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科目:劳动班级:教师:20年春期课题L种草莓课时第课时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劳动工具,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2、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技能,培养观察的持久性。教学重点:体会语言中流露出的对草莓的喜爱及种草莓的快乐之情。教学难点:种草莓的方法。教学准备:1、整理种植园地(地势稍高一些)。2、劳动工具:锹、铲、水壶、塑料薄膜等。3、草莓秧苗。4、设计观察记录表。教学过程:1、回忆吃草莓的情景,激发学生种草莓的愿望。2、帮助学生认识草莓秧苗,知道草莓秧苗是生长在泥土中的。3、引导学生认识劳动工具:锹、铲、水壶等,并了解各自的劳动用途和方法。4、组织学生开展种植活动。(主要以教师为主,
2、学生重点了解种植的过程)(1)组织学生观察教师种植过程:整理地块一一铺塑料薄膜一一栽草莓一一浇水(2)学生参与种植活动(3)引导学生观察劳动工具在活动中的使用方法。5、组织学生学习记录种草莓的活动过程。6、延伸活动:(1)组织学生观察草莓的生长情况,并学习照料活动,如:除草、浇水等。(2)作观察记录。课题2.养蚕课时第课时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蚕一生的不同阶段的特点。2、了解蚕幼虫期生长过程中的一些规律。3、经历饲养小动物的过程,描述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4、了解各种动物的一生是复杂多样的,认识到生命活动的丰富多彩。教学重点:蚕一生的生长和变化。教学难点:观察、比较蚕不同阶段的特点
3、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研究蚕幼虫期生长过程中的规律。教学准备:课件,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图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情景:蚕宝宝多可爱啊,它长大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引导:让我们一起进入蚕宝宝的世界,看看它的一生是怎样变化的。二、活动一:观察蚕卵媒体:播放“蚕的一生”视频(节选,表现蚕卵的情况)。观察:出示蚕卵。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看看有哪些发现。蚕卵是什么颜色的?大约有多大?还有其他什么特点?交流:交流观察蚕卵的发现。三、活动二:蚕卵是怎样孵化的?媒体:出示蚕卵孵化的图片。问题:蚕卵是怎样孵化的?观察:观察记录蚕卵孵化前发生的变化。交流:描述蚕卵孵化的过程。问题:蚕卵要在什么样的环境下
4、才能孵化?要多少天才能孵化出蚕?交流:学生交流。提问:蚕从卵孵化出来,就开始它幼虫的阶段。这时候我们应该怎样照顾它们呢?要求:提出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四、活动三:蚕宝宝怎样长大?媒体:播放“蚕的一生”视频(节选,表现蚕的发育过程)。问题:蚕宝宝开始长大了。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蚕宝宝在生长过程中的体长变化规律呢?讨论:讨论研究蚕宝宝的体长变化的方法,设计观察实验的方案。问题:蚕的体长变化有规律吗?观察:观察蚕在幼虫阶段体长的变化,注意测量蚕体长的方法。记录:记录观察数据,并将数据用图表进行整理。分析:分析图表,寻找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体长的变化规律。交流: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小结蚕的幼虫在生长
5、过程中体长的变化规律。拓展:在蚕幼虫的生长过程中还有什么特殊现象出现?课题3.争当水卫士课时第课时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水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有珍惜水资源、宣传保护水资源的意识。2、能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尝试合作绘制“护水倡议书”。3、培养学生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4、培养学生勇敢、活泼的个性。1.知道哪些是诚实的行为;能分辨是非,知道说谎的后果。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水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1、教:今天,老师要请你们看一段短片。短片中的小朋友和你们差不多年纪,他们都在干什么?(播放云南小学生背水的视频)2、教师小结:旱灾严重,云南已经有半
6、年没下雨。不仅如此中国现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二、了解“世界水日”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有珍惜水资源的意识。1、教: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都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所以人们就定了一个节日:世界水日。(教师出示世界水日图片及标志)2、重点提问:这个标志想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表达自己想法)3、教师小结:水非常重要,但极其有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定出这个节日,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知道水的重要性,能节约用水,并保护水资源。三、小组制作“护水倡议书”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节约用水的方法,尝试合作绘制“护水倡议书”进一步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1、教:你知道哪些节约用水的方法?2、教:我们可以做一份“护水
7、倡议书”,让大家一起来节约用水。(提出制作要求)3、学生分小组商量,合作制定“护水倡议书”4、教师巡回,与学生边画边议延伸活动: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讨论:将这些倡议书帖在哪里呢?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到并去照着做呢?与学生共同贴在教室的盥洗室里,卫生室旁的水龙头旁,楼梯旁的的扶手边等显眼的地方等。课题4乐器小工匠课时第课时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教学目标:1、能通过实验探究哪种材料适合做鼓面。2、能制定出制作小乐器的小组计划。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小乐器。4、能对自己和别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进行客观评议。5、愿意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完成小乐器的制作任务。重点:能制作简单小乐器。难点:知道
8、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关系。教学过程:(一)引入1、播放一段音乐,问:这是什么声音?是用什么奏出来的?(乐器)。2、板书课题:自制小乐器(二)探索研究1、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乐器。(1)、什么是乐器?乐器是一种可以发出乐音,供演奏音乐使用的器具。(2)、出示各种各样的乐器样图,问:你认识这些乐器吗?会弹奏吗?(钢琴、笛子、板鼓、古筝、小提琴、二胡、音叉等(3)、老师出示几个用不同材料做鼓面的小鼓。并演示,讲解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指导学生制作小鼓活动。(1)、制作材料:牛皮纸1张,塑料布1张、气球薄膜1张橡筋圈3根,纸杯或塑料杯3个(自备)(2)、制作方法:、分别用提供的鼓皮材料蒙
9、在杯口上,并用橡皮圈绷紧固定。、试试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仔细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3、讨论:、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发出声音不同)、哪种材料更适合做鼓面,为什么?(气球薄膜,弹性好的材料)4、课堂小结。课时第课时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教学目标:1、完成设计班徽,表达自己对班集体的热爱和美好祝愿。2、激发学生动手制作,动脑创作的热情,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班徽,并说出自己设计的班徽图案的含义。教学准备:1、准备国徽,校徽图案各一幅。2、教师准备比较好的班徽设计范例。3、学生准备彩笔、纸张、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教学过程:活动一:认识国徽与校徽1、课件图片
10、导入:教师展示国徽图片。(背景音乐)师:同学们,听到令人熟悉的歌声,并来看看这张图片,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学生回答)2、对,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谁来说说国家的国徽图案是由什么组成的,代表什么意义呢?(学生回答,师补充归纳)3、课件出示本校校徽图案,师:大家看看这个图案像什么?你觉得它又有什么意义呢?(学生说一说)4、小结: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图案象征了我们民族精神校徽是我们学校的标志,每当我们看到这些标志时,心中就会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活动二:我的班徽我设计。1、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国徽和校徽。下面我们一起设计一个班徽好吗?2、师:要想设计一个班徽,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班徽?(
11、学生交流)3、师:班徽的确应该是一种有着特殊含义的图案。让我们先来看两幅班徽设计图。你能说说他们设计的图案代表了什么意义吗?(学生说一说)4、师:都说得很对!那咱们班具有什么特点呢?什么样的班徽最能突出这一特点呢?(学生交流看法)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班徽设计要求。(板书:体现班风和特点,美观,简洁,创新。)6、小结:刚才我们从思想上,艺术上讨论了对班徽的设计要求,下面我们小设计师们可以进行设计。设计完后要讲出自己设计的班徽含义。(播放岐亭杏花村背景音乐,学生按要求设计,教师巡视指导。)课题6.创意设计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教学目标:1、完成设计班徽,表达自己对班集体的热爱和美好祝愿。2、激发学
12、生动手制作,动脑创作的热情,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班徽,并说出自己设计的班徽图案的含义。教学过程:活动三:班徽设计我最棒师:同学们,你们的设计完成了吗?(学生回答)下面就请小组代表上台来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吧!1、分组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明含义。(介绍并将设计贴于黑板。)2、教师对每个作品给予肯定与鼓励。师:大家的设计都很独特,下面我们可以讨论一下哪一组的设计最能代表我们班呢?3、全班讨论交流。4、以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本班班徽。课时第课时5、教师宣布投票结果,并向获奖者表示祝贺。6、小结:今天的活动开展得很有意义,从这一幅幅设计图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对班集体的热爱。感受
13、到你们对班集体的美好祝愿,真心希望你们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茁壮成长,希望咱们这个班成为最优秀的班集体,为我们实小争光。课题7.爱心义卖会课时第课时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学会感恩奉献爱心。2、鼓励学生在活动中乐于交往、大胆表达。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简单介绍给大家。难点:使每位同学都能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热爱自己的家。教学过程:活动目标:课件活动过程:1、谈话引入:孩子们捐来了很多物品,想请小朋友帮忙按它们的颜色和花纹进行分类和排列。2、讲解课件中的出现的新标志(否定标志)3、提出要求:(1)认真观察图标,用鼠标单击相适应的礼物放在合适的位置。(2)注意保护眼睛
14、不要离电脑太近。4、学生操作课件,教师观察指导。学生自由选择小熊或领带游戏进行操作。(1)小熊的游戏中,学生要根据架子上标出的不同颜色和花纹,将小熊放到正确的架子上去。(2)找领带的游戏中,请学生根据领带的不同颜色和花纹把领带放到正确的挂钩上。延伸活动:1、结合最近献爱心活动谈话引入:师:儿童节快到了,有的孩子收到了爸爸、妈妈的圣诞贺卡和礼物,我们都很幸福。可有些地方的孩子很可怜他们吃不饱也穿不暖,今天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好吗?2、交代任务,引导学生参加义卖、献爱心活动教师鼓励学生自由选择义卖的礼物,积极参与义卖活动奉献爱心。3、师生共同参加义卖、献爱心活动。(1)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义卖活动,并能
15、大胆吆喝顾客、用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礼物。(2)引导学生大胆地和同伴、老师交流。4、分享义卖、献爱心的喜悦(1)整理、点数拍卖的钱币。(2)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义卖、献爱心情况。课题8,清理厨房课时第课时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厨房的卫生常识,学会做洗刷餐具、厨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好习惯。学习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懂得搞好厨房卫生的重要性,知道厨房清洁卫生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做好厨房的清洁卫生。难点:如何擦洗粘上油污的餐具、厨具。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简介厨房卫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可结合生活实际介绍不注意厨房卫生引发的一些病例)2、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
16、察从不洁厨具采集来的细菌玻片,用事实说明厨房卫生的重要。二、观察思考课件出示打扫工具,让学生说出它们在清理厨房时有哪些用途。三、设计方案1、提出厨房卫生的具体要求。2、各小组讨论并设计方案。3、分小组介绍厨房清洁卫生的方法,如餐具、厨具、家用电器等。着重提示要根据不同物品的用途、特征选用不同的洗涤剂工具和方法。4、介绍一些简单安全的防治鼠、螳、蝇、蚁办法。四、动手实践布置学生课后实践,要强调先跟家长学着做。五、分享成果家长评价课题9.快乐过端午课时第课时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教学目标:1 .简单PPt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传说,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以及熏艾叶等风俗。2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
17、对端午节风俗问题的互动里。3 .感受端午节的气氛,萌发对传统节日风俗的兴趣。重点难点:重点:1 .通过观看让学生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传说。2 .通过PPT了解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以及熏艾叶的风俗。难点: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对端午节风俗问题的互动里引导学生们重视邻里关系、学习邻里相处之道。教学过程:一.引入部分看图猜节日导入,激发学生兴趣。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里的人在干什么?2 .师:这是什么节日?谁来告诉老师一下这个节日里我们都要做什么?3 .师:知道了前面那些图片是描述春节的。那我们现在再看一下这几张图片,图中有什么?是什么节日?二.基本部分1.师:今天我们
18、就来聊一聊端午节。端午节是哪一天有没有人知道?端午节是纪念谁的?有谁知道端午节的故事?2 .师: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短片端午节的来历来进一步了解下端午节。3 .师:看了短片以后谁来告诉老师一下端午节是哪一天,都有哪些习俗?4 .师:端午节吃粽子,你们吃过吗?谁来说一说?5 .师:除了吃粽子以外,端午节还有一种游戏叫划龙舟。那在我们这个地方是很少见的。6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真正的划龙舟是什么样的?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视频来看看真正的划龙舟是什么样。7 .师:(让配班老师悄悄点燃艾叶)大家闻到什么味道没有?是什么味道呢?哦!原来是艾草呀!谁知道艾草有什么作用呢?(夏天会有很多蚊虫,点燃的艾草有
19、这样一股特殊的味道,它可以赶走虫子。刚才我们只闻到了它的味道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他的样子。(图片)8 .师:今天呀,我们一起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端午节的事情,谁来给老师说一下我们当地是怎么过端午的都有什么风俗习惯?(插柳条,戴荷包,吃卷糕,韭菜盒子等)9.师:我们现在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了吗?它是为了纪念谁的节日?三、手工制作1.师:下面我们做个小手工,制作一个漂亮的荷包送给我们的爷爷奶奶祝我们的爷爷奶奶节日快乐。2.师:好,荷包做好了,我们把漂亮的荷包放在桌子上。说了这么多小朋友们再来说一下端午节师几月几日,是纪念谁的节日?四、听老师讲故事师:讲了好,最后大家听老师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布老虎吃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