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T2461中国电信240V直流电源供电总体技术要求.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545043 上传时间:2025-07-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CT2461中国电信240V直流电源供电总体技术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QCT2461中国电信240V直流电源供电总体技术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QCT2461中国电信240V直流电源供电总体技术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QCT2461中国电信240V直流电源供电总体技术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QCT2461中国电信240V直流电源供电总体技术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个时,每10个备用一个。5.8蓄电池组配置5.8.1 蓄电池组容量配置:蓄电池后备时间应满足系统满载时对通信系统供电保障的需要。重要通信系统的后备时间宜12Omin以上;一般通信系统的后备时间宜60min以上。5.8.2 蓄电池单体电压和组数确定:根据系统容量大小和后备时间长短,蓄电池单体电压可选2V、6V、12V,宜选择单体电压为2V的蓄电池组。5.8.3 每个系统的蓄电池组一般设置两组并联,最多的并联组数不应超过4组。表3绝缘电阻整定值系统电压(V)绝缘告警整定值范围(kQ)2401530(缺省值28)9直流配电要求9.1 基本要求9.1.1 直流输出配电装置包括直流总配电屏、直流二级

2、配电屏和直流电源列柜及网络机柜的PDU等。9.1.2 输出全程正负极各级配电都应安装过流保护装置进行保护,过流保护装置应采用熔断器或直流断路器(末级除外)O熔断器或直流断路器的耐压水平应与系统的最高直流电压相适应。9.1.3 网络机柜内直流配电单元(PDU)应采用断路器保护,PDlJ输入侧应采用双极断路器;输出侧宜采用双极断路器。为负载设备接电有接线端子和插座两种方式,宜优先采用接线端子。9.2 分立系统配电结构分立系统的直流输出一般采用“直流总配电屏+直流电源列柜”的二级配电结构为设备机架供电。图1二级配电结构ZF意图若系统容量较大或供电区域较大、设备较多,也可以采用“直流总配电屏+直流二级

3、配电屏+直流电源列柜”的三级配电结构为设备机架供电。如图2所示。刀开关触头(紫铜或其合金制品)50可能会触及的壳体金属表面30绝缘表面40塑料绝缘导线表面209.6直流二级配电屏、直流电源列柜应设独立两路输入总开关和若干分支路输出开关。9.7直流总配电屏、直流二级配电屏及直流电源列柜如采用熔断器进行过流保护,正、负极的端子不宜相邻并列布放,宜错开一定距离。可按上下分层或水平分组或前后分面布放。10安全要求10.1 防雷接地条件10.1.1 系统设备交流输入端应装交流SPD,其性能指标应满足YD/T1235.1-2002要求,安装布局应满足YD5098-2005要求。1. .1.2系统直流输出回

4、路上不应安装SPD。1.3.3 3交流SPD应有防自燃的热脱扣装置,SPD连接电缆上应安装断路器。1.3.4 4设备外壳、机架、走线架应实施保护接地,保护接地要求按照YD5098-2005执行。系统设备机柜应有用于接地的专门铜排,SPD的地线应直接接在专用接地铜排上。2. .2电磁兼容要求10. 2.1传导骚扰限值在15OkHZ30MHZ频段内,系统电源线上的传导干扰电平应符合YD/T983-1998中5.1表2规定的限值。11. 2.2辐射骚扰限值在30100OMHZ频段内系统的电磁辐射干扰电平应符合YD/T983-1998中5.2表4规定的限值。12. 2.3抗扰性要求应符合YD/T983

5、1998中7.3表9和续表9中规定的判定准值。13. 3安全防护要求14. 3.1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柜内两带电导体之间、带电导体与裸露的不带电导体之间的最小距离,均应符合GB/T198262005中表6规定的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的要求。15. 3.2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满足GB/T198262005中5.3.2条的要求。16. 3.3抗电强度抗电强度应满足GB/T198262005中5.3.3条要求。17. 3.4冲击电压Q/CT24612012冲击电压应满足GB/T198262005中5.3.4条要求。10.3.5系统接触电流系统接触电流应不大于3.5mAo当接触电流大于3.5mA时,接触电流不

6、应超过每相输入电流的5%,如果负载不平衡,则应采用三个相电流的最大值来进行计算。在大接触电流通路上,内部保护接地导线的截面积不应小于LOnim2。在靠近设备的一次电源连接端处,应设置标有警告语或类似词语的标牌,即“大接触电流,在接通电源之前必须先接地”。10.3.6材料阻燃性能系统所用的PCB的阻燃等级应达到GB49432001中规定的V-O要求。塑胶导线的阻燃等级应达到GB/T196662005中规定的阻燃C类(ZC)要求,其它绝缘材料的阻燃等级应达到GB49432001中规定的V-I要求。10.3.7产品的防护等级系统机柜的外壳防护等级应不低于GB42082008中的IP20的规定。10.

7、3.8直接触电防护系统内交流或直流裸露带电部件,应设置适当的外壳、防护挡板、防护门、增加绝缘包裹等措施,防止在维护和操作过程中意外触及。用外壳作防护时,防护等级也应达到GB42082008中的IP20的规定。系统直流母排裸露处应套上绝缘套管,并在醒目处加上“高压直流危险!”的警告提示。11受电设备电源要求11.1.1 受电通信设备电源连接方式11.1.2 受电通信设备的配电有插座、接线端子两种方式,推荐选用接线端子方式。11.1.3 禁止一个分路断路器通过多用插座接入、控制多个电源模块。11.1.4 受电通信设备电源接线推荐标准:直流输出“正”极,对应于设备输入电源线的端,直流输出“负”极对应

8、于设备输入电源线的端,设备输入电源线的“地”端与系统保护地可靠连接,如图3中a)和b)所示。不应采用图3中C)所示的“万用插座”。a)扁三脚插座(GB1002规定形式)b)IEC60320C13C14型(GB17465.1C9/C10)c)万用三脚插座(非标准形式,不推荐)图3设备配电插座接线示意图12受电通信设备电源适应性要求12.1 上架前应对通信设备使用240V直流供电进行适应性检测。也可以采用通信设备240V直流检测平台进行检测(见附录BB.l)o12.2 通信设备电源输入回路应不含串联电容和并联电感。12.3 通信设备电源主回路不宜串联船型开关,如有则应置开关在永久闭合状态。12.4

9、 通信设备不应含有频率检测的要求。12.5 采用三相交流电源输入、但内部电源模块是单相输入工作模式的通信设备,经接线方式改造后也可适用。13运行维护管理要求13.1 受电通信设备上电前检查要求通信设备使用240V直流电源系统供电前,应进行适应性检查。符合下列要求:a)通信设备使用240V直流电源系统供电的适应性检查项目可参考附录B中B.3给出的测试功能要求。b)未经过检查合格或确认的受电通信设备,不应上电。c)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受电通信设备时,未采取整改措施加以解决前,不应上电。13.2 受电通信设备上电操作要求受电通信设备上电时,应遵守下列操作要求:a)受电通信设备上电应严格遵守安全规定,按照

10、规定的上电顺序操作。严禁违规随意操作。b)当上电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上电操作。检查配电回路和受电设备状态。c)对出现的问题应采取整改措施,否则应撤销该设备已经实施的所有上电操作。13.3 受电通信设备正常下电操作要求受电通信设备正常下电时,应按下列顺序和要求操作:a)受电通信设备正常下电应严格遵守安全规定,按照下电顺序进行操作。严禁违规随意操作。b)当下电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中断正常下电操作,检查配电回路和受电设备状态。c)出现异常情况时,可采取应急措施安全下电,并及时查找故障原因,采取整改措施。13.4 受电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时电源开关操作要求受电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时,电源开

11、关应按下列要求操作:a)受电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时,应严格遵守发生故障时的安全操作规定,严禁违规随意操作。b)受电通信设备发生故障时,应尽快切断受电通信设备的电源,并及时查找故障原因,采取整改措施消除故障。c)禁止将故障隐患未彻底排除的受电通信设备再次上电。13.5 运行维护安全操作要求系统操作运行时,应遵守下列安全操作要求:a)系统维护操作应按照交流220/38OV电压等级的操作要求进行。b)电源设备、蓄电池组维护通道应铺垫绝缘垫。Q/CT24612012c)对裸露的导体应进行绝缘处理,防止人身直接碰触。d)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应按照触电事故安全处理原则处置。13.6 绝缘监察装置检查要求系统中

12、绝缘监察装置应定期检查,主要要求如下:a)检查绝缘监察功能的有效性,确保其工作正常。检查仪表工具可参见附录BB.2。b)检查测试时,应确保所接测试回路不会出现短路而影响正常直流输出带载。c)检查发现绝缘装置出现异常时,并及时查找故障原因,采取整改措施消除故障。d)绝缘监察系统进行检查前,应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出现人身意外和设备故障。附录A(资料性附录)部分基础标准、规范清单A.1概述本附录给出了部分与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相关的(见5.1)标准。对于特定对象,还可能涉及所列标准、规范之外的其他标准的条款。A.2系统技术要求GB/T7622002标准电流等级GB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

13、全GB/T198262005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及安全要求DL/T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4592000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DL/T5044200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YDB0372009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技术要求YD/T1051200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YD/T10582007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系统YD/T10952008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YD/T50402005通信电源设备工程安装设计规范YD/T5079200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T23782011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

14、YD/TXXXX-2011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报批稿)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通信用240V直流供电系统节能试点技术指导意见(暂行)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通信设备高压直流供电安装设计规范(试行)A.3整流GB/T3859.2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DL/T7812001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YD/T10582007通信用高频开关电源系统A.4配电、开关、电缆GB1002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GB2099.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37972005电气控制设备GB79472006人机界面标志标示的基本方法和安全规则导体的颜色或数

15、字标识GB10963.22008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第2部分:用于交流和直流的断路器GB14048.1200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GB14048.2-200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低压断路器GB14048.32008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以及熔断器组合电器GB/T14048.7200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7-1部分:辅助器件铜导体的接线端子排GB/T14048.8200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7-2部分:辅助器件铜导体的保护导体接线端子排GB17465.1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器具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7627.1

16、1998低压电气设备的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定义和试验要求GB/T18380.12001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部分:单根绝缘电线或电缆的垂直燃烧试验方法GB/T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YD/T5852010通信用配电设备YD/T9392005传输设备用电源分配列柜YD/T11732001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Q/CT21712009数据设备用网络机柜技术规范Q/CT21722009数据设备用交流电源列柜技术规范A.5监控系统DL/T8562004电力用直流电源监控装置YD/T1363.1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1部分:系统技术要求YD/

17、T1363.2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2部分:互联协议YD/T1363.3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3部分:前端智能设备协YD/T1363.42005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4部分:测试方法A. 6电磁兼容、防护YD/T9442007通信电源设备的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9831998通信电源设备电磁兼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YD/T1251.12002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YD/T1235.22002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测试方法YD50962005通信用电源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

18、规范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A.7运行维护YD/T1970.1-2009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维护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YD/T19702201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维护技术要求第2部分:高低压配电系统YD/T1970.3-2010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维护技术要求第3部分:直流系统YD/T1970.10-2009通信局(站)电源系统维护技术要求第10部分: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通信电源、空调维护规程(2005)A.8通用、包装、运输GB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387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19、YD1221997邮电工业产品铭牌YD/T638.31998通信电源设备型号命名方法附录B(资料性附录)专用用仪表工具清单B. 1通信用240V直流受电设备检测平台2.1.1 通信用240V直流受电设备检测平台用于对受电通信设备上电前的符合性检测。B.1.2通信用240V直流受电设备检测平台应具备如下主要功能:a)自带大功率直流电源,用于给受电通信设备提供直流电源。b)测量现有受电通信设备能否使用240V直流电源进行供电,允许直流供电电压范围以及在供电范围内是否存在服务器掉电情况。c)测量受电通信设备电源在直流供电下电流,功率等参数。d)测量受电通信设备电源在直流电压反向时能否正常工作,并判断

20、该设备电源是否采用半波整流。e)检测受电通信设备电源的启动方式:硬启动还是软启动。f)检测受电通信设备开机前的电源阻抗。g)具备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h)自动生成报表,记录测试参数和结果,并提供打印接口。B.2绝缘监察测试仪B.2.1绝缘监察测试仪专门用于通信用240V供电系统绝缘监察功能的测试和检查,B.2.2绝缘监察测试仪应具备如下要求:a)能分别或同时进行正负极绝缘性能测试。b)测试的正负极电压范围为直流192288V,所选器件耐压需大于350V。c)有多种电阻档位可选:至少包括IOk24k26k30k50kod)能分别显示正负极对电压。e)能用电池供电或交流电供电工作。8. 3240

21、V直流智能假负载8.1.1 240V直流电源智能假负载用于通信用240V供电系统及所带蓄电池组的离线测试。B.3.2240V直流电源智能假负载应具备如下要求:a)输入电压范围:200V300V(De)。b)在工作电压范围内,放电电流不小于300A。c)具有自动(补偿)恒流放电功能,恒流误差W5.0%。d)电压、电流显示误差Wl.0%。e)当正负极性接反时,主机能自动保护不会被损坏。f)当被选择的工作档位保护而脱扣时,主机会发出声光提示。g)当主机出现过流或者过热时,能自动保护。h)应能实现多台假负载并机使用,以实现对大电流放电测试。i)用交流电供电工作。B.4240V直流智能充电机8.4.1

22、240V直流智能充电机用于通信用240V供电系统所带蓄电池组进行离线放电测试后恢复充电。8.4 .2240V直流电源智能充电机应具备如下要求:a)满足240V蓄电池组电压上下限充电要求。b)充电机可预置充电电压上限和充电电流上限,有异常过流、过压、过热保护和报警功能。c)充电输出电流:040OA连续可调,充电输出电压:030OV连续可调。d)采用“恒流T亘压限流而压浮充”充电模式,要求达到全自动工作状态。e)温控风扇散热并有过热、过压、过流自动保护,开机延时软启动,避免开机输出电压过充。f)操作简便,设置灵活,安全可靠。g)转换效率高(90%)、电磁辐射小,谐波含量低。h)使用交流单相或三相电源工作。8.5 便携式绝缘监察测试仪8.5.1 便携式绝缘监察测试仪用于通信用240V供电系统中各直流回路、分支路的绝缘状态的检测及绝缘监察故障的定位。B.6便携式绝缘监察测试仪应具备如下要求:a)当被测的直流回路发生正负极接地故障或对地绝缘电阻低于整定值时,便携式绝缘监察测试仪置应及时、可靠发出告警信息。b)系统的直流电压正负极无论出现一极或双极绝缘下降,绝缘监察装置都应能迅速识别并发出告警信号。c)操作简便,设置灵活,安全可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