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docx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530782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 特征码 GzOQqIHzmiWpnpHQlEcb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研 周鑫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 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随着人均 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 20XX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 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为 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 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 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 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 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 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

2、是 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 第 2 页 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 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 “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 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 。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 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 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 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 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 础教育。基础教育是

3、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 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 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 知识。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 在世界各国面向 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 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 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第 3 页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

4、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 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 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 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 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 第 4 页 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 件差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

5、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 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 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 段在校生合计约 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70 算,农村在校生约 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 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 始终低于 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 足 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 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 第 5 页 倾斜有所增加,

6、但最高也只达到 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 20XX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 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 78左右, 县财政负担约 9,省地负担约 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 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的主渠道,有的国家 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 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 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 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 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 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

7、 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 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 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 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XX 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 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 4542.3万平方米的 D级危 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 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 校舍约 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 5.6和 3.7。虽然 20XX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 第 6 页 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 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

8、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 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 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 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 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 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 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 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 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

9、进城 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 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 第 7 页 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 、机、 、 、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 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 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 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 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 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 到较差的师资。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 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

10、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 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 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 20,初中也只相当 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 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 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 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 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 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 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 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

11、的今天,他们无法 第 8 页 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 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 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 一些地区, “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 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 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 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 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 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

12、现了教育致贫现 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 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 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 论” 。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 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 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 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 第 9 页 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 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据 20XX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

13、口 1500多 ,学龄儿童接近 200多 ,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 9名,9 名 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 名专科学历,2 名初中学历,中级 职称 4人,初级职称 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 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 象严重, 很多教师 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 由于照顾不过来, 只能让 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 师的待遇低, 办公条件差, 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 人, 老师调 动频繁。另一方面, 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 历低、职称低、素质 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 由于他们 的年 龄偏大, 业务素质

14、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第 10 页 营胜小学全貌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 由于受政策因 素的制约, 该村近 3 年未补充过教师, 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 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 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 素质 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 再加上“民转公”教师, 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 村课程改 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 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 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 平、身心状 况差异较大, 因此转变

15、过程困难很多。 2、 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 合理, 老的老了, 工作精力有限; 年轻的又过于年轻, 没有什么工作经历, 更谈 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 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 片面, 只注重学 第 11 页 校教学管理, 对教学管理以外的, 如学校安全管理, 学生的德 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 管理的力度不够。 3、 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 补”后, 人民 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 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 由 于政府财力有限, 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 使学校日 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 实施,

16、如校舍建设、绿 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 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 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 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 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 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 障机制 第 12 页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 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 育

17、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 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 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 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 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 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 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 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 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

18、。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 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 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 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 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 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 第 13 页 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 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 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 教师的

19、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 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 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 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 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 交流机制” ,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 第 14 页 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 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 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

20、1995 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 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 转正的优惠条件。20XX 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 从 20XX年起,郑州市将在 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 支教 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 20XX年起,市直学校每 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 10。另外,政府也可 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 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 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

21、的学校,二是担心 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 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 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 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 第 15 页 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 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 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 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 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

22、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 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 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 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 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 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 第 16 页 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 , 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 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 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

23、经常性助 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 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 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 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 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 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 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XX 年 11月 10日,国务院新闻 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 报告

24、。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 20XX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 第 17 页 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 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 20XX年,全国农村地区将 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 20XX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 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 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 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 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 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

25、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 性的重要保证。 七、启示与结语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 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 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 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 09级学生中开设的毛泽 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 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 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 动的目的。 第 18 页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 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 一是国家对

26、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 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 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 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 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 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 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 终得不到提高, “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 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 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调研的是营胜村 而言,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 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 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 谐,稳定! 第 1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