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2018高考生物试题.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29448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7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文档】2018高考生物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优质文档】2018高考生物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优质文档】2018高考生物试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优质文档】2018高考生物试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优质文档】2018高考生物试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文档】2018高考生物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文档】2018高考生物试题.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波峰中学高三生物教师:陈芳 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78 分。在每

2、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 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 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答案】 D 【解析】光和作用合成ATP 是在光反应阶段,场所在类囊体薄膜上,故A 正确; 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B 正确;核膜是双层膜,核膜上有核孔,核孔是某些大分子 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 正确;线粒体DNA 位于线粒体基质中,故D 错。 2生物体内的DNA 常与蛋白质结合,以

3、DNA - 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 - 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 - 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DNA 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 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 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 聚合酶 【答案】 B 【解析】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成分都是DNA 和蛋白质, A 正确;真核 细胞 DNA 复制的场所为细胞核。在DNA 复制时, DNA 聚合酶需与DNA 上 D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结合,就会形成DNA - 蛋白质复合物。原核细胞也会进行DNA 复制, B

4、错; DNA 聚合酶的本质为蛋白质,DNA 复制过程 DNA 聚合酶会与DNA 结合, C 正确;转录过程,是以DNA 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出 RNA 的,需要RNA 聚合酶与DNA 上的 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结合,RNA 聚合酶 的本质是蛋白质,所以该复合物中的蛋白质是RNA 聚合酶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 3 NO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答案】 A 【解析】小麦是非固氮生物不能直接

5、利用N2,只有通过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转化为硝酸盐, 才会被小麦吸收利用,A 错;农田适时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有 利于有氧呼吸合成ATP,为矿质元素吸收提供能量,B 正确;土壤微生物的降解可以将 秸秆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有利于根系的吸收,C 正确;施肥过多,会导致细胞外 液渗透压增高,导致细胞失水,出现“烧苗”,D 正确。 4已知药物X 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 可抑制药物X 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 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 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 中甲组未加药物) ,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 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

6、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 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 为蛋白质,则药物D 可能改变了药物X 的空间结构 【答案】 C 【解析】看题中的信息可知,药物X 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 可抑制药物 X 的作用。看图可知,有三条曲线,甲组是未加药物的,乙组丙组的前半段接近, 说明处理一样, 后半段丙的细胞数目少于乙,所以 A.B 正确, C 错。 药物 D 可抑制 药物 X 的作用,药物X 为蛋白质,药物D 为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质,而水解就是 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D 正确。 5种群密

7、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 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 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答案】 D 【解析】种群的S 型增长曲线形成原因是在自然界中,环境条件有限,A 正确;某 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说明数量会迅速增加,但是由于食物空间有限而引起种内 斗争必将加剧,所以受密度制约,B 正确;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其密度小的增长速 度可能快, 或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受食物空间制约,产量可能相同,C 正确; 培养瓶中

8、细 菌种群数量达到K 值前,密度对其制约增强,D 错。 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 M 和 N 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但 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 养基上生长。将M 和 N 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 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据 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突变体M 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 M 和 N 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 M 的 RNA 与突变体N 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 和 N 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NA

9、转移 【答案】 C 【解析】突变体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可能原因就是突变 体 M 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导致不能合成氨基酸甲,A 正确;突变体 出现的原因是基因突变,B 正确; 大肠杆菌 (X)的出现原因是突变体M 和 N 在混合培 养期间发生了DNA 转移,故C 错, D 正确。 29 (10 分) 回答下列问题: (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 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 在生态学上称为。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

10、样性,在这个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 (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是。分解者通过来获得生命活 动所需的能量。 【答案】(1)协同进化(或答共同进化) (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呼吸作用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 【解析】(1)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 进化发展。 (2)斯坦利的“收割理论”的内容:捕食者往往捕食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 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 间。捕食者的存

11、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过程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储存在有机物中,注意这里是能量变化。 分解者的作用是将动植物的遗体残骸粪便等中的 有机物分解物无机物,将有机物中化学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贮存到ATP中和大部分热 能释放出去。 30 (9 分) 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强度大于a 时,甲、乙两种植物中, 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 (2)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 度过大,那么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 是,判断的依据是。 (3)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 是

12、。 (4)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2:00 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其原因是进入叶肉细 胞的(填“ O2”或“ CO2”)不足。 【答案】(1)甲 (2)甲光照强度降低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比乙大,种植密度过大, 植 株接受的光照强度减弱,导致甲植物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比乙大 (3)乙 (4)CO2 【解析】(1)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看图可知,甲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乙,有因甲的呼吸 大于乙,真正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所以甲的光能利用率高。 (2) 甲、乙两种植物单独种植时,如果种植密度过大,光照强度降低, 在较低光照条件下, 看图可知,甲的净光合速率下降更快。 (3) 看图可知

13、,乙在低光照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更高,所以乙更适合低光照。 (4) 某植物夏日晴天中午12:00 时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下降,是因为中午日照强, 温度高, 为降低蒸腾作用,植物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吸收不足,二氧化碳固定减慢,光 合作用降低。 31 (8 分) 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 容如下: 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 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 mL ,记录尿量。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 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 糖定性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发现,与a 相比, b 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

14、,其主要原因是。 (2)c 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取尿液 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 (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 升高,刺激了存在于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 【答案】(1)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2)增加葡萄糖 (3)下丘脑 【解析】(1)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的某些内分泌细胞分泌,由垂体释放,作用是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 (3)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 mL,导致血糖升高,为排出多余的糖分,尿 量增加才能把多余糖排出

15、。斐林试剂用于还原糖检测,呈现砖红色,这里的还原糖就是 葡萄糖。 (4)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 32 (12 分) 果蝇体细胞有4 对染色体, 其中 2、3、4 号为常染色体。 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状的 基因位于2 号染色体上, 控制灰体 /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3 号染色体上。 某小组用一只 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眼性别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 1/2 有眼 1/2 雌9 3 3 1: : 1/2 雄9 3 3 1: : 1/2 无眼 1/2 雌9 3 3 1: : 1/2 雄9 3 3 1: :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

16、交结果,(填“能”或“不能”)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 的基因是位于X 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 /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显性性状是,判断依据是。 (2)若控制有眼 /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 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3)若控制有眼 /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 号染色体上, 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 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种表现型,其中黑 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 时,则说明无眼性状为(填“显性” 或“隐性” )。

17、 【答案】(1)不能无眼 只有当无眼为显性时,子代雌雄个体中才都会出现有眼与无眼性状的分离 (2)杂交组合:无眼无眼 预期结果:若子代中无眼有眼=3 1:,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 则无眼为隐性性状。 (3)8 隐性 【解析】( 1)无眼雌性个体与有眼雄性个体杂交,根据表中数据杂交子代的表现型 及其比例有眼:无眼 =1:1,有眼,无眼个体中均为一半雌性个体一半。若无 眼对有眼为显性时,无论是位于X 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都符合此比例;若 控制有眼 / 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 果判断,显性性状为无眼,才符合题中杂交子代有眼:无眼=1:1,有眼,无 眼

18、个体中均为一半雌性个体一半。若有眼为显性是后代雌性只有有眼,雄性 全为无眼,不符合题意。 (2)若控制有眼 /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 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需要让无眼无眼,若无眼为显性,后代 会出现性状分离,若无眼为隐性性状,即为隐性纯合子,杂交只有隐性性状。 杂交组合:无眼无眼 预期结果:若子代中无眼有眼 =3 1:,则无眼为显性性状;若子代全部为无眼, 则无眼为隐性性状 (3)根据一只无眼灰体长翅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 表 现 型 及 其 比 例 为灰 体 长 翅 灰 体 残翅 黑 檀 体 长 翅 黑 檀 体 残 翅

19、 =9:3:3:1 ,两对性状自由组合,灰体:黑檀体=12:4=3:1, 长翅:残翅 =3:1, 并且都是雌 : 雄=1:1,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 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4 号染色体上,即为常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 合体果蝇杂交, F1相互交配后, F2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3/64 时,说明 三对性状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能自由组合,3/64=1/4 X 1/4 X 3/4,灰体长 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杂交,F1表现型为灰体长翅有眼, F2 中黑体占 1/4 ,长翅占 3/4 ,无眼占 1/4 ,所以 F2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 例为 3/64 。

20、 3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 分) 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一定时间,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 中加入一定量蔗糖和琼脂,用水定容后灭菌,得到M 培养基。 回答下列问题: (1)M 培养基若用于真菌的筛选,则培养基中应加入链霉素以抑制的生长, 加入了链霉素的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M 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 除氮源外还有(答出两点即可) 。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 有(答出两点即可) 。 (3)若在M 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 可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加入的显

21、色剂是,该方法能筛 选出产淀粉酶微生物的原理是。 (4)甲、乙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一土壤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在同一 稀释倍数下得到以下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3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110、140 和 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学涂布了3 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7、169 和 176,取平均值124。 有人认为这两位同学的结果中,乙同学的结果可信度低,其原因是。 【答案】(1)细菌选择 (2)碳源、无机盐 蛋白质、核酸 (3)碘液 淀粉遇碘液显蓝色,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被水解,形成透明圈 (4)乙同学的结果中, 1个平板的计数结果与另2 个相差悬殊,结果的重复性差 【解

22、析】(1)链霉素属于抗生素,抗生素类药物作用是一类用于抑制细菌生长或杀 死细菌的药物。选择性培养基是指根据某种微生物特殊的营养要求或对某些特殊化学, 物理的抗性而设计的能选择性区分这种微生物的培养基。 (2)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氮源进入细胞 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蛋白质,核酸。因为这里说的是含有氮的生物大分子。 (3)在 M 培养基中用淀粉取代蔗糖,接种土壤滤液并培养,平板上长出菌落后可 通过加入显色剂筛选出能产淀粉酶的微生物。碘遇淀粉变蓝,产淀粉酶的菌落周围淀粉 被水解,就会有透明圈。 (4)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一般选择会选择30-300 的平板, 乙同学的结果中有 一个为 27,与其他两个差距大,不符合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