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468155 上传时间:2020-05-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7.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武夷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老师 : 2014 年 5 月 20 日 武夷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院(系、教学点): 学生姓名学号年级专业 指导教师职称 联系电话 (E-mail ) * 论文(设计)题目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 任务、目的与要求 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需要一个建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来约束和控制工程施工的质量,且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包括采取的作业技术和管理活动。在施 工阶段推行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控制为辅的管理方法,主要抓住事先指导、事中检查

2、、事后验 收三个环节, 和论述如何控制好各个因素来保证施工质量,对重点部位、 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参考资料 1 甄超华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五要素J.四川建材 2013(06)。 2 刘石林 .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J.中外建筑 ,2011(04) 进度安排 2014年 4 月 14 日起到 5 月 18 日止,共计 5 周。具体安排如下: 1、搜集资料及论文提纲或设计方案确定2014年 4 月 14日至 4 月 19 日 2、完成论文初稿或初步设计 2014 年 4 月 20 日至 4 月 30日 3、撰写论文正稿或设计报告及全部设计 2014 年 5

3、月 1日至 5 月 11 日 4、预答辩并提交论文(设计)资料 2014 年 5 月 17日至 5 月 18日 5、其他: 摘要 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需要一个建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一 系列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和控制工程施工的质量,且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包括采 取的作业技术和管理活动。 在施工阶段推行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控制为辅的管 理方法,主要抓住事先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个环节,和论述如何控制好 各个因素来保证施工质量,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是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4、,正确配置施工生产管理要素和采用 科学管理的方法, 才能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交付建设单位 及小业主一个满意优质的工程。 关键词:质量控制,施工质量管理 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 一、概述 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的基础需要一个建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一系列的管理 制度来约束和控制工程施工的质量,且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包括采取的作业技术和管理活 动。在施工阶段推行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控制为辅的管理方法,主要抓住事先指导、事中 检查、 事后验收三个环节,和论述如何控制好各个因素来保证施工质量,对重点部位、关键 工序进行动态控制。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二、工程质量

5、管理的重要性 (一)抓项目质量必须实行目标管理和质量预控 质量目标一是要满足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要求,二是要满足公司质量计划的要求。比如 有的工程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质量等级为优良。而公司为满足市场需要确定其为创区、市级优 质工程或创 “ 国家级白玉兰 ” 工程,那么该工程的最终质量目标就应定在创区、市级优质工程 或创 “ 国家级白玉兰” 工程上,按照这个质量目标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设计。首先按照“ 分项保 分部、分部保单位工程” 的原则,把质量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定出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 的质量目标。 然后针对每个分项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的难易程度,结合施工人员的技术水 平和施工经验, 确定质量管理和监

6、控重点。在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写出详细的书面交底和 质量保证措施, 召集施工主要负责人及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和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交底, 做到人人目标明确、职责清楚。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施工经验不足的分项工程, 还应事先对人员进行培训。对质量控制的难点,组织群众性的讨论小组活动进行攻关。在施 工管理中还要坚持“ 典型施工引路 ” ,即在各分项工程全面施工前,首先组织技术熟练的操作 工人进行典型施工,典型施工后及时总结,确认能达到质量目标和规范设计要求时,组织施 工班组全体人员进行现场观摩,使各施工班组有直观的质量标准,进一步向班组做较深层次 的技术交底,从而达到质量预控,少走弯路,一次

7、成优。 (二)抓项目质量必须安排好交叉作业,注重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 在施工中,往往是多工种、全方位交叉作业,管理难度大。俗话说“ 优不优看细部” , 就说明细部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对实现项目总质量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所谓“ 细部处理 ” , 是一种习惯说法,它包含两层意思:“ 细部 ” 一般是指大面积施工以外的细小部位、各分项工 程接合部,不同材料、不同做法的交接处。例如预埋铁件防锈处理、预留孔、屋面沿天沟防 水细部处理、面层、阴阳角部位等的质量,在规范和标准中难以用定量的方法进行描述。但 这些部位都是影响观感质量的重要部位,体现施工管理水平和操作技术的关键部位,这些细 部做好就能够对整个工程质

8、量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处理 ” 二字说明了这些部位一般设计无 规定、 或规范要求不太明确,要靠现场施工管理者、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进行恰当的处 置。在这一阶段,除各分项工程要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外,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合理安排交叉 作业, 抓好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上。合理安排交叉作业,一是要合理安排工序,解决好各分 项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不影响施工质量;二是要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保证各分项工程必 要的技术问歇;三是要合理安排人力以保证工期。 三、影响施工质量的五要素控制及浅谈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一)人的因素 在工程中人是主导因素,在施工时首先要考虑到对人的因素控制,因为人是施工过程 的主体,

9、 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 服务人员 共同作用, 他们也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施工人员应 当树立起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与质量、成本、工期相 结合的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素质。领导层、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 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 措施得力, 工程质量就高。操作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 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以出色的工作质量,间 接地保征工程质量。提高人的

10、素质, 可以依靠质量教育、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有机结合,也可 以靠培训和优选,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二)材料因素 材料(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 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 所以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材料控制的要点有:1、要选择政 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高、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的人担任该项工作。2、掌握材料信 息,优选供货厂家,制定合格供应商名录,定期对其进行评定,择优入取。3、合理组织材 料供应, 确保工程正常施工,合理使用进场材料。4、加强材料的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 搞好材料的试验

11、、检验工作。据统计资料,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70或更多, 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拿到工程后。为谋取更多利益,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 规格、 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 进行有效控制, 放任自流。 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因此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和用 科学技术手段对材料检测,我们要严格按要有关规定实施验收、检测, 就能确保施工所用材 料的质量。 (三)方法因素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一个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是否能顺利 实现的关键所在。往往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不必要的投资。 为此,制定和

12、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 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 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四)机械设备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 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 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件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 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 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管理。 (五)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 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变化万千,温度、大

13、风、暴雨、酷暑、严寒都直 接影响工程质量, 往往前一工序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分项、 分部工程也就是后一分项、 分部工程的环境。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 措施严加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四、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设计理念、新的结构体系、新的建筑材料、 新的建筑构配件、新的施工机具、设备的不断出现,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的不断改进,人居 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不断上升,但建筑工程一些质量通 病还是存在, 这些通病直接影响了工程的寿命和使用功能,其实我认为想要从根本上消除通 病要做的工作太大、太多,

14、有可能根本消除不了,这几年对于工程通病防治自我认为写几点 控制的措施, 加强宣传力度,让人们知道并了解通病对工程质量带来的危害性。加强从 业人员的技术培训,让他们提高对工程质量的责任心。制定完善的管理、验收制度来最终 解决问题。 五、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的三步骤 (一)加强事前控制 1、首先对工程来说,在开工前应对各项参与者进行审查:监理单位做为一个工程的质 量监督者, 监理工程师应该做到持证上岗且懂技术、懂管理, 还要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的 综合性技术人才。 施工单位是工程施工质量的直接导致者,选择一个好的项目经理和优秀项 目班子对于工程来说至关重要,选对、 选好一个工程的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

15、班子,有成功的 范例, 也有失败的教训。有些工程条件很好,但由于没有选好项目经理或者项目班子使得不 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总体功能,使工程创优、 创杯计划失败, 导致不能完成预定的目标还有的 甚至丢失了一些市场。因此,选好项目经理、配好项目班子,是项目质量管理成败的关键。 在选配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班子时,应十分注重质量业绩和管理班子的综合素质和技术力 量,特别是计划创名牌工程的重点项目或开拓市场的第一个工程,因此在选派项目经理和项 目管理班子要坚持“ 好钢用在刀刃上” 的原则, 还有施工队伍的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及身体素 质的好与坏也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为此,在审查时发现有不合格者,坚决不能上岗。 2

16、、对工程所需的材料进行检查、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首先在人员、设备、 组织管理、 检测程序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成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并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 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的进货多源头、多渠道,需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 到“ 双控 ” (即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绝对不允许用 于工程, 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立即清退出场,并做好记录将该生产单位列入黑名单,杜绝 该单位的产品在工程上使用。施工过程主体结构主要是钢筋原材的控制,由于受市场多种因 素影响, 建设工程钢筋混凝土用钢筋质量存在短斤缺两现象,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根据上海 市沪建安质监200

17、9 第 073 号文关于强化施工现场钢筋混凝土用钢筋质量检测管理的通知, 钢筋原材料从2009 年 8 月 1 日的起增加钢筋复试项目,在原有抗拉抗弯的基础上增加对钢 筋外观尺寸、 重量偏差的检测, 取样数量从原来的二长二短更改为15 根 50cm 和 6 根 30cm, 通过更进一步的检测要约束施工现场杜绝使用不符合要求的钢筋,也保证了工程质量。在施 工过程中将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作为检查工作的重点。采用目测和检测相结合,首先 从外观上对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缝凹坑等进行检查,然后随机抽取焊接试件进行试验, 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通、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质量要求保

18、 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应满足质量要求,在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审核混凝土的 配合比是否正确,并现场取样复试;做到不漏检不少检,有问题及时发现处理,做到质量、 安全双赢。 3、对工程的大型设备进行审查:永久性生产设备的采购,应通过质量管理人员的认可, 经过验收后才可进场并具备相关的质量保证资料。重要的施工机械设备应定期提供机械性能 检测报告, 定时定期的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如要作用必须经质量管理人员认可后方可 使用。 (二)完善事中控制 1、工程施工阶段施工质检员在验收时要检查工程是否按图纸、规范、标准进行施工。 在质量控制中要改静态管理为动态控制。包括:工序的质量控制:一方面,每道

19、工序开始前 及施工过程中都要对影响工序质量的条件或因素进行控制。如:要保证有足够的劳动力去参 加工作 ,以防由于疲劳而出现怠工现象等。另一方面,每道工序完成后要运用一定的检测手段 对其进行检测, 确保其能够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在施工过程中, 应重点进行以下方面的检 查:首先是施工操作质量检查,对违章操作及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应及时纠正,其次是工序质 量的交接检查, 指前道工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移交下一道工序。第三是隐蔽工程的检查 与验收:这一部分是防止质量隐患和事故的关键。 2、工程施工阶段施工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是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和对整个工程质 量的影响程度来确定。为此,在设置质量控制点时

20、,首先要对施工的工程对象进行全面分析、 比较,以明确质量控制点:然后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 题、或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针对隐患的原因,相应地提出对策措施予以预防。由此可见, 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的有力措施。 (三)注意事后验收 当分项、分部工程或单项工程施工完毕后,我们及时按相应的施工质量标准和方法, 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 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及时停工整改, 第一时间报监理及 建设单位。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将问题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 又是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六、结论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全面、全过程和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是贯彻执行建设 工程质量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正确配置施工生产管理要素和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才能实现 工程项目预期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交付建设单位及小业主一个满意优质的工程。 参考文献 1 甄超华.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五要素J.四川建材 2013(06)。 2 刘石林.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J.中外建筑 ,201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