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公园评价指南》编制说明.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82564 上传时间:2025-08-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零碳公园评价指南》编制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零碳公园评价指南》编制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零碳公园评价指南》编制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零碳公园评价指南》编制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零碳公园评价指南》编制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零碳公园评价指南(送审稿)编制说明一、项目背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郑重宣示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新目标,自此,“双碳”工作成为引领中国未来数十年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主线。为系统部署和全面推进“双碳”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10月相继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36号)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特别强调要“完善绿色发展标准

2、化保障”,并明确提出“实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工程”,凸显了标准化在支撑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实现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深圳市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和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始终肩负着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先行先试、探索经验的国家使命。2021年5月,深圳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时任市长覃伟中同志明确指出:“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要以先行示范的标准率先实现碳达峰,并以碳达峰、碳中和倒逼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深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等结构的调整优化,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2021年6月正式公布的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

3、纲要进一步明确要求“推动低碳试点示范深化创新,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评价标准体系,提速国际低碳城建设,积极开展零碳、近零碳示范工程探索”,为深圳落实“双碳”目标提供了清晰的行动路径。在此背景下,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碳汇空间,公园绿地在深圳市实现“双碳”目标进程中扮演着日益关键的角色。建设零碳公园,已成为深圳市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提升公共空间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和具体实践。为科学引导和规范零碳公园的建设与运营,亟需建立一套系统、科学、可操作的评价标准体系。通过明确零碳公园的核心内涵、关键指标、科学评价方法及实施路径,旨在:规范和引领零碳公园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为政府及相关

4、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监管抓手,推动城市公共空间领域“双碳”目标的精准落地与量化评估,总结凝练深圳经验,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二、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2024年4月,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4年深圳市地方标准计划项目任务的通知,由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牵头起草零碳公园评价指南。本文件的提出和归口单位为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二)主要起草过程1.规划、立项阶段2024年4月,零碳公园建设及运营规范获深圳市地方标准立项。2024年5月一2024年6月,制定标准研制工作方案,成立标准编制组,建立工作联络机制。2组织起草阶段2024年7月一2024年8月

5、编制组针对不同类别的现有公园现状和低碳建设发展现状进行资料调研和实地调研,对相关案例进行研究,明确零碳公园评价指南的适用范围以及框架结构。2024年9月一2024年10月,编制组分析借鉴零碳城市、零碳社区、零碳园区等相关理论及标准,实地走访已建、在建的零碳公园,并根据调研成果分析总结,逐步细化完善标准内容,形成编制组讨论稿。2024年11月,编制组就标准文件讨论稿召开专家咨询会,共收集到5位专家反馈的15条意见。编制组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文件进行修改,共计采纳意见13条,部分采纳意见2条,不采纳意见O条。编制组对部分采纳的意见进行细致说明。2024年12月2025年2月,编制组进一步对标准文件

6、进行校对修订。针对修改后的标准文件,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于2025年3月组织召开“零碳公园评价交流座谈会,会上听取各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的零碳公园建设实践经验,对现有指标情况进行梳理优化。2025年4月,编制组赴北京、天津公园开展调研,学习国内城市在公园零碳建设及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评估评价标准的适用性。结合调研经验,编制组进一步完善标准文件,形成零碳公园评价指南征求意见稿。3征求意见阶段2025年5月,面向市、各区(含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有关单位发函征求意见。收到来自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深圳市水务局、深圳市南山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等反馈意见

7、共16条,其中采纳13条,部分采纳3条。编制组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进一步完善标准文件及相关配套资料,形成零碳公园评价指南送审材料。三、地方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以及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标准的对标情况(一)标准主要内容及依据本文件规定了零碳公园创建和评价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流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自然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的零碳建设、运营管理成效评估。本文件依据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GB/T240402008)s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13782019)、零碳公园建设及运营规范(

8、DB4403/T420)等相关标准要求,同时总结和提炼深圳市自然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和社区公园等建设实践经验编制而成。(二)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标准的对标情况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国内围绕绿色低碳园区、社区、景区等陆续发布相关评价标准。在标准文件编制过程中,围绕国内零碳领域的领先标准展开深度调研,系统梳理了绿色工厂评价通则(GBT36132)s零碳工厂评价规范(T/CECA0171-2022)、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T/CECA-G03442025)、低碳社区评价技术导则(DB11/T1371-2016)及深圳本地低碳园区评价指南(SZDBZ308-2018),零碳公园建设及运营规范(吸收进框管

9、控城市DB4403/T420-2023)等核心内容。在核心理念上,了国内标准中“全生命周期管理”“量化减排目标”的先架,确保评价流程从规划、建设到运营的全链条闭环逻辑与国内主流标准保持一致。同时,针对公园作为生态碳汇空间和公共服务载体的独特属性,在指标设计上进行了差异化创新:强化负碳指标,将“绿容率”“碳汇增长率,纳入指标体系;新增“零碳科普,相关指标,填补了国内现有标准对公园场景公共属性覆盖不足的空白,使评价体系更贴合公园的功能定位。在国际标准方面,现很多国家已成熟运行低碳/零碳相关标准,应用较为广泛的如美国的零排放建筑指南,用于评估和认证建筑的环境友好程度和能源效率,包括了从建筑材料使用到

10、能源系统设计等多个方面的要求,旨在实现建筑的零碳排放或低碳排放目标;英国的零碳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估和指导园区开发过程中的环境可持续性和碳排放管理,关注园区内的基础设施、交通、能源供应和社区参与等多个方面;日本的零碳园区评价体系,旨在通过系统评估和认证,推动园区内建筑和基础设施的能效改善和碳排放减少,强调技术创新、节能措施和环境管理的综合应用。标准编制前期重点研究调研ISO14064-1:2018组织层面温室气体排放和清除的量化和报告指南LEEDforNeighborhoodDevelopment)(LEED-ND)o七、实施标准的措施建议拟通过开展标准的宣贯、培训和标准实施跟踪检查等方式推动标准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