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范和减少事故隐患,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部门和员工,涉及安全生产的各项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设备操作、危险品管理、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等。第三条基本依据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第二章隐患排查的基本原则第四条全面性原则隐患排查应覆盖所有区域和环节,确保不留死角,做到全面、细致。第五条系统性原则隐患排查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各环节之间的关联性,以便发现潜在的系统性
2、隐患。第六条预防为主原则隐患排查应强调预防,及时识别和消除隐患,避免事故发生。第七条持续改进原则隐患排查应不断进行改进,结合事故案例和隐患排查结果,优化管理措施,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第三章隐患排查治理的组织与职责第八条组织机构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第九条职责分工L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组织实施隐患排查。-负责隐患排查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各部门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2 .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隐患排查,确保落实隐患治理措施。-定期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隐患排查情况。3 .全体
3、员工:一参与隐患排查,主动报告隐患和不安全行为。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配合隐患排查工作。第四章隐患排查的操作流程第十条制定计划各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时间、范围和责任人,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备案。第十一条开展排查1 .隐患排查方式: 现场检查:定期对生产现场进行实地检查。 自查自纠:各部门自行组织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专项检查:根据需要,针对特定领域或项目开展专项检查。2 .隐患记录:-使用隐患排查记录表,详细记录排查发现的隐患,包括隐患性质、位置、整改建议等。第十二条隐患治理1 .隐患分类:-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将隐患分为A、B、C三级,分别制定整改措施和时限。 A级
4、隐患:立即整改,整改时限不超过24小时。 B级隐患:限期整改,整改时限不超过一周。 C级隐患:定期整改,整改时限不超过一个月。2 .整改落实:各部门应根据隐患分类,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责任人和整改措施,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改。第十三条整改验证隐患整改完成后,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对整改情况进行核查,确保隐患彻底消除,并记录核查结果。第五章监督与评估机制第十四条监督检查1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2 .监督检查结果应及时反馈给领导小组,并通报各部门。第十五条评估考核1 .每季度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评估,对表现突出的部门给予表彰,对未按要求落实隐患整改的部门进行处罚。2 .评估结果应作为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第十六条记录与报告1 .各部门应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详细记录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2 .每月定期向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送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总结,内容包括隐患排查数量、整改情况、存在问题等。第六章附则第十七条解释与修订本制度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依据法律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定期进行修订。第十八条生效日期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所有员工应严格遵守。通过以上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旨在为企业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确保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