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三、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编号:FJXW-QP-131 目的通过辨识和评价公司业务范围内的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进而评价其危险程度,判定出重大危险,以便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控制。2 范围适用于公司场所及施工业务范围相关的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3 职责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的组织领导工作,审定公司重大危险清单和控制计划。3 .2综合部组织、各部门负责本区域危险源调查,分析和评价一般危险因素,确定相关的不可接受危险源,制订相应控制计划。4 工作程序4.1 危险源的分类有两种:1.1 .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详见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险
2、源分类与代码的规定。1.2 .2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详见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4.2 危险源的辨识4. 2.1原则4.1. 2.1.1危险源辩识应依据本程序4.1.1b)条款的分类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及标准,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情况;4.2. 1.2对进入现场的人员(含内部及外部人员)、相关方的活动也应辨识。4.3. 1.3对不可接受危险源要进行重点分析,不仅分析正常生产、施工操作时的危险源,更要分析设备、设备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的危险源。4.2.2辨识4.2.2.1危险源辨识应考虑公司所有的活动及办公、施工现场,从办公区、工
3、作区域布置、建(构)筑物、物质、生产工艺及设备,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公用工程)、作业环境几部分,分别分析其存在的危险源,列表登记,综合归纳。4.2.2.2各部门对本部门的危险源进行调查、汇总。4.3风险评价4.3.1风险评价方法4.3.1.1对一般因素、较易判断的行为性违章违规因素,采取直接是非判断法评价,评价结果分“轻微、可接受、不可接受”三种程度。4.3.1.2对其他情况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危险源,即: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评价(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能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发生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
4、1实际不可能b)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评价(E)分数值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5非常罕见地暴露c)发生事故后产生的后果评价(C)分数值后果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造成重大财产损失40灾难,数人死亡,或造成很大财产损失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7严重,重伤,或较少的财产3重大,致残,或很小的财产损失1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d)危险等级划分(D)分数值危险程度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160-320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20稍有危险,可
5、以接受4.3.2“不可接受程度和D=LXEX070分的属不可接受危险源。下列情况不可接受,直接确定为不可接受危险源:4.3.2.1不符合职业安全健康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4.3.2.2曾经发生过事故,仍无合理控制措施;4.3.2.3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安全事故隐患,且无适当控制措施。4.3.3各部门根据上述标准,进行评价,将结果填写在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中,建立全公司不可接受危险源清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4.4危险源、不可接受危险源的更新4.4.1公司每年应组织进行至少一次职业安全健康危害和重大危害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参与辨识和风险评价的主要人员应接受过专业培训。施工场所发生变化时也应进行职业安全、健康危害辨识评价。4.4.2当公司某项活动发生可能造成危害的变化时,当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发生变化,或相关方提出合理要求时,工程部应及时重新辨识和评价与之相关的危险源。4.5综合部负责保存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的相关记录,并保持记录的更新。5记录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不可接受危险源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