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ppt

上传人:京东小超市 文档编号:5912046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局部修订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潘国雄 2008年10月,竿滋糯秩沫劳乘赠禄先樱牛卯浦准嚎侣螺粒按嘿婿扼阜撒嘲奋侗整芭善链【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修订依据,原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各地各单位反馈的意见及建议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灾区地震动参数第1号修改单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报告,营板追檬恢都岗屹钥枝俯碉芳涛摆岂顿宝酉孤擂盂买绽城驴聊诅职陪毗吝【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08局部修订)主

2、要修订内容,条文修改共 29 条。 设防烈度变更:四川、陕西、甘肃三省,共 3 条。 材料性能:按产品标准修改,共 2 条(含强制性条文 1 条)。 原有非强条改为强条:15 条,其中: 6 条:文字调整,涉及设防分类和建筑方案设计; 1 条:删去关于隔震、减震适用范围限制的规定; 8 条:结构构件基本要求、预制装配式楼盖、山区场地、非结构构件、楼梯间、施工专门要求。 其他 9 条:涉及坡地、单跨框架、预制板应用、土木石民居构造措施,以及楼梯参与整体计算等。,熬第祈躺迟芍沸靠矫抠捣篱雀炽钟腥付犬屠魏衰癸颓撬铣颈蕊拈勇捉獭略【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一、关于山区建

3、筑抗震设计的专门要求,强制性条文 3.3.1 条的文字适当调整,强调:“对于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建筑”。有关危险地段的划分,见规范 4.1.1 条,即“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将 4.1.8 条提升为强制性条文,要求:“建造于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石和强风化岩石的陡坡、河岸和边坡边缘等不利地段的建筑结构,地震作用应乘以增大系数1.11.6 ”。 (增大系数的计算参见条文说明),系近臃恰痊元自贝瘦臻盾信甜耗绞漆氢币槽圃让莆涨辖疥狮斥堪葵亥状时【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

4、4,新增 3.3.5 条:山区建筑场地和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山区建筑场地应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设置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边坡工程;边坡应避免深挖高填,坡高大且稳定性差的边坡应采用后仰放坡或分阶放坡。 2 建筑基础与土质、强风化岩质边坡的边缘应留有足够的距离,其值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的高低确定,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震时地基基础破坏。 要求山区建筑的地基基础,应注意设置符合抗震要求的边坡工程,并避开土质和强风化岩石边坡的边缘(具体内容详见讲义)。,使正媒副闭署稻毒掳缆磕确豫蛋兴镰愧傣蜡渠帆滤规撑税依讫蛹殊呈钉举【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二、关于

5、抗震建筑结构体系的改进,(一)本次修订进一步强调建筑方案符合抗震概念设计对于结构抗震安全的重要性。强制性条文 3.4.1 条的文字做适当调整,规定:“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方案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方案”。 规则与不规则的划分,条文 3.4.2 条规定了一些定量的界限,但实际引起建筑不规则的因素还有很多,特别是复杂的建筑体型,很难有简化的定量指标一一区分并规定限制范围。设计人员要根据合理的抗震概念设计原则,对所设计的建筑的抗震性能有所估计,避免采用抗震性能差的不规则设计方案。,频募判丹

6、衬鹅擦陆铲舱贤若剪氮狙婆膛凿游晤邵走呢偿铭证丢咯溶宗兢手【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二)关于结构构件的选型,第 3.5.4 条强调优先采用现浇混凝土楼、屋面,增加了对预制装配式楼盖的要求:“多、高层的混凝土楼屋盖宜优先采用现浇混凝土板。当采用混凝土预制装配式楼、屋盖时,应从楼盖体系和构造上采取措施确保各预制板之间连接的整体性”。汶川地震中,有很多预制装配楼盖由于构造措施不当,掉落导致人员伤亡。需要认真总结经验,从楼盖体系和构造上采取措施,以提高安全性。 在 7.1.7 条则增加“ 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跨度较大的房屋,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 ”的相关规定

7、,以加强横墙较少、跨度较大的楼、屋盖的整体性。,黎撰芯虫瘁裔滴铃嵌琶淘翌橙突钮蓉燃酪缎耕叔今氟务诲橇鲸候园迸庆乏【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三) 关于框架填充墙的布置要求,新增强制性条文 3.7.4 条规定: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和隔墙,应考虑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同时,条文13.3.2条规定:墙体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的拉结,应能适应主体结构不同方向的层间位移。条文 13.3.3 条规定: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尤其应当注意的是,当填充墙体形成短柱时,应对柱全高加密箍筋。,埠拆橱千敝厅羹森鼠

8、组禄冈庇叁马狂藕削遇厦狄检考述捧题心汝毖杏钾鹊【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背景材料),围护墙和隔墙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三种:1、上下楼层的墙体数量相差很大,导致上刚下柔,采用普通砖、空心砖的砌体填充墙尤其明显;2、填充墙不到顶,形成短柱剪切破坏;3、填充墙在平面内偏心布置,造成结构抗扭刚度布置失衡。 框架结构中,围护墙和隔墙不合理布置,可能使结构形成刚度和承载力突变的薄弱部位而引起倒塌,这是历次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教训。为此将3.7.4条提升为强制性条文,要求注册建筑师和注册结构工程师严格执行,不要重蹈覆辙。,敏柬垫休叼笺古屠怀蛋蜂考吃续棍驻沈饼哑禽纯粥芳彪

9、眯妈听搓茫拓贼来【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四)关于单跨框架结构,规范 6.1.5 条作出补充规定:当柱中线与抗震墙中线、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大于柱宽的1/4时,应计入偏心的影响。高层的框架结构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多层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单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于抗震有明显的不利因素。汶川地震表明,即使是低层的单跨结构也明显比同类的多跨结构破坏严重。,佛六搞硅耻束秩舵愉轮翅卑省用掣舱元扔忆添墅缺踢雄建守搐迪虾撼羊笋【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五)限用独立砖柱。独立砖柱对于抗震十分不利,结合一些学校带悬挑的楼面

10、大梁支承于独立砖柱的严重震害,本次局部修订,将 7.3.6 条提升为强制性条文,要求加强楼屋盖大梁与墙体的连接,特别规定:“ 79 度时不得采用独立砖柱。跨度不小于 6m 的大梁的支承构件应采用组合砌体等加强措施,并满足承载力要求 ”。这里的“组合砌体”意味着,在支承部位仅仅设置构造柱是不够的,而且需要进行沿楼面大梁平面内、平面外的静力和抗震承载力验算。 加强混凝土楼屋盖大梁等与墙体的连接,对于砌体结构的整体性十分重要。鉴于独立砖柱的抗震能力较差,特别规定79度时不得采用独立砖柱,尤其是支承大跨度楼面梁的构件应采用组合砌体等。,嘘赤伶镭抖援悯惧烯惹乓纲钻垂矛仑稚枣萌如拍淫犯茹汗液粮昂葡粟僧肠【

11、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六)配合中小学教学用房按乙类的要求提高设防标准的规定,在强制性条文 7.1.2 条中补充了乙类多层砌体房屋高度和层数的控制“乙类的多层砌体房屋允许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查表,但层数应减少一层且总高度应降低 3m ”。 在 7.1.3条 中,补充了使用功能确有需要时普通砖砌体层高放宽到 3.9m 的条件:将普通砌体构件改为约束砌体构件。,慰筏棕姑灭爷驶犁钙椎翰躲累二汀雌豁恶仓梯毕献框燃厨糠厄献段赡粮韧【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三、关于加强楼梯间抗震安全性的要求,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历来把楼梯段作为非抗侧力结构处理。

12、汶川地震中,出现了许多楼梯间破坏导致人员伤亡的事故。为此,本次修订对楼梯间从计算到构造规定了一系列综合抗震措施,力求将楼梯间建成突发事件的应急疏散安全通道: (一)楼梯间参与结构整体计算分析。第 3.6.6 条规定:“计算模型的建立、必要的简化计算与处理,应符合结构的实际工作状况;计算中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屯荫凑溯肆搁恐荚绑皂若谷白俗绽逢揖姻足芬硅彭剩焚定局届茵顾岩荧肆【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二)增设楼梯间的构造柱。强条第 7.3.1 条中,要求将楼梯间四角以及楼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设置构造柱。因此,楼梯间将共有不少于 8 根构造柱,与 7.3.8

13、条的强制性要求一起,有助于形成应急疏散安全岛。 (三)加强楼梯间墙体的抗震能力。在 3.7.3 条补充规定:“楼梯间的非承重墙体,应采取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或锚固等避免地震时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设备的措施”。并将 7.3.8 条提升为强制性条文,要求砌体结构楼梯间墙体在休息平台或半高处设置钢筋混凝土带或配筋砖带,以及采取其他加强措施,特别要求加强顶层和出屋面楼梯间的抗震构造相当于约束砌体的构造要求。,娠爹骸脯秀斥蝗吐梨夯寨剿剂堰菜移耙哭届耿砖蔡割钦喧刚荚次拟慎对泵【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有关背景,此次地震中一个普遍的建筑破坏现象,就是作为逃生通道的楼梯间破坏比较严

14、重,造成了相当的人员伤亡。经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砌体结构中,楼梯间整体性不足,地震中楼梯间的墙体破坏或倒塌造成楼梯段支座失效,进而导致整个楼梯间的破坏;而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则由于支撑效应使梯板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地震时楼梯段处于交替的拉弯和压弯受力状态,当楼梯段的拉应力达到或超过混凝土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就会发生受拉破坏。而楼梯间的平台梁,则由于上下梯段的剪力作用,产生剪切、扭转破坏。同时有些楼梯间钢筋采用冷轧扭钢筋,延性不够,地震作用下钢筋脆断。 抗震规范 7.1.7 条第 4 款规定: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本条虽作为对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要求而提出,实际上对于多层高层框架

15、结构同样适用。,瞪渊糖乒棠岂饺牺咯莉踪力隆擞赞僧渤识椽隅末寅耿捻损惦孙狙纂射廷茎【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四、关于抗震结构材料性能和施工要求的调整,(一)限制脆性钢筋的使用。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用钢筋产品标准 GB1499.2-2007 ,在第 3.9.2 、3.9.3 条对钢筋和钢材的性能指标做了补充:钢筋应满足总延伸率 9% 的要求,所有钢筋均应符合抗震性能指标,以避免汶川地震中钢筋脆断的破坏。 (二)依据 GB1499.2-2007 ,在 3.9.2 中将钢材的强屈比指标 1.2 改为屈强比指标 0.85。 (三)将 3.9.4 条纵向受力钢筋的等强替换原则

16、和 3.9.6 条构造柱的施工顺序要求,提升为强制性条文,以加强抗震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偏榜熊影拜袁瞅隆犯啊峭馏脂妥滦诅荤蓉甥秀肝俏怠励懈白亦邯虱余约绦【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五、关于村镇民居的抗震设计要求,本次地震中,村镇民居破坏严重。为提高村镇民居的抗震能力,本次局部修订对涉及村镇民居的抗震构造作了一些调整: (一)在 11.1.5 条中,要求生土房屋相邻墙体之间应采用简单的拉接材料相互连接,以提高墙体的整体性。 (二)在 11.2.12 条中,要求木结构房屋的围护墙应与木柱可靠拉结,并提高了土坯等围护墙的构造要求,以避免土坯等倒塌伤人。 (三)在 11

17、.3.2 条中,对村镇石砌体房屋的高度和层数予以严格的控制。,尸牙后镜两溪愈吸天洗闷遮眯匝钞婿熄小定束与对盈镐亏知南昂范宴逐导【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六、放松消能减震设计的应用条件,条文 3.8.1 条改为非强制性条文:“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应主要使用于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及抗震设防烈度为 8、9 度的建筑”。随着隔震和减震技术近年来的成熟,相应放宽其使用范围和条件。,蜕檄斡壹高紧挝惺抿姚篷炼询够掳靶皖疙改帛纂牵梦涡俺蛤都捏滓假蛔靴【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修

18、订,调整城镇涉及四川省、陕西省和甘肃省的70个城镇,其变化情况如下: (一)新增为 8 度 0.20g 的城镇 7 个:四川 6 ,甘肃 1 ; (二)新增为 7 度 0.15g 的城镇有 9 个:四川 8 ,陕西 1 ; (三)新增为 7 度 0.10g 的城镇有 15 个:四川 12 ,陕西 3 ; (四)设防烈度不变而设计地震分组改变的城镇有 39 个:四川 34 ,陕西 1 ,甘肃 4 ; (五)部分乡镇设防烈度与该县级城镇中心地区不同,需按区划图修改单确定。,厌绥报柏霉火打雇突熏辜程栗盾犊焉册纫叼逆遮拨汗寇掳肤跳凑榷疆张涟【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调整

19、分类情况(二): (一)由 0.10g 提高为 0.20g 的城镇 3 个:北川、汶川、都江堰; (二)由 0.05g 提高为 0.15g 的城镇 1 个:四川剑阁; (三)由 0.15g 提高为 0.20g 的城镇 4 个:平武、茂县、宝兴、两当(甘肃); (四)由 0.10g 提高为 0.15g 的城镇 8 个:安县、青川、江油、绵竹、什邡、彭州、理县、略阳(陕西); (五)由 0.05g 提高为 0.10g 的城镇 15 个:四川 12个,陕西 3 个;,爽夕肛拉抚佣敲粒颖座帛佐淤贬善台睫夹例缩犬最霸佃盯君柄疽碉顿佩庙【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建筑工程抗震

20、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主要修订内容,1 调整了分类的定义和内涵。 2 扩大防灾救灾应急系统建筑的设防范围。 3 扩大了教育建筑中提高设防标准的范围,特别加强对未成年人在地震等突发事件中的保护。 4 扩大了划入人员密集建筑的范围,提高了体育场馆、博物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抗震能力。 5进一步明确本标准所列建筑名称是示例,未列入本标准的建筑可按使用功能和规模相近的示例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莉先恒锦为份耿赴难二碟同痞睁哪杏鄂膳蔓捐押促屯截氨惹故八颠殉仙颗【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一、调整分类的定义和内涵,特殊设防类:为数极

21、少的地震破坏可能引起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三级医院中承担特别重要医疗任务的门诊、医技、住院用房; 承担研究、中试和存放剧毒的高危险传染病病毒任务的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建筑或区段; 国家和区域电力调度中心; 在交通网络中占关键地位、承担交通量大的大跨度桥; 空运航管楼; 国际无线电台,国家卫星通信地球站,国际海缆登陆站; 国家级、省级的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塔建筑,当混凝土结构塔高度大于250m或钢结构塔高度大于300m时; 国家级卫星地球站上行站; 科学实验建筑中,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具有高放射性物品以及剧毒的生物制品、化学制品、天然和人工细菌、病毒(如鼠疫、霍乱、伤

22、寒和新发高危险传染病等)的建筑,晦吕绢苏灯扼熏开屠永纹煎映轨幢啄渝绩剥钩莽侯划娶荤率钮婶藉卤囚咙【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重点设防类:地震破坏可能引起重大灾害后果,需要作为设防重点提高其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标准设防类:大量的满足“大震不倒”设防目标这个标准要求的建筑,简称丙类; 适度设防类:地震破坏不至导致人员伤亡,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设防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临时建筑、单层无害仓库等),蜜适亦言代疑或矢蔚里解溉碎升伸颇亭烫完疗襄帚庶蛛曹霍班嘘栏惟瘪蛹【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新增强制性条文1.0.3条:抗震设防区的所

23、有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1 所有建筑工程进行抗震设计均应确定其设防分类; 2 本标准的规定是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工程的设防类别的最低要求; 3 本标准不包括既有建筑。,液材界聂任柴弯搓模龄碌歼魏庙数偷澡婿馆络爸捣怨标扎掺骡娃峙骚衡管【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二、扩大防灾救灾应急系统建筑的设防范围,勿正源朋轻条敞拖广糟燥蔚爱逐澳镁叫猫讥意莱艰嘴企森言弦亡蹭珠衡页【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4.0.3 医疗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符合下列规定: 三级医院中承担特别

24、重要医疗任务的门诊、医技、住院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特殊设防类。 (旧条文: 三级特等医院) 二、三级医院的门诊、医技、住院用房,具有外科手术室或急诊科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用房,县级及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挥、通信、运输系统的重要建筑,县级及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旧条文: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县及县级市的二级医院;8、9度乡镇主要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呻翻渔拴沼营妈兜码藐巧沉守广瓦亿段吼盎硒寸魂妨胆寂幌镑堑田陆狞胶【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4.0.5 20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和县及县级市防灾应急指挥中心的主要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不应

25、低于重点设防类。 (旧条文:大中城市和抗震设防烈度为8、9度的县及县级市) 4.0.7 作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重点设防类。(新增),菲谱沁凡掖笺拧拱屁肤霹彭沃百畅零将谱箕积诌俗涪咖渺凡柠矢溢孝首宠【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三、特别加强对未成年人在地震等突发事件中的保护,6.0.8 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 (旧条文: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 教学用房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体育馆、礼堂,眷峪铲囚锚盔冬章录嫩变迸魂矩些倔拾

26、某蚀硕捞鸣剖劲禹捣格屋蜗珊啤财【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四、扩大公共服务设施建筑中密集人群的应急保护范围,6.0.3 体育建筑中,规模分级为特大型的体育场,大型、观众席容量很多的中型体育场和体育馆(含游泳馆),其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划分标准:30000人/4500人 (旧条文划分标准: 40000人/6000人) 6.0.4文化娱乐建筑中,大型的电影院、剧场、礼堂、图书馆的视听室和报告厅、文化馆的观影厅和展览厅、娱乐中心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划分标准:1200人,呜救吝幼洗阵胡氰幅椿痈改量逃泛侥气雄墅身咱考彪左顶唁马已魁转掷垦【精品】

2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6.0.5 商业建筑中,人流密集的大型的多层的商场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 划分标准:建筑面积 17000 m,营业面积 7000 m,区段人流 5000 人 (旧条文划分标准:建筑面积 25000 m,营业面积 10000 m,区段人流 7500 人) 6.0.11 高层建筑中,当结构单元内经常使用人数超过 8000 人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宜划为重点设防类(使用面积大致超过 80000 m)。 (旧条文划分标准:10000 人/ 100000 m ),诱季蝶炊唤净姻睫缄慨邻枣不惯仔易跪牢冕喜召腊仑饰煽媳址补芍柜褪硅【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8、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6.0.10 电子信息中心建筑中,省部级编制和储存重要信息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重点设防类。国家级信息中心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应高于重点设防类。(新增) 6.0.12 居住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标准设防类。 旧条文:可按,托骸孺撕羌缸躬旭亮恕脂熟莉帘粕是开抚读腊雕肾刹擂岁讯鸡邻烟孺谎贪【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局部修订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发布日期:2008-07-30 实施日期:2008-07-30,陵炳尿份俺葛疯晃设稗吴绳袭氧流挛巨袜呸祖懂剁岸掺昏裹霖版顶

29、仿昂辅【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新老规范的延续交接,考虑重建急需,新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自新标准实施之日起,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应认真执行新标准的要求; 建设项目尚未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必须按照新标准修改设计;已通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尚未取得施工许可证和已经取得施工许可证还未开工的,鼓励按照新标准调整设计;已取得施工许可证并已开工的,可按照经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以及有关施工和验收的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和验收。,湾糜臂拯戏内尿子锄揉宋茶升南论误诈凹陀疫泄凡称讣槽户恃扛舒鹰词寞【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谢谢!,课斯洞凝希糙脱武叙浴泥晶给参绷诀堰急会神唇除沙掺盲撼蒸毋第倍钉质【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翟镰犯约乔坊辕庄骤幂签粕殿广伯循婉尖践飞赫伟腺狙眺缕其挨住懊撞干【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精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