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设施及实施环境管理程序1、目的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和环境保护的目的所需要的基础设施,确定并管理为达到产品和服务符合要求和环境保护所需的工作环境。2、范围适用于对为实现产品和服务符合性及环境保护所需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控制和管理。3、职责1.1 项目部负责对实现产品和服务符合性和环境保护设施所需的基础设施进行控制和管理。3. 2项目部负责对实现产品和服务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进行控制。4、程序3.1 基础设施的确定、提供和维护保养3.1.1 公司为实现产品和服务符合性和环境保护活动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a.建筑物、工作场所(如办公和生产场所)和相关设施(如供应水、汽、电的设
2、施);b.过程设备(如机器、各类控制设备、各种工具、辅具及控制软件、测试软件等);c.支持性服务(如运输、通讯或信息系统等)。3.1.2 设施的提供a.项目部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及公司发展的需要,填写“设备配置申请单”,注明设施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等,报总经理批准后,由综合办公室业务负责组织采购或自制。b.设备选型:应优先采购低噪声、低能耗、无污染的绿色环保设备。4. 1.3设施的验收a.采购或自制完成的设施,项目部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确认满足要求后,由使用部门在设备验收单上签字验收,记录设施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设备验收单由研发
3、运营管理部保管。低值易耗的工具、辅具等由使用部门自行验收。b.验收不合格的设施,采购部与供方协商解决,并在设备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C.研发运营管理部对验收合格的设施进行编号,建立设备履历表,并在设备台帐上登记。d.低值易耗的工具、辅具由仓库凭验收单办理入库手续。4.1.4设施的使用、维护和保养a.对于大型、精密设施或特殊过程所用的设施必须有操作规程,相关操作人员应经培训I、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b.研发运营管理部制订设备检修/保养计划,规定保养项目、频次、发给使用部门执行,监督检查执行情况。保养人员认真填写设备点检表,每月整理报研发运营管理部作为制订检修计划的依据。c.项目部每年12月制订下
4、年度的设备检修/保养计划,并组织实施,作好设备检修记录。d.日常服务中无法排除的故障,应填写设备维修申请单,报生工程检修。检修中的设施应挂红色抢修牌,检修好的设施应有使用部门负责人签字验收方可使用。注:机器报警故障时由工程技术人员对机器进行检查,调试参数,排除故障,待镀膜完成后由技术人员对故障机器中的镜片进行确认检查,并在流程单上备注“全检外观、特性”,检验合格后可按正常流程生产,若检验不合格,在由工程技术人员对机器进行分析处理,并对下一罩的镜片进行验证后进行批量生产。e.项目部应将检修情况记录在相应的设备履历表上,现场的设施应有统一编号,以便于维护保养f.设备均用于生产HSF产品,若确有特殊
5、情况需生产“非标产品”,必须由项目部主管批准专用生产设备,明确使用周期,由专人负责此批“非标产品”的制造全程。使用结束后,车间指定人员对该生产设备进行清理,相关物料全部撤离,品管工程师现场确认后方可生产常规产品,以防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混料等异常现象(注:本条款同样适用于夹具等)。4.2设施的报废a.对无法修复或无使用的设施,由项目部填写设备报废单,经总经理批准后报废,研发运营管理部在设备履历表及设备台帐中注明情况。b.对低值易耗的工具、辅具等,由使用部门填写设备报废单报项目部经理批准,即可报废。c.报废的设施应挂黑色报废牌。4.3工作环境项目部应确定并管理为实现产品和服务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也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心理的要求(如创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更好发挥员工的潜能),为此应做到:a,配置适用的厂房和办公场所,并根据需要适当装修,防止暴晒、风雨侵蚀和潮湿;b.配置必要的通风、照明、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卫生、安全;c.项目部对车间设施实行日常维护,提高工作效率;d.确保员工生产符合劳动法规的要求,营造融洽的工作气氛。e.如有噪声、异味、高温、强光、粉尘、腐蚀等环境因素的工序,因适当做好安全保护。5、相关文件无6、相关记录设备管理台帐年度设备预防性维护和保养计划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设备故障检修记录表设备验收单设备封存、启用、报废申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