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前关于党校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559047 上传时间:2018-11-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七年前关于党校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十七年前关于党校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十七年前关于党校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七年前关于党校建设的调研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十七年前关于党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特征码 APFAMbttmAkcrQdDtnBb 十七年前关于党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尽快实现规模办学 对湖南省部分地县级党校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干部教育是搞好党的建设,尤其是搞好领导班子建设 的重要一环。党校是干部教育的主阵地。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条件下,我省地县级党校的现状如何?发展党校教育的出 路何在?带着这两个问题,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十日,笔者跟 从部、处领导调查了益阳、常德、怀化、湘西四所地级党校, 以及上述地区的十三所县级党校(益阳四所,其余均为三所) 。 一、县级党校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第 2 页 我们看了十三所县级党

2、校的校园和学习、生活设施,听取了党 校领导和组织部领导的情况介绍,总的印象是县级党校“先天 严重不足,后天营养不良” 。 1、基础设施简陋陈旧,生活条件相当艰苦。 十三所党校的校舍许多是“五七”干校遗留下来的旧房屋。 “五 七”干校学员“自力更生”出来的房子十分简陋,室内装修根 本谈不上,甚至连防风、遮雨和采光的条件也很差。这些房屋 建筑时十分粗糙,再加之年久失修,现在基本上都成了危房, 急需翻修和改建,但当前财政困难,财政拔款连工资都保不住, 更不要奢谈建设,只好听之任之。 十三所党校的生活条件也比较差。一是位置偏僻,交通通讯不 便;二是宿舍拥挤,被套蚊帐破旧(许多是文*革期间或稍后添 制的

3、) ;三是设施落后,卫生状况堪忧;四是文娱体育工具和场 地少,精神生活贫乏。 2、教师队伍力量薄弱,教学设备极其缺乏。 十三所党校,教师人数多在十人以下,最多的也只有十二人 第 3 页 (而总人数却有三十个上下) ,大致相当于一所初级小学,从人 数上来说力量就很单薄。现有的教师,年龄一般偏大,原因是 党校缺乏活力,年轻人进的少、出的多。年龄偏大往往知识陈 旧。老教师年复一年地讲授“老五门”的内容,很少有机会走 出去学习新知识,沉下去了解变化了的客观世界,讲的政治理 论课越来越脱离实际,越来越乏味,与学员的要求相去甚远。 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很不合理,很不适应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干部教育的

4、要求。现有教师真正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经 济知识的几乎没有,即使送出去培训一年半载,也很难有什么 好的效果。教师队伍力量如此薄弱,实在难以担当教育全县 (市、区)干部的重任。 十三所党校的教学设备十分缺乏,不要说电化教学设备,就连 图书资料也极少,藏书量多的只有一万册上下,少的只有四、 五千册,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仅仅是拿来凑数的过时政治书 籍。 客观地讲,由于长期以来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基本建设投入不 足(因为党校人员经费太多,再加之财政确实困难) ,这些县级 党校是不具备起码的办学条件的。 3、党校教学效果不佳,调训干部十分困难。 第 4 页 当前各地普遍存在调训难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党校

5、教 学效果不佳,学员们学无所获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教师 缺乏知识更新和实践经验,年年“老五门” ,年年“炒现饭” , 学员自然厌烦。党校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实行了教学改革,开 了许多关于市场经济、领导艺术、特区改革等方面的讲座。但 是,由没有学过经济的人来教市场经济,没有当过领导的人来 讲领导艺术,没有去过特区的人来谈特区改革,实在是以其昭 昭,使人昏昏。学员们起初还有新鲜感,但很快就提不起兴致, 学习积极性一次更比一次低。干部们对于调训,能推就推,不 能推就拖,最后没有办法进来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而 且还要找些借口逃学逃课。干训工作报表上有数字,实际上没 效果,形成隐性浪费。 4

6、、办班很少到训率低,县级党校作用有限。 前些年,各地都有大批“两下”干部(全省“两下”干部人数 占干部总数的 17%)需要培训,县级党校在提高干部队伍文化 水平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在这一任务完成以后,各校普遍 感到生源枯竭,再加之县级党校存在上述种种困难,目前办班 很少,而且到训率偏低。今年上半年,十三所学校所办主体班 次一般为一至二期,个别学校一期未办;学制一般为两至三个 第 5 页 月,相当一部分只有半个月左右(据省委党校不完全统计,桃 江等五所党校只办了一期学制半个月以内的短训班,花垣等七 所党校一期班未办) 。学员到训率多在百分之七十上下,少数学 校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平心而论,县级党

7、校限于其客观和主观 的条件,调不进,留不住,教不好,在当前和今后的干部教育 工作中能够发挥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与党和政府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的投入相比是很不相称的。 当然,十三所县级党校今年上半年的培训人数,校均达到了 610 人,似乎不能说办班很少,但其中大部分是培训时间很短 (一般一个星期左右)的团干班、妇干班、村支书班、新上岗 干部班、建党积极分子班等等。这些班次其实是因为党校无班 可办才想出来要办或揽过来硬办的,大概也应该算是“乱办班” 。 二、地级党校形势较好,后劲不足。 与县级党校比较,四所地级党校的形势是比较令人乐观的。学 校各方面都有一些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实 力

8、,但在好的形势后面也还存在着不少隐忧。 1、基本建设初具规模,办学条件尚需改善。 第 6 页 四所地级党校,教学楼、办公楼、学员楼、教工楼、食堂、澡 堂等设施一应俱全,房子质量比较高,初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 学习、生活环境,学员学得舒心,教师教得愉快。学校设施比 较齐备,但总的容量并不大,与“大专体制”尚不相称。学校 办学条件还不理想,电化教学设备较少,图书藏量不多,报刊 资料不齐,文娱体育设施不足。 2、教师队伍较为强大,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四所学校,教师人数都在三十名上下,不算多,但已形成了一 定的教学、科研整体实力。教师质量较高,老中青结合较好, 但也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与学员

9、之间已经产生 了反差,而且有扩大的趋势。地级党校学员层次较高,大多既 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教师在理论上的优 势越来越小,在实践上的差距越来越大。提高地级党校师资水 平是当务之急。 3、培训任务严重不足,计外办班五花八门。 据省委党校统计,今年上半年十四个地州市党校和省直党校共 办主体班 54 期 ,2465 人,校均 164 人;部门班 38 期 ,3129 第 7 页 人,校均 208 人。这些班的学制一般为两个月(最短的只办了 七天) 。半年时间培训这么一点点人,学校显然没有吃饱。地级 财政对党校的拨款一般仅能保住工资,党校办班少,经济上就 更加捉襟见肘。怎么办?穷则思变

10、,各校都兴起了计外办班热 (据省委党校调查,今年上半年湘潭市委党校办计外班 17 期 ,1700 多人;邵阳市委党校办计外班 15 期,2600 多人,大大 超过计内班人数) 。上面所提的部门班是比较正规的计外班,是 对各部门的干部进行业务培训。还有许多计外班就是五花八让 了,什么“家电维修班”啦, “缝纫技术班”啦,等等。说穿了, 社会效益只是伴生的客观结果,经济效益才是追求的真正目的。 这些计外办班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和必要限制,最终会喧宾夺主, 本末倒置,党校姓“党”就会成为问题。 三、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地级党校规模办学。 目前县级党校所处的困境不是一年两年造成的,按照常规思路, 也不是

11、一年两年能够摆脱的。如何走出这个困境呢?我们不妨 大胆地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县级党校是不是非 设不可呢?取消县级党校是不是必然削弱干部教育工作呢?通 过这次调查和全面审慎的研究,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就全 局而言,从长远来看,取消县级党校是有利于发展干部教育工 作的(当然,笔者所谓“取消” ,并不是说要“一刀切” ,应该 第 8 页 区别情况,有先有后。对于个别确实办得好的,完全可以让它 继续办下去) 。 1、县级党校的培训任务,地级党校完全有能力承担。 党校是党的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场所。党校的主要任务是办好领导干部进修 班和中青年干部培

12、训班这两种主体班次。至于其它业务培训和 专业技术培训不是党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而那些只办几天 的短期培训也用不着到党校来,比如村支书班,完全可以由乡 镇以开会和报告的形式解决。如前所述,县级党校主体班次都 不多,地级党校完全可以承担全地区干部政治理论培训的任务 (而且实践证明,乡镇和科局级干部由地级党校调训,较之由 县级党校调训,到训率要高得多) 。以下辖县(市)最多的怀化 地区为例,全地区从 90 年下半年至 93 年上半年,三年中共办 主体班次 106 期 ,培训干部 4500 人,年均办班 35 期,培训干 部 1500 人。以目前怀化地委党校的规模,基本上能够承受。而 且从长远来看,

13、根据机构改革的要求,干部人数(尤其是领导 干部人数)会大大减少;按照规模办学的设想,党校容量会逐 步扩大;所以地级党校不会长期满负荷运转,今后会有余力办 许多其它形式的班次。再说,地级党校吃饱以后,还可将部分 县处级干部送省委党校培训,缓解省委党校的生源困难。 第 9 页 2、取消县级党校,阻力不大切实可行。 县级党校经济困难,教职工待遇普遍较差。许多教职工认为县 级党校“无权、无钱、无地位” ,人心思动。校领导为改善条件, 稳定人心,想了不少办法,做了一些动作。比如常德市鼎城区 委党校 26 名教职工只留 8 人负责日常工作,其他则去办工厂和 公司;石门县委党校通过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创收;保靖

14、县委党 校则办起了附属中学。由此可见,县级党校教职员工对身处的 困境是清楚的,对改革的举措是欢迎的。与其让县级党校像现 在这样徒有虚名, “自我取消” ;不如乘机构改革的东风,取掉 党校这块牌子,利用现有的房地产和人员,名正言顺地办普高、 办职高、办工厂、办公司。 3、取消县级党校,有利于地级党校的发展。 取消县级党校后,确实优秀的教师可以充实地级党校的师资队 伍。地级党校的教师队伍得到扩充以后,就可以逐步实现教学、 科研、实践三套人马定期轮换,从而保证教师能够投身到实践 中去,全面深入地了解纷繁复杂、变化不居的客观世界,再通 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跃进 到理性认识

15、,然后运用于教学实践。这样就会实现以实践促科 第 10 页 研,以科研促教学的良性循环,从而极大地提高每个教师的教 学水平和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 取消县级党校后,原有财政拨款应全部转为干部教育经费,由 县(市、区)委组织部掌握。地级党校实行培训收费制,解决 当前的经费困难,并积累一定的发展基金,以较快的速度扩大 学校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同时,省财政支持地县级党校建设 的专款也可以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做法。 “一把沙子不起浪, 一石击起千层浪” ,一年只扶持一两所地级党校,才能真正见到 效果。县级党校的教学设备,比如图书资料,可以以某种形式 转移到地级党校,这也是地级党校上规模的一条途径。

16、 4、地级党校实现规模办学,有利于干部教育工作的发展。 当前党校调训难,原因很多,但有一条许多人并没有看到,或 者是看到了却不敢说,那就是现在许多党校实在办得太窝囊, 党校学习不能给人带来光荣感、自豪感。党校是培养党的中坚 和骨干的地方,理应办得堂堂皇皇、八面威风。地级党校实现 规模办学以后,就会真正像一所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高等学府, 让人羡慕,使人敬仰,调训难的问题就容易解决得多了。 地级党校实现规模办学,形成规模优势,师资力量大大增强, 第 11 页 学习环境大大改善,生活条件大大优化,培训质量大大提高, 教学、科研和管理都上一个新的台阶,党校的形像就会有巨大 的改观,党校对干部的吸引力就会不断强化,干部对党校将无 限向往,学习积极性将空前高涨,党校和干部教育工作的春天 又将来临! 5、地级党校实现规模办学,有利于今后兼办行政学校。 机构改革三年完成,到一九九五年以后将全面推行国家公务员 制度。 “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位的 要求,有计划地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培训。 ”(国家公务员暂行 条例 )国家对公务员培训是高度重视、严格要求的。地级党校 只有尽快实现规模办学,具备了一支全面而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和良好的办学条件,才能担负起这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