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新人教).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520933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新人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新人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新人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新人教).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新人教) 特征码 gQLFZGLOrvcolezvWKuD *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 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 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80 班、81 班均是刚刚接手, 对班上学生不了解,从原科任老师处得知:两班比较,81 班优 生稍多一些,但后进面却较大,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 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80 班学生单纯,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 问题较

2、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 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 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 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 第 2 页 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 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 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 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 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 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 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

3、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 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 、一次不等 式的联系等。 第十二章 数据的描述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使学 生体会数据的作用,更好地理解数据表达的信息,发展数感和 统计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较大的数据信息,本单元首先安排 了有关大数的感受与表示的内容,重点是让学生运用身边熟悉 的事物,从多种角度对大数进行估计,对于所收集的数据,还 要清晰、有效的进行展示,以尽可能的获取有用的信息。教材 安排了扇形统计图、条形图、折线图、直方图等的认识与制作, 不同的统计图表的选择等内容。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 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

4、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 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 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 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 3 页 第十四章 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 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 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 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的概念。 第十五章 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 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 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 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

5、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 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 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四、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 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 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 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五、教学进度 周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第 4 页 1 11.1.1 变量(1) 11.1.2 函数(2) 2 11.1.3 函数的图象(3) 11.2.1 正比例函数(1) 11.2.2 一次 函数(1)

6、3 11.2.2 一次函数(3) 11.3.1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1) 11.3.2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1) 4 11.3.3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 第十一章小结(3) 5 12.1.1 条形图与扇形图(1) 12.1.2 折线图(1) 12.1.3 直方 图(1) 12.2.1 用扇形图描述数据(1) 12.2.2 用直方图描述数据(1) 6 12.3 课题学习(2) 第十二章小结(2) 7 13.1 全等三角形(1) 13.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 8 13.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2) 13.3 角平分线的性质(1) 第十三章小结(2) 9 段考 10 14.

7、1 轴对称(3) 14.2.1 轴对称变换(1) 14.2.2 用坐标表 示轴对称(1) 11 14.3.1 等腰三角形(3) 14.3.2 等边三角形体(2) 12 第十四章小结(2) 15.1.1 整式(1) 15.1.2 整式的加减(2) 13 15.2.1 同底数幂的乘法(1) 15.2.2 幂的乘方(1) 15.2.3 积的乘方(1) 15.2.4 整式的乘法(2) 14 15.2.4 整式的乘法(2) 15.3.1 平方差公式(2) 15.3.2 完 第 5 页 全平方公式(1) 15 15.3.2 完全平方公式(2) 15.4.1 同底数幂的除法(1) 15.4.2 整式的除法(2) 16 15.5 因式分解(1) 15.5.1 提公因式法(1) 15.5.2 公式法 (3) 17 第十五章小结(3) 总复习 18 总复习 19 总复习 20 考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