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课件.ppt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62632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3.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内内 容容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监控与登记备案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监控与登记备案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第一节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国内外重大事故 1974 1974 年年6 6月月1 1日,英日,英国某公司的己内酰胺生产国某公司的己内酰胺生产装置发生环己烷大量泄漏装置发生环己烷大量泄漏后引发蒸气云爆炸,造成后引发蒸气云爆炸,造成2828人死亡人死亡,36,36人受伤,工人受伤,工厂周边厂周边1 1英

2、里范围内有英里范围内有18001800多座建筑受到破坏。多座建筑受到破坏。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1984 年11月19日,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站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542人死亡,7000多人受伤,35万人无家可归。国内外重大事故国内外重大事故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国内外重大事故国内外重大事故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印度公司的农药厂发生约25吨MIC有毒蒸气泄漏事故,几天之内有2500多人毙命,20万人受到波及,附近的3000头牲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

3、学品事故应急救援20052005年年1111月月1313日日,中中国国石石油油吉吉化化股股份份有有限限公公司司双双苯苯厂厂爆爆炸炸事事故故造造成成8 8人人死死亡亡,6060人人受受伤伤,直直接接经经济济损损失失69086908万万元元,并并引引发发松松花花江江水水体体特特别别严严重重污污染事件。染事件。国内外重大事故国内外重大事故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国内外重大事故国内外重大事故20062006年年 7 7月月 2828日日,江江苏苏省省盐盐城城市市射射阳阳县县氟氟源源化化工工有有限限公公司司反反应应釜釜爆爆炸炸,造造成成2222人人死

4、死亡亡,2929人受伤人受伤 。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国内外重大事故国内外重大事故20082008年年8 8月月2626日日,广广西西广广维维化化工工火火灾灾爆爆炸炸事事故故事事故故共共造造成成2020人人死死亡亡,还还造造成成周周围围3 3公公里里范范围围内内的的1150011500名名群群众众紧紧急急疏散。疏散。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国内外重大事故国内外重大事故20102010年年7 7月月1616日日夜夜,大大连连市市大大孤孤山山半半岛岛化化工工园园区区新新港港码码头头保保税税

5、区区油油库库输输油油管管道道发发生生爆爆炸炸火火灾灾事事故故,造造成成重重大财产损失和海域严重污染。大财产损失和海域严重污染。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国内外重大事故国内外重大事故 20122012年年2 2月月2828日日,河河北北省省赵赵县县的的克克尔尔化化工工厂厂1 1号号车车间间发发生生爆爆炸炸事事故故,事事故故造造成成2525人死亡,人死亡,4 4人失踪。人失踪。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重特大事故的一些共同特征:失控的偶然事件,造成大批人员伤亡、大量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发生事故

6、的根源是设施或系统中储存和使用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事实表明,造成重特大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既与危险物品的固有特性有关,又与设施中实际存在的危险品数量有关。为了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必须建立有效的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20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以来,由于重大工业事故的不断发生,引起国际年代以来,由于重大工业事故的不断发生,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随之产生了重大危险、重大危险设施等概念。社会的广泛重视,随之产生了重大危险、重大危险设施等概念。19761976年,英国卫生与安全委员会首次向英国卫生

7、与安全监察局提年,英国卫生与安全委员会首次向英国卫生与安全监察局提交了建议的重大危险源标准;交了建议的重大危险源标准;19991999年颁布了重大事故危险控制条年颁布了重大事故危险控制条例。例。19821982年年6 6月,欧共体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月,欧共体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简称塞韦索法令简称塞韦索法令);1996);1996年颁布了塞韦索法令年颁布了塞韦索法令 。19921992年,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年,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OSHA)颁布了颁布了“高危高危险性化学物质生产过程安全管理险性化学物质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标准,提出了标准,

8、提出了137137种易燃、易爆、种易燃、易爆、强反应性及有毒化学物质及其临界量。强反应性及有毒化学物质及其临界量。19931993年年6 6月第月第80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及建议书。要求各成员国制定并实施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及建议书。要求各成员国制定并实施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国家政策,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发生。制的国家政策,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一)定义 1、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

9、学品。2、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3、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4、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安全生产法:长期

10、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表: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共78种)序 号类 别种 数1爆炸品82易燃气体93毒性气体174易燃液体145易于自燃的物质 36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37氧化性物质 98有机过氧化物29毒性物质13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表1 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序号类别危险化学品名

11、称和说明临界量(T)1爆炸品叠氮化钡0.52叠氮化铅0.53雷酸汞0.54三硝基苯甲醚55三硝基甲苯56硝化甘油17硝化纤维素108硝酸铵(含可燃物0.2%)5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公司可能涉及临界量的危险化学品危险物质名称临界量(吨)危险物质名称临界量(吨)氯乙烯50氢5乙炔1氨10二氧化硫20甲醛(90%)5氯化氢20氯5煤气(CO、H、CH)20苯50环已烷500甲醇500电石100发烟硫酸100氟化氢1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未在表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依据其危险性,按表(不同类

12、别的危险性分类及说明)确定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类别及包装类别依据确定,急性毒性类别依据确定。危险物质超过临界量的情况:1、一种危险物质的数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2、各种危险物质数量与其临界量之比的和大于或等于1 q1/Q1+q2/Q2+qn/Qn1式中:q1,q2,q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Q1,Q,Q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为吨()。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表2 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类别类别危险性分类及说明危险性分类及说明临界量临界

13、量(T T)爆炸品爆炸品1.1A项爆炸品1 1除1.1A项外的其他1.1项爆炸品1010除1.1项外的其他爆炸品5050气体气体易燃气体:危险性属于2.1项的气体1010氧化性气体:危险性属于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且次要危险性为5类的气体200200剧毒气体:危险性属于2.3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1的毒性气体5 5有毒气体:危险性属于2.3项的其他毒性气体5050易燃易燃液体液体极易燃液体:沸点35且闪点0的液体;或保存温度一直在其沸点以上的易燃液体 1010高度易燃液体高度易燃液体:闪点23的液体(不包括极易燃液体);液态退敏爆炸品10001000易燃液体:23闪点61的液体50005000第一

14、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续表2 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易燃固体易燃固体危险性属于4.1项且包装为I类的物质200200易于自燃易于自燃的物质的物质危险性属于4.2项且包装为I或II类的物质200200遇水放出遇水放出易燃气体易燃气体的物质的物质危险性属于4.3项且包装为I或II的物质200200氧化性物氧化性物质质危险性属于5.1项且包装为I类的物质5050危险性属于5.1项且包装为II或III类的物质200200有机过有机过氧化物氧化物危险性属于5.2项的物质5050毒性物质毒性物质危险性属于6.1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1的物质

15、5050危险性属于6.1项且急性毒性为类别2的物质500500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分级指标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 作为分级指标。R=(1q1/Q1+2q2/Q2+nqn/Qn)式中: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1,2,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该危险化学品重大

16、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一级:一级:R100R100;二级:;二级:100100R50R50;三级:;三级:5050R10R10;四级:;四级:R R1010;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校正系数的取值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值,见表1和表2:表1 校正系数取值表危险化学品类别毒性气体爆炸品易燃气体其他类危险化学品见表221.51 注:危险化学品类别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分类标准确定。表2 常见毒性气体校正系数值取值表毒性气体COSO2氨EO氯化氢溴甲烷氯2222334毒性气体硫化氢氟化氢NO2氰化氢碳酰氯磷化氢MIC

17、551010202020注:未在表2中列出的有毒气体可按=2取值,剧毒气体可按=4取值。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校正系数的取值 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厂区边界向外扩展500米范围内常住人口数量,设定厂外暴露人员校正系数值。校正系数取值表厂外可能暴露人员数量100人以上2.050人-99人1.530人-49人1.21-29人1.00人0.5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一、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二、危险源辨识 根据化学品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确定危险化学品及其临界量标准。通过对比,确定可能发生重特大事故的潜在危险源。国际

18、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适合国情的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其定义应能反应出当地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一个国家的工业模式。把所有可能会造成伤亡的工业过程都定为重大危险源是不现实的,因为由此得出的化学品太多,现有的资源无法满足要求。标准的定义需要根据经验和对危险化学品了解的不断加深进行修改。参考国外同类标准,结合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和火灾、爆炸、毒物泄漏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规律,以及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对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试点的情况,相关部门对原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了修订,并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自2000年12月1日起实施。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

19、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一)第一类危险源辨识 根据系统中出现的能量(利用、产生和转换情况)或危险物质的类型,及它们对人或物的危害来辨识。着眼点:危险源导致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否达到或超过某种限度。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根据以往的事故经验弄清导致各种事故发生的主要危险源类型,然后到实际中去发现这些类型的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的辨识工作必须与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价工作结合起来。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安监总管三201195号 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 氯、氨、LPG(液化石油气)、硫化氢、甲烷、天然气、原油、汽油(含甲

20、醇汽油、乙醇汽油)、石脑油、氢、苯(含粗苯)、碳酰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甲醇、丙烯腈、环氧乙烷、乙炔、氟化氢、氢氟酸、氯乙烯、甲苯、氰化氢、氢氰酸、乙烯、三氯化磷、硝基苯、苯乙烯、环氧丙烷、一氯甲烷、1,3-丁二烯、硫酸二甲酯、氰化钠、丙烯、苯胺、甲醚、丙烯醛、氯苯、乙酸乙烯酯、二甲胺。在温度在温度2020和标准大气压和标准大气压101.3kPa101.3kPa条件下属于以下类别的危险化学品条件下属于以下类别的危险化学品:1、易燃气体类别(爆炸下限13%或爆炸极限范围12%的气体);2、易燃液体类别(闭杯闪点23,初沸点35的液体);3、自燃液体类别(与空气接触不到5分钟便燃烧的液体);4、

21、自燃固体类别(与空气接触不到5分钟便燃烧的固体);5、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类别(在环境温度下与水剧烈反应所产生的气体通常显示自燃的倾向,或释放易燃气体的速度等于或大于每公斤物质在任何1分钟内释放10升的任何物质或混合物);6、三光气等光气类化学品。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第二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监总管三201312号序号化学品品名CAS号1氯酸钠7775-9-92氯酸钾3811-4-93过氧化甲乙酮1338-23-44过氧化(二)苯甲酰94-36-05硝化纤维素9004-70-06硝酸胍506-93-47高氯酸铵77

22、90-98-98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614-45-99N,N-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101-25-710硝基胍556-88-7112,2-偶氮二异丁腈78-67-112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即偶氮二异庚腈)4419-11-813硝化甘油55-63-014乙醚60-29-7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分组表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分组表类和级MESG/mmMICR引燃温度和组别T1T2T3T4T5T6450t300-450200-300135-200100-13585-1001.141.0甲烷A0.9-1.140.

23、8-1.0乙烷、丙烷、甲酸、丙酮、苯乙烯、氨基苯、甲醇、乙酸乙酯、氯乙烯、CO丁烷、丁醇、丁酯、乙醇、乙酸、乙酸酐、丙烯戊烷、石脑油、燃料油、煤油、柴油、汽油、环已烷乙醚乙醛亚硝酸乙酯B0.5-0.90.45-0.8二甲醚、民用煤气、环丙烷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丁二烯、乙烯异戊二烯C0.50.45水煤气、氢、焦炉煤气乙炔二氧化硫硝酸乙酯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甲、乙类危险物品甲、乙类危险物品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20092009可燃性气体火灾危险性分类类别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甲0.1MPa的烃类液体及其他类似的

24、液体B甲A类以外,闪点28乙A28闪点45B45闪点120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二)第二类危险源辨识 第二类危险源是随着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出现的人、物、环境方面的问题,其辨识、控制和评价更困难。第二类危险源辨识原则是寻找可能使第一类危险源控制措施失效的不安全因素,通过系统安全分析来辨识。常用的第二类危险源辨识方法:1、安全检查表分析(SCA)2、预先危险分析(PHA)3、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4、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HAZOP)5、故障假设分析(WI)6、故障假设分析/检查表分析(WI/CA)7、故障树分析(FTA)8、事件树分析(E

25、TA)9、原因后果分析(CCA)10、人员可靠性分析(HRA)第一节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与辨识 二、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监控与登记备案 一、重大危险源的普查 1、重大危险源所在地的基本情况 法人单位名称、单位代码、经济类型、占地面积、行业代码、主管机关、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所属委办、隶属关系、主要产品等17个指标。2、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依据重大危险源分类,分别制定各类重大危险源的普查指标。(1)储罐区(储罐)储罐区基本情况:名称、面积、储罐个数等9个指标。储罐情况:储罐:形状、形式、储存物质、最大储量等16项指标 进(出)料管道:直径、设计压力、实际工

26、作压力等7项指标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2)库区(库)库区基本情况:名称、面积等4项指标。库房情况:基本情况:名称、形式、结构等7项指标。储存物品:名称、状态、最大储量、包装形式等4项指标。库房间距。(3)生产场所 危险单元:名称、面积、正常当班人数等4项指标。危险物质:名称、工艺过程中的物质量、储存的物质量、废弃物量等4项指标。单元间距。(4)企业危险建(构)筑物 企业危险建(构)筑物概况:名称、用途、面积、高度等16个指标。安全状况:与建筑物安全状况有关的11个指标。第二节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监控与登记备案一、重大危险源的普查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5)压力管道 压力管道概况:名称、编号

27、类别、输送介质等23个指标。调压站(箱)概况:名称、类别、位置、数量等14个指标。安全状况:与压力管道安全状况相关的29个指标。(6)锅炉 设备概况:型号、名称、编号、介质出口温度等13个指标。移装记录:日期、验收报告摘要、经办人等3项指标。事故记录:日期、事故原因及损坏情况摘要、经办人等3个指标。检修、改造记录:日期、检修、改造内容摘要、经办人和定期检验日期等4个指标。(7)压力容器 名称、编号、容积、介质、安全状况等级等32个指标。第二节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监控与登记备案一、重大危险源的普查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3、危险源周边环境情况 可能灾害形式、最大危险区域面积和周边地区情况。周边地

28、区情况主要考虑住宅区、生产单位、机关团体、公共场所、交通要道等。主要指标是数量、单位名称、人数与危险最近距离。4、周边情况对危险源的影响 主要考虑的危险因素是火源、输配电装置等。第二节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监控与登记备案一、重大危险源的普查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 1、政府部门对于重大危险源的宏观监控 (1)对重大危险源普查、分级,制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总局40号令),明确企业的管理责任、要求(组织制度、报告制度、监控管理制度及措施、隐患整改方案、应急措施方案等),促使企业建立重大危险源控制机制,确保安全。(2)实施企业分级管理,针对性确定规范的现场监督方法

29、督促企业执行有关法规、隐患整改。(3)建立健全新、改建企业重大危险源申报、分级制度,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同时与专业技术中介组织配合,根据企业的行业、规模等具体情况提供监控的管理及技术指导。(4)逐步建立全国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信息系统,以便及时了解、掌握状况,从而建立企业负责、安全监管部门监督的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第二节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监控与登记备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2、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 企业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监控预警系统。法定代表人为重大危险源申报和管理的责任人,由其指定专门的人员和机构负责管理,履行职责:(1)掌握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分布情况,了解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度,

30、负责现场安全管理。(2)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对重大危险源所在区域进行安全标识。(3)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定期检查和巡检,随时掌握重大危险源的动态变化情况。(4)当重大危险源发生变化时,及时变更管理制度,如生产工艺、设备、材料、生产过程等因素发生变化之时应进行危险分析和安全评价。(5)编制场内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配备充足和必需的应急救援器材和工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预案演习。企业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具体情况,建立可靠、有效地安全监控系统,以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第二节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监控与登记备案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三、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 为进一步加强重大危险

31、源监管,依据安全生产法、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浙江省实际,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制定了浙江省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管理办法(试行)及浙江省开展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工作方案,自2010年5月28日起施行。(一)登记备案部门 省属企业的重大危险源报省安全生产监管局登记备案,其下属单位的重大危险源报所在地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管局登记备案。(二)登记备案范围 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煤矿(井工开采)3、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4、尾矿库第二节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监控与登记备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三)登记备案申报材料 1、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申请表;2、重大危险源有关信息表,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基

32、本情况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详细情况表、重大危险源周边环境基本情况表;3、营业执照复印件;4、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操作手册文本及电子文档;5、应急救援装备物资清单文本及电子文档;6、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文本及电子文档,如企业已做安全评价,且安全评价报告覆盖了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的有关内容,也可用安全评价报告代替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7、与重大危险源相关的企业厂区平面图(标注重大危险源分布、应急救援装备、物资等分布情况)、重大危险源关键设施、设备及场所图片、反映重大危险源周边主要状况的照片等有关图纸和图片电子文档。第二节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监控与登记备案三、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

33、援 (四)登记备案有效期 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的有效期为3年。重大危险源单位应在有效期满前3个月,按规定申请重新登记备案。(五)登记备案变更 1、单位应当每季度对重大危险源的登记备案信息进行确认,每年对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并将确认情况和总结报告及时录入重大危险源信息系统。2、重大危险源具有下列基本信息变更的,单位应当及时向登记机构上报变更情况。(1)单位名称;(2)法定代表人;(3)单位地址;(4)联系方式;(5)危险源种类及数量情况;(6)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二节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监控与登记备案三、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3、重大危险源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单位应当在1个月内对发

34、生变化的内容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办理登记备案手续。(1)生产工艺、材料以及生产过程、设备、设施等发生较大变化的;(2)外部环境因素发生重大变化的;(3)国家有关标准发生变化的。4、新建、改建、扩建的重大危险源单位应在通过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办理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手续。5、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及时向登记机构提出书面核销申请报告。登记机构在收到重大危险源单位提交的书面核销申请报告并进行核实后,符合条件的予以注销。第二节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监控与登记备案三、重大危险源登记备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第三节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与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35、的大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普遍规律都适合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工作原则: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完善各级安全生产专项预案、部门预案,推动企业健全预案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推广仿真模拟和桌面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衔接性。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总局令17号),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对企业应急管理的要求,严格审核企业应急预案、应急队伍等内容,把好发证关。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36、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管工作,建立完善相关规章、标准,监督企业加强监控工作。做好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和监管工作,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情况,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提供依据。建立和完善各类应急资源、专家、队伍、典型案例等应急数据库和重大危险源数据库,为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支撑和保障。充分掌握和利用社会各类应急资源,使其在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中发挥作用。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信息报送、统计分析、事故救援总结评估、典型案例分析研究等应急管理基础工作,不断提高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科学化水平。按照“险时搞救援,平时

37、搞防范”的原则,组织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针对本企业和服务范围内的企业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各类隐患并配合企业尽快治理消除。第三节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第三节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一、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国务院安委会统一领导全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协调指挥工作,地方各级政府统一领导本辖区内的工作。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全国的具体工作,国务院部门所属各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地方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分别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具体工作。(2)条块结合,属地为主 行业和部门应与地方政府配合,按属

38、地为主原则建设应急救援体系。各级政府负责本地事故灾难的应急救援,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满足需要。国家依托行业、地方和企业骨干救援力量在一些危险性大的特殊行业、领域建立专业应急救援体系,发挥专业优势,有效应对特别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第三节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3)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产业、危险源分布,事故灾难类型和交通地理条件,对应急指挥机构、救援队伍及应急救援的培训演练、物资储备等保障系统的布局、规模和功能等统筹规划。企业按规定标准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省根据需要建立骨干专业救援队伍,国家在危险性大、事故频发的地区或领域建立国家级区域救援基地,形成覆盖事故

39、多发地区、领域分层次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的基本要求。(4)依托现有,资源共享 以企业、社会和政府现有应急资源为基础,对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演练、装备和物资储备等系统补充完善,建立有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避免浪费和重复建设。国家级区域救援基地、骨干专业救援队伍原则上依托大中型企业的救援队伍建立,根据所承担的职责分别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补充、完善。第三节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一、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原则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5)一专多能,平战结合 尽可能在现有的专业救援队伍的基础上加强装备和多种训练,各种队伍的建设要实现一专多能,发挥经过专门培训的兼职应急救援队

40、伍的作用,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队伍平时要做好应对事故的思想、物资、经费和工作的准备,不断加强培训演练,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施救,真正做到平战结合。(6)功能实用,技术先进 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以能够实现及时、快速、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救援工作的现实和发展的需要设定应急信息网络系统的功能,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和特种装备,保证体系的先进性和适用性。(7)整体设计,分步实施 根据规划和布局对各地、各部门应急救援体系的应急机构、区域应急救援基地和骨干专业救援队伍、主要保障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并根据轻重缓急分期建设。具体建设项目,要严格按国家要求进行,注重实效。第三节 安全生产应急管

41、理一、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原则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及基本任务 (一)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在突发事故面前临危不乱,采取果断的应急救援措施才能最大能力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事故应急救援特点:1、不确定性和突发性 不确定性和突发性是各类公共安全事故、灾害与事件的共同特征,大部分事故事前无明显征兆,且发展蔓延迅速,甚至失控,要求应急行动在极短的时间内在事故的第一现场做出有效反应,在事故产生重大灾难后果之前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护、救助、疏散和控制事态等措施。为保证迅速对事故做出有效的初始响应,并及时控制住事态,应急救援工作应坚持属地化为主的原则,强调

42、地方的应急准备工作,建立全天候的值班制度,确保报警、指挥通讯系统始终处于完好状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确保各种应急救援的装备、技术器材、有关物资保持完好可用状态,制定科学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措施。第三节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2、复杂性 表现在:事故、灾害或事件影响因素与演变规律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的多变性;来自不同部门参与应急救援活动的单位,在信息沟通、行动协调与指挥、授权与职责、通讯等方面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响应过程中公众的反应、恐慌心理、公众过急等突发行为复杂性;现场处置措施的复杂性。3、技术性 重大事故的处置措施涉及较强的专业技术支持,对每一行动方案、监测及应急人员防

43、护等都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支持下决策。针对应急的专业化要求,必须重视建立和完善重大事故的专业应急救援力量、检测力量、应急技术与信息支持等的建设。第三节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及基本任务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4、后果易猝变、激化和放大 公共安全事故、灾害与事件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后果一般比较严重,能造成广泛的公众影响,应急处理稍有不慎,就可能改变事故、灾害与事件的性质,使平稳、有序、和平状态和动态向混乱、冲突方向发展,引起涉及范围扩展,卷入人群数量增加,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加大。猝变、激化与放大造成的失控状态,不但迫使应急响应升级,甚至可导致社会性危机出现,使公众立即陷入巨大的动荡与

44、恐慌之中。因此,重大事故(件)的处置必须坚决果断,且越早越好,防止事态扩大。第三节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及基本任务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为尽可能降低重大事故的后果及影响,减少因此而导致的人员及财产的损失,要求应急救援行动必须迅速、准确和有效。迅速是要求建立快速的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开展救援活动;准确是要求具有相应的应急决策机制,准确地把握事故的规模、性质、特点、现场环境等信息,从而正确地预测事故的发展趋势,准确地对应急救援行动和战术进行决策;有效是指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它取决于应急准备的充分与否,包括应急队伍的建设与训练、应急设备(

45、施)物资的配备与维护、预案的制定与落实,以及有效的外部增援机制等。第三节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及基本任务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二)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的一切努力和行动。具体包括: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 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一定要积极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采取其它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它人员。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由于重大事故发

46、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指导和组织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应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尽一切努力减少和避免人员伤亡。第三节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及基本任务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2、迅速控制事态 迅速控制事态也是事故发生后的第一要务。及时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及时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特别对发生在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区的化学事故,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控制住事故继续扩展。一切救援行动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

47、对事态的控制。第三节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及基本任务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就是要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同时要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原因的调查,并总结救援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第三节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二、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及基本任务危

48、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其将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列为应急预案管理。(一)应急预案的编制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符合的基本要求:1、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2、结合本地区、部门、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3、结合本地区、部门、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5、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程序,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6、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并能满足本地区、部门、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7、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

49、准确;8、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第三节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 根据事故的类型和事故的严重程度等分三个层次:1、综合预案。整体预案,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2、专项预案。针对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害等而制定。考虑某特定危险的特点,对应急形势、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阐述,针对性强。3、现场预案。针对事故风险较大的场所、装置或重要防护区域

50、等所制定的预案。其特殊形式为单项预案,针对临时活动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预先做出的一些安排。第三节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类别预案类别按行政区域划分:(1)企业(现场)应急预案 (2)场外政府的应急预案国国家家级级省省级级市市/地地区区级级县县、市市/地地区区级级企企业业级级第三节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三、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确定需要制定预案选择编制成员与负责人开始编制预案评价响应能力评价工厂的应急能力评价社区的应急能力预案起草编制和修订多项危险应急操作预案编制和修订危险材料应急预案报批预案修订、测试和维护预案评审和协调现有预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公共安全/安全评价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