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第十章 儿童智力的发展儿童智力的发展教育学院教育学院李晓华李晓华第一节第一节 对智力的一般理解对智力的一般理解 主张此说者认为智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如判断能主张此说者认为智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如判断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创造能力、记忆力。智力高的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创造能力、记忆力。智力高的人能够判断正确、推理敏捷,理解力、创造力和记忆力也人能够判断正确、推理敏捷,理解力、创造力和记忆力也强,因为这种人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强,因为这种人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比比纳纳说:说:“智力是一种判断的能力、创造的能力、适应智力是一种判断的能力、创造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环境的能
2、力。”又说:又说:“善于判断、善于理解、善于推理善于判断、善于理解、善于推理这是智力的三种要素。这是智力的三种要素。”推孟推孟说:说:“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是与抽象思维能力成正比。一个人的聪明程度是与抽象思维能力成正比。”(一)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一)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二)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二)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由于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提出,引起了人们对适应观点由于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提出,引起了人们对适应观点的重视,认为智力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智力愈高的人的重视,认为智力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智力愈高的人适应环境的能力愈强。他遇到一个新的环境,能够用新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愈强。他遇到一个新的
3、环境,能够用新的反应去适应新的环境。反应去适应新的环境。斯腾斯腾说:说:“普通智力就是有机体对于新环境充分适普通智力就是有机体对于新环境充分适应的能力。应的能力。”桑戴克桑戴克说:说:“智力是一种适当的反应能力。智力是一种适当的反应能力。”(三)智力是学习的能力(三)智力是学习的能力 主张此说者认为智力是学习的能力,智力高的人能够主张此说者认为智力是学习的能力,智力高的人能够学习较难的材料,学起来既容易又迅速,且成绩也好。学习较难的材料,学起来既容易又迅速,且成绩也好。反则反之。所以说智力的高下和学习能力的高下成比例。反则反之。所以说智力的高下和学习能力的高下成比例。白根汉白根汉说:说:“智力
4、就是学习能力。智力就是学习能力。”汉蒙汉蒙说:说:“智力就是获得知识的能力。智力就是获得知识的能力。”(四)综合的观点(四)综合的观点 史多达史多达说:说:“智力是从事艰难、复杂、抽象、敏捷智力是从事艰难、复杂、抽象、敏捷和创造性活动以及集中精力保持情绪稳定的能力。和创造性活动以及集中精力保持情绪稳定的能力。”韦克斯勒韦克斯勒说:说:“智力是一个人有目的的行动,合理智力是一个人有目的的行动,合理地思维和有效的处理周围环境汇合的或整体的能量。地思维和有效的处理周围环境汇合的或整体的能量。”又说:又说:“我认为智力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也就是不同的我认为智力是结果而不是原因,也就是不同的能力,包括非智
5、力的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能力,包括非智力的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吴天敏吴天敏说:说:“智力是脑神经活动的针对性、广阔性、智力是脑神经活动的针对性、广阔性、深入性和灵活性在任何一项神经活动和由它引起并与它相深入性和灵活性在任何一项神经活动和由它引起并与它相互作用的意识性的心理活动中的协调反映。互作用的意识性的心理活动中的协调反映。”皮亚杰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它使得个体与环境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它使得个体与环境取得不断的平衡,而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展便是个体取得不断的平衡,而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展便是个体对现实环境相互作用中逐步逼近化和完善化的。也就是说对现实环境相互作用中逐
6、步逼近化和完善化的。也就是说儿童对环境的适应是通过动作和运算来实现的。儿童对环境的适应是通过动作和运算来实现的。第二节第二节 智力的一般理论智力的一般理论l 二因素论二因素论 1904年英国心理学家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斯皮尔曼用因素分析的用因素分析的 技术提出技术提出智力的二因素论智力的二因素论,这可以认为是因素分析的开始。这可以认为是因素分析的开始。斯皮尔曼认为人类的智力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斯皮尔曼认为人类的智力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一个是一个是一般一般因素因素G,一个是一个是特殊因素特殊因素S.G因素是每一智慧活动所共同具有的因素是每一智慧活动所共同具有的,就是说各种智慧活动都有就是说各种智
7、慧活动都有G因素的存在因素的存在,只是有的智慧活动需要只是有的智慧活动需要G因素多因素多,有的较少有的较少.假如一种智力活动的假如一种智力活动的G因素多因素多,另一种智力另一种智力活动活动G因素少因素少,则它们的相关较低则它们的相关较低.假如两种智慧活动所需要的假如两种智慧活动所需要的G因素分量都较多因素分量都较多,它们的相关就较高它们的相关就较高.S因素则因智慧活动的不因素则因智慧活动的不同而异同而异,G因素和因素和S因素合并起来就构成一个人的智慧活动的因素合并起来就构成一个人的智慧活动的总体总体,决定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特征决定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特征.根据这种说法根据这种说法,各种智慧各种智
8、慧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一般因素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一般因素,同时同时,又有其本身的一些特殊因又有其本身的一些特殊因素素S.而而一般因素一般因素G乃是智力测验的主体乃是智力测验的主体.l 多因素论多因素论 桑戴克反对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桑戴克反对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反对反对G因素的存在。他因素的存在。他认为一个人的智力,由许多分子组成。各种智力测验之间的认为一个人的智力,由许多分子组成。各种智力测验之间的相关是由于各种能力之间有相关是由于各种能力之间有共同元素共同元素。共同元素越多,则相。共同元素越多,则相关越高,反则反之。例如:关越高,反则反之。例如:甲能力甲能力=A+B+C+D+E+F+G 乙能力
9、乙能力=A+B+C+D+H+I+J 丙能力丙能力=D+E+F+G+K+L+M甲能力与乙能力的共同元素是甲能力与乙能力的共同元素是ABCD;甲能力与丙能力的共同甲能力与丙能力的共同元素是元素是DEFG;乙能力与丙能力的共同元素只有一个乙能力与丙能力的共同元素只有一个D。共同共同元素并不是什么一般能力,只是各种特殊元素偶尔相同而已。元素并不是什么一般能力,只是各种特殊元素偶尔相同而已。各种能力共同元素的多少,决定各种测验相关系数的高低。各种能力共同元素的多少,决定各种测验相关系数的高低。l 群因素论群因素论 群因素论是群因素论是塞斯顿塞斯顿在在1938年提出来的,它介于年提出来的,它介于二因素论和
10、多因素论之间。二因素论和多因素论之间。塞斯顿认为各种智力活动系分属各群,每群有一共同的基本塞斯顿认为各种智力活动系分属各群,每群有一共同的基本因素,其共同的表现,即为这一共同基本因素所决定。塞斯顿把因素,其共同的表现,即为这一共同基本因素所决定。塞斯顿把智力活动最后分为七个原始群,认为这就是七种基本智能,即智力活动最后分为七个原始群,认为这就是七种基本智能,即数数字字,计算数字迅速与正确的能力;,计算数字迅速与正确的能力;言语言语,被试对言语意义理解的,被试对言语意义理解的能力;能力;空间空间,空间知觉能力,即想象物体或图形在二维空间或三,空间知觉能力,即想象物体或图形在二维空间或三维空间的能
11、力,如数立方图;维空间的能力,如数立方图;词汇流畅性词汇流畅性,令被试按照限定的上,令被试按照限定的上下文生成语词,如在指定的时间内写出尽可能多的女孩名字;下文生成语词,如在指定的时间内写出尽可能多的女孩名字;推推理理,或归纳,在一组材料中发现原则,演绎和归纳都有;,或归纳,在一组材料中发现原则,演绎和归纳都有;记忆记忆,测出迅速强记的能力;测出迅速强记的能力;知觉速度知觉速度,即正确与迅速辨别物体、图形,即正确与迅速辨别物体、图形和符号的细节异同能力。各种基本智能之间有显著的相关,他虽和符号的细节异同能力。各种基本智能之间有显著的相关,他虽然强调然强调“群因群因”,但承认一般因素的存在。因此
12、现在又称为,但承认一般因素的存在。因此,现在又称为“群因群因一般因素理论一般因素理论”。l 吉吉尔福德的尔福德的智力结构理论智力结构理论 吉吉尔福德尔福德提出,智力是由提出,智力是由120个因素组成并按照三个维度分个因素组成并按照三个维度分类的,它们是:类的,它们是:操作操作、产品产品和和内容内容。操作操作即我们思维的方法,可即我们思维的方法,可以细分为认知、记忆、发散性思维、幅合性思维、评价。以细分为认知、记忆、发散性思维、幅合性思维、评价。内容内容即即我们思维的东西,可以细分为图形、符号、语意、行为。我们思维的东西,可以细分为图形、符号、语意、行为。产品产品即即把某种操作应用于某种内容的
13、结果,可以细分为单元(一个单词、把某种操作应用于某种内容的结果,可以细分为单元(一个单词、数字或概念)、类别(一系列有关的单元)、关系(单元与类别数字或概念)、类别(一系列有关的单元)、关系(单元与类别之间的关系)、系统(用逻辑方法组成的概念)、转换(改变、之间的关系)、系统(用逻辑方法组成的概念)、转换(改变、包括对安排、组织和意义的修改)、蕴涵(从已知的信息中观察包括对安排、组织和意义的修改)、蕴涵(从已知的信息中观察某些结果)。每一个维度中,任何一个项目之间可以迭代结合,某些结果)。每一个维度中,任何一个项目之间可以迭代结合,因此,可以得到因此,可以得到4 5 6=120个因素。每一个体
14、的智力是这些智个因素。每一个体的智力是这些智能的独特的组合。能的独特的组合。第三节第三节 智力测验智力测验一、测验项目的选择一、测验项目的选择 测验项目的选择取决于测验的目的和智力测验项目的选择取决于测验的目的和智力的理论。的理论。二、标准化二、标准化 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标准化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为了使不同的测验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为了使不同的被试所获得分数有比较的可能性,测验的条件被试所获得分数有比较的可能性,测验的条件对所有的被试都必须是同样的。在测验实施时,对所有的被试都必须是同样的。在测验实施时,应运用标准化的材料、相同的时间
15、限制、遵照应运用标准化的材料、相同的时间限制、遵照测验指导语,以确保测验条件的一致性。测验指导语,以确保测验条件的一致性。三、常模的制定三、常模的制定 常模是指某一个标准化样组在某一测验上常模是指某一个标准化样组在某一测验上的平均分数。的平均分数。四、测验的信度四、测验的信度 测验的信度是指同一组被试用同一测验实测验的信度是指同一组被试用同一测验实施两次后所得分数的一致性。或者同一组被试施两次后所得分数的一致性。或者同一组被试经过一次测验,而后用一个等同形式的测验再经过一次测验,而后用一个等同形式的测验再测一次,两次得分的一致性。测一次,两次得分的一致性。l信度的种类有三种。一种是稳定系数,一
16、种是信度的种类有三种。一种是稳定系数,一种是等值系数,一种是内在一致性系数。等值系数,一种是内在一致性系数。五、测验的效度五、测验的效度 如果一个测验真正能准确地测量到它所欲如果一个测验真正能准确地测量到它所欲测量的东西,这个测验就谓之有效,或者说这测量的东西,这个测验就谓之有效,或者说这个测验效度高。个测验效度高。l效度主要有三种,一是内容效度,一是结构效效度主要有三种,一是内容效度,一是结构效度,一是准则关联效度。度,一是准则关联效度。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是评价一个编制好的测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是评价一个编制好的测验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的指标。验的可靠性与有效性的指标。第四节第四节 几种常见的智力测验几种常见的智力测验一、比内一、比内西蒙量表西蒙量表二、斯坦福二、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比内智力量表(SB量表)量表)三、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三、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四、婴儿的智力测验四、婴儿的智力测验 a、格赛尔发展程序表、格赛尔发展程序表 b、贝利婴儿发展量表、贝利婴儿发展量表第五节第五节 智力的发展、变化智力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