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小语送课下乡”活动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542058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加“小语送课下乡”活动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参加“小语送课下乡”活动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参加“小语送课下乡”活动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加“小语送课下乡”活动心得体会.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参加“小语送课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特征码 hzskelDMNpZObcaaDsDj 参加“小语送课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第二次客串参加语文学科的教研活动。 一天的活动下来有三点感受,一是很高兴能参加活动,二是收 获很多,三是惊喜。 本次活动的关键词是“简约而不简单” ,理科课程就是太“简” 而会枯燥无趣,但带着理科“简”的思维来参加这次活动,刚 好合适。既然是教研活动, “课”必须是正事,我就谈一谈几堂 课。再次申明,我是数学老师,对语文课程不太熟悉,以下观 点如有不对甚至语文常识性错误,请忽略。 首先说说我对这堂课的认识。 陶罐和铁罐是略读课文,这一 节课有两个

2、目标:1、知识性目标是识字词、获取文本信息并表 达;2、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从语文课程来讲,课堂 要渗透培养学生的语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 第一堂课,实验小学陈益老师的课堂大气,有范儿。有以下几 个优点:1、课前“用不同的表情和语气说话”环节,有效的帮 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时更快进入状态。2、能及时抓住学生朗读 “拖音”的缺点,通过自己示范和利用自身语言的魅力进行纠 第 2 页 正,这一节课学生语感方面进步不少,再让陈老师上几节课, 这些学生的朗读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3、将课文分成四次对话, 让学生通过分角色读来感悟。这四次对话感情上是层层递进的, 恰好有机的与学生的情感发展相结合,符

3、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再就是分角色对话,让学生在意识里有一种代入感,把自己代 成陶罐或铁罐,从而更好的体会“陶罐” 、 “铁罐”语言里一句 话所表达的感情,甚至体会出一个字、一个省略号的差别所表 达的不同感情。4、学生分组分角色对话。课堂时间有限,要通 过小组让更多的学生分角色对话,照顾大部分学生,同时让一 个学生有时间体验多种角色,对学生整体情感的把握有帮助。 5、将“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一只罐子?为什么?”这个问题更改 为“如果你是国王御厨里的筷子、盘子,你想对陶罐或铁罐说 些什么?”设计很高明,这一改动将学生的偏见(问题 1 肯定 大多数学生喜欢陶罐)扼杀在摇篮里,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学会 全面的

4、看待事物。 亮点罗列完之后就是两点小建议:1、课前时间不是很长,安排 学生休息又马上叫醒,不算太好,这体现不了老师对学生的人 文关怀。建议借鉴去年 12 月份的语文“省级送教团体罗田讲学” 活动中陶佳喜老师的那种方式。2、在教学新词时,称新词为 “生词宝宝”不恰当,课堂语言要精炼,不相关的话不说, “生 词”和“宝宝”八竿子打不着就不要无意义关联。我们的课堂 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但不是用这些无意义的词体现。 第 3 页 一堂好课,确实找不出什么毛病,只好鸡蛋里挑骨头找两点出 来,好在人微言轻,不至于一堂好课提两点建议就能定调子为 有缺憾的课堂,而且又是同学,瞎批评一通又能奈我何。 第二堂

5、课,义水学校冯颖老师的课堂灵动,有风格。有以下几 个优点:1、将课题“陶罐和铁罐”依学生更改为“铁罐和陶罐” ,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下,将错就错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 从而让学生敢于思考和表达。2、将课文提炼成顺口溜,顺口、 简洁、易懂。3、教师示范朗读。三年级学生情感的表现没有问 题,但是通过文本体会情感并用语气表达出来的能力还不够, 老师进行范读之后,学生通过聆听感知,这样在分角色朗读时 会更有感情。4、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 西铁罐()说,” ,这个环节老师提供一些词语供学生选 择填词,充分考虑了三年级学生目前词语积累不足的现状,可 以启发学生思维,避免学生还是依然用书上的

6、几个词来补充。 5、教学过程中以“读”为载体,以读促思,以读促悟。6、课 堂教学上有个人的魅力和风格,这是冯老师直率个性和平时教 学理念的体现,这种风格我很欣赏。 整堂课看得出来是简约课堂的框架,但有些地方学生跑偏了并 且思维绕进去了,所以还不能算是简单的课堂。中间为什么会 跑偏?我仔细想了想,还是冯老师课堂中问题提得不好,举例 来说:1、在教师扮演铁罐,学生扮演陶罐分角色对话时,问扮 演陶罐的学生“你为什么不生我的气” ,学生答道“因为我和你 第 4 页 是兄弟” ,学生并没有答错,但离更深层次的“谦虚”品质尚有 差距。所以,问完陶罐的扮演者之后,应该更换提问的对象, 问其他同学,这样其他同

7、学才可能会根据课文中的旁白“陶罐 谦虚地回答”将感情进行升华。问题一:提问对象没选好。2、 最后,铁罐消失不见了,冯老师问学生“铁罐为什么消失不见 了” ,这是科学常识,让学生了解没有错,但不问才能简约,学 生自己没有提出来,可能是学生本身知道这个现象,也可能学 生没有注意到,终归老师还是不问的好。而且我记得冯老师好 象问了两遍,还解释过多,只需要说“铁会生锈,最后氧化消 失不见了”一句话带过就行。问题二:提的问题没有精选。3、 在教案上看到的:“第三部分、新授学习 10 至 17 自然段。 4、当初狂妄自大的铁罐想到过后来的下场吗?为什么?”这个 问题的“为什么”太泛,本身不好答甚至根本就无

8、法作答。你 是问“为什么铁罐没有想到后来的下场”还是问“你怎么知道 铁罐没有想到后来的下场” 。我到底是答“因为铁罐目光短浅” 、 “因为不懂科学知识,不知道铁会生锈”还是“他要是想到过 后来的下场,当初就不会奚落陶罐了” 。恐怕连冯老师自己都迷 糊了吧。问题三:提的问题目的性不强、针对性不强。关于课 堂语言和提问这一点冯老师若是深入进来,并且在以后的教学 中稍加注意,那你的课堂就真是“简约而不简单”了。 就这堂课而言,还是有几点小建议和看法:1、整堂课偏重于情 感的激发与表达,少了一些理性思维的火花。这也是三堂课共 第 5 页 同的缺点。2、 “顺口溜”是亮点,但没有体现出来。可以这么 设计

9、:出示顺口溜,让学生读(不强调感情,就让学生随意的 读) 。衔接语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顺口溜所描述的故事” 。我相信课文学完以后,学生自然而然的会带着感情朗读顺口 溜了。3、冯老师还是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代入角色对话。优先 考虑学生自己分角色对话,再考虑老师示范读,学生再对话, 学生实在不能完成老师才能参与进来。而且这节课分角色对话 恰恰需要学生略带夸张的语气和动作,这一点冯老师还没有学 生做得好。4、板书在教学设计上有,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没有 (好像是没有按照这个较好的设计来板书,记得不太清楚) ,这 一点值得大家注意,PPT 上呈现的内容一晃即过,学生很难留 下深刻的印象,课堂重点内容

10、的板书还是必不可少。 第三堂课,三里畈小学雷蕾老师的课堂扎实,有效。有以下几 个优点:1、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在学生自学环节,雷 老师说道:不动笔墨不读书。做记号、摘抄可以让学生积累词 语,对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极有帮助,养成这样良好的学习 习惯,对学生长远发展也有很大影响。2、注重了学生阅读基本 功的训练。课堂教学第二部分、质疑探究,深入了解。第一个 环节是:概括内容。既是阅读基本功的训练,也是一种归纳、 概括能力的训练。3、拓展延伸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材料 仿写类似的故事。不至于一句空话:仿照课文,创编故事,让 学生无从下手。 第 6 页 这堂课讲得很好,作为门外汉,知其然不知其

11、所以然,不能说 出具体好在哪里,也看不出来哪里有什么问题,只是在时间安 排上有一个小建议,把多的 10 分钟安排给学生分角色对话,那 么这堂课就很完美了。 听了三节课,个人也有些感悟。教学要紧扣文本材料, “奚落” , 是用尖刻的话讽刺别人,使人难堪。教学“奚落”一词,要联 系下文铁罐说的“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 “你敢碰我 吗?”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可以看出 铁罐的自以为是,傲慢无理,这样尖刻的话就是对陶罐的奚落。 还有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 陶罐和铁罐文本赏析与教 学设计”:铁罐:“你敢碰我吗?陶罐子?”怎么叫奚落?奚 落就是专门说人家的短处,取笑对方。

12、 “你敢吗?”不是铁罐不 知道对方敢不敢,而是明知对方不敢而故意发问,其实是在揭 短啊。这就是奚落。而且,铁罐将对方称之为“陶罐子” ,加上 一个“子”跟“陶罐” ,有区别吗?在这里,这“子”在表达着 对对方的极度瞧不起、不尊敬对方啊。这是对铁罐人格的入骨 刻画。铁罐“更加轻蔑” , “我就知道”跟“我知道” ,语气是不 一样的。 “就知道” ,是原本的,而不是刚知道的, “就知道”将 原本轻蔑的语气加重了。所以作者说“更加轻蔑” ,在这里,作 者用了“懦弱的东西!”这样的句子,表现铁罐的人格特点 不单单是瞧不起、揭短了,他开始羞辱对方。细微之处见真 章,这上面就对文本的研读比较仔细。 第 7 页 三位同学这么会讲课,我很惊喜,同时也感到自豪和惭愧。 “做 的没有看的高”我的观点和建议简直就是吹毛求疵,希望同学 们不要喷一句“you can you up” ,那样我的心灵就是:鬼知道 我将经历什么了。你们的教学风格我只能羡慕却学不来,但我 将以你们为榜样,朝着你们的高度拼命追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