨在通过“一定时期下文学艺术”这一选题,将教科书中的知 识与文化多元化的现实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对文学和艺术科学鉴赏的观念,促 进学生积极思维与探究,对历史和现实中的文化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 “回首历史、关注现实、启迪未来”的能力。 学生不喜欢学习历史或对历史不感兴趣,往往觉得自己距离历史太遥远或与自 己关系不大,这与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关系。而这一堂课紧紧抓住学 生的兴趣点和心理需要,在他们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他们乐意的学习方式, 将历史的引人之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

34、受到历史的魅力和智慧,展现了一个鲜 活生动的历史课堂。在 导入新课 时,通过“你所了解的文学名著” ,给学生提供了 一个相对开放的话题,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气,带来了启示,这是本课的亮点之 一。 2本课的第二个亮点是,这节课的多媒体制作比较实效,且形式美观;在选 择文字和图片材料上,都有过比较和取舍,力求做到典型。课后我也从学生处了 解到,这些内容让他们都感到熟悉,比较贴近他们的现有认知,但又能在现有认 知上有所提升,给他们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 3整节课围绕的中心比较明确,即“一定时期文艺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 我主要是想借助一些文学和艺术的载体,让学生在今后面对各种文艺作品的过程 中,能多一些理性思索,多去了解一下作品本身的时代性和民族性。而两个课后 的探究性问题,正是基于这一出发点。不过,由于时间的缘故,结束得过于仓促, 探究的可行性和落实性,还遗留着一些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