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总复习化学练习:全国卷热考微专题(7)含解析.docx.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14188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2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总复习化学练习:全国卷热考微专题(7)含解析.docx.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化学练习:全国卷热考微专题(7)含解析.docx.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化学练习:全国卷热考微专题(7)含解析.docx.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化学练习:全国卷热考微专题(7)含解析.docx.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版高考总复习化学练习:全国卷热考微专题(7)含解析.docx.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总复习化学练习:全国卷热考微专题(7)含解析.docx.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总复习化学练习:全国卷热考微专题(7)含解析.docx.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JO2 全国卷热考微专题(7) I喷泉实验的操作 原理及拓展应用 E1专题解读 1 ?喷泉实验的原理 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 下 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2.形成喷泉的类型 气体HC1NH 3 CO2. Cl2x SO2、H2S NO2 NO2、C)2 (4:1) 吸收 剂 水. NaOH 溶 液 水NaOH 溶液水水 3 ?喷泉实验的发散装置及操作方法 以教材中的装置(发散源)可设计如图所示的多种不同的装置 和 采用不同的操作(如使气体溶于水、热敷或冷敷、生成气体等) 来形成喷泉。 发散源 NaOH 溶液 (IV) (V) HC1 N

2、H3 设计说明 : (1) 装置( I ) 改变了胶头滴管的位置,胶头滴管挤入少量水于试 剂 瓶中,即可使少量溶液沿导管进入烧瓶中,导致大量的NH3 溶 解, 烧瓶内形成负压而产生喷泉。 (2) 装置(II) 省去了胶头滴管,用手( 或热毛巾等 ) 捂热烧瓶,氨 气 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 或 用浸冰水的毛巾“冷敷”烧瓶,使水进入烧瓶中,瓶内氨气溶于 水) 。 (3) 装置 ( 皿) 在水槽中加入能使水温升高的物质致使锥形瓶内酒 精因升温而挥发,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而产生喷泉。 (4)装置(IV) 向导管中通入一定量的H2S 和 SO2,现象为有淡黄色 粉末

3、状物质生成,瓶内壁附有水珠,NaOH 溶液上喷形成喷泉。 (5)装置(V) 打开处的止水夹并向烧瓶中缓慢通入等体积的 HC1 气体后关闭该止水夹,等充分反应后再打开处的止水夹,观察 到先有白烟产生,后产生喷泉。 (6)装置(VI) 中,挤压胶头滴管,然后打开导管上部的两个活塞, 则在右面烧瓶出现喷烟现象,再打开导管下部活塞,则可产生双喷 泉。 4 ?喷泉实验产物的浓度计算关键是确定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 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 标准状况 下的气体进行喷泉实验后物质的量浓度: (l)HCk NH3 、NO2 气体或它们与其他不溶于水的气体混合时: 溶质的物质量浓度为芮mol ? L xo 当 NO2

4、和 02 的混合气体的体积比为4 : 1 时,C(HNO3)= 题型示例 如图所示:烧瓶中充满了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 挤入 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c 呈喷泉 解析: 3NO2+H2O=2HNO3+NO,能形成喷泉,但水不能充满烧 瓶,A 错误; CO?不能溶于盐酸, B 错误; CH 不溶于饱和 NaCl 溶 液,不能形成喷泉,C 错误。 答案: D 专题集训 1?下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 确的是() . 篇需J 水夹 1W 水(滴加少垂g虽酚猷)J A.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

5、色,说明氨水显碱性 C?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选项a(干燥气 体) c(液体) ANO2水 b B CO2 4 mol ? L 1 盐酸 CCI2 饱和 NaCI 溶液 5-c DNH3 1 mol ? L -1 盐酸 ) 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 和 c 分别是( lllll D. 用氯气代替氨气,利用此装置也可进行喷泉实验 解析: C12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不能形成喷泉。 答案: D 2.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 NO2 Cl2中的一种,把它 们分别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放置后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 中 原试管充满 NO?的是() 胃水 I E

6、 水 I 卜I水 I ? - - - - - - A B C D 解析:根据 3NO2+H2O=2HNO3+NO,剩余气体是反应前的I, 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3?如图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 某 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CO2(NaHCO3溶液) / 无色喷泉 B.NH3(H2O 中含酚駄 “ 红色喷泉 D. HCl (AgNO3溶液“白色喷泉 解析:二氧化碳难溶于碳酸氢钠溶液,不能产生压强差,无法 形 成喷泉, A 项与实验事实不相符。 答案: A 4.下图是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4 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 C. H2S(C

7、USO4溶液) / 黑色喷泉 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的是() A.挤压装置的胶头滴管使CCh 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 止水夹 B.挤压装置的胶头滴管使NaOH 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 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的a 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在装置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解析: H2 难溶于 NaOH 溶液,不能使烧瓶内外形成较大压强差, 故不能引发喷泉。 答案: B 5?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 滴管胶头,使液体Y 滴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 鼓起。 气体 X 和液体 Y 不可能是() B?X 是 CO2, Y 是稀硫酸

8、C?X 是 SO2, Y 是 NaOH 溶液 D?X 是 NH3, Y 是 NaNCh 溶液 解析:当滴入的液体Y 将锥形瓶中的气体X 溶解或发生反应 后, 使锥形瓶中的压强减小,大气压通过导管将空气压入小气球a 使它鼓胀起来。 CO?不溶于稀硫酸也不与其反应,所以不可能是B, 其他选项可使小气球a 鼓起。 X 是 HC1, Y 是饱和食盐水 答案: B 6.如图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 某同学用烧瓶中盛不同成分的气体进行喷泉实验,请帮助分析 实 验后烧瓶中所得溶液的浓度( 假设是在标准状况下完成实验,且溶质 不扩散 ) 。 若用 HC1 气体,则 c(HCl)= _ 若用 NO2 气

9、体,则C(HNO3)= _ (3)若用 n(NO2) : n(O2) = 4 : 1 的混合气体 , 则 c(HNO3)= 若用 n(NO2) : n(O2) = 2 :1 的混合气体,贝!J c(HNO3)= V 解析: 设烧瓶的容积为VL, 则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缶mol。 (1) 若是 HC1 气体,喷泉后,溶液充满烧瓶,则溶液的体积为 VL, 若为 NO?,喷泉后,溶质为HNO3, 3NO2+H2O=2HNO3+NO 2 则喷泉后溶液的体积为gVL, V 22A mol c(HCl)= 22.4 V 2l4 mol mol 二尹- 水 _ ? (3)若为 n(NO2) : n(O2)=4

10、 : 1 的混合气体 , 4 V n(NO2)=5X- mol, 4NO2+O2+2H2O=4HNO3 4 V 5X2l4 mo】 喷泉后,溶质为HNO3, 溶液充满烧瓶,则C(HNO3) = mol ? L _1= mol ? L_1O 若为 7i(NO 2) : n(o2) = 2 : 1,则反应剩余 *的氧气,溶液充至 烧瓶的彳,溶质为HNO3, 计算方法同 (3), C(HNO 3)= mol ? L _1o 刃 28 7.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氨气 图 2 (1) 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 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 用图 1 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

11、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 水 0该实验的原理 2 V 3X2l4 mo1 C(HNO 3) = 乍”4 mol ? L _1O 討 L 224 4 护芮 mo】 VL 答案:土mol ? L 1 (2) mol ? L _1 上喷的操作是 三一水 图3 如果只提供如图2 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2) 利用图 3 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 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 _ o (3) 在图 3 锥形瓶中加入酒精,瓶外放一水槽,水槽中加入冷水 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 质 可以是 _ (4)从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图1、2 是 _ 上部烧瓶内的压

12、强,图 3 是 _ 下部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 均填“增大”或“减 小”)。人造喷泉及火山喷发的原理与上述装置图 _ 原理相似。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喷泉形成的基本原理,即圆底烧瓶内与 烧 杯( 或锥形瓶 ) 液面外产生压强差。 (1)图 1 引发喷泉,只需打开止水夹,挤压胶头滴管即可。图2 则需先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圆底烧瓶,发现有气泡冒出后,移 去 热毛巾即可。 (2) 能在锥形瓶内反应产生气体,使压强大于圆底烧瓶内压强方 可,故应选 NH4HCO3 和盐酸,其他要么不反应,要么反应不生成 气 体或产生气体很少,故不能形成喷泉。 (3)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使瓶内酒精汽化也会发生喷泉。 (4) 图 1、2 导致上部压强减小,图3 导致下部压强增大,人造 A?Cu 与稀盐酸B?NaHCCh 与 NaOH 溶液 C. CaCO3与稀硫酸D. NH4HCO3 与稀盐酸 浓硫酸B.食盐C.硝酸钾D.硫酸铜 喷 泉及火山喷发均与图3 原理相似。 答案:(1)打开止水夹, 挤压胶头滴管, 使少量水进入烧瓶部分 NH3 溶于少量水中,使圆底烧瓶内压强减小,烧杯内水喷入圆底烧 瓶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至有气泡从水中冒出, 移 去热毛巾 DA (4)减小增大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