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宪法学》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557269 上传时间:2025-07-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宪法学》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宪法学》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宪法学》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宪法学》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宪法学》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宪法学期末纸质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选出。每题2分,共10题,计20分)L近代意义上宪法的发源地是(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中国B.美国C.英国D.荷兰2 .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特殊的标志B.社会地位C.法律上的身份D.政治待遇3 .按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的宪法解释权属于(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全国人大常委会B.最局J人民检察院C.最局)人民法院D.国务院4 .在我国,有权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是(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

2、选项)。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5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以上的多数通过。A.出席代表的三分之二B.出席代表的四分之三C.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D.全体代表的四分之三6 .我国采取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委员会制B.复合制C.共和制D.单一制7 .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宪法经历了(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修改。A.3次B.4次C.5次D.6次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

3、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B,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C.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D.禁止搜查公民的身体9,从宪法的效力和修改程序的简繁角度,宪法可以分为(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C.创成宪法与派生宪法D.钦定宪法与民定宪法10.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权力B.义务C.责任D.权利和义务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题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选出。每题2分,共10题,计20分)IL不成文宪法的表现形式有(红色字体为本题

4、正确答案选项)。A,宪法性法律B,宪法性惯例C,宪法性判例D.权威学者的著述12.总理负责制的具体内容包括(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由总理提名组织国务院B.总理领导国务院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C.总理召集并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体会议,并拥有最后决定权D,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的议案由总理签署13.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为基本活动准则B.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在野党C.共产党与各主的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

5、相服、荣辱与共D,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4,下列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必须履行的职责是(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B.同原选举单位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C.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D.接受原选举单位和群众监督15 .资本主义政党的作用主要包括(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参加选举B,控制议会C,控制法院D,控制政府16 .在议会制的国家里,议会是(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C.国家司法机关D.国家立法机关17 .关于特别行政区的表述,正确的是(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

6、选项)。A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B.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C.特别行政区的设立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理论D.特别行政区与经济特区相同18 .关于人民法院,说法正确的是(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B.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C.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D,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19 .我国的基层人民法院是指(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县、自治县人民法院B.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法院C,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法庭D,省辖市的人民法院20.

7、根据我国国徽法的规定,国微不得用于(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商标B,日常生活陈设布置C.广告D.私人庆吊活动三.填空题(请根据题意,将题目空缺部分填写完整。每空1分,共10空,计10分)21 .我国现行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答案工人阶级;人民民主专政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的原则。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民主集中制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o答案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

8、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和旦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答案选举权;被选举权25 .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o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年。答案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五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题,计20分)26 .宪法:就是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使民主制度法律化,集中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反映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法。27 .公民权利:是指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从事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以实现某种权利或愿望。28 .政党制度:就是有关政党的产生、其法律地位和作用;政党的

9、活动方式、其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规定等各种制度的总称。2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自治区城内的事务的政治制度。五.简答题(每题8分,共2题,计16分)30 .简述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答:(1)从历史因素看,实行单一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2)从民族关系发展的因素来看,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3)从我国的民族成分和民族分布的情况来看,建立单一制的国家有利手民族的团结。(4)从我国资源分布的情况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来看,建立单一制的国家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5)根据

10、我国尚未完全统一和少数民族多的特点,我国需要建立具有自身特色、具有灵活性的单一制国家。3:L简述我国划分行政区域时所依据的原则。答: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2)有利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3)便于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4)根据历史状况、民族传统和人民生活习惯以及人口分布、地理条件和国防需要等情况综合考虑。六.论述题Q4分)32.论述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原则。答:(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选举权的普遍性是指享有选举权的广泛程度,具体表现为符合法定年龄的公民绝大多数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的普遍性反映了一国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程度,国家法律对公民的参与是否有限制,限制到什么程度。(

11、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所有选票的效力相等。换言之,所有选民不得因民族、种族、性别等的差别,而享有特权或受到限制和歧视。所有选民都在同等的基础上参加选举。这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宪法原则在选举制度中的具体表现。(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代表机关的代表。间接选举就是代表机关的代表不是由选民直接选出,而由下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选举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选举法根据我国的具体条件,切合实际地规定,我国在选举中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原则。即: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2、由选民直接选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是两种不同的选举方式。(4)无记名投票的原则。无记名投票既秘密投票,这是与记名投票或以起立、举手、鼓掌等公开表示自己意愿的方法相对立的一种选举方法。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方法。选民如果是文盲或因残疾不能写选票的,可以委托他信任的人代写。这就体现了我国选举制度的无记名投票原则。(5)选民对代表实行监督和罢免的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此,选举权、被选举权、监督权和罢免权是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不可分割主体。(6)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