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板墙监测方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53975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板墙监测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桩板墙监测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桩板墙监测方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桩板墙监测方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桩板墙监测方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桩板墙监测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板墙监测方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沙坪坝站 DK297+121.56DK297+290段桩板墙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1.1 工程概况 本工程是对沙坪坝站的桩板墙施工期间及施工完成后进行安全及效果 监测。 1.2 主要工程数量 本工程共有 52 个监测点,其中 22 个为坡顶地面监测, 6 个为建筑物变 形监测, 24 个为锚固桩工程效果监测。 2编制依据 (1)根据中铁二院沙坪坝站桩板墙设计图。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DB50/50330-2002。 (3)高速铁路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4)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 (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

2、-2009) (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50026-93); (7)工程测量规范( GB12897-91); (8)设计文件、招标投标文件 3监测方案的编制原则 (1)建立简捷有效、系统化、立体化监测网络,在治理、施工全过程 中及时测定和预报位移变化情况,确保施工安全,并为长期稳定性预测研 究提供资料。 (2)监测点尽可能进行长期监测贯彻全过程监测的工作思路,包括地 面变形监测、施工安全监测、防治效果监测,以监测结果作为反馈设计、 指导施工和检验防治效果的依据。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对监测的技术要求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监测 工作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1)锚固桩本身及其周围影响范围内的

3、建筑物、地下管线作为本工程 监测对象; (2)对道路下重要管线进行重点监测; (3)设置的监测内容和监测项目必须符合有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并能 结合现场实际全面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本身和工程环境的变化情况; (4)采用的监测方法、 仪器、材料和监测频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5)监测数据的测试、采集应做到全面、及时、准确;监测数据的整 理和提交应满足信息化施工的要求。 4监测的目的 本工程采用信息施工法,其监测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边坡的变形(水 平和垂直位移)、地面沉降(垂直位移)、建筑物变形(水平和垂直位移) 进行监测。在施工期间进行施工安全监测,监测成果作为判断边坡及建筑 物的稳定状态,指

4、导施工,反馈设计及时优化设计及施工工艺。工程竣工 后应进行工程效果监测,监测成果主要判断边坡稳定状态是否达到设计要 求。在充分利用现有监测测设施的基础上,突击重点,建立完整的监测网, 使之系统化,立体化,监测工作应达到以下目的: (1)形成监测网。 (2)监测边坡的变形动态,对变形发展和变形趋势作出正确预测。 (3)在施工期间进行跟踪预测,超前预报,确保安全施工及附近建筑 物安全。 (4)反馈设计、指导施工。 (5)监测施工效果,并提出监测成果,纳入竣工文件。 5监测内容 (1)坡顶地面变形监测 (2)周围建筑物沉降、裂缝监测 (3)工程效果监测 6监测的方法和监测点布置 6.1 坡顶地面变形

5、监测 (1)监测方法 用全站仪测量埋设在坡顶的测点的沉降和水平位移。 (2)测点布置 DK297+160DK297+186 段左右两侧边坡顶地面各3个,DK297+186 DK297+245 段左右两侧边坡顶地面各5 个,DK297+248DK297+280 段左 右两侧边坡顶地面各2 个测点,测点埋墩,监测墩埋深对于土体不宜小于 1m,对于岩体不宜小于10cm.监测点应设置成永久性固定点,测量 I 级 6.2 周围建筑物沉降 (1)监测方法 用全站仪测量在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上布设测点。测点主要布设 于房屋四角,长边超过25 米和结构较差、距基坑较近的房屋在中部适当加 密布点。 (2)测点

6、布置 重庆八中 10 层建筑物顶外侧两角应设置2 个监测点,中部设置 2 个测 点,施工完成后其监测点应转入记录监测。 在测点部位将 L 型测钉打入或埋入待测结构内, 测点头部磨成凸球型, 测钉与待测结构结合要可靠,不允许松动,并用(红色)油漆标明点号和 保护标记,随时检查,保证测点在施工期间绝对不遭到破坏。 6.3 工程效果监测 (1)监测方法 锚固桩施工完成后,在桩顶面埋设监测测点,用全站仪测量桩顶测点 的竖向及水平位移,以此来确定该锚固桩是否达到了其应有的作用。 (2)测点布置 桩顶位移监测点分部在1、9、12、14、17、22、25、28、32、36、39、 42、47、50、53、5

7、7、61、64、67、70、73、75、78、86 号桩共 24 个. 7监测工序和测点 7.1 监测工序 各监测内容所需的监测仪器、监测点的安装、埋设以及测读的时间应 随基坑工程施工工序而展开: (1)根据各道工序施工需要,先期布设地表、建筑物的沉降点。 (2)锚固桩施工时同步布设桩顶测点。 (3)某施工段工程全部完成之后,按照有关要求相应测点停止测读, 以此类推直至工程全部完成。 (4)编写施工监测报告。 7.2 测点保护 测点安装、埋设好后应作好醒目标记,设置保护设施,平时加强测点 保护工作,确保测点成活率,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 8监测频率及报警值 8.1 观测频率 施工开始前,施工开

8、始后,根据有关技术规程的规定和开挖进度进行 安排观测频率: 施工期间监测 施工初期,每 12 天观测 1 次或根据边坡和建筑物变形情况确定,施 工过程中, 根据施工的扰动程度、 施工进度及桩的施工部位, 可每天观测 1 次,在遇暴雨或监测过程中发现有变形的可能时,应缩短监测周期,可采 用时时监测方式进行。施工期间应派专人每天巡视,如遇暴雨应加密观测 次数和加强巡视,若发现异常现象,必须昼夜连续观测,应进行长期监测。 效果监测 工程效果监测频率,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 形时刻为原则,每10 天观测一次,如遇暴雨应加密观测次数和加强巡视, 若发现异常现象,必须昼夜连续观测,应进

9、行长期监测。 8.2 报警值 当检测数据达到以下数值是,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设计,监理、业 主部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免发生危险。 环境监测报警值 监测项目累计值( mm )变化速率 (mm.d -1 ) 备注 坡顶水平位移2530 23 坡顶竖直位移1020 23 周边建筑物竖直位移1060 周边建筑物倾斜2/1000 0.1H/1000 9管理网络、信息反馈及质量控制 9.1 管理网络及人员组成 本工程有关施工监测项目的管理网络如图1: 监测组织机构图 实施时采用项目管理制度,成立“沙坪坝测站桩板墙施工监测小组” 对本项目的实施进行管理,由分部经理任组长,分部总工任副组长,其他 各部室负

10、责人任组员。 图 1 监测组织机构图 9.2 信息反馈 (1)日报表反馈方式 监测数据经整理后当日以“日报表”的形式上报项目部;当实测数据 分部经理 分部总工 精测队工程部保障部 技术负责人 作业人员 仪器 ,设备 安量部 达到(或超过)“报警值”时,即刻向项目部口头报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 施确保施工和周围环境的安全,分部则以最快方式提交“日报表”,在日 报表上对超限数据会以明显的示警标记提示。 (2)最终报告 最终报告在监测工作全面结束后一个月内提交。 9.3 质量控制 (1)本工程施工监测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24 小时现场安排人员驻 守,在施工期间负责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 (2)在进行

11、测读监测数据之前,对各种仪器进行全面检查和标定,保 证仪器的正常工作,消除不应有的误差; (3)岗位责任到人,定人定仪器进行测量,减少人为误差; (4)测读取得的数据必须进行检查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目录 1工程概况 . 1 1.1 线路概况 1 1.2 主要工程数量 1 1.3 工程保护等级 1 2编制依据 . 1 3监测方案的编制原则 . 1 4监测的目的 . 2 5监测内容 . 2 6监测的方法和监测点布置 . 2 6.1 坡顶地面变形监测 2 6.2 周围建筑物沉降 3 6.3 工程效果监测 3 7监测工序和测点 . 3 7.1 监测工序 3 7.2 测点保护 4 8监测频率及报警值 . 4 8.1 观测频率 4 8.2 报警值 4 9管理网络、信息反馈及质量控制 . 5 9.1 管理网络及人员组成 . 5 9.2 信息反馈 . 5 9.3 质量控制 . 5 中铁十七局集团公司成渝客专CYSG-6 标段 沙坪坝站桩板墙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七局集团公司成渝客专CYSG-6 标项目经理部四分部 二一二 年七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