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几种常见传染病的诊疗规范几种常见传染病的诊疗规范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谭德明谭德明法定传染病法定传染病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12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
2、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水 痘7/9/20252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7/9/20253定 义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也称日本脑炎。是由乙脑病毒(日本脑炎病毒)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发生于夏秋季,儿童多见。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征为主要特征。重症病人病死率高。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7/9/20254乙脑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有包膜,呈球型,直径2030nm,核心为含单股RNA的核衣壳。病原
3、学病原学7/9/20255乙脑病毒有三种蛋白:乙脑病毒有三种蛋白:C蛋白:蛋白:即衣壳蛋白E蛋白:蛋白:糖蛋白,血凝素,PH6.06.5凝集雏鸡、鸭 RBC,与吸附有关M蛋白:蛋白:位于包膜内侧其抗原性稳定:其抗原性稳定:仅一个血清型C蛋白蛋白E蛋白蛋白M蛋白蛋白病原学7/9/20256病原学培养特性培养特性 易感动物:乳鼠,脑内接种后病毒大量增殖,约3 5d后乳鼠的神经系统兴奋性亢 进,表现为肢体痉 挛、麻痹,最后导致死亡。病毒可在地鼠肾、幼猪肾等原代细胞,及AP61、C6/36蚊传代细胞内增殖,产生明显的CPE。抵抗力抵抗力 本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不强,对酸、乙醚和氯 仿等脂溶剂敏感,5
4、630分钟或1002分钟即可灭活。但对低温和干 燥的抵抗力很强,用冰冻干燥法在4冰箱中可保存 数年。7/9/20257流行病学7/9/202581950-2003年中国乙脑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点我国乙脑的高发省区为贵州和四川、云南等地。发病以10岁以下年龄组为主,发病数约占全年发病总数的90.12,其中又集中在2-6岁年龄组,发病占总数的46.06。7/9/20259流行病学 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流行三环节流行三环节7/9/202510流行病学Natural amplificationSusceptible population自然疫源性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zoonosis)7/9
5、/202511发病机制发病机制无症状感染无症状感染病毒血症病毒血症单核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免疫病理免疫病理是主要的发病机制是主要的发病机制直接损伤直接损伤脑实质病变脑实质病变7/9/202512病理解剖改变病理解剖改变大脑皮层、间脑、中脑最严重神经细胞病变:变性、肿胀、坏死细胞浸润和胶质细胞增生 “血管套”血管病变脑水肿7/9/202513临床表现潜伏期: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初热期初热期(13天):体温在12日内升高到3839,伴头痛、神情 倦怠和嗜睡、恶心、呕吐。小儿可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极期极期(410天):高热 体温高达3940以上。热度越高,热程越长 则病情越重;意识障
6、碍 嗜睡、昏迷;惊厥或抽搐;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恢复期(恢复期(极期过后6个月内):体温在25天降至正常,昏迷转为清 醒,有的患者有一短期精神“呆滞阶段”,以后言语、表情、运 动及神经反射逐渐恢复正常。后遗症期(后遗症期(6个月):个月):虽经积极治疗,部分患者在发病6个月后仍留有 神经、精神症状,称为后遗症。发生率约520%。以失语、瘫痪及精神失常最为多见。如继续积极治疗,仍可望有一定程 度的恢复。7/9/202514高热高热抽搐抽搐呼吸呼吸衰竭衰竭7/9/202515临床分型临床分型型别型别体温体温神志神志抽搐抽搐脑膜刺激症脑膜刺激症和和/或病理征或病理征呼吸衰竭呼吸衰竭病程病程后遗后遗症
7、症轻型轻型38-39清楚无不明显无1周无普通型普通型39-40嗜睡深昏迷偶有有无10d左右多无重型重型40-41昏迷反复明显可有2周左右常有极重型极重型41深昏迷持续明显迅速出现2-3d死亡有7/9/202516并发症发生率10%支气管肺炎:最常见肺不张败血症尿路感染褥疮7/9/202517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CSF检查:R,特异性IgM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病毒分离影像学检查7/9/202518CSF鉴别诊断正常正常病毒性病毒性化脓性化脓性结核性结核性隐球菌隐球菌外观外观清清清或微混清或微混混浊混浊毛玻璃样毛玻璃样清或微混清或微混压力压力(cm
8、H2O)5-12正常或正常或 20正常或正常或 明显升高明显升高细胞数细胞数(/L)08 x 1061000 x 106100-500 x 106100-500 x 106蛋白蛋白(g/L)0.150.45正常或正常或112 or 212 or 2糖糖(mmol/L)2.84.2正常正常Cl(mmol/L)120130正常正常细菌涂片细菌涂片-+7/9/202519诊断要点流行病学资料季节性易感人群临床表现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SF检查,血清学7/9/202520诊断标准疑似病例 流行病学资料:流行地区、流行季节 临床特征:发热、神志意识障碍临床诊断病例 符
9、合疑似病例条件,且CSF常规检查:压力增高,非化脓 样改变确诊病例 符合临床诊断病例条件,且下述3点中任一项阳性者:一个月内未接种乙脑苗,CSF抗乙脑IgM抗体阳性 恢复期血清中抗乙脑IgG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以上增 加者,或抗乙脑IgG抗体急性期阴性,恢复期转阳性者 CSF、脑组织、或血清分离出乙脑病毒者。7/9/202521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 中毒性菌痢其它病毒:CMV,HSV,EBV7/9/202522治治 疗疗一般治疗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对症治疗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恢复期及后遗症处理7/9/202523治治 疗疗一般治疗一般治疗 病人住院隔离,防蚊 严密监
10、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昏迷护理:保护角膜;昏迷抽搐防护舌咬伤;预防褥疮 水电解质平衡与能量供给:静脉给予足够量的液体,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给 予高热量的液体 鼻饲给予营养和液体7/9/202524高热高热抽搐抽搐呼吸衰竭呼吸衰竭对症治疗对症治疗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及时处理互为因果,恶性循环,及时处理!7/9/202525治治 疗疗高热的处理:设法尽快将体温控制在38左右 物理降温:可用30%酒精擦浴,在腹股沟、腋下、颈部放置冰袋;也可用降温床或冷褥。药物降温:解热镇痛药,可口服,或肛门给药 亚冬眠疗法,氯丙嗪及异丙嗪各0.51mg/kg/次,im,每46小时一次,同时物理降温 控制室温:将室
11、温控制在30以下,可采用室内放冰 块、电风扇、空调等。7/9/202526治治 疗疗抗惊厥或抽搐抗惊厥或抽搐 降温 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所致缺氧者,应 及时吸痰、必要时气管切开 治疗脑水肿:20%甘露醇1 1.5g/kg静脉注射或快速 静滴 脑实质炎:予镇静剂(安定、水合氯醛、副醛、苯巴比妥钠、苯妥英钠、异戊巴比妥钠)亚冬眠疗法。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应用7/9/202527治治 疗疗呼吸衰竭的治疗呼吸衰竭的治疗 保持呼吸道畅通、给氧、反复吸痰无效者,应及早气 管切开 呼吸兴奋剂 在自主呼吸未完全停止时使用效较佳。可 用洛贝林、可拉明、利他林等 血管扩张剂东莨菪碱、山莨菪碱有一定效果
12、积极治疗脑水肿 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7/9/202528治治 疗疗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干扰素(疗效尚不确定,需早期使用预防细菌感染:精心护理、抗生素预防用药激素的使用:尚有争议,一般认为使用不当弊多利 少,仅用于有频繁抽搐,脑水肿征象 明显者7/9/202529治治 疗疗恢复期及后遗症的处理恢复期及后遗症的处理 高压氧 功能锻炼 理疗、按摩、针灸 药物治疗 谷氨酸钠注射液、谷氨酸片、烟酸等促进血管神经功 能恢复 兴奋不安者可用安定、利眠宁或氯丙嗪 有震颤或肌张力高者,可用安坦,东莨菪碱或左旋多 巴,亦可使用盐酸金刚烷胺 肌张力低者,可用新斯的明 7/9/202530预预 防防管理传染源:
13、隔离病人管理家畜,幼猪疫苗接种 切断传播途径灭蚊、防蚊 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 6月12月婴幼儿为主要接种对象 接种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或地鼠 肾细胞减毒活疫苗,初种2次,0.5 ml/次,隔1 2周。7/9/202531流行性腮腺炎(Mumps)概概 述述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临床表现为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和轻度不适,可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7/9/202533病病 原原 学学 病原体: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病毒,为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仅一个血清型。理化特性 对物理、化学因素很敏感。存在部位
14、病人的唾液、尿液、血液、脑脊液中。7/9/202534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u 传染源 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u 传播途径 呼吸道(通过空气、飞沫传播)u 易感者 人类普遍易感,感染后获得持久免疫u 流行特征 冬春多见7/9/2025352005年年749例,例,2006年到年到11月月23日日795例(例(CDC)。7/9/202537流腮病例构成比的季节分布流腮病例构成比的季节分布7/9/202538发病机制发病机制病毒第一次病毒血症CNS/腮腺腮腺第二次病毒血症多器官病变:CNS,胰腺胰腺,睾丸睾丸,卵巢卵巢,心肌心肌,肾肾 上呼吸道上皮,局部淋巴结7/9/202539病 理腮腺腮腺的非化脓性
15、炎症(间质组织充血、水肿,淋巴细 胞浸润腺泡坏死)腮腺导管口卡他性炎症腮腺周围水肿其他脑组织呈病毒性脑膜脑炎改变胰腺充血水肿睾丸曲精管上皮细胞充血,出血点淋巴细胞浸润,间质水肿,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7/9/202540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潜伏期:14142525天,平均天,平均1818天天全身症状:发热、头痛、无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咽痛等局部症状:发病12天后出现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肿痛,起病时先从一侧开始,多呈 双侧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如梨形,边缘不 清,坚韧感;轻度触痛。并有腮 腺管的红肿病程一般1周左右,有自限倾向 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解剖位置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解剖
16、位置7/9/20254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主要并发症主要并发症 神经系统 脑膜脑炎、脑炎(多见于儿童患者以脑膜受累为主,65%脑脊液有异常)耳聋多发性神经炎 腺体组织胰腺炎(恶心、呕吐、腹痛;10%)睾丸炎(1435%、单侧)卵巢炎(5%)其它:肾炎、心肌炎、乳腺炎、甲状腺炎等7/9/202544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正常或,淋巴细胞相对,有 并发症时WBC数可)血清和尿淀粉酶(90%血、尿淀粉酶升高)脂肪酶(胰腺炎时血脂肪酶升高)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 7/9/202545诊诊 断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7/9/202546 腮腺炎诊断标准l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
17、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l发病前14d-28d有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接触史或当地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2.1),并有下述任一表现者;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2.2.1)。伴脑膜脑炎时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或意识改变。伴睾丸炎时有睾丸或附睾疼痛。伴胰腺炎时有呕吐上中腹疼痛与压痛。疑似病例疑似病例符合下面任何一项符合下面任何一项7/9/202547腮腺炎诊断标准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2.2.2);并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2.2.1)。符合2.2.2和伴脑膜脑炎时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或意识改变。
18、符合2.2.2和伴睾丸炎时有睾丸或附睾疼痛。符合2.2.2和胰腺炎时有呕吐上中腹疼痛与压痛。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条符合下列任何一条7/9/202548腮腺炎诊断标准l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同时符合 一个月内未接种过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血清中检测出腮腺炎病毒特异性IgM抗体。l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同时符合 恢复期与急性期血清(间隔2-4周)腮腺炎病毒IgG抗体滴度比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含抗体阳转)。l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同时符合 唾液、尿、脑脊液等体液中分离到腮腺炎病毒。确诊病例确诊病例符合下列任意一条为确诊病例:符合下列任意一条为确诊病例:7/9/202549鉴别诊断肿大
19、腮腺 化脓性腮腺炎 其他病毒引起的腮腺炎 症状性腮腺肿大神经系统脑炎、脑膜脑炎7/9/202550预 后大多数良好7/9/202551治 疗一般治疗中医中药抗病毒治疗激素治疗其他治疗 7/9/202552预 防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病人重点是预防接种 国外有腮腺炎、麻疹、风疹三联减毒活疫苗国内鸡胚细胞培养减毒活疫苗7/9/202553 水 痘(Varicella;Chickenpox)7/9/202554概 述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Varicella-herpes Zoster-herpes Zoster virus,VZVvirus,VZV)引起的经呼吸道
20、和直接接触传播的急性病毒引起的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性传染病。水痘水痘90%90%或以上为显性感染或以上为显性感染。7/9/202555病病 原原 学学水痘病毒(Herpesvirus 3,Varicella-Zoster virus)為有包膜的DNA病毒,属人疱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VZV對溫相當敏感,在56至60 時即具有活動。不耐酸,能被乙醚灭活。7/9/202556流 行 病 学传染源: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结痂后7天时,均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获得母体抗体,发
21、病较少,妊娠期间患水痘可感染胎儿。病后获得持久免疫,但可发生带状疱疹。流行特征: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多见。本病传染性很 强,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故幼儿园、小学等幼儿集体机构易引起流行。7/9/202557发病机制及病理发病机制及病理病毒第一次病毒血症第二次病毒血症皮肤:表皮棘细胞层,细胞气球样变、肿胀,组织液渗入,形成水痘疱疹,含大量病毒上呼吸道上皮,局部淋巴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值7/9/202558临 床 表 现典型水痘 潜伏期:2周主要表现:突起发热、全身不适,食欲 不振等,同时出现皮疹 皮疹特征:红色斑丘疹 椭圆型水滴样小水泡,周围红晕 水疱 内容物变浑浊,水 疱易破溃结痂,皮
22、疹脱痂后,一般不留瘢痕 皮疹分布部位:躯干部面部四肢,呈向心性分布。皮疹陆续分批出现,快慢不一,故同一时间内可见上 述形态皮疹同时存在。病程:自限性,1-2周7/9/202559临 床 表 现重症水痘发生条件: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病;免疫功能受损病儿。表现:高热,出疹1周后体温40410c,全身中毒症状 皮疹融合,形成大疱型疱疹,或出血性皮疹,呈离 心性分布 常伴有血小板减少而发生爆发性紫癜。7/9/202560临 床 表 现先天性水痘:母亲妊娠期患水痘可累及胎儿。与母亲妊娠时间有关。若在妊娠的头4个月,则可能发生先天性水痘综合 征 表现:出生体重低、瘢痕性皮肤病变、肢体萎缩、视神经萎缩、白内
23、障、智力低下等。在产前4天以内,新生儿常于出生后45天发病,易 形成播散性水痘,病死率25%30%。新生儿水痘的皮疹有时酷似带状疱疹的皮疹7/9/202561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疱疹刮片 病毒分离 PCR:敏感快捷的早期诊断方法 血清学检查7/9/202562临临 床床 表表 现现并发症 皮肤继发细菌感染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 水痘肺炎 神经系统:水痘后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横贯性脊髓炎、面神经瘫痪、Reye综合征等 其它:心肌炎、肝炎、肾炎、关节炎、睾丸炎7/9/202563预预 后后水痘一般呈自限性,10天左右自愈,成人、免疫缺陷小儿和新生儿患水痘症状严重,常形成播散性
24、和持续性水痘。7/9/202564诊诊 断断 标标 准准疑似、临床诊断病例:突起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同时出现水痘典型 皮疹皮疹确诊病例:在疑似、临床诊断病例条件的基础上,有下述任一项检查阳性者: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水痘病毒者 血清水痘IgM抗体(+)者 血清水痘IgG抗体(+),并且恢复期抗体效价有4倍 以上增加者者 PCR检测水痘病毒核酸阳性者7/9/202565鉴鉴 别别 诊诊 断断丘疹性寻麻疹有疱疹性皮肤损害的疾病:肠道病毒和金黄色葡头球菌感染虫咬性皮疹药物接触性皮炎 7/9/202566鉴鉴 别别 诊诊 断断7/9/202567治治 疗疗应隔离 患儿发热时应卧床休息,多喝水,吃容
25、易消化的食物,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但不宜洗浴,由于皮肤瘙痒,为防止小儿抓破疱疹引起继细菌感染和瘢痕,应剪短指甲,可以戴手套或用纱布包住手指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镇静剂;疱疹破溃或继发感染时局部可涂1%甲紫溶液,未破溃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涂抹。不要压挤水痘,否則结痂后会留下小点,持续23年。水痘可完全痊癒,不会留下疤痕。7/9/202568治治 疗疗按規定剂量服用止痛药物,禁用阿斯匹林的退热药!因有增加并发症瑞氏综合征的危险避免接触孕妇和身体太弱的人合并细菌感染时使用抗生素;可口服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板兰根冲剂;禁用激素,如水痘前已长期使用激素的患儿,应尽快减为生理剂量或停止使用,待水痘愈合后再恢复原剂量;病情严重者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无环鸟苷治疗7/9/202569预预 防防7/9/202570预预 防防7/9/202571预预 防防7/9/2025727/9/20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