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第八章第八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规划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城市规划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第二节第二节 保护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保护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第三节第三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第四节第四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保护区的确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保护区的确定第五节第五节 历史文化名城中建筑高度的控制历史文化名城中建筑高度的控制第六节第六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审批1976年 内罗毕建议内罗毕建议:考虑到自古以来历史地区为文化宗教及
2、社会多样化和财富提供确切的见证,保留历史地区并使它们与现代社会生活相结合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开发的基本因素。保护与城市规划的结合是保护规划产生的原因和目的。第一节第一节 城市规划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城市规划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1、通过专项规划落实保护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法2、保护规划的作用更好地确定和落实发展战略有利于突出城市特色。城市布局、用地发展方向、道路系统、控制建筑高度有助于感知和认识城市。标志物组成网络体系丰富城市环境。新旧建筑的关系。例如:苏州、北京制止破坏。保护范围、要求、规定、指标第二节 保护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
3、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任务是: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和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1976年欧洲“保证城市环境中的遗产的不被破坏,主要的建筑和自然地形能得到很好的维护,同时使被保护的内容符合社会的需要”。“这样一些措施不仅涉及到保护问题,它们对环境的复兴和恢复也是必需的”。也就是说保护规划是总体规划不可分割的部分是“土地利用规划基本要素之一”。保护规划与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就是以保护城市地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为重点的专项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地说也包含
4、保护城市优秀传统和合理布局的内容。名城保护规划中应包括在总体规划层次的保护措施:保护地区人口规模控制,占据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的单位的搬迁,调整用地布局改善古城功能的措施,古城规划格局、空间形态、视觉通廊保护等。保护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保护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必须得到体现总体规划是基础相当于总体规划层面、深度不可分割,专项规划之一可单独补充编制、审批反馈、建议积极的规划观,不能单纯“防御”第三节第三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保护框架保护框架是指历史文化名城中要保护的实体对象和通过保护规划的实施预期达到的目标。确定保护框架的目的与意义:将城市历史传统空间中那些真正具有稳定性、积极
5、意义的东西组织组织连接起来连接起来,并将历史发展的因素及未来发展历史发展的因素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以保护传统文化为目的的城市空间框架城市空间框架。分析确定要素,将其组织起来 融合遗产保护与未来发展城市空间框架构成自然、人文、人工三方面的要素自然环境要素自然环境要素是指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和自然景观人文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是指人们精神生活结晶的环境表现,指对居民社会生活、习俗、生活情趣、文化艺术等方面所反映的人文环境特征。人工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是指人们的创造活动所产生的城市物质环境,以及各类文物景点所反映的人工环境特征。核心:城市空间一般是由点、线、面构成的一个整体点:(古)建构筑
6、物-参照物、标志物线:传统街道、河流水道、城墙等-观赏路径面(区域):古建筑群、古园林、传统街区、历史地段点、线、面构成一个整体,就是保护框架的基本结构。保护主题保护框架的确立要结合其它规划系统(文化、旅游服务、绿地与开敞空间等)建立保护框架本身就是整体性城市设计的过程前提:保护主题周庄潮州保护主题周庄:主题一:江南典型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周庄八景主题二:明清繁华贸易利用和再现历史景观风貌主题三:文人雅士寄寓名人留恋或寓居之所主题四:民风淳朴体现居民生活情趣潮州:主题一“岭海名邦”保护“三山一水一洲”、“潮州八景”主题二“南国古都”恢复和再现历史景观风貌主题三“海滨邹鲁”民俗生活氛围、弘扬潮
7、州传统文化主题四“商埠侨乡”对外开放商埠、华侨爱国爱乡第四节第四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保护区的确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保护区的确定 一、历史文化保护区划定的考虑因素1、文物古迹或历史建筑的现状用地边界;2、在街道、广场、河流等视线所及范围内的建筑物用地边界或外观界面;3、构成历史风貌的自然环境边界。4、位于区外的历史建筑/群,按同样要求进行保护。二、文物古迹保护区的划定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它工程建设。“根据保护文物的实际需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批准,可以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周围划出一定的建设控制地带。在这个地带内修建新建筑和构筑物,不得破坏
8、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二、文物古迹保护区的划定-三级1、绝对保护区(本身范围):指列为国家、省、市级的文物古迹、建筑、园林等本身范围。2、建设控制地带:指为了保护文物本身的完整和安全所必须控制的周围地段,即在文物保护单位的范围(即绝对保护区)以外划一道保护范围,一般视现状建筑、街区布局等具体情况而定。3、环境协调区:重要文物。建设区外围再划一道界线,对环境提出进一步的保护控制要求。二、文物古迹保护区的划定演变-观念更加明晰思想更坚定策略更有针对性文物古迹保护区的划定案例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城市内第一级:沿街沿河风貌保护地段第二级:平江历史街区第三级:平江历史风貌保护区周庄-历史城镇苏州平江历史
9、街区保护范围的划定平江历史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角,是目前苏州古城内保存较为完整、具有典型苏州传统格局、水乡风貌特色和文物古迹相对集中的、以居住为主的街区,它是保护苏州古城风貌的重要地区之一。该历史街区反映了明清历史时期的特征,有较完善的历史环境、事件,保护强调外部整体环境风貌,内容上,不仅要保护物质形体,还要保护历史文化内涵,如民风民俗、传统商业、手工业;空间上,不仅要保护历史街区本身,还要保护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景观环境,以及绿化、水体等划定保护范围。历史街区等级划分第一级:沿街沿河风貌保护地段第二级:平江历史街区第三级:平江历史风貌保护区第一级:沿街沿河风貌保护地段一纵四横,五条河路两侧一至两
10、进范围内地带。保护范围面积为868公顷。这类地区基本的保护原则是:普遍保护沿街沿河风貌,保护整体空间环境,逐步改善居住环境。普遍保护沿街沿河风貌,以沿街沿河为平江历史街区重点保护地段,严格控制沿街沿河的建设活动,尽量保持原有的建筑形式和风貌,并对不符合风貌要求的违章乱搭建的建筑和设施以及一些物件整治和清理。保护整体空间环境,以沿街沿河室外空间环境为重点,保护历史街区室外环境设施,包括桥、栏杆、河驳岸、水埠、船鼻子、古井、铺地和古树名木绿化等。整治和清理不符合风貌要求的设施,特别注意其空间环境的传统氛围的保护。逐步改善居住环境,改善居民室内设施,在满足风貌要求的前提下,使居民室内设施现代化,重点
11、为居民的卫生环境设施。解决居民的卫生设施和保护区的污水排放和处理,确保河水的洁净。第二级:平江历史街区指平江街区内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沿河沿路建筑,古宅院、庙、观、祠堂、园林等,这一级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保护范围面积为2383公顷。这类地区风貌已有一定程度的损坏,部分民居已修建或改建,但该地区传统街巷和民居相对较为集中、连片,其中许多属历史保护建筑。这类地区的保护整治有着两个层面的要求。从风貌层面上讲,首先要求恢复原有立面风格(包括第五立面屋顶的形式),其次要注意与14处文物、古建筑风貌的协调;从生活设施改善层面讲,要注意改善民居的内部环境以求适应现代化的生活要求,同时还须注意通过协调、维持其
12、原有生活氛围和旧的邻里关系。第三级:平江历史风貌保护区这一级保护区包含了整个平江街区。保护范围面积为4294公顷。平江街区内既有具有传统水乡民居的特色地区,又有与历史街区特色不相符的地区,对历史街区的风貌有极大的影响,如振亚丝织厂、染织二厂等工厂及仓库,同时又有一定的规模,对于这类地区逐步通过功能置换重新开发,要求其在建筑形式、风格上与原有风貌相协调,功能上应与历史街区的文化性质相吻合。历史古镇的保护区划定(周庄古镇)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古镇保护区()一级保护区(绝对保护区)不能随意改变现状,不得施行日常维护外的任何修建、改造、新建工程及其他任何有损环境、观瞻的项目。在必须的情况下,
13、对其外貌、内部结构体系、功能布局、内部装修、损坏部分的整修应严格依据原址原样修复,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令、法规所要求的程序进行,并保证满足消防要求。()二级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各种修建需在城镇建设部门及文管会等有关部门严格审批下进行,其建设活动应以维修、整理、修复及内部更新为主。其建设内部应服从对文物古迹的保护要求,其外观造型、体量、色彩、高度都应与保护对象相适应,较大的建筑活动和环境变化应由专家评审。()三级保护区(一般保护区)该范围内各种修建性活动应在规划、管理等有关部门指导并同意下才能进行,其建筑内应根据文物保护要求进行,以取得与保护对象之间合理的空间景观过渡。
14、建筑形式以坡屋顶为主,体量宜小不宜大,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功能应以居住和公共建筑为主。对任何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新旧建筑,除必须搬迁及拆除的之外,近期都应改造其外观形式和建筑色彩,以达到环境的统一,远期应搬迁和拆除。在此保护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经规划部门、文物管理部门等批准,审核后才能进行。()古镇保护区(区域控制区)在此范围内的新建建筑或更新改造,必须服从“体量小、色调淡雅、不高、不洋、不密、多留绿化带的原则。其建筑形式要求在不破坏古镇风貌的前提下,可适当放宽,新建筑应鼓励低层,街坊内部建筑高度应严格按照“周庄古镇区高度控制规划”执行,严禁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任何新的建设行为,对不符合要求
15、的已有建筑,应停止其建设活动,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予以改造。该保护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经规划部门批准、审核后方能进行。四、保护区范围确定的影响因素分析四、保护区范围确定的影响因素分析1.视线所及:视力距离50-100m,清晰度距离300m;60角;因此拟定50,100,300三个等级范围;2.噪音环境:65dB很吵闹;70dB心神不安;80dB健康危害。控制在55dB,理想45dB3.文物安全与保护要求 绝对保护的国家级、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按文物保护规定,其周围要划出50m的保护范围,不得有易燃、有害气体及性质不相符的建筑及设施。4.标志物的观赏要求:经验公式:D=2h,Q=27;D为视
16、点,h为建筑物视高,Q为视点的视角;D=3h;10俯角。由此D=h为一级;D=3h为二级;10高度角为三级除上述之外,另需考虑:1.保护价值评定与取舍2.保护、整治与改造、创新方式的选取3.必须与力所能及-大与小-规模问题第五节第五节 历史文化名城中建筑高度的控制历史文化名城中建筑高度的控制高度控制的考虑因素宜人尺度空间轮廓线制高点视线与观赏要求互相通视远眺-自然背景北京北京根据传统历史和具体现实条件,提出了建筑高度控制的总体方案:以故宫、皇城为中心,分层次控制建筑高度。旧城要保护平缓开阔的空间格局,由内向外逐步提高建筑层数。并根据对古都风貌保护的不同要求,将旧城划分为五类高度控制区,即平房控
17、制区、9m、12m、18m和30m控制区。高度控制的依据有两条:几个高度的空间层次;通视线分析高度控制参照物-以苏州为例高度控制的区域高度控制规划图-综合各分析结果的叠加图既要考虑现实、又要严格保护-对得起历史为城市发展创造更有机、从而也更广阔的条件苏州古城的高度控制绝对保护的建筑群与园林周围的建筑高度控制一级高度控制为3m,二级为6m,三级保护为9m古塔等高耸建筑物周围的高度控制一级高度控制为3m,二级为6m,三级保护为9m大型古建筑的周围环境高度控制名城特色景观视廊高度控制名城特色街巷河道两侧高度控制高度控制规划图将各个古迹、建筑点的保护范围上要求的高度控制,以及各点之间的视廊控制,以及传
18、统街巷、河道两侧的高度控制都统一地规划在城市用地图上。再依据名城保护总体要求,对保护地段(区)的高度层次控制都综合地规划在全城用地图上,两项叠加并集,成全城的高度控制图。苏州古城区内高度控制-24米问题的两面性高度啊高度!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什么是发展?建设?现代化?先进?第六节第六节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审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与审批一、保护规划的编制机构与编制要求1994年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1.规划编制深度2.编制原则3.基础资料收集-历史地段的调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保护规划的编制原则工作内容,具体对待抓住特点,确定原则与重点总体
19、安排,协调发展挖掘内涵(关于住宅设计课程)突出重点,抢救第一4.保护规划的成果文本-七项主要内容图纸-现状分布、规划总图、文物古迹点和历史地段/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界线图、重点地段详细规划设计意向附件-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专项研究报告等二、保护规划规划的审批程序与机构由国务院审批总体规划的城市-国务院国家级名城-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省级名城-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案例:上海的城市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案例:上海的城市遗产保护与再利用CONSERVATION AND ADAPTIVE REUSE OF URBAN HERITAGE IN SHANGHAI上海市面积:6340km2上海市人口:约1600
20、万人 18区、1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Master Planning)2020年人口:800万人以内面积:600km2以内2003年上海开埠160周年!上海的城市遗产上海于1986年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上海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28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35处(2002年)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61处(1989年、93年增补2处)第二批市级优秀历史建筑175处(1993年)第三批市级优秀历史建筑163处(1999年)1398幢第四批市级优秀历史建筑234处(2004年)740幢 2138幢花園住宅 里弄住宅 建筑类型保护数量(万m2)1993年统计数199
21、9年规划局数据04年房地局公布数据花园住宅159144.01147公寓住宅11578.36119新式里弄473305.64335一级旧里3281170.05617二级旧里19.41有历史价值的老工房146.47其他有特色的建筑224.08总计40281088.021218上海市保护(保存)历史建筑的数量 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 市级历史文化名镇:松江城厢镇,嘉定城厢镇、南翔镇和朱家角镇 上海市城区内划定12处“独特历史文化景观价值,形成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意象的区域”为历史风貌保护。包括外滩、南京西路、人民广场、老城厢、衡山路、虹桥路、江湾以及龙华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等 12处历史文化风
22、貌保护区的保护范围总面积为27平方公里。上海市歴史文化風貌区一覧表 序号名 称面積(km)1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1.012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1.073旧城厢歴史文化風貌区1.994衡山路復興路歴史文化風貌区7.755虹橋路歴史文化風貌区4.816山陰路歴史文化風貌区1.297江湾路歴史文化風貌区4.588龍華路歴史文化風貌区0.459提篮橋歴史文化風貌区0.2910南京西路歴史文化風貌区1.1511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2.2312新華路歴史文化風貌区0.3413面积合计26.96外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滩历史文化风貌区 衡山路衡山路復興路歴史文化風貌区復興路歴史文化風貌区 城市上海北京天津名 称
23、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文化保护区风貌保护区公布批次1次2次1次数 量12片30片15片合计面积26.96 km213.0 km29.49 km2上海、北京、天津的历史风貌保护区一览表上海、北京、天津的历史风貌保护区一览表 上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上上海海市市城城市市总总体体规规划划指指出出,要要保保护护好好历历史史文文化化名名城城的的整整体体风风貌貌和和环环境境,保保护护真真实实历历史史遗遗存存,挖挖掘掘城城市市历历史史文文化化内内涵涵,增增强强城城市市文文化化气气息息,提提升升城城市市艺艺术术品品味味,体体现现历历史史与与未未来来的的共共融融,把把上上海海建建设设成成为为具具有有丰丰富富历历史史文
24、文化化内内涵涵、海海派文化氛围、高品质文化气息的城市。派文化氛围、高品质文化气息的城市。“最严格的保护制度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双增双减:增加绿化、增加公共空间,减少容积率、减少建筑总量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弘扬城市的历史文化。把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作为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最严格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制度。开发新建是发展 保护改造也是发展上海产业遗产保护的意义与前景 1.近代产业遗产的汇聚地近代产业遗产的汇聚地 2.技术发展的活见证技术发展的活见证 3.资源再利用的有效途径资源再利用的有效途径 4.保护生活环境中的历史保护生活环境中的历史 5.从从“产业遗产产业遗产”到到“遗产产业遗产产业”上海船厂北外滩地区详细规划思考题保护规划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规划?它与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以及城市设计有哪些不同和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