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辑)考点06物理的性质与变化(含解析).doc.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623282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2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辑)考点06物理的性质与变化(含解析).doc.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优化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辑)考点06物理的性质与变化(含解析).doc.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优化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辑)考点06物理的性质与变化(含解析).doc.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优化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辑)考点06物理的性质与变化(含解析).doc.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优化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辑)考点06物理的性质与变化(含解析).doc.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辑)考点06物理的性质与变化(含解析).doc.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辑)考点06物理的性质与变化(含解析).doc.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考点06物理的性质与变化 聚焦与凝萃 1 . 加强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认识;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卜解读与打通 常规考点 1.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 度、密度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2.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只有状态、形态的变化。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着现象的发生(如发光、发热、颜色变化、气体的 生成、沉淀的生成等)。 3.对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认识

2、 (1)从宏观上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反Z则为物理变化。这里的新物质生成所能实现的仅是原 子与分子(或离子)的相互转化, 在整个过程中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一种原子 变为另一种原子涉及原子核的变化, 不属于化学变化。 (2)从微观上看,化学变化过程屮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的形成,但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未必就 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熔化、SiOz晶体的熔化,分别破坏了离子键、共价键, 但属于物理变化。 (3)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未必有化学变化,观察到一定的实验现象不一定是 发生化学变化造成的。 隐性考点 1.物质变化过程屮的“三饰”“四色” “五

3、解”和“十九化” 变化 比较、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三馄蒸僧分帼干徭 四色焰色反应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 五解潮解分解电解水解裂解 十九化 熔化汽化液化酸化 升华 氢化氧化水化风化碳化 钝化催化皂化歧化卤化 ? 硝化 ? 酯化 ? 裂化 ? 油脂的硬化 注意: (1)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CuSO.? 5氏0的脱水、蛋白质变性、电解质溶液导电、浓硫酸 脱水。 (2)物理变化:金属导电、盐析、活性炭吸附、渗析。 2.化学用语 (1)五种化学式: 最简式:即实验式,只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不能表示物质的分子组成,最简式中涉及的原子个 数互为质数,如乙烷的最简式为CII

4、.3O 分子式:表示物质的分子组成,分子式中各原子数不一定互为质数,如HQ。 结构简式:省略部分碳氢键和碳碳键的有机物表示方法,但一定要突出官能团,如乙烯的结构简式不能写成 CH2CH2,而应该写成CH2二=CH2。 结构式:表示物质内部结构中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情况,要求每一条共价键都耍用短线标出。 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小叉“ X ”來表示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 (2)五种符号: 元素符号 :IK Mg. Cu 离子符号:阳、Cl SO? _ +1 ? 2 ? 1 价标符号:H、S、C1 核素符号:核素用符号zAX表示,其中X是元素符号,Z是原子序数,A是质量数,这种表

5、示方法称为核素符号。C (3)三种模型: 实物模型:依靠物质的基本形态所做的模仿 球棍模型:是一种空间填充模型(space-filling model),用来表现化学分子的三维空I可分 ? S ? 做电子式。如 ?、 结构示意图:C: 布。在此作图方式屮,线代表共价键,可 连结以球型表示的原子屮心。 如甲烷的球棍模 型, 比例模型:苯 : (4)常考易错的化学名词 苹取. 分液. 渗析. 溶解. 熔融. 熔点 ? ? ? ? ? ? 气体逸出、溶液溢出、用玻璃棒醮取、振荡试管 ? ? ? ? 酯化反应、焰色反应 ? ? 氨气、镀盐、乙酸乙酯、油脂、硫鼠化钾 ? ? ? ? ? 研体圮坍褪色 ?

6、 ? ? 融合与应用 一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 一种单质变成另一种单质 一种同素异形体变成另一种同素异形体 有毒、有污染的物质转化成无毒、无污染的物 共价化合物转化成离子化合物 C.D. 解析:本题借用微观化学变化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如 ;H、 爼、细、比、忆属于五种核素、两种元素。一种核素转化成另一种核 素,必须使其质子数或中子数发生变化,而化学变化只是原子重排,原子核没有变化,不能实现;化学变化能实现一 种离子变成另一种离子,如Ee 3+-Fe2S0r-S0r,能实现; 03-02 等,能实现;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白磷转化成红磷, 能实现;化

7、学变化时原子核不变,所以化学变化时质子不能转化成中子,不能实现;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如氧 气与臭氧、金刚石与石墨、白磷与红磷等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相互转化,能实现;氯酸钾和氯化钾的混合物受热分 例1.化学变化不能实现的是 () 一种核素变成另一种核素 一种分子变成另一种分子 一个质子变成一个中子 混合物变成纯净物 质 金属物质变成菲金属物质 A.B. 解得到氯化钾纯净物,能实现;NO和CO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能实现;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 没有变化,金属物质不能变成非金属物质,不能实现;氨气与氯化氢、硫酸、硝酸等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能实现。 答案:c 例2. 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理解

8、正确的是 A.由CIACIICOOCIh合成的聚物为七CHzCHCOOCHs 2) B.原子结构示意图T , 表示忒或叱 D.+0H_=H20,表示稀盐酸或NaHSO/容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析:含有一个双键的单体,其加聚产物的主进为双键碳原子,A项中一COOCHa应为支谁,该项错误;原 子结构示意團只能表示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而不能反映出该原子的质量数,B项错误:比例 模型应能反映出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的实际大小,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半径大小之比与四氯化碳分子中磯原子和氯 原子半径大小之比不相同,故C项中所给比例模型不能同时表示两种分子,C项错误。 答案:D 扫描与历练

9、【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X”)(每个判断2分,共40分) ()1.塑料的老化,橡胶的硫化,石油的裂化,铁、铝的钝化,油脂的硬化,苯的硝化, 碳酸钠晶体的风化,油脂的皂化,酸和醇的酯化均属化学变化 ()2.蒸馆、分馆、干馆均属化学变化 ()3.颜色反应、显色反应、焰色反应均为化学变化 ()4. 潮解、分解、电解、水解、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5. 晶体的熔化、水的汽化和液化、KMnO,溶液的酸化以及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屈物理变化 ()6.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而物理变化中一定不存在化学键的断裂 和形成 ()7. 核的聚变和裂变既不是化学变化,也不是物理变化 ()8.蛋白质

10、的盐析和变性均是化学变化 ()9.明矶净水、甲醛浸制生物标本、Na2FeOt消毒净水均发生化学变化 )10.化学反应必定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会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也 0.比例模型一,表示甲烷分子或四氯化碳分子 必然伴随着能暈的变化 ()11.金屈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12.石油是混合物,其分憎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13.向足量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刃g无水Na2CO3,则析出晶体的质量等于飞丰g ()14.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则溶液中溶解的C产的数冃减少 , 但各微粒的浓度不变 ()15.将某饱和KNO:溶液升高温度,溶液即变成不饱和溶液,其浓

11、度也将变小 ()16. 定温度下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碳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后有晶体析出,pH不变, 溶液屮钠离子的数目也不变 ()17.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也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18. A盐的溶解度在同温下比B盐的大,则A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B盐溶液的大 ()19. 5.3 g NMOs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CO旷浓度为0. 5 mol - L -1 ()20.密度大于水的溶液,浓度越大密度也越大,反Z,密度小于水的溶液,浓度越大, 则密度越小 【7+1模式】 一、单选(7X6分二42分) 1.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其

12、中说法正确的是 () 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乂是化合物;硫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乂是酸; 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 A.B.C. D. 2.韩国首尔大学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 C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了“暖 冰”。下列关于“暖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暖冰”也是水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而成的固体 B.水凝固形成20 C时的“暧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C.形成20 C时的“暖冰”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D.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子间更易形成氢键,因而可以制得“ 暖冰” 3.以下非金屈氧化物与其引起的坏境问题及

13、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 氧化物环境问题主要来源 A C02酸雨化石燃料的燃烧 BS02 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的排放 C02 温室效应工厂废气的排放 DC0co中毒 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c. rti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一定屈于纯净物D.难溶于水的电解质一定是弱电解质 5.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 ) / C1 28Cl: C :C1 A. 的结构示意图) B.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C.二氧化碳的结构式为0二C二0D.乙烯的实验式为CI-I2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CuSO(? 5比0是一种化合物

14、 B.分散系一定是混合物 C.碱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0.氯化银、冰酷酸、酒精、水银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7.辨析以下的说法:“0与的转化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那是发生了化学反应;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石墨与金刚石的转化是化学变化;上述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B.C.D. 二、填空( 18分) 8.现有下列物质:NazCCh 铜氯化氢CO?NaHSO.Ba(0H)2 氢氧 (1)按物质的分类方法填写表格的空白处(填物质编号) 分类标准电解质盐非电解质混合物 属于该类的物

15、质 (2)上述某两种物质在溶液中可发生离子反应:旷+ 0旷=比0,写出其中一个该离子反应对 应的化学方程式 _ o (3)物质的稀溶液在空气屮被氧化,加入淀粉溶液显蓝色,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考点六 物理的性质与变化(答案) 【正误判断】 题号正误解析 1V 略 2 X蒸憎、分憎均属物理变化 3X 略 4X 潮解是物理变化 5X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属化学变化 6 X物理变化中也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如氯化钠的溶解。 7V略 8 X 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 9V略 10X 化学反应不一定会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气体和气体反应,可能产物还是气体,比如氢气和 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还是气体。 11 X略 12

16、 X略 13X 则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导g 14略 15X 略 16 X溶液中钠离子的数日减少 17X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18 X略 19X 略 20 略 【7+1模式】 题号答案解析 1A 纯碱不是碱;沼气不可再生能源;硫酸既是化合物又是酸; 食醋是化合物。 2B 水凝固形成“暖冰”,改变的是分子间距离,水分子组成并没有变 化,故B项错误。 3D A屮化石燃料燃烧主要排放二氧化硫气体,与温室效应无关,A错 误;B中工厂废气的排放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是形成酸雨的 主要污染物,B错误;C中汽车尾气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是形成 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C 错误;D中燃料部

17、完全燃烧生成CO, CO有毒,D正确。 4B A中酸性氧化物比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B正确;C错误; D错误,如硫酸锁难溶于水,是强电解质。 5BB中氯原子的电子未画出。 6C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屈氧化物, 但金屈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例如:7出02,故C项错误。 7A 与的转化, 不是化学反应; 灼烧钠的化合物时火焰呈黄色, 那是发生了物理变化; 只市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石墨与金刚石组成的化合物。 8 (1) (2)Ba(0H)2+2HCl = BaCl2+2H20 或Ba (OH) 2+2HNO3 二 Ba(N03)2+2H20 (3)O2 + 4T“ +2 H20 = 2I2 + 40H“ (2)符合离子反应 H+0K= H2O应为强酸和强碱反应,且不能生 成沉淀、气体等产物,所以应用氯化氢、稀硝酸于Ba(OH)2反应; ( 3)碘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根据题意其被氧化为碘单质,溶液 为中性坏境,方程式为02 + 41“ + 2 氏0 = 2I2 + 401 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