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讲座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534261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委书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讲座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区委书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讲座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委书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讲座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委书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讲座上的讲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区委书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讲座上的讲话 特征码 FDJVSJqUJEoMcwyZPwLC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展现的亮点很多, 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今年中共中央、国务 院出台的第一号文件,就是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若干意见 。这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 大决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 科学把握,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 展。 一、正确分析形势,把握总体要求,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制定了“多予少取放

2、活”和工业反 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划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基本任务。这充分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 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深刻反映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群众 第 2 页 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揭示了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 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 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立足于城乡全体居民, 让占人口大多

3、数的农民群众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实 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所有城镇乡村,重视把这 农村的事情办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 农村社会全面进步步,建设好农村这个最大的生态屏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 巨大变化,但农村面貌变化相对较小。目前农村却还有一些地 方通不了路、看不起病、上不起学、喝不上干净水。如果农业 问题解决不好,农村面貌得不到有效改变,农民生活得不到明 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会成为空话。因此,实现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要 通过

4、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 第 3 页 础。就我区而言,当前,农村总体是稳定的,干群关系是好的,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征地拆迁、村务 和财务管理等引发的纠纷屡屡发生,有时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 影响了社会的稳定。我区相当数量的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就业 技能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些农民生存压力大、 待遇不公平、心理不平衡,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我们 必须保持清醒认识,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加大力度,通过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民合法 权益,缓解农村社会矛盾,减少农

5、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是一 项长期奋斗的历史任务。在实践中,我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 村生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第二,必须坚持农村基本经营 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发展体制机制。第 三,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 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第四,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 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第 五,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政府扶 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成为全区的 共同行动。 第 4 页 二、因地制宜,努力建设*新农村 前不久,区委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市*区委 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明确 了建设*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同时,我区还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总要求,制定了建设*新农村实施 方案,确定了以“村村生态文明,家家勤劳致富,人人互助和 谐”为主题的创建活动。去年年底,我区专门召开先进性教育 活动工作现场会,对创建*新农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拉 开了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序幕。 (一)以实施“村村生态文明”工程为途径,推进*新 农村建设 一

7、是通过对“城中村”实施改造,努力建设现代新社区。 对现有的城中村按照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段实 施的原则,采取优惠政策措施,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战略性 建设和改造。重点抓好工农村这个先行试点,同时要抓住* 市城东新城建设发展的机遇。二是创建“城郊型生态文明村” 。 从方便生产生活、美化绿化环境、尊重文化传统和适应城市化 发展的要求出发,认真搞好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努力实现人与 自然协调发展。突出抓好出头村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对远郊 第 5 页 的农村要大力整治村容村貌,改变“脏乱差”的面貌,建设干 净、整洁、优美的生态文明村。四是要突出特色风格,形成品 牌,重点抓好白石村的“中国端砚文

8、化村”建设。按照规划, 20XX 年重点抓好 40 个自然村的创建活动,到 20XX 年全区 120 个自然村全部达到有我区特色的生态文明村建设要求。 要以创建全省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示范村为切入点, 推进农村民主管理。我区 22 个村全部被列为省农村集体资产和 财务管理“十县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创建单位。各村要用一年 时间,夯实财务管理基础,推进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制度 化、规范化、科学化。一是在加强财会基础工作规范方面上新 水平;二是在创新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体制、机制和手段方面 上新水平,特别是要确保民主决策机制落实,完善财务电算化 管理和会计招聘制;三是以村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出发点

9、, 在加强村务、财务公开上新水平;四是在加强民主理财上新水 平。充分发挥河旁村“全国农村财务管理示范村”的示范带动 作用,20XX 年全部村要达到省的验收标准,提前完成省提出的 验收任务要求。 (二)以实施“家家勤劳致富”工程为动力,推动农村经 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按照“发展才是硬道理”和“有钱办事”的要求,增强农 第 6 页 村集体经济实力。各村组集体每年要发展 1-2 个以上有一定规 模的经济项目,确保集体经济每年保持 3%以上的速度增长。同 时,切实抓好扶持相对贫困村组发展集体经济工作的落实。区 五届四次人代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年收入 30 万元以下的 村委会和年收入 3 万元以下

10、的村小组,列为扶持相对贫困村组 发展集体经济的对象,两镇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理清建立长 效扶持思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责任制,强化管理,有 关职能部门抓好协调、跟踪,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按照带头带领群众的要求,深化市委提出的“千村千干带 头创业致富工程” 。一是积极鼓励和引导村组干部带头勤劳致富, 通过村组干部勤劳致富的示范作用,提高广大农民自觉投身到 创业致富的积极性,形成农村全民创业、共同致富的良好氛围。 二是强化村组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意识和职责。三是加强对创 业致富项目的扶持和引导,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在人才、 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四是每名村组干部要对 条件相对较差的

11、家庭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增强其“造血 功能” 。到 20XX 年,全区农村平均每户年收入达到 3 万元。 按照农村劳动力战略性转移的要求,拓宽渠道,增加农民 收入。一是加快建立城乡并重的就业制度和统一开放的劳动力 市场,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划及配套政策措施,组织引导农 第 7 页 民实现转移就业;二是建立健全区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完善 镇(街道)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将就业服务工作延伸到农 村;三是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失业、就业登记制度,建立农村 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台账;四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职业技能 培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规模和实施“百 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 。今后三

12、年,每年区劳动和社保局对 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培训 500 名以上,区农业局通过对农村劳动 力培训颁发“绿色证书”100 个以上,全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 业 700 名以上,解决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三年后, 通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使人均家庭收入增加 1000 元。确保 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保持 3.5%以上的增长速度。 (三)以实施“人人互助和谐”工程为载体,着力构建和 谐农村 实施“人人互助和谐”工程,要发挥先进性教育活动三批 互动的效应,结合组织“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 把区直、两镇机关的党员干部和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村党员的 积极性调动起来,积极开展“五送活动” (送政策、送

13、观念、送 科技、送信息、送温暖) 。要通过宣传发动,组织一批经济能人、 富裕家庭对农村困难家庭进行结对帮扶。近期我区组织的“千 名党员帮万家、送温暖献爱心”一系列活动效果很好。 第 8 页 实施“人人互助和谐”工程,要通过在农村党员中开展先 进性教育活动,带动和深化对农民群众的教育,深入开展“爱 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活动,努力把农村劳动者培育成 为自强不息谋出路,千方百计求发展,具有自立意识的新农民; 互助互利抓生产,同心协力建家乡,具有合作精神的新农民; 顾全大局促稳定,遵纪守法保平安,具有法制观念的新农民; 注重学习增才干,勤劳致富奔小康,具有创业本领的新农民。 努力营造人人互敬互爱

14、、互助互让、礼貌卫生、文明向上、遵 纪守法、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四)做到四个“创新” ,大力推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 围绕创建*新农村这个主题,我们要做到四个“创新”: 一是必须创新干部管理模式,激励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全 面推进固本强基必须强化干部管理,抓好镇、村两级领导班子 和干部队伍建设。要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让有政治头脑、 有经济意识、有办事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要创新干部绩效考核机制,促使镇、村“一把手”激发工作动 力,增强“龙头”作用,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必须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我区的两镇 第 9 页 农村,作为中心城区的近郊,有着得

15、天独厚的发展城市的地域 优势,也是我们*区今后最大的发展空间。在两镇发展二、 三产业,既能推动城镇建设又能促进城市规模扩张,同时也能 确保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为建设和谐*奠定富民基 础。为此,两镇经济要着眼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好目标定 位和具体发展规划,完善区域功能配套,构筑新的发展平台。 如黄岗镇可以抓住城东新区发展战略提升的机遇,着力发展房 地产、餐饮服务、休闲娱乐等第三产业项目;睦岗镇则可发挥 现有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合开发好睦岗现有的工业小区, 形成关联产业集群。 三是必须创新建设新农村的方式,提升农村文明品位。建 设和谐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既要抓好经济发展,满足农民的物 质

16、需求,也要加强先进文化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 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是必须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促进农村民主和谐。健全村党组 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 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 监督权。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 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妥善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 击“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建设平安乡村,创造农民安居 第 10 页 乐业的社会环境。 三、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 *新农村建设 (

17、一)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各单位都 要明确自身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在制定发展规划、 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要充分考虑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更多地向农村倾斜。要建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 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各级领导干部 要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加强指导服务,帮助基 层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二)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各镇各村要明 确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 设任务。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在促进农村 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明确推进 新农村

18、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任务。 要充分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要以整治脏乱差为 突破口,营造农村新环境;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为支撑,促进 经济新发展;以促进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为核心,培育新农 民;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抓手,树立农村新风尚;以切实解 第 11 页 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构建党群干群新关系。要尊 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 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可行性,确 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三)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

19、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 量广泛参与。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 设作出贡献。要形成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 各种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党政机关、人民 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农村进行结对帮 扶,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做好“十一五”时期的农村工作,任务艰巨,意 义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