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pptx

上传人:紫竹语嫣 文档编号:5405951 上传时间:2020-05-02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4.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例文.ppt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月的天山,颐和园,回顾课文,我们都会去一些地方,观赏一些景点,怎样有条理地写出一个地方的景物特点,这是一个写景文章必不可少的部分。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好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我们以本单元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看一看吧!,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写作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这篇文章就是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写的,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我们仅看这些词语就可以明白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给人思路清晰、表达明白的阅读感受。,笔下生花,根据你的经历,写一段写景片段,明确文中的写作顺序。,昨天我去爬泰山了,早上5点钟我从山脚出发,上午8点时我已经到了半山腰,休息了会儿,我又继续爬,终于在

2、12点时我爬到了山顶,真有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感。,片段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5点,8点,12点,习作例文:颐和园,阅读指导 1.初读例文 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细读例文 (1)作者按照什么样的写作顺序写的? (2)找出课文中表示过渡的句子。,3.总结写法 思考:颐和园怎么写得这么成功?,长廊,佛香阁,万寿山,昆明湖,颐和园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例文分析,颐和园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

3、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另外文章中许多过渡句自然,使得文章语言连贯自然。,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阅读指导 1.初读例文 思考:作者写了天山什么季节的景色? 2.细读例文 作者是怎样描写七月的天山的?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表现了天山的什么特点?,3.总结写法 思考:七月的天山的写作特点有哪些?,七月的天山描写的是我国西北边疆一条

4、连绵几千里的大山脉,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并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风韵的天山之夏。课文重点从水、树、花三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为展现景物特点,作者采用了丰富的想象,确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等方法,使读者有置身其间的感受。,例文分析,七月的天山写作特点: (1)写景的顺序,全文从总体上说,以游踪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或由远及近,或自上而下,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 (2)抓住景物的特征,展开细腻的描写。 (3)运用了比喻、映衬、夸张、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美不胜收。,你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拿起你的笔按照一定顺序写一写,并能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课堂练笔,提示:顺序要清晰,景色特点要突出,注意上下文的过渡衔接。,七彩课堂 伴你成长,QICAIKETA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