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35.240.99CCSL7011B3301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DB3301/T04842024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数据编码与管理规范202472-31发布2025-01-31实施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原则14. 1真实性15. 2一致性16. 3扩展性14.4安全性15数据来源25. 1采集数据25. 2加工数据27. 3归集数据26数据分类28. 1数据类别26.2部件数据26.3事件数据27数据编码与属性27. 1编码结构37. 2编码要求39. 3部件、事件代码37.4部件、事件数据属性38数据管理要求310. 1数据采集3
2、10.2 据加工410.3 据归集410.4 据审核410.5 据安全4附录A(规范性)生活垃圾分类部件代码5附录B(规范性)生活垃圾分类事件代码7附录C(规范性)部件与事件数据属性9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数据编码与管理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镇生活垃圾数据编码与管理的基本原则、数据来源、数据分类、数据编码与属性、数据管理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宣传、保障等过程的数据管理,农村居住区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3、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10114县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部件component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分类宣传、分类保障所需的设备或设施。4. 2事件event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垃圾分类管理秩序受到影响或破坏的现象。4基本原则4, 1真实性生活垃圾分类数据为客观存在的部件、事件数据,以及基于二者形成的其他数据。5. 2一致性生活垃圾分类数据的量化、计算或统计口径保持一致,满足数据应用的关联需求。4. 3扩展性生活垃圾分类数据类别符合数据更新及扩展的要求。采取安全管
4、理措施,防止生活垃圾分类数据被非法访问、修改、窃取和破坏。5数据来源5. 1采集数据6. 1.1采集范围生活垃圾分类数据采集范围主要包括: 居住区:居民生活小区、农村居住区等; 公共机构:党政机关,学校、科研、文化、出版、广播电视等单位; 公共场所:车站、机场、地铁码头、体育场馆、演出场馆、公园等公共场所; 企业:宾馆、饭店、购物中心、综合体、超市、专业市场、农贸市场、商用写字楼等。5.1.2采集方式生活垃圾分类数据采集方式包括:人工采集:巡查人员按照网格区划对生活垃圾分类的部件或事件,通过采集器采集上报。自动采集:通过感应、感知和其他人工智能设备,对其有效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分类的部件和事件进行
5、自动或辅助采集。5.2加工数据对采集数据进行甄别、修正、整理和融合,形成的应用数据。5.3归集数据通过部门间数据传输、转换、交换等形式,形成的应用数据。6数据分类6.1数据类别生活垃圾分类数据可分为部件数据和事件数据。6.2部件数据6.2.1部件数据包括有关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宣传、保障所用设备或设施等方面的数据。6.2.2部件数据分为大类和小类,同一大类由若干小类构成,小类按管理属性或用途设定。6.2.3部件类别应符合附录A规定。6.3事件数据6.3.1事件数据包括因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垃圾分类管理秩序受到影响或破坏等方面的数据。6.3.2事件数据分为大类和小类,同一大类由若干
6、小类构成,小类按管理属性或行为特征设定。6. 3.3事件类别应符合附录B规定。7数据编码与属性7. 1编码结构7.1.1生活垃圾分类数据编码由4个码段共17位数字和字母组成。7.1.2生活垃圾分类数据编码结构如图1所示:I码段11码段In码段IV码段图1生活垃圾分类数据编码结构图7.2编码要求1.1.1 生活垃圾分类部件、事件编码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码段构成。各码段分别表示为:a) I码段。I码段3位数字为责任主体代码,表示责任主体(包括垃圾分类小区、单位、组织或个人);b) II码段。II码段5位数字为楼幢及单元代码,表示楼幢及单元或位置;c) III码段。III码段5位数字,首位字节以“B”
7、或S”表示部件或事件,其中第2、3位数字为大类代码,第4、5位数字为小类代码;d) IV码段。IV码段4位数字为顺序代码,表示部件或事件的序列。1.1.2 部件、事件类别按以下要求编码:a)部件、事件大类,从01开始顺序编排;b)部件、事件小类,从01开始顺序编排,80至99用于扩充的小类;c)部件、事件顺序代码,从OOOl开始,按由小到大顺序编排。1.1.3 县(市、区)代码应符合GB/T2260的要求,街道(乡镇)代码应符合GB/T10114的要求。7.3 部件、事件代码7.3.1 3.1部件、事件分类代码应符合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7.3.2 部件、事件小类可进行扩展。7.3.3 扩展的
8、部件、事件的类型和代码应保持一致。7.3.4 责任主体变更或消亡的,其代码保持不变;责任主体新增的,其代码在已有代码后按序递增。7.4 部件、事件数据属性7.4.1部件、事件数据属性结构和字段代码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1.1.1 4.2可根据管理需要扩展属性项,扩展的属性内容及数据结构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8数据管理要求1.1.2 1.1应在责任网格内按规定的巡查时间和巡查频度进行巡查。1.1.3 巡查采集的生活垃圾分类数据应全面、完整、准确、及时。1.1.4 应按照一事一报的要求采集上报。1.1.5 采集的数据应包括照片、文字和定位等内容。1.1.6 上报的照片应全面、清晰,包括反映问题特征的近
9、景和参照物的远景照片等。1.1.7 应按同地点、同角度、同背景核查上报照片等数据。1.1.8 可上报一定时长的音频、视频数据。1.1.9 突发事件应立即上报,并对处置情况进行跟踪。8.2数据加工8.2.1 应通过甄别、修正等方式对采集数据进行加工处理。8.2.2加工后的数据应满足以下条件:a)在数据采集范围内;b)数据类别和内容正确;c)责任属性正确。8.2.3合格或加工后的数据应及时派遣至责任主体进行处置。8. 2.4不合格的数据应按作废件处理。8.3 数据归集8.3.1生活垃圾分类数据应通过市或区(县、市)统一监管平台收集。8.3.2应按管理主体或责任主体对生活垃圾分类数据进行归集。8.3
10、3应按管理要求对生活垃圾分类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和统计。8.3.4加工归集的生活垃圾分类数据可作为垃圾分类治理成果的评价依据。8.4 数据审核8.4.1 4.1应对采集、派遣、处置、反馈、核实环节的生活垃圾分类数据进行审核。8.4.2 抄告责任主体的生活垃圾分类数据应真实、完整和有效,宜附加照片说明。8.4.3 抄送管理主体的生活垃圾分类数据应符合垃圾分类治理评价要求,指标口径保持一致。8.5 数据安全8.5.1应对生活垃圾分类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授权。8.5.2应保留生活垃圾分类数据被访问、修改、删除或者复制的记录。8.5.3应对涉及生活垃圾分类责任主体的保密数据或有关个人的隐私数据脱敏后使用
11、8.5.4应定期对生活垃圾分类数据进行备份。附录A(规范性)生活垃圾分类部件代码生活垃圾分类部件代码按表A.1执行。表A.1生活垃圾分类部件代码表序号大类名称大类代码小类名称小类代码说明1分类设施01定时投放点01在规定时间内可投放生活垃圾的站点设施破损、污渍、不洁。2误时投放点02规定时间外或24小时均可投放生活垃圾的站点设施破损、污渍、不洁。3再生资源回收点03有偿或无偿回收可回收垃圾的站点设施破损、污渍、不洁。4垃圾集置点04集中收集垃圾、短暂存放垃圾等待运输的站点设施破损、污渍、不洁。6垃圾收集站05对生活垃圾进行预处理并转运的站点设施破损、污渍、不洁。7大件垃圾存放点06用于堆放超
12、过一定规格、需要解体处理的垃圾点设施破损、污渍、不洁。8园林垃圾存放点07用于堆放绿植残体的点位设施破损、污渍、不洁。9装修垃圾存放点08用于堆放建筑物装修弃物的点位设施破损、污渍、不洁。10垃圾桶09垃圾收集容器设施破损、污渍、不洁。11垃圾箱10可集中堆放多种垃圾桶的垃圾收集箱体设施破损、污渍、不洁。12垃圾房11可集投放、收集等一体的垃圾收集建筑物设施破损、污渍、不洁。13旦传设施02宣传(公告)栏01用于生活垃圾宣传或公告设施破损、内容错误。14宣传窗02用于生活垃圾宣传的橱窗破损、不洁。15宣传横(条)幅03用于生活垃圾宣传的横(条)幅破损。16电子屏04用于生活垃圾宣传的电子设备损
13、坏。17宣传标识05用于生活垃圾宣传的标志或标识破损。18监控装置03摄像头01设在垃圾分类场所进行实时视频监控的有线或无线装置损坏。19称重设备04固定式秤量器01安装在垃圾分类站点的不可移动秤量器具损坏。20移动式秤量器02可移动的台秤、磅秤等秤量器具损坏。21冲洗设备05人工冲洗装置01使用自来水直接冲洗的装置损坏。22电动冲洗装置02使用电动泵加压的冲洗装置损坏。表A.1生活垃圾分类部件代码表(续)序号大类名称大类代码小类名称小类代码说明23引导设施06指小牌01用于引导投放的标牌破损。24公示牌02用于公示投放时间、管理员、营运单位等相关信息的标牌破损、不洁。25照明设施07照明灯具
14、01垃圾分类站点所用照明设施设备损坏。26给排水设施08水咀、阀门01垃圾分类站点、箱房等处所用供水器具损坏。27洗手池、下水02垃圾分类站点、箱房等处用于清洗、排水的设施损坏、堵塞。28运输设备09垃圾运输车01用于运输生活垃圾的燃油或电力驱动机动车损坏、不洁。29垃圾运输三轮车02用于运输生活垃圾的人力或电力三轮车损坏、吊挂物品。30消防设施10灭火器01用于垃圾分类站点等处的干式或泡沫式灭火装置过期。31消防栓02利用城市供水管网设置的消防装置损坏。附录B(规范性)生活垃圾分类事件代码生活垃圾分类事件代码按表B.1执行。表B.1生活垃圾分类事件代码表序号大类名称大类代码小类名称小类代码说
15、明1配套设置01未设置垃圾分类站点01定时、误时投放点,再生资源回收点等。2未设置可回收物、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02城镇住宅小区。3未设置易腐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03餐饮服务场所和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仓储物流企业。4易腐垃圾收集容器不密闭04餐饮服务场所。5未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收集容器05公共建筑、公共场所、城市道路、商业设施。6未设置大件垃圾存放、中转或者分拣场所06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7未设置垃圾投放引导设施07包括指示牌、公示牌等8未设置垃圾分类宣传设施08包括宣传(公告)栏、宣传窗、宣传横(条)幅、宣传画、宣传标识。9未设置垃圾称重设施09城镇住宅
16、小区。10未设置积分兑换设施10城镇住宅小区。11未有兑换价目表及兑换方法11再生资源回收点。12擅自关闭、闲置、拆除、迁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储存设施12-13改变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储存设施用途13-14未设置分类投放监控设备14包括摄像枪机、球机。15未设置消防设备15包括工具房或可回收站点的灭火器等消防设施。16未按需配置督导员1617投放秩序02垃圾未分类或分类不准确0118垃圾混投02垃圾容器内。19垃圾桶满溢03桶盖无法关闭。20非投放时间段存在垃圾包04指定时投放点投放设施内或外。21不定点投放垃圾05指在垃圾投放点外随意乱丢垃圾。表B.1生活垃圾分类事件代码表(续)序号大类名
17、称大类代码小类名称小类代码说明22投放秩序02大件垃圾乱堆放06废弃家具等。23园林垃圾乱堆放07修剪树枝等。24装修垃圾乱堆放08废弃砖石、砂灰等。25大件垃圾等堆放点未规范设置围挡09现场无围挡。26作业管理03未及时清运垃圾01各类积存垃圾。27垃圾清运不规范02垃圾混装混运。28未及时撤桶03定时垃圾投放点非投放时间。29未关闭投放设备04定时垃圾投放点非投放时间。30垃圾分类台账记录不全05再生资源站点。31督导员不在岗06垃圾投放时间段。32督导员不分类督导07垃圾投放时间段。33督导员现场二次分拣08定时垃圾投放点。34乱排污水09垃圾分类站点。35未密闭运输10未加盖、抛洒滴漏
18、36安全生产04乱接乱拉电线01-37违规烧水做饭02再生资源回收点。38应急响应05未响应突发事故应急保障01包括火灾、爆炸、生产作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等。39未响应灾害天气应急保障02包括暴雨、台风、雪灾、冻灾等。附录C(规范性)部件与事件数据属性C.1部件数据属性部件属性按表C.1执行。表C.1部件数据属性表序号属性项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定义与值域范围约束条件1部件标识码ObjIDchar18部件的标识码M2部件名称ObjNamelchar30部件的标准名称M3主管部门代码DeptCodelchar18社会信用统一代码M4主管部门名称DeptNamelchar60部件所属街道的
19、全称M5管理主体代码DeptCode2char18社会信用统一代码06管理主体名称DeptName2char60部件所属社区的全称07责任主体代码DeptCode3char18部件权属主体社会信用统一代码08责任主体名称DeptName3char60部件权属主体全称09行政区划代码DiyCodechar9部件所在行政区划的代码,应符合GB/T2260的规定M10行政区划名称DivNamechar50部件所在行政区划的名称,应符合GB/T2260的规定M11初始日期ORDatedate8部件数据普查的初始日,格式为YYYYMMDDMM12变更日期CHDatedate8部件数据变更调查的日期,格式
20、为YYYYMMDD.C13数据来源DataSourcechar30部件数据的来源014备注Notechar100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0注:*必选,C-条件必选,O-可选C.2事件数据属性事件属性按表C2执行。表C.2事件数据属性表序号属性项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定义与值域范围约束条件1事件标识码EvCodechar18由事件分类代码和事件顺序码组成M2事件名称EvNamechar30事件的标准名称M表C.2事件数据属性表(续)序号属性项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定义与值域范围约束条件3主管部门代码DeptCodelchar18社会信用统一代码M4主管部门名称DeptNamelchar60
21、事件所属街道的全称M5管理主体代码DeptCode2char18社会信用统一代码06管理主体名称DeptName2char60事件所属社区的全称07责任主体代码DeptCode3char18事件处置主体社会信用统一代码08责任主体名称DeptName3char60事件处置主体全称09行政区划代码DiyCodechar9事件所在行政区划的代码,应符合GB/T2260的规定M10行政区划名称DivNamechar50事件所在行政区划的名称,应符合GB/T2260的规定M11事发时间ORDatedate8事件发生的日期,格式为YYYYMMDDM12数据来源DataSourechar30部件数据的来源013备注Notechar100需要特别说明的内容0注:M-必选,0-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