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重庆市长寿区湘科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科学试卷答案卷尾.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80775 上传时间:2025-08-1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长寿区湘科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科学试卷答案卷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长寿区湘科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科学试卷答案卷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长寿区湘科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科学试卷答案卷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长寿区湘科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科学试卷答案卷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4-2025学年重庆市长寿区湘科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质量监测科学试卷答案卷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长寿区2025年春期小学期末质量自主测试六年级综合学科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科学(6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绿色植物的叶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将二氧化碳与水合成养料(淀粉),同时放出O这个过程叫作O2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栖息地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叫O3 .高处的物体、压缩的弹簧和压缩的空气具有的“蓄势待发”的能量,称为。行驶的汽车、飞行的子弹具有的“运动”的能量,称为O4 .流线型外形可以减小物体在水中或空气中运动时的o5 .人体各种各样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都是人的o6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指的是;“一母生九子,连娘十个

2、样”指的是o7 .燃料可以给我们提供热能、和o8 .太阳能是太阳“燃烧”释放的热能,主要表现为()。9 .秦山核电站是利用发电,三峡电站是利用发电。10 .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割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o11 .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有污染、污染、污染。12 .垃圾的和再利用,是人们解决回收或再利用资源的重要办法。而垃圾,就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且关系重大的一项措施。二、选择题(题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到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13 .云和雾都是由水蒸气遇()后凝结成的很多小水滴或小冰晶飘浮在空气中形成的。A.风B.热C.冷14 .地球与月球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oA.太阳

3、系B.地月系C.小行星15 .()属于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它由七颗星组成一个勺形,从星座图形上看,它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部。A.北极星B.北斗七星C.恒星16 .在奥斯特发现电能生磁后,人们发明了()oA.空心气动圆球B.蒸汽机C.电磁铁17 .20世纪30年代,()临危受命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A.茅以升B.詹天佑C.竺可桢18 .我国很早就利用()方法改良果树品种,利用()方法选育动物良种。A.杂交;嫁接B.嫁接;杂交C.嫁接;克隆19 .通过化石比较研究,我国现存的银杏、苏铁、扬子鳄、白暨豚、中华鳍(xun)等与几千万年前的同类生物很相似,变化不大,这些生物被称为()A.活化石B.化石C.古生

4、物20 .恐龙属于()oA.爬行动物B.哺乳动物C.鸟类21 .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oA.焚烧落叶B.增加绿地面积C.汽车改用清洁燃料22 .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技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提高。A.信息时代B.农业时代C.工业时代三、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后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后打“X”。全打“W或“X”一律不给分。每小题1分,共5分)23 .伏特电池将化学能转换成为电能。()24 .在太阳系家族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金星。()25 .光年是天文学中使用的时间单位。()26 .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古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在地层中所留下的化石,向我们揭开

5、了其中的奥秘。()27 .煤、石油、天然气也叫化石能源。()四、实验操作题(共10分)28 .实验探究题。狼鹰蛇草鼠麻雀蝗虫野兔分析上图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请写出一条食物链?(2)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连结而形成的复杂营养关系叫作()o请分析,该食物链中某一环节的生物消失了,会出现什么情况?29 .水的净化。如图所示,自制简易净水器序号可以加入的材料是,序号可以加入的材料是一通过和,一般能分离出水中可见的颗粒状杂质。你觉得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本地的水质?五、问答题(5分)30 .我国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请将你的建议写在下面。1. 氧气光合作用【详解】植物的叶片是制造营养物质

6、的“加工厂”,太阳光是能量来源,叶片借助太阳光的能量,利用茎输送来的水分和叶片吸收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营养物质,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2. 生态平衡【详解】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它们生活在多种多样的栖息地中,生物及其栖息地的多样性,也使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栖息地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叫作生态平衡。在生态平衡下,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3. 势能动能【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高处的物体、压缩的弹簧和压缩的空气具有的“蓄势待发”的能量,称为势能。行驶的汽

7、车、飞行的子弹具有的“运动”的能量,称为动能。4. 阻力【详解】流线型外形(如飞机机翼或鱼的身体)可以使水流或空气更顺畅地流过物体表面,减少物体运动时遇到的阻力。5. 性状【详解】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人体各式各样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都属于人的性状。6. 遗传变异【详解】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的是生物的遗传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生物的变异现象。7. 动力光能【详解】燃料可以给我们提供热能、动力和光能。通过燃烧,

8、燃料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用于取暖、烹饪、工业加热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发动机(如汽车、飞机、轮船的发动机,发电厂的汽轮机等),提供动力。燃料燃烧时会发光(如蜡烛、煤油灯、篝火)。在发电过程中,燃料产生的电能也可以用来点亮电灯,最终提供光能。因此,光能也是燃料能提供的一种能量形式。8. 光【详解】太阳能是太阳“燃烧”释放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光。太阳能普遍易得,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人类诞生以来,生存和生活就离不开太阳能。9. 核能水力(能)【详解】水电站,是能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水电站利用水流的力量进行发电。秦山核电站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水力发电是水能的一种主要

9、利用形式,三峡水电站是利用水能发电的。10. 海洋【详解】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割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约71%。它由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冰洋和北冰洋五个主要部分组成,这些部分相互连通,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水体系统。11. 工业农业生活【详解】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工业生产中废物的任意排放农业上大量不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12. 回收分类【详解】生活中的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是人们解决回收或再利用资源的重要办法。而垃圾分类,就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且关系

10、重大的一项措施。提高物品的利用率,减少垃圾,也是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13. C【详解】云和雾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的过程。当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下降时,会从气态变为液态或固态,形成云(高空)或雾(地表)。故选C。14. B【详解】地球和月球共同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太阳系包含太阳及其周围的行星等天体,而小行星是太阳系内的一类天体,并非系统名称。故选B。15. B【详解】大熊星座的显著特征是北斗七星,由七颗亮星排列成勺状,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部。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并非大熊星座的组成部分;恒星是泛指所有发光星体,并非特定星座名称。故选B。16. C【详解】奥斯特发现电能产生磁

11、后,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电磁铁。电磁铁通过电流产生磁场,是电能生磁的直接应用。A选项空心气动圆球与气压相关,B选项蒸汽机依赖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均与电生磁无关。故选C。17. A【详解】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詹天佑是铁路工程专家,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竺可桢是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故选Ao18. B【详解】嫁接是植物繁殖中常用的无性繁殖方法,用于改良果树品种;杂交是通过不同品种交配选育动物良种的方法。故选B。19. A【详解】A.活化石指现存生物与远古化石中的同类极为相似,如银杏、苏铁等。正确。B.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并非现存的生物。错

12、误。C.古生物指已灭绝的远古生物。错误。故选Ao20. A【详解】恐龙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21. A【详解】A.焚烧落叶会产生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加剧空气污染。错误。B.增加绿地面积能吸收污染物并释放氧气,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正确。C.汽车改用清洁燃料可减少尾气排放的污染物。正确。故选Ao22. C【详解】蒸汽机的发明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推动了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与计算机技术相关,农业时代早于工业革命。故选

13、C。23. 【详解】伏特电池(伏打电池)通过内部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电流,属于化学电池的一种。其能量转换过程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与题干描述一致,因此判断正确。24. 【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金星是第二近的行星。题目中“离太阳最近的是金星”不符合实际顺序,因此判断错误。25. X【详解】科学家用光年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一光年就是光在一年内所“走”的距离,大约10万亿千米。“光年”是天文学家用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的距离单位。题干错误。26. 【详解】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地层中的化石来了解古代生物及其生活

14、环境。化石是古生物的遗体、遗迹或遗物经过自然作用形成的,如骨骼化石、足迹化石等。这些化石记录提供了生物进化、地质年代等信息,符合科学认知。题目描述正确。27. 【详解】煤、石油、天然气是由古代生物遗骸经过漫长地质变化形成的,这类能源统称为化石能源。题目中的描述符合科学定义,因此正确。28. (1)草一蝗虫一麻雀(2)食物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物种数量变化;生物多样性降低【分析】生物之间普遍存在着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生物紧密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食物链。【小题1】根据图中给出的生物(草、蝗虫、麻雀),可以写出一条清晰的食物链:草一蝗虫一麻雀。生产者(草)通

15、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初级消费者(蝗虫)吃草获取能量,次级消费者(麻雀)吃蝗虫获取能量。箭头方向表示“被吃”的关系。【小题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通常不止一条食物链。生物之间往往有多种捕食关系,例如麻雀可能也吃其他昆虫,蝗虫也可能被其他鸟类或蜘蛛捕食。这些相互交织、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共同构成了食物网。食物网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更全面、更稳定的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路径。【小题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如果食物链中的某一环节(比如蝗虫)突然消失,直接依赖于它的捕食者(麻雀)会因为食物来源减少而数量下降。同时,蝗虫的猎物(草)会因为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加,可能过度生长或导致其他依赖草

16、的食草动物竞争加剧。这种连锁反应会打破原有的平衡状态。消失生物的上一营养级(草)和下一营养级(麻雀)的数量会发生变化。草可能增多,麻雀可能减少。这种变化还会波及到与这些生物有其他关系的物种。29. (1)石头木炭(2)沉淀过滤不向河流乱扔垃圾和倾倒污染物;参与清洁河流等公益活动;通过社区宣传、学校教育等方式普及节水和水质保护知识;严格控制污染源头;划定水资源保护区。【分析】净水器中的小卵石、石英沙都是起过滤作用,过滤应由粗到细,先用小卵石过滤,再用石英沙过滤。【小题1】序号的材料:石头石头(或小石子)通常用于净水器的底层,起粗滤作用,可过滤较大的悬浮物和杂质。序号的材料:木炭木炭(或活性炭)用

17、于中层,主要作用是吸附异味、色素和微小杂质,提高水质纯净度。【小题2】在“水的净化”实验中,沉淀和过滤可以分离出污水中可见的颗粒状杂质,沉淀:通过静置使较大颗粒沉降到底部。过滤:利用滤材(如纱布、沙层)截留悬浮颗粒。【小题3】保护本地的水质可以:减少污染:不向河流乱扔垃圾和倾倒污染物,避免直接排放生活污水。参与环保活动:如清洁河流、植树造林等,改善水体环境。宣传教育:通过社区、学校普及节水与水质保护知识,提高公众意识。政策监管:政府应严格管控工业、农业污染源头,划定水源保护区。个人行动:使用环保清洁用品,减少化学物质入河。30.节约能源;减少损耗;提高利用率;开发新能源;可以进口等方式。【详解

18、节约能源:这是最直接也往往是最经济有效的方式。通过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例如,推广节能家电、提高建筑保温性能、倡导绿色出行等。这能从需求端减少能源压力。减少损耗:在能源的生产、运输、转换和使用各个环节都存在损耗。通过技术升级和管理优化,减少这些“跑冒滴漏:比如改进电网输电效率、减少工业生产中的能量浪费等。这相当于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变相增加了可用能源。提高利用率:这与节约和减少损耗密切相关,但更侧重于如何更充分地利用已经消耗的能源。例如,发展热电联产、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提高能源转换设备(如发电机组)的效率等。让每一份能源都发挥更大的作用。拓展外部来源:开发新能源:是解决能源短缺的长远之计和根本出路。我国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大力发展这些清洁能源,不仅能补充传统能源的不足,还能改善能源结构,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和环境污染。进口:在国内能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国际贸易从国外购买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甚至电力)是必要的补充手段。这可以快速缓解短期内的能源紧张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