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12全国防灾减灾知识测试竞赛题库与答案.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577325 上传时间:2025-07-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512全国防灾减灾知识测试竞赛题库与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5年512全国防灾减灾知识测试竞赛题库与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5年512全国防灾减灾知识测试竞赛题库与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5年512全国防灾减灾知识测试竞赛题库与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5年512全国防灾减灾知识测试竞赛题库与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C.700-800oc8、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旦发生火灾,下列逃生表述正确的是(B)A.不要慌张,按顺序慢慢走B.寻找最近的门窗等出口逃生,迅速离开车厢并远离起火车辆C.所有人都从车门逃生9、“三合一”场所火灾危险性很大,“三合一”场所是指(八)A.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设置在同一空间内B.生产、仓储、经营设置在同一空间内C.三人以上合租一间房内10、下列关于报警的四种方法,错误的一项是(B)A.向119报警B.向本单位专职消防队报警,等扑救不了时再向119报警C.向本单位消防控制室报蓍,召集人员迅速处置初起火灾D.向受火灾威胁的人员发出警报,要他们迅速做好疏散准备尽快疏散11、根据消防法的

2、规定,消防组织应履行(D)职能。A.火灾预防B.火灾扑救C.应急救援D.以上都是12、面粉生产车间严禁吸烟的主要原因是(八)A.防止爆炸B.防止火灾C保护环境D.保护工人免受尼古丁危害13、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八)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A无偿B.有偿C.自愿D.自觉14、发现火灾,应拨打哪个电话报警?(C)A. 96119B. 96110C. 119D. 11015、当遇到火灾时,应迅速向逃离。(C)A.着火的相反方向B.人员多的方向C.安全出口的方向D.着火方向16、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颜色等级,按危害从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C)A.蓝-橙-黄-红B.

3、橙-黄-蓝-红C.蓝-黄-橙-红17、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定期开展(B),及时消除火灾隐患。A.监管、督查B.防火检查、巡查C.消防检查、管理18、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以拨打火灾隐患举报电话(八),向当地消防部门进行举报。A. 96119B. 12580C. 12315D. 1008619、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是指: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C)。A.组织应急逃生演练能力B.组织整改火灾隐患能力C.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D.组织发动政府部门能力20、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根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

4、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其中特别严重的等级用色C严禁私自烧荒或焚烧秸秆D.在林牧区生活用火中产生25、使用微波炉时应注意安全,有些食物放入微波炉加热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下列不能放入微波炉的食物是:(八)A.鸡蛋B.鸡肉C.蘑菇26、建筑物高度超过(C)米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A. 50B. 75C. 100D. 12527、地震发生时,身处高楼,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自救防护措施是(C)oA.立刻向外跑,乘坐电梯下楼B.蹲在外墙窗户旁躲避,找机会跳楼逃生C.把靠垫举在头顶,蹲在坚固的桌子下面,护好头部D.躲到吊柜下方28、(B)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

5、阶段。A.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C.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D.防震减灾条例29、自2009年起,(八)被定为中国的全国防灾减灾日。A. 5月12日B. 8月1日C. 8月10日D. 9月1日30、以下(C)属于各级政府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主要职能。A.参与B.实际操作C.协调和监督D.D.干涉31、次生灾害紧急处理预案应包括(C)oA.只处理灾害重大地区B.暂不控制与处理次生灾害方案C.恢复生产应急预案D.地震应急预案32、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实行(B)的方针。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C.救援为主,专群结合D.救援为主,防御为辅33、减轻地震灾害的工

6、程性措施包括(C)o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D.加强地震科技投入力度34、2008年5月12日,(八)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A.四川汶川B.四川芦山C.青海玉树D.四川雅安35、防震减灾工作应当纳入(C)计划。A国民经济B社会发展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科技发展战略36、防震减灾规划一般可包括:规划纲要、地震小区划和土地利用规划、(C)、震前应急准备和震后早期抢险救灾对策、震后恢复重建规划及规划实施细则等几个部分。A.地震安全性评价B.城市的地震区划C.震前综合防御规划D.防震减灾科普宣传C.火灾D.瘟疫42.身上着火后,下列哪种灭火方法是错误的:

7、C)A.就地打滚B.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C.迎风快跑D.跳入水中43 .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八)A.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44 .架空电线线路的下方()堆放物品。(B)A可以B.不可以C.经批准后可以D.仔细观察后可以45 .发现液化石油气灶上的导气管有裂纹,应:(C)A.用燃着的打火机查找漏气地方B.用着的火柴查找漏气地方C.把肥皂水涂在裂纹处,起泡处就是漏气的D.只要不漏气就不必担心46 .电脑着火了,应:(B)A.迅速往电脑上泼水灭火B.拔掉电源后用湿棉被或湿衣物盖住电脑C.马上拨打火警电话,请消防队来灭火D.迅速从窗口中扔出去47 .采取适当的措

8、施,使燃烧因缺乏或隔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称作:(八)A.窒息灭火法B.隔离灭火法C.冷却灭火法D.绝缘灭火法48.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后应:(B)A.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B.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C.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D.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49.下列哪种手段不能起到抗旱的作用?(C)A.人工增雨B.植树造林C.农业开发D.外水调入50公共娱乐场所不允许设置在建筑内:(C)A.一层B.地下一层C.地下二层D.高层51 .干粉灭火器多长时间检查一次?(八)A.半年B.一年C.三个月D.两年52 .震后救人的原则是:(C)A.先救人少的地方B

9、先救亲近人员C.先救容易救的人D.先救远后救近53 .家庭装修未经()的同意,不能随意挪动燃气管线,以免引起燃气泄漏,发生火灾或爆炸。(C)A.消防部门B.物业部门C.燃气部门D.公安部门54 .烟头中心温度可达O,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C)A.200B.300C.800D.100OoC55 .大脑组织缺氧后发生不可逆时间一般为:(D)A.1分钟B.2分钟C.3分钟D.5分钟56 .下列哪种天气现象对交通运输影响最大,也容易造成交通事故?(C)A.露B.霜C.雾D.雨62.灶具使用完毕后正确的做法是:(C)

10、A.要关掉灶具阀门,总阀门可以不关B.要关掉总阀门,灶具阀门可以不关C.首先关掉总阀门,然后关掉灶具阀门D.没有顺序要求63 .汽车在冰面上应该怎样防滑?(八)A.在车轮上装上防滑链B.慢刹车C.慢转弯D.按交通标识行使64 .发生火灾时报警应注意什么?(C)A.大声呼喊(无人明白其意图)B.派人跑到很远的消防队报警C.电话报警,说清位置及火情D.先打110,向警察求助65.地震时应根据居住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避震方式,居住在高层楼房的居民遇到地震突发事件时应选择正确的方式避震,以下方式哪种是不安全的?(八)A.迅速乘电梯撤离B.先迅速躲进小开间房间C.先就地躲避在床、桌等坚固物体下D.待晃动稍停

11、后从安全通道撤离66 .灭火器上的压力表用红、黄、绿三色表示灭火器的压力情况,当指针指在绿色区域表示:(B)A.偏高B.正常C.偏低D.需更换67 .楼内失火应:(八)A.从疏散通道逃离B,乘坐电梯逃离C.在现场等待救援D.跳楼68 .道路上通行时,应遵循各行其道的原则。小璐步行外出应当在O上行走。(B)A.城市快速路B.人行道C.封闭的机动车道D.无大型车辆行驶的机动车道69 .中小学生放学在道路上列队通行时,每横列的同学:(D)A.视情况而定人数B.允许3名以上C.没有数量限制D,不得超过2名70.小陈乘坐的客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不能继续行驶,这时他应当:(C)A.站在车辆后方协助疏导

12、B.在车上等候救援C.撤离到护栏以外的安全地带D.车后20米放置三角警示牌71 .不属于我国危害最大的三种自然灾害的是O:(B)A.洪水B.沙尘暴C.地震D.干旱72 .不属于灾害救助过程的主要环节的是O:(B)A.灾前准备B.新闻报道C.灾后恢复D.灾中应急73 .面对不断上涨的洪水应对错误的是:(D)A.如果是在楼房上,从低层向高层转移B.如果没到紧要关头,不要轻易入水逃生C.注意水情的变化,寻找可以漂浮的物品,做逃离的准备D.争取主动,尽快入水逃生74.在避难场所,人们在饮食上采取的错误方法是:(D)A.不吃来历不明的食物B.不吃不新鲜的食物和变质食物C.不自行采摘蘑菇D.见到食品拿来就

13、吃75.为了保证我国的粮食自给,应该采取的措施是:(C)A.开垦草原B.围湖造田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病毒(如鼠疫、霍乱、非典等)建筑D、大中型炼油、化工及石油化工、化纤等工程30、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主要有(ABCD)oA、震级B、震中距C、震源深度D、地质构造31、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地震带是(ABC)。A、环太平洋地震带B、欧亚地震带C、海岭地震带D、台湾地震带32、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ABCD)。A、放射性污染B、海啸C、毒气泄漏D、瘟疫33、地震是自然界最凶恶的敌人,它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AD)。A、建筑物的倒塌B、火灾、水灾、海啸C、瘟疫粉

14、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剂进行扑救38、哪些人类活动会加剧山洪灾害?(AD)A、毁林开荒B、坡地改梯地C、退耕还林D、乱采乱挖、随意弃土弃渣39、根据地震序列的能量分布、主震能量占全序列能量的比例、主震震级和最大余震的震级差等,可将地震序列划分(ABC)。A、主震-余震型地震B、震群型地震C、孤立型地震D、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40、地震直接灾害是指由地震产生的原生现象,包括(AB)。A、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破坏或倒塌B、地面破坏,如地裂缝、地基沉陷、喷水冒砂等C、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泥石流等D、水体的振荡,如海啸、湖震等41、破坏性地震发生时,(ABCDEF)是影响人员伤亡的主要

15、因素。A、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及发震时间B、震中距离C、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密度及震区人口密度D、有无地震预报及有无地震应急预案E、抢救速度F、人们是否具有防震减灾知识42、微观前兆是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下列属于微观前兆的是(ABCD)。A、地壳的变形B、地球的磁场、重力场的变化C、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D、小地震的活动等。43、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叫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异常和微观异常。下面(BCD)属于宏观异常。A、地应力变化B、地下水变浑浊、冒泡等异常变化C、动物异常反D、地声、地光44、地震监测台网主要由(ABCDE)组成。A、省市台网中心B、测

16、震台C、强震台D、流动台E、车载台网中心45、地震前兆观测测项有(ABCD)oA、地壳形变B、地震电磁C、地下流体D、重力观测46、下列行为,(ABCD)会对地震观测环境造成破坏。A、爆破、采矿、采石、钻井、抽水、注水B、在地下流体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堆积和填埋垃圾、进行污水处理C、在观测线和观测标志周围设置障碍物或者擅自移动地震观测标志D、在地形变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内进行振动作业47、我国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原则是(ABC)oA、小震不坏B、中震可修C、大震不倒D、建筑物全面抗震48、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的原因主要有(ABCDE)oA、没有按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防B、将建(构)筑物建在活断层上C、建(构

17、)筑物位于软弱地基上D、抗震设计不合理E、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49、地震对人造成伤情严重的类型是?(ABCD)A、机械性致伤、冻伤、淹溺、烧伤B、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C、休克与地震伤感染D、完全性饥饿50、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要求包括(ABCE)。A、统一指挥B、功能齐全C、反应灵敏D、突出重点E、运转高效三、判断题(共50题)1 .防震减灾的工作内容概括为: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与恢复重建和地震科学技术研究等。(J)2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J)3 .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每年的5月12Bo(X)4

18、 .2009年5月12日是我国的第一个“防震减灾日”。(X)5 .国家不允许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义)6 .从事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防震减灾的标准。(J)7 .12322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热线是全国地震系统面向社会开展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的统一专用号码。(J)8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J(J)9 .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是震灾预防、紧急救援、地震监测预报和台网建设。(义)10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J)11 .地球上平均每年发生5万余次地震。(义)12 .根据历史地震

19、数据统计,地球上平均每年发生6级以上地震20余次。(义)13 .地壳运动按运动的速度可分为长期缓慢的构造运动和较快速的运动两类。(J)14 .弹性回跳说认为地幔对流是板块运动的主要驱动机制。(X)15 .大陆漂移说认为弹性回跳是构造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X)16 .地震发生与构造运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J)17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层水平错动300余千米,均隐伏在地下。()18 .地震断层一般在中上地壳最为明显,有的直接出露地表,有的则隐伏在地下。(J)19 .天然地震是地球内部活动引发的地震。(J)20 .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J)21 .地震活动在时间分布上是不均匀

20、的。(J)22 .历史地震统计结果显示,地震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是无规律的。(X)23 .强烈地震可以在地表留下多种地震地质痕迹。(J)24 .地震都是天然形成的,人类不可能制造地震。(义)25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J)26 .在全球已发生的天然地震中,约有85%发生在板块边界。(V)27 .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称为板缘地震,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发生的绝大多数地震均属此类。(J)28 .目前人类可以控制地震活动。(X)29 .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强烈地震的地区,今后也不会发生强烈地Io(X)30 .地震分布集中的地带称为地震带。(J)

21、31 .全球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J)32 .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欧亚地震带上。(X)33 .我国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影响,地震活动频繁。(V)34 .我国是全球地震最活跃的国家之一。(J)35 .我国地震活动具有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特点。(V)36 .地震灾害会对人类生态环境造成持续的影响。(J)37 .被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覆盖的,在地表没有醒目迹线的活断层称为隐伏活断层。(J)38 .地震活动频度相对较高的时段称为地震活跃期。(义)39 .地震造成的没有明显错动的地面裂缝称为地震断层。(义)40 .地震过程中构造因素产生的地表破裂称为原生地表破裂。(V)41 .震级是对地震破坏规模的一种量度,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有关。(义)42 .震级越高,破坏性越强。(X)43 .对于一次地震而言,只能有一个震级。(J)44 .地震震级的大小是由仪器测定和计算得出的。(J)45 .震级大小与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多少有关,震级越高,感知到的地面震动越强。()46 .震级相差一级,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2倍。(V)47 .地震基本参数是指发震时刻、震源位置和震级。(J)48 .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J)49 .震中的地理位置用经纬度表示。(J)50 .震中距是指地表某一指定地点到震中的距离。(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