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力推进全区教育事业科学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544765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全力推进全区教育事业科学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全力推进全区教育事业科学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全力推进全区教育事业科学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力推进全区教育事业科学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关于全力推进全区教育事业科学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 特征码 lDmMvZUfakVQLIvobQHR 关于全力推进全区教育事业科学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 区级国家机关党组,各区级直属党委,区委及区级国家机关各 工作部门、直属机构,各人民团体: 为了推进全区教育事业科学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办 学效益,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法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督 导评估意见 (陕办发20XX11 号)及 xx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工作的实施意见 (榆政办发20

2、XX49 号)精神,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教育方针政 策,以教育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为根本,以办人民满意 第 2 页 教育为宗旨,以解决困扰教育发展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适应新 形势、新任务需求,牢固树立大教育观,实现全区教育事业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 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 则,促进区域内各类教育事业快速有序发展。3 年内建成省级 教育强区,5 年内基本普及农村学前三年教育。3 至 5 年内通过 整合新建一批学校,不断加强校园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使全 区学校布局合理,均衡发展,逐步实现义务教育标准

3、化、高中 教育优质化、职业教育规模化、幼儿教育普及化、成人教育经 常化、民办教育规范化。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加大教育教学工作的监管和指导力度。 1、加强全区教育教学工作的领导。区政府组织和领导实施 全区教育教学工作。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全盘统筹,长远谋 划,进一步落实各教育直属单位工作的责任,为区委、区政府 决策提供依据;区计划、国土、林业、建设、物价、卫生等部 第 3 页 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协调,强化指导,全力服务,促 进全区教育工作科学均衡发展;各乡镇要把教育工作放在突出 位置,实行党委成员联系学校制度,实实在在为学校解难事、 办实事、做好事,为本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

4、。 (二)深化改革,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2、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校长和教师长效考核机 制,严格执行末位淘汰制,对不能胜任岗位要求的要坚决调离 或辞退;进一步建立健全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待遇 能高能低的充满竞争激励的用人机制和管理机制,逐步撤销农 村学区建制,分流学区工作人员;严格控制中小学管理岗位职 数,努力压缩非教学人员数量;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培养一支 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 3、推进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 革政策,扎实有效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按照“科学、合理、公 平、公正”的原则,定岗定员,选贤任能,择优上岗,充分调 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5、4、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支持、扶助民办学校,进一 步规范民办教育管理,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继续给民办教育 第 4 页 以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促进民办职业教育和幼儿教育发 展。合理利用乡镇撤点并校闲置资源,通过民办公助形式,三 年内每个乡镇创办 23 所幼儿园,至少办好 1 所中心幼儿园。 5、强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力度, 切实提高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能力;建立完善新课 程改革的指导机制和评价体系,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 深入推进。 (三)强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市、区关于中小 学学校管理、教学管理、德育工

6、作常规要求,把加强教育教学 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持之以恒,抓紧抓 实。教育部门要指导学校建立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有效的工 作督查机制和切实可行的实绩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 作积极性。 7、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职业道 德规范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开展师德建设 系列活动,建立健全教师素质培训、教法改进、信息交流和观 念更新激励机制,坚持岗位达标考核活动,造就一支德才兼备、 第 5 页 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教师队伍。每两年组织一次教师文化专 业知识考试。五年内每年选聘 200 名左右专科以上师范类优秀 毕业生到城乡学校任教,切实解决教师结构

7、性短缺问题。对 35 周岁以下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师进行考试考核,不合格者,先脱 产培训,仍不合格者调离教育系统。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区外 省级以上中小学教学能手和其他名优中青年骨干来本区任教。 试行农村教师女满 50 周岁、男满 55 周岁提前离职休息制度, 探索解决城区教师年龄老化问题,逐步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 深化激励机制,实施“名师培育”工程,每年在表彰奖励教育 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同时,重奖一批“xx 名师” ;进一步加强中 小学教师管理,对停薪留职、久假不归或从事第二职业者按有 关规定严肃处理。 8、进一步强化中小学学籍管理。严格执行市、区出台的各 项学籍管理规定,重点控制区属中小学班额,

8、严格转学、休学、 借读、留级复读等程序,认真履行审批手续,切实控制城区中 小学班额,努力创设科学有序的教学环境。 9、严格教育系统内部责任考核。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 教育系统内部责任考核制,对各乡镇学区、区属中小学、各教 育直属单位及其负责人进行年度综合考核,对考核优秀者予以 表彰奖励,对连续三年同类考核处于后进位次的通报批评,并 第 6 页 免去主要负责人职务。 10、推进行风建设。进一步治理“三乱”现象,加强考风考 纪建设,坚持校务、政务、财务公开。在学校后勤管理、义务 教育两免一补资金、优秀贫困学生资助、招生考试、教师选聘 调动、职称评审、专项资金使用、工程项目招标等问题上推行 “阳光

9、工程” 。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严 查教育违规、违纪案件,创设良好的教育内部环境。 (四)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11、确保经常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区财政在每年财政预算中, 要确保“三个增长” ,即预算内教育拨款逐年增长且增幅高于地 方财政经常性收入,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预算内 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在达标的基础上逐年增长。按省政府核定 的标准,按时拨付生均公用经费。按要求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 生免费和大中专学生资助工作。 1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从 20XX 年起,每年安排 100 万元 专款,用于充实更新全区中小学的实验教学设备仪器;安排 100 万元专款,用于中小学

10、现代远程教育;安排 100 万元专款, 用于撤并农村中小学校;安排 100 万元专款,用于奖励教育系 第 7 页 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 50 万元用于组织各类质量抽查考 试和中小学教师文化专业知识考试;安排 100 万元教育科研专 项经费;安排 50 万元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 13、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步伐。积极整合优化现有教育资源, 在投入方向上,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即投入重点由农村教育 向城区教育转变;农村教育投入重点由规模较小学校向规模较 大学校转变;学校投入重点由基本建设向改善设施、培训师资 转变。继续实施市区两级政府关于新建学校的建设规划,从 20XX 年起,投入 3.5 亿元

11、,启动规划中的 7 所城区中小学,即 搬迁四中,新建第三高级中学(将苏州中学高中部并入三中, 其改建为初级中学) ,新建第十一小学(肤施路小学) 、第十二 小学(长城路小学) 、第十三小学(人民路小学)和第十四小学 (五雷沟小学) ,新建二中高中部(将现二中改制为初级中学) , 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将市一中搬迁至红山热电厂以东(原校址改 为初级中学) ,在第十四小学旁规划修建南郊幼儿园,在西沙机 场路修建西沙幼儿园。继续推进农村撤点并校工作,5 年内实 现农村完全小学和教学点分别控制在 50 所以内的目标,乡镇初 中保留在 18 所以下。建立校舍安全普查长效机制,三年内实现 校舍安全工程达标目标,

12、20XX 年投入 1350 万元,基本完成农 村中小学供暖改造工程。启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蛋奶工 程”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动员,明确补助对象,落实配套 第 8 页 资金,规范运行程序,指定专人专账,严格资金管理。 14、发展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启动职业教育实习实验基地 建设。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将职教中心搬迁至小纪汗已划拨 的 250 亩土地上,原校址改办为完全小学。优化整合职业教育 资源,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路子。加强乡镇成人文 化技术学校建设,20XX 年建成省级示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8 所。 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经费用于职教中心和教育强乡 镇建设。计划投入 83

13、0 万元,于 20XX 年秋季建成 xx 市特殊教 育学校。 15、改善各教育直属单位的办公条件。通过政府投入、资产 置换等形式,积极筹措资金,建成 xx 区教育中心,实现各教育 直属单位集中办公。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投入 720 万元,于 20XX 年建成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立城区中小学素 质教育实习实验基地,打造书香校园,大力推进中小学校园文 化建设。 (五)优化环境,营造良好的办学氛围。 16、避免多头重复检查学校。凡非教育部门涉及对学校的检 查,原则上须经区委办或政府办批准,并与区教育部门取得联 第 9 页 系后方可进行,否则学校有权拒绝。 17、加强学校安全管理。高度重视中

14、小学安全工作。由区教 育局牵头,公安、消防、工商、文化、卫生、安监等部门配合, 定期对各学校办学设施、饮食、卫生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监督 检查,切实优化中小学校内外环境。 18、切实解决教师实际困难。鼓励新聘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从 20XX 年起,对清泉、镇川、上盐湾、鱼河峁、余兴庄、安崖、 大河塔、小壕兔、红石桥、补浪河 10 个偏远乡镇的中小学在岗 教师,每人每月发放 80 元交通补助。同时,对偏远乡村教师在 工作调动、职称评聘、住房安排、子女就学和评优树模等方面 给予照顾。 19、加强教育督导评估。依据省政府制定的督导评估指标体 系,坚持“督学”与“督政”相结合,全面加强对各乡镇、各 有关部门和各学校教育督查评估,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职能作 用。继续实行区委、区政府重点督查,教育行政部门巡回督查, 乡镇和学校经常检查的教育督查制度,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不断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工作不负责任、违反 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负责人,要按有关 规定严肃处理。各乡镇、各部门、各学校要扎实工作,务求实 第 10 页 效,着力促进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