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件工程导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论L什么是软件危机?它们有哪些典型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决不仅仅是不能正常运行的软件才具有的,实际上,几乎“所有软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软件危机”包含两方面的问题:(1)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2)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它们有以下表现:(1)对软件开发本钱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2、6)软件本钱在计算机系统总本钱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普及深入的趋势。出现软件危机的原因(1)开发人员与客户认识之间的矛盾(2)开发人员能力与开发目标之间的矛盾(3)预估与实际工作量之间的矛盾(4)客户认识的提高与软件维护之间的矛盾(5)遗产系统与实施软件之间的矛盾2.假设自己是一家软件公司的总工程师,当把图1.1给手下的软件工程师们观看,告诉他们及时发现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时,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要求在错误进入软件之前就清楚它们是不现实的,并举例说:“如果一个故障是编码错误造成的,那么,一个人怎么能在设计阶段去除它呢?应该怎么反驳他?答:在
3、软件开发的不同阶段进行修改付出的代价是很不相同的,在早期引入变动,涉及的面较少,因而代价也比较低;在开发的中期,软件配置的许多成分已经完成,引入一个变动要对所有已完成的配置成分都做相应的修改,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逻辑上也更复杂,因此付出的代价剧增;在软件“已经完成是在引入变动,当然付出的代价更高。一个故障是代码错误造成的,有时这种错误是不可防止的,但要修改的本钱是很小的,因为这不是整体构架的错误。3.什么是软件工程?它有哪些本质特征?怎么用软件工程消除软件危机?软件工程是知道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
4、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这就是软件工程。本质特征:(1) 软件工程关注于大型软件的构造(2) 软件工程的中心课题是控制复杂性(3) 软件经常变化(4) 开发软件的效率非常重要(5) 和谐地合作是开发软件的关键(6) 软件必须有效支持它的用户(7) 在软件工程领域通常由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替代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创造产品消除软件危机的原理:(1) 用分阶段的生命周期方案严格管理(2) 坚持进行阶段评审(3) 实行严格的产品控制(4) 采用现代程序设计技术(5) 结果应能清楚地审查(6) 开发小组的人员应该少而精(7) 成认不断改良软件工程实践的
5、必要性5.根据历史数据可以做出如下的假设: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需求大致按下面公式描述的趋势逐年增加:M=4080e0.28(Y-1960)0.72YT974(美分/位)0.72YT974(美元/字)在上列公式中丫代表年份,M是存储容量(字数),Pl和P2代表价格。基于上述假设可以比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本钱的变化趋势。要求计算:1)在1985年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需求估计是多少?如果字长为16位,这个存储器的价格是多少?(2)假设在1985年一名程序员每天可开发出10条指令,程序员的平均工资是每月4000美元。如果一条指令为一个字长,计算使存储器装满程序所需用的本钱。(3)假设在1995年存储器字长为
6、32位,一名程序员每天可开发出30条指令,程序员的月平均工资为6000美元,重复(1)、(2)题。(1)在1985年对计算机存储容量的需求,估计是M=*)8Oec)18(198J960)。=4080e7=4,474,263(字)如果字长为16位,则这未存褚器的济格是P=0.0480.72198m9744474263=5,789(美元)(2)如果一条指令的长度为一个字,则使存储器装满程序共需4474263条指令。在1985年一名程序员每天可开发出10条指令,如果每月有20个工作日,则每人每月可开发出10X20条指令。为了开发出4474263条指令以装满存储器,需要的工作量是:4474263“一小
7、Fr22,371(人月)程序员的月平均工资是4000美元,开发出4474263条指令的成本是223714000=89,484,000(美元)(3)在1995年对存储容量的需求估计为:A/=4080e28(1991960)=73,577,679(字)=4080产如果字长为32位,则这个存储器的价格是:=0.00332o.721995197473577679=7,127(美元)如果一条指令为一个字长,则为使存储器装满程序共需73,577,679条指令。在1995年一名程序员每天可开发出30条指令,每月可开发出600条指令,为了开发出可装满整个存储器的程序,需要的工作量为7357767工g-I人月)
8、600开发上述程序的成本为:122629X6000735,776790(关儿)|1-6什么是软件过程?它与软件工程方法学有何关系?/软件过程是为了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产品所需完成的一系列任务的框架,它规定了完成各项任务的工作步骤。/软件过程定义了运用技术方法的顺序、应该交付的文档资料、为保证软件质量和协调软件变化必须采取的管理措施,以及标志完成了相应开发活动的里程碑。,软件过程是软件工程方法学的3个重要组成局部之一。7 .什么是软件生命周期模型?试比较瀑布模型、快速模型、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的优缺点,说明每种模型的适用范围。通俗的说,简洁地描述软件过程的模型叫做软件生命周期模型,生命周期模型规定了
9、把生命周期花费成哪些阶段及各个阶段执行的顺序。模型名称比较特点适用范围方法学角度应用角度面向结构面型对象外部工程内部产品瀑布模型基础模型、广泛使用、标准模式是是快速模型根本需求、原形系统、可行演练是是增量模型需求分解、增量构件、并行设计面向对象是是螺旋模型原形系统、风险分析、大规模附带风险分析的快速原形模型是是8 .为什么说喷泉模型较好地表达了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无缝和迭代的特性?由于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都使用统一的软件概念“对象”,所有其他概念(例如功能、关系、事件等)都是围绕对象组成的,目的是保证分析工作中得到的信息不会丧失或改变,因此,对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区分自然也就不重要了,不明显了。分析
10、阶段的得到的对象模型也适用于设计阶段和实现阶段。由于各阶段都使用统一的概念和表示符号,因此,整个开发过程都是吻合一致的,或者说是“无缝连接的,这自然也就很容易实现各个开发步骤的屡次反复迭代,到达认识的逐步深化。所以说喷泉模型较好的表达了面向对象软件开发过程无缝和迭代的特性。4 .构成软件工程的最终产品:应用程序、系统程序、面向用户的文档资料和面向开发者的文档资料。5 .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软件生存周期是指从软件定义、开发、使用、维护到淘汰的全过程。6 .软件生存周期为什么划分成阶段?(1)任何一个阶段的具体任务不仅独立,而且简单,便于不同人员分工协作,从而降低整个软件开发工作的困难程度。(2)
11、可以降低每个阶段任务的复杂程度,简化不同阶段的联系,有利于工程的组织管理,也便于采用良好的技术方法。(3)使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保证软件的质量,特别是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7.应该怎样来划分阶段?(1)每一个阶段的任务尽可能独立;(2)同一阶段内的任务性质尽可能相同;(3)每一个阶段任务的开始和结束有严格的标准。8 .软件开发模型有几种?它们的开发方法有可特点?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型、渐增型和变换型。瀑布型开发方法是按照软件生存周期的划分依次实施,每一个阶段有明确规定的任务。它的特点:(1)各个阶段的顺序性和依赖性;(2)划分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尽可能推迟程序的物理实现;(
12、3)每个阶段必须完成规定的文档,对其中问题通过复审及早发现,及早解决。渐增型开发方法及特点:(1)从局部需求出发,先建立一个不完全的系统,通过测试运行该系统取得经验和信息反应,加深对软件需求的理解,进一步使系统扩充和完善。如此反复,直至软件人员和用户对所设计完成的软件系统满意为止。(2)在渐增型开发下的软件是随软件开发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3)渐增型开发方法适合于知识型软件的开发,设计系统时对用户需求的认识开始不是很清楚的,需要在开发过程中不断认识、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去丰富和完善系统。多数研究性质的试验软件,一般采用此方法。变换型开发方法及特点:(1)从软件需求的形式化规格说明出发,经过一系列的
13、程序变换,得到最终的程序系统。(2)该方法必须有严格的数学理论和形式化技术的支持。9 .什么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1)它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和维护软件;(2)它将管理技术与当前经过时间考验的而证明是正确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3)它强调使用生存周期方法学和结构分析和结构技术;(4)经过人们长期的努力和探索,围绕着实现软件优质高产这个目标,从技术到管理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逐渐形成了“软件工程学这一新的学科。10 .什么是软件工程环境:方法与工具的结合,加上配套的软、硬件支持称为软件工程环境。它能支持开发者按照软件工程的方法,全面完成生存周
14、期中的各项任务。第二章可行性研究习题答案L问题定义的任务和主要工作?问题定义的任务:将用户提出的要求具体化、定量化;确定研制系统的范围,明确研制的边界。问题定义阶段的工作:(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系统需求;(2)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可靠性需求、平安及保密性、资源、开发费用及开发进度等的需求;(3)问题定义阶段的产品一系统目标与范围说明书。2 .可行性研究目的?确定在问题定义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在限制条件下,问题能否解决。3 .可行性研究的任务?(1)进一步分析和澄清问题的定义,在澄清问题的基础上,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2)从系统逻辑模型中,选择问题的若干种主要解法,研究每一种
15、解法的可行性,为以后的行动提出建议;(3)如果问题没有可行的解,建议停止系统开发;如果问题有可行的解,应该推荐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并为工程制定一个初步的方案。4 .可行性研究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1)技术可行性:现有技术能否实现本系统,现有技术人员能否胜任,开发系统的资源能否满足;(2)经济可行性:经济效益是否超出开发本钱;(3)操作可行性:系统操作在用户内部行得通吗?(4)法律可行性:新系统开发是否会侵犯他人、集体或国家利益,是否违反国家法律。5 .可行性研究的步骤?(1)复查系统的规模和目标;(2)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总结现有系统的优劣,提出新系统的雏形;(3)导出新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
16、4)推荐建议方案;(5)推荐行动方针;(6)书写方案任务书(可行性报告);(7)提交审查。6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1)系统概述:说明开发的系统名称,提出单位和开发单位。(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系统目标;要求;约束和限制;可行性研究的根本准则等。(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处理流程,图示说明现有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4)系统需求:主要功能;主要性能及其要求;操作要求;信息要求;限制性要求。(5)建议系统:系统目标;处理流程;系统结构,功能,性能;系统技术可行性;投资和效益分析;操作可行性;法律可行性。(6)其它可选方
17、案:与国内外同类型方案的比较;提出一两个可行性方案供论证和探讨。(7)制定下一阶段的预算。(8)结论性意见:由用户方、设计方和投资方共同签署意见。2-4目前住院病人主要由护士护理,这样做不仅需要大量护士,而且由于不能随时观察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还会延误抢救时机。某医院打算开发一个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患者监护系统,请分层次地画出描述本系统功能的数据流图。医院对患者7监护系统的根本要求是随时接收每个病人的生理信号(脉搏、体温、血压、心电图等),定时记录病人情况以形成患者日志,当某个病人的生理信号超出医生规定的平安范围时向值班护士发出警告信息,此外,护士在需要时还可以要求系统印出某个指定病人的病情报告。
18、 FI-要求报告 F2-生理信号 F3-日期、时间 F4-警告信息 F5-平安范围 F6-日志 Pl-接收信号 P2-分析信号 P3-产生警告 P4-定时取样生理信号 P5-更新日志 P6-产生病情报告 DI-患者日志 D2-患者平安范围 El-护士 E2-病人 E3一时钟第三章需求分析习题答案1 .需求分析的描述工具有哪些?、IPO图和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判定表、判定树、结构化自然语言、层次方框图、Warnier图需求描述语言等。2 .需求分析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准确定义未来系统的目标,确定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系统必须做什么。3 .怎样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要经过哪些步骤?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
19、模型的过程也就是数据流图的分解过程。它的导出过程如图:分析追踪有补充修正无补充修正用尸复查继续分解细化数据去图不分解4 .什么是结构化分析?它的结构化表达在哪里?结构化分析:使用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英语、判定表和判定树等工具,来建立一种新的、称为结构化说明书的目标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结构化表达在将软件系统抽象为一系列的逻辑加工单元,各单元之间以数据流发生关联。5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由哪些局部组成?组成包括:(1)引言:编写目的、背景说明、术语定义及参考资料等。(2)概述主要功能、约束条件或特殊需求。(3)数据流图与数据字典。(4)用户接口、硬件接口及软件接口。(5)性能需求、属性等
20、6)其它需求,如数据库、操作及故障处理等。6 .为什么数据流图要分层?画分层的DFD要遵循哪些原则?分层的目的:便于逐步细化、结构清晰。画分层的DFD要遵循哪些原则:(1)父图与子图之间数据要平衡。(2)分解的深度和层次到达使加工足够简单、易于理解的根本加工为止。(3)区分局部文件和局部外部项(局限于数据流中某一层或某几层的文件和外部项)。(4)不要把控制流作为数据流。(5)忽略琐碎的枝节。(6)每个数据流要有一个适宜的名字,尽量使用现实系统中有具体意义的名字。7 .系统流程图与数据流程图有什么区别?系统流程图描述系统物理模型的工具,数据流程图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工具。系统流程图从系统功能的
21、角度抽象的描述系统的各个局部及其相互之间信息流动的情况。数据流程图从数据传送和加工的角度抽象的描述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和数据处理的工作状况。8 .数据字典包括哪些内容?它的作用是什么?数据字典是描述数据流图中数据的信息的集合。它对数据流图上每一个成分:数据项、文件(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加工和外部项等给以定义和说明;它主要由数据流描述、加工描述和文件描述三局部组成。对用户来讲,数据字典为他们提供了数据的明确定义;对系统分析员来讲,数据字典帮助他们比较容易修改已建立的系统逻辑模型。9 .描述加工逻辑的工具有哪些?有决策树(又称判定树)、决策表(又称判断表)和结构化语言等。10 .某单位拟开
22、发一个计算机房产管理系统,要求系统具有分房、调房、退房和查询统计等功能。房产科将用户申请表输入系统后,系统首先检查申请表的合法性,对不合法的申请表,系统拒绝接收;对合法的申请表根据类型分别进行处理。(1)如果是分房申请,则根据申请者的情况(年龄、工龄、职称、职务、家庭人口等)计算其分数,当分数高于阀值分数时,按分数上下将申请单插到分房队列的适当位置。在进行分房时,从空房文件中读出空房信息,如房号、面积、等级、单位面积房租等,把好房优先分给排在分房队列前面的符合该等级房条件的申请者;从空房文件中删掉这个房号的信息,并从分房队列中删掉该申请单,再把此房号的信息和住户信息一起写到住房文件中,输出住房
23、分配单给住户,同时计算房租,并将算出的房租写到房租文件中。(2)如果是退房申请,则从住房文件和房租文件中删除有关信息、,再把此房号的信息写到空房文件中。(3)如果是调房申请,则根据申请者的情况确定其住房等级,然后在空房文件中查找属于该等级的空房,退掉原住房,再进行与分房类似的处理。(4)住户可以向系统查询目前分房的阀值分数,居住某类房屋的条件,某房号的单位面积及房租等信息。房产科可以要求系统打印住房情况的统计表,或更改某类房屋的居住条件、单位面积和房租等。用数据流图描绘该系统的功能需求;在数据字典中给出主要的数据流、文件和加工说明。参考第四章4.5应用举例教案之二分析。第四章总体设计习题答案1
24、 .系统设计包括哪两个阶段?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两个阶段。2 .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软件结构的设计,确定系统的模块及其模块之间的关系。3 .什么是模块?模块具有哪几个特征?总体设计主要考虑什么特征?模块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可以单独命名且可通过名字来访问。模块具有输入和输出(参数传递)、功能、内部数据结构(局部变量)和程序代码四个特性。概要设计主要考虑输入、输出(参数传递)和功能两个特性。4 .什么是模块化?模块设计的准则?模块化是按规定的原则将一个大型软件划分为一个个较小的、相对独立但又相关的模块。模块设计的准则:(1)改良软件结构,
25、提高模块独立性:在对初步模块进行合并、分解和移动的分析、精化过程中力求提高模块的内聚,降低藕合。(2)模块大小要适中:大约50行语句的代码,过大的模块应分解以提高理解性和可维护性;过小的模块,合并到上级模块中。(3)软件结构图的深度、宽度、扇入和扇出要适当。一般模块的调用个数不要超过5个。(4)尽量降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5)设计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6)模块的作用域应在控制域之内。5 .变换型数据流由哪几局部组成?变换型结构由三局部组成:传入路径、变换(加工)中心和传出路径。6 .变换分析设计的步骤?(1)区分传入、传出和变换中心三局部,划分DFD图的分界线;(2)完成第一级分解:建立初
26、始SC图的框架;(3)完成第二级分解:分解SC图的各个分支;(4)对初始结构图按照设计准则进行精化与改良。7 .事务型数据流由哪几局部组成?事务型结构由至少一条接受路径、一个事务中心与若干条动作路径组成。8 .事务分析设计的步骤?(1)在DFD图中确定事务中心、接收局部(包含全部接收路径)和发送局部(包含全部动作路(2)画出SC图框架,把DFD图的三局部分?quot;映射为事务控制模块,接收模块和动作发送模块.一般得到SC图的顶层和第一层(如果第一层简单可以并入顶层);(3)分解和细化接收分支和动作分支,完成初始的SC图;(4)对初始结构图按照设计准则进行精化与改良。9 .比较层次方框图与结构
27、图是的异同?(1)层次方框图描绘数据的层次结构,结构图描绘的是软件结构。(2)二者都采用多层次矩形框树形结构。层次方框图的顶层矩形框代表完整的数据结构,下面各层矩形框依次代表上个框数据的子集;结构图是在层次图的每一个方框内注明模块的名字或主要功能,方框之间的直线表示模块的调用关系,用带注解的箭头表示模块调用过程中传递的信息。10 .欲开发一个银行的活期存取款业务的处理系统:储户将填好的存/取款单和存折交给银行工作人员,然后由系统作以下处理;(1)业务分类处理:系统首先根据储户所填的存/取款单,确定本次业务的性质,并将存/取款单和存折交下一步处理;(2)存款处理:系统将存款单上的存款金额分别记录
28、在存折和帐目文件中,并将现金存入现金库;最后将存折还给储户;(3)取款处理:系统将取款单上的取款金额分别记录在存折和帐目文件中,并从现金库提取现金;最后将现金和存折还给储户。绘制该系统的数据流图和软件结构图。存取单、存折存取款业务系统一层二层存折、存款单存款储户注:A一文件帐目及存折;B一现金帐储户软件结构图退回输入单据审核单据1存取单、存折2合格单据3不合格单据4合格存折、存款单5合格存折、取款单修改帐目文件修改存折修改现金帐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L详细设计的目的?为软件结构图(SC图或HC图)中的每一个模块确定采用的算法和块内数据结构,用某种选定的表达工具给出清晰的描述.2 .详细设计的主要任
29、务?编写软件的“详细设计说明书软件人员要完成的工作:(1)为每一个模块确定采用的算法,选择某种适当的工具表达算法的过程,写出模块的详细过程描述.(2)确定每一模块使用的数据结构.(3)确定模块结构的细节,包括对系统外部的接口和用户界面,对系统内部其它模块的接口,以及关于模块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及局部数据的全部细节.(4)为每一个模块设计出一组测试用例,以便在编码阶段对模块代码(即程序)进行预定的测试.3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根本原则?在详细设计中所有模块都使用单入口、单出口的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根本控制结构.4 .比较面向数据流和面向数据结构两类设计方法的异同?相同点:(1)遵守结构程序设计“由顶
30、向下”逐步细化的原则,并以其为共同的基础;(2)均服从“程序结构必须适应问题结构的根本原则,各自拥有从问题结构(包括数据结构)导出程序结构的一组映射规则。不同点:(1)面向数据流的设计以数据流图为基础,在分析阶段用DFD表示软件的逻辑模型,在设计阶段按数据流类型,将数据流图转换为软件结构。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以数据结构为基础,从问题的数据结构出发导出它的程序结构。(2)面向数据流的设计的最终目标是软件的最终SC图,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的最终目标是程序的过程性描述。5 .比较JaCkSon方法和LCP方法的异同?JaCkSon与LCP设计方法都是以数据结构为出发点,以程序的过程描述为最终目标,设计步
31、骤根本相似。它们的主要差异是:(1)使用不同的表达工具,其中LCP方法中的表达工具Warnier图比JaCkSOn设计方法中的表达工具Jackson图有更大的通用性;(2) Jackson方法的步骤和指导原则有一定的灵活性,而LCP设计方法则更加严密。6 .详细设计的描述工具应具备什么功能?无论哪类描述工具不仅要具有描述设计过程,如控制流程、处理功能、数据组织及其它方面的细节的能力,而且在编码阶段能够直接将它翻译为用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源程序。二.给出一组数从小到大的排序算法,分别用以下工具描述其详细过程:流程图;(2)NS图;(3)PAD图;(4)PDL语言。输入nPDL语言略N-S图PAD图
32、卡片的分类及统计”工程说明,完成以下工作:(1)用JaCkSOn图表示输入与输出数据结构,找出它们之间的对应单元;(2)画出用JaCkSOn图表示的程序结构;(3)列出程序所需用的操作,并加到上一步画出的程序结构图上;(4)用JaCkSOn伪代码写出程序的过程表示。输入卡片分析程序。一叠输入卡片按内容分为Kl、K2、K3三类,卡片的排列规则是:以Kl卡始,以K2卡终。起始卡之前属前置局部,不含Kl卡;起始卡与终了卡之间属分批局部,不含K2卡。如图:试用JaCkSOn方法编一程序,要求依次完成以下分析工作:统计起始卡前卡片的张数,存入A;打印起始卡的内容;统计起始卡后出现的Kl卡和K3卡总批数
33、存入B;一统计起始卡后出现的Kl卡的张数,存入C;一统计起始卡后出现的K3卡的批数,存入D;打印终了卡的内容;打印A、B、C、D四个统计值。由上步导出的程序结构程序的过程表示及伪代码略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1. 编码的任务?使用选定的程序设计语言,把模块的过程性描述翻译为用语言书写的源程序(源代码)。2. 对源程序根本要求?源程序要求:正确可靠、简明清晰、效率高。(1) 源程序的正确性是对程序质量的最根本要求;(2) 源程序的简明清晰,便于验证源代码和模块规格说明的一致性,容易进行测试和维护;(3) 对于大多数模块,编码时应该把简明清晰放在第一位;(4) 除了编码阶段产生源代码外,在测试阶段也需
34、要编写一些测试程序,用于对软件的测试。3. 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1)名字说明:程序中使用对象的名字,能为编译程序所检查和识别;(2)类型说明:定义对象的类型,确定该对象的使用方式;(3)初始化:为变量提供适当的初始值或由系统给变量赋一特殊的说明未初始化的值;(4)对象的局部性:程序中真正需要的那局部才能访问的对象;(5)程序模块:控制程序对象的名字;(6) 循环控制结构:如FOR语句、WHlLE-DO语句、REPEAT-UNTIL语句等;(7)分支控制结构:如IF语句、CASE语句等;(8)异常处理:为程序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错误和意外事件提供检测和处理上的帮助;(9)独立编译:能分别编译各个程
35、序单元。4. 选择程序设计语言需要考虑的因素?(1) 选择用户熟悉、便于用户维护的语言。(2) 选择目标系统的环境中可以提供的编译程序所能选用的语言。(3) 选择可以得到的软件工具,能支持程序开发中可以利用的语言。(4) 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目标系统应用范围,如实时应用选择Ada语言或汇编语言,系统软件开发选择C语言或汇编语言,软件开发中若含有大量数据操作则选择SQL、dBASE等数据库语言(5) 选择程序员熟悉的语言。(6) 选择标准化程度高、程序可移植性好的语言。(7) 根据算法与计算的复杂性、数据结构的复杂性选择。如对于系统程序和结构复杂的应用程序,选择支持数组、记录(或结构)与指针动态
36、数据结构的PaSCal语言或C语言。(8) 根据实时要求系统需要的响应速度和效率选择相应的语言。5. 编码风格的指导原则。(1) 源程序:包括适当的标识符、适当的注解、程序清单的合理布局与清晰;(2) 数据说明:数据结构或数据类型的说明次序标准化;变量名称尽量有意义;对复杂的数据结构在注解中要说明在程序设计中实现这个数据结构的方法。(3) 语句的构造简单明了:不要为节省空间将多个语句写在同一行;尽量防止复杂的条件及“非条件的测试;防止大量使用循环嵌套和条件嵌套;括号的使用是为了使逻辑表达式和算术表达式的运算顺序清晰直观。(4) 效率:考虑程序运行的时间存储器效率、输入/输出的效率;在处理程序正
37、确性、清晰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时先求程序正确后求快;先求清楚后求快;保持程序简单以求快;书写清楚,不为“效率牺牲清晰。6. 第四代语言(4GL)应具备哪些的特征?(1) 具有很强的数据管理能力,能对数据库进行有效的存取、查询和其它有关操作;(2) 能提供一组高效的、非过程化的命令,组成语言的根本语句,编程时用户只需用这些命令说明“做什么”,不必描述实现的细节;(3) 能满足多功能、一体化的要求。为此,语言中除必须含有控制程序逻辑与实现数据库操作的语句外,还应包括生成与处理报表、表格、图形,以及实现数据运算和分析统计功能的各种语句,共同构成一个一体化的语言,以适应多种应用开发的需要。7.修改右表中的
38、程序结构。改进如下程序的结构改进后的程序结构:if(AB)thenif(AVB=thenif(XY)thenA:=BjB:=Y;elseif(XY)thenelseB:=Y;A:=X;elseendif;A:=X?elseendif;A=:B;endif?将如下的多出口循环结构改为单出口程序结构改进后的单出口程序结构三ILEClDOexitl:=false;exit2:=false;BEGINWHILEClAND(NOTexitl)AND(NOTexit2)BEGINIFC2THENGoTO20;IFC2THENexitl:=true;IFC3THENGOTO30;IFC3THENexit2:
39、true;END?20:codeforC2exitEND;GOTO40jIF(exitl)THENTO20;30:codeforC3exit)IF(exit2)THENGOTO30;40:20:codeforC2exit)GOTO如;30:codeforC3exit40:第七章习题参考答案1 .软件测试的根本任务?软件测试是按照特定的规则,发现软件错误的过程;好的测试方案是尽可能发现迄今尚未发现错误的测试;成功的测试方案是发现迄今尚未发现错误的测试;2 .测试与调试的主要区别?(1) (1)测试从一个侧面证明程序员的失败;调试证明程序员的正确;(2) (2)测试从条件开始,使用预先定义的程序
40、且有预知的结果,不可预见的仅是程序是否通过测试;调试从不可知内部条件开始,除统计性调试外,结果是不可预见的;(3) (3)测试有方案并且要进行测试设计;调试不受时间约束;(4) (4)测试是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重新测试的过程;调试是一个推理的过程;(5) (5)测试执行是有规程的;调试执行要求程序员进行必要的推理;(6) (6)测试由独立的测试组在不了解软件设计的件下完成:调试由了解详细设计的程序员完成;(7) (7)大多数测试的执行和设计可由工具支持;调试用的工具主要是调试器。3 .人工复审的方式和作用?人工复审的方式:代码会审、走查和排练和办公桌检查;人工复审的作用:检查程序的静态错误。
41、4 .什么是黑盒测试?黑盒测试主要采用的技术有哪些?黑盒测试也称为功能测试,它着眼于程序的外部特征,而不考虑程序的内部逻辑结构。测试者把被测程序看成一个黑盒,不用关心程序的内部结构。黑盒测试是在程序接口处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能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据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黑盒测试主要采用的技术有:等价分类法、边沿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和因果图等技术。5 .什么是白盒测试?白盒测试主要采用的技术有哪些?测试者了解被测程序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对程序的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状态,确定实际状态与预期状
42、态是否一致。白盒测试主要采用的技术有:路径测试技术和事务处理流程技术,对包含有大量逻辑判断或条件组合的程序采用基于逻辑的测试技术。6 .路径测试技术中几种主要覆盖的含义?举例说明?语句覆盖:至少执行程序中所有语句一次。判定覆盖:使被测程序中的每一个分支至少执行一次。故也称为分支覆盖。条件覆盖:执行所有可能的穿过程序的控制路流程。条件组合测试: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使每个判定中的所有可能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例略)7 .等价分类法的测试技术采用的一般方法?举例说明?(1) (1)为每个等价类编号;(2) (2)设计一个新的测试方案,以尽可能多的覆盖尚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骤,直到所
43、有有效等价类被覆盖为止。(3) (3)设计一个新的测试方案,使它覆盖一个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骤,直到所有无效等价类被覆盖为止。(例略)8 .软件测试的一般步骤?单元测试、子系统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平行测试。9 .比较集成试的两种方式的优劣?非渐增式测试方式:分别测试模块,再把所有模块按设计要求放在一起组成所要的程序。该方法编写测试软件工作量大,模块间的接口错误发现得晚,错误定位较难诊断,总体测试有的错误容易漏掉,测试时间相对较少,可以并行测试所有模块,能充分利用人力,加快工程进度。渐增式测试方式:把下一个要测试的模块,同已经测试好的那些模块结合起来进行测试。该方法利用已测试
44、过的模块作测试软件,开销小,较早发现模块间的接口错误,错误定位往往和最近入的模块相关,对已测试好的模块可在新参加模块的条件下受到新的检验,测试更彻底,需要较多的测试时间,不能并行测试。总的来说,渐增式测试方法比较好。10 .软件测试的策略?(1) (1)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使用边界值分析的方法。(2) (2)必要时用等价类划分法补充测试方案。(3) (3)必要时再用错误推测法补充测试方案。(4) (4)对照程序逻辑,检查已设计出的测试方案。(5) (5)根据对程序可靠性的要求采用不同的逻辑覆盖标准,再补充一些测试方案。二.某电力公司有A、B、C、D共四类收费标准,并规定,居民用电每月200度以下按
45、A类收费,200度以上按B类收费。动力电以每月1万度为分界,非顶峰用电缺乏1万度按B类收费,到达或超过1万度按C类收费。顶峰用电缺乏1万度按C类收费,到达或超过1万度按D类收费。试用基于逻辑的测试方法为它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实现条件组合的完全覆概。规则号123456居民200度以下Y用电200度以上Y动非顶1万度以下Y力峰1万度以上Y用顶峰1万度以下Y电1万度以上YA类收费B类标准C类D类测试用例用电类型输入数据预期结果居民用电90度/月A110度/月B动力用电非顶峰8000度/月B12000度/月C顶峰9000度/月C11000度/月D.如图显示某程序的逻辑结构。试为它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分别实现对程序的判定覆概、条件覆概和条件组合覆概。设计测试方案覆盖种类需满足的条件测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