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某汽车充电站新建项目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论文.doc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66789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工程某汽车充电站新建项目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安全工程某汽车充电站新建项目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安全工程某汽车充电站新建项目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安全工程某汽车充电站新建项目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安全工程某汽车充电站新建项目安全风险识别与评价研究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科论文摘 要现如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看似一片光明的前景,却也潜伏着巨大的问题,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所以低碳环保、节能减排成为了我们重点关注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的关键就是低碳,就是要最大程度的降低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的量,防止加重它对大气层的污染情况。第二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节能,减少物资能源的消耗,以此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我们想到的低碳节能首先便是尽量少的使用汽车出门,可是这只是一方面,我们不能只靠少开车达到低碳的目的,而是开发出可以替代汽车出行的工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环境和能源的问题。新能源汽车便是这项工具,新能源汽车主要使用的能源是电,最多投入使用的

2、是电动汽车。近些年,电动汽车发展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好,这与各国政府和各类企业的支持是离不开的。我国的电动汽车的发展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状态,对于它的建设运营还有很多未知的问题,也就代表着充电站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这些不确定的风险会使充电站发生许多未知的事故,因此对汽车充电站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再对其进行安全评价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样才能在日后的生产运营中有效的规避风险。本篇论文,首先对国内国外安全评价的发展和充电站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对营口市的工程概况进行的详细的了解,然后对项目中的有害因素进行辩识,分别使用了定性定量对充电站进行评价研究,计算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发生后会带来多严重的影响,最后根据

3、评价的结果给充电站提成具体的防范措施和管理方面的建议,以便在之后建设中尽量的规避掉这些风险。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桩;火灾;防范措施AbstractNowaday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is also improving, seemingly a bright future, but also latent huge problems such a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nergy crisis. Therefore, low-ca

4、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have become two issues that we focus on. The first issue is the key to low carbon, which is to minimize the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released into the air, to prevent it from contaminating the atmosphere. The second issue is t

5、he key to energy conservation, reducing the consumption of material and energ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educing waste emissions. The first thing we think of as low carbon energy saving is to use cars as little as possible to get out of the house, but thats only one thing. We cant just drive

6、 less to get low carbon, but we can develop alternatives to cars, to real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environment and energy. New Energy vehicle is this tool, new energy vehicle main use of energy is electricity, at most put into use is electric vehicle.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7、vehicles is getting faster and better, which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upport of governments and all kinds of enterprises.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 (EV) in our country is just beginning. There are many unknown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EV, which means there are some risk

8、s in the charging station. These uncertain risks will cause many unknown accidents in the charging station,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identify the risks existing i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o evaluate its safety, in this way, we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risk in the futur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9、In this thesis, firstly, the development of safety evaluation and charging st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is studied, and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Yingkou project is understood in detail, then the harmful factors in the project are identified,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are used to evalua

10、te and study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o calculate the probability of the accident and the serious impact it will bring,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evaluation of charging station into specific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recommendations in order to try to avoid these risks in t

11、he subsequent construction.Key words:Electric vehicles;Charging pile;Fire;Preventive measures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2 国内外安全评价及电动汽车站发展研究现状11.2.1 国外安全评价研究现状11.2.2 国内安全评价现状21.2.3 国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状况21.2.4 国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状况3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31.3.1 研究内容31.3.2 研究方法3第2章 汽车充电站新建项目概况52.1 项目概括52.2 项目选址52.3自然条件52.4 总图及平面

12、布置62.5 主要生产工艺72.6 主要设备72.7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82.7.1 给排水82.7.2 供电82.7.3 供暖82.7.4 防雷、防静电82.8 消防8第3章 充电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93.1 火灾风险93.1.1 充电区域93.1.2 站房93.1.3 配电间103.2 爆炸风险103.3 人员触电风险113.3.1 充电区域113.3.2 配电间113.4 车辆伤害113.5 机械伤害123.6 水淹事故123.7 噪音伤害123.8 雷电事故123.9 高空坠落123.10 物体打击123.11 自然灾害事故133.12 重大危险源辨识13第4章 安全评价研究144.1

13、安全评价方法选择144.1.1 划分评价单元144.1.2 评价方法选择的原则144.1.3 评价方法的选择144.2 定性评价164.2.1 选址及总平面布局单元检查表164.2.2 对充电单元进行预先危险分析164.2.3 公用辅助单元184.3 定量评价194.3.1 LEC危险源辨识及评价194.3.2 建立充电桩引发火灾的事故树204.3.3 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分析224.3.4计算概率重要度234.3.5 临界重要度244.3.6 结果分析24第5章 安全管理防范措施255.1 总平面布局防范措施255.2 储存区域的防范措施255.2.1 充电区255.2.2 配电间区域265.2

14、3 站房265.3 辅助设施的防范措施265.3.1 消防安全265.3.2 线路敷设275.3.3 防雷防范措施285.3.4 接地285.3.5 静电防范措施285.3.6 高处坠落防范措施285.3.7 自然天气对策措施295.4 安全管理防范措施295.4.1 人员与车辆的管理防范措施295.4.2 检修管理防范措施305.4.3 巡视管理防范措施305.4.4 站内标志标识管理防范措施315.4.5 周边环境管理防范措施315.4.6 安全管理防范措施315.4.7危险化学品防范措施32第6章 结论33参考文献34致 谢35附录一 外文译文36附录二 外文原文第1章 绪论1.1 研

15、究背景与意义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环境却越糟糕,大气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保护环境,电动汽车取代石油类汽车已经成为了国家环保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要,某公司决定建设汽车充电站项目。但是在使用过程如果因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保证,事故一旦发生,其后果不敢想象,将会给现场人员带来巨大损失和伤害,也将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随着电动汽车不断的发展进步,电动汽车站也成为了新能源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汽车工业对其也十分重视。电动汽车充电站能够为电动汽车提高高效、安全、方便的场所。扩建它已经是我国经济环保发展的道路之一,抢占新能源建设也是企业今后发展的必经

16、之路。现如今,在国家政府的呼吁倡导下,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有了一些起色,但要想电动汽车完全替代燃油的小汽车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的。虽然国家在政策上可以给予一部分购车或者上路补偿,但电动汽车充电站网还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建造成,究其缘由电动汽车充电站所需的供电网和普通充电所用的充电网完全不同,这就需要单独为充电站建新网,建网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物资,仅仅从开始讨论、立项到成网,不是几天或者一两个月能够完成的。因此本论文针对汽车充电站项目建造时涉及面广泛和耗资投入巨大等问题,在建造之前应用安全评价专业知识对其可能涉及到的安全风险进行识别,综合分析后,再对风险进行综合的评价,并做出应急预案就显得尤为重要。1

17、2 国内外安全评价及电动汽车站发展研究现状现如今,电动汽车充电站在国内外的项目都处在商业化初期阶段或正式实验中,目前尚无一套完整可行的安全评价方案。本文通过对国内安全评价现状进行总结,寻求对本电动汽车充电站使用的安全评价方法。1.2.1 国外安全评价研究现状在国外安全评价最初被称为风险评价,而后传入日本时才被更名为安全评价的。最初安全评价的出现是AIA为了判断风险大小而进行的评价过程。一九四二年春天,为了应对军事计划,关于系统安全的首个说明书诞生了。然而,不仅在保险方面和军事方面需要用到安全评价技术,工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安全评价,尤其是化工业。化工产品生产的同时,大部分都伴随着危险事故的发生,

18、化工产品的储存问题更是一大难题,稍有不慎,火灾爆炸事故就会发生。化学品的燃烧爆炸比正常的火灾爆炸更可怕。所以,在系统安全说明书出现的两年后,美国DOW公司为了能够减少化学工业在生产储存过程中事故的发生。自主研发出了一套评价方法,就是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四年之后,为了使系统安全的需求更加具体化,DOD又颁布了系统安全大纲要点(MIL-STD822),先后修订为MIL-STD822A(1977),MIL-STD822B(1984),它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军事标准2。国外的安全评价技术已然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状态。能够较好地满足各类产业的建设需求和安全的发展,他们对于安全评价的研究处于一个领先的位置。

19、1.2.2 国内安全评价现状我国安全评价的发展比外国晚了几十年。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将国外的各类安全评价方法引入了国内,并运用到了大型生产单位和管理部门。国外安全评价方法一经认引入,各行企业争先效仿使用,评价方法使用的最初颇有成效,可是渐渐地企业们发现国外的评价方法不完全适用于我们的企业发展建设。所以我国在1984年也开始结合国情和产业的发展现状研究起属于自己的评价方法,终于在1988年研发出了属于自己的评价标准,也就是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1997年修订)2。我国的评价体系一开始是完全借鉴国外的,直到有了自己的评价体系。中间经历了十分艰辛的探索过程。现在国内的个性企业都可以用到适用于自己

20、的评价方法了,不必完全使用国外的评价方法,这对我国企业的安全发展提供了莫大的支持和保障。1.2.3 国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状况(1)日本在十年前就已经建成了百余座充电站。其中日本首都的充电站就占了半数以上,除首都外发展最好的便是日本的一级行政区神奈川县。它地理位置优越,旅游业的发展更是日本的旺盛之地。神奈川县2010年的目标是五年内实现3000辆以上的电动汽车走向城市道路,并且建成160座以上的充电站。为了使电动汽车普及到整个国家,日本政府表示将全力支持充电站的建设推广。面向全国城市,选择适合推广的城市进行建设。保证充电站部及各类停车场,餐饮行业及各类大型连锁商场超市等给人们提供免费充电服务

21、2)在英国的伦敦市区各处分布着六七十座充电桩。市民们可以免费使用。购买使用电力机车的居民能够在家和办公室附近或各个城市的街道上都能够免费使用充电桩。他们不仅可以免费为电动汽车充电,还能够享受到小汽车享受不到的不用花钱就能停车的服务,一年下来也只需要缴纳折合人民币600元的管理费用。比燃油的小汽车不知道节省了多大的开支,可以看出英国对推广电力汽车有多支持。1.2.4 国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状况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在2014年是黄金发展阶段,电动汽车的产量都在剧增。到了2016年为止,我国已经生产了8万多辆电动汽车。并且安装了充电桩3万余个,然而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远远大于汽车充电站的发展,所以

22、充电站的发展速度必须要加快了,预计在今年我国充电桩的产业所产生的市场价值很可能超过一千亿元。其中上海已经建成的汽车充电站是我国国内最先进的充电站,它拥有四台充电柜,并且能够提供支持设备刷卡收费及小票打印等智能服务。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3.1 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新建汽车充电站的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价研究,通过对营口市汽车充电站项目建设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定性及定量的计算,为此营口项目提供完整具有可行性的风险识别和评价系统,并以最大收益和最小风险为宗旨增进电动汽车产业的高效发展,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绪论,主要通过对论文题目背景和意义的了解,掌握国外和国内电充站

23、的各种发展状态,对其进行分析,并简要的阐述了论文的研究内容进而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2)营口市新建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的实地调研以及查阅相关资料,以便进行危险源分析。(3)营口市新建电动汽车充电项目划分评价单元及选择评价方法。(4)营口市新建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完成定性评价和探索定量评价。(5)营口市新建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针对发现的风险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这种合理的方法降低充电站项目的风险。(6)对论文研究结论的总结以及研究的不足。1.3.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知网上汽车充电站或充电桩等相关题目论文研读,了解了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状况以及一些研究成果,为营口市充

24、电站建设提供了评价风险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4。(2)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是不用通过计算,而是通过安全评价工作人员长时间的工作经验和个人判断分析力,对电动汽车充电站中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的分析方法。(3)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大数据和以往事故经验获得的数学模型和标准,它可以对充电站内的充电桩以及其他电设施、站内人工作人员周边环境进行定量的计算,从而得出站内发生某项事故的可能性,以及会给站内设备设施及人员带来哪些伤害,造成多大影响,精确计算出各项有害因素的重要度,并根据结果针对各项原因做出对应措施。第2章 汽车充电站新建项目概况2.1 项目概括电动汽车充电站项目,属于新建工程,

25、地点在营口鲅鱼圈区疏港路北,这个项目投资约计600万元人民币,此企业等项目完成预计将聘请10名工作人员,这10个人中包括加气站管理人员2名,5名销售,2名技术管理人员和一名客服。开工方案为四班三运转制,每年除设备检修时间,工作日为300天,每班工作8小时。2.2 项目选址本项目位于营口市鲅鱼圈区疏港路北,站区北侧为矿泉水厂,西侧为石油有限公司加油站,加油站南面临近疏港路,东面临近公路。2.3自然条件(1)地理条件鲅鱼圈区东西横向距离3.25千米,南北纵向距离为20千米,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较为平坦,属于介于黏土和沙土之间的亚粘土结构。地基承载力在160到400KPAM之间,先后经历了四次海平面

26、变迁以及地壳升迁,地震烈度为度。(2)气象条件营口市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个地方是四季分明。春季大风天气较多,一般为西南风,气候干燥降雨量较少。夏季为西南风天气,降水量较为集中,温度也较高,最高温度为34.7,鲅鱼圈区的最高温度为36.9。秋季气候适宜,温暖凉爽,是四季中最宜人的气季节。冬季为北风和西南风,天气寒冷气候干燥,最低气温为零下28.4。鲅鱼圈区最低气温为零下31。营口市年降雨量为647.74毫米,鲅鱼圈区的年降水量达到700毫米,平均风速2-4ms,此地区不受台风影响。表2-1 气候平均表年平均最低气温5.18年平均最高气温14.07极端最大风速及风向44.0m/s,WSW全年主导风

27、向WWS,频率12%日最大降水量218.5mm极端最高气压1048.6hPa极端最低气压983.2hPa续表2-1 气候平均表年平均相对湿度66.1%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85.1%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31.5%平均地温(0cm)10.93极端最低地温(0cm)-25.6最大冻土深度83cm年平均太阳辐射54.17 MJm-2a-12.4 总图及平面布置本项目为满足工艺流程及防火间距需要,将站区建成运营业区、辅助区、充电区。主要有:(1)营业区新建站房一座。(2)辅助区新建配电室1座及其他附属设施。(3)充电区安装充电机6台。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见表2-2,总平面布置图2-1。表2-2 主要建(构

28、筑物一览表序号建构筑物名称面积(m2)结构形式火灾危险类别耐火等级备注1站房200砖混戊类二级2变、配电间450砖混戊类二级充电区站房变、配电间加油站疏港路公路矿泉水厂北图2-1 总平面布置图2.5 主要生产工艺本汽车充电站主要有几个主要控制区域,有整个配电站的供电系统,没有汽车充电时要进行储存电能的储能系统,能够随时控制充电机的控制系统和充电站内防盗的监控系统。站内的供电系统主要工作就是将外部来的高压电源变成适用于汽车充电的低压电源,与站内充电用电电流相适应。储能系统的总用就是在供电与充电之间的连接作用,最主要的还是在没有汽车充电时进行自我储能,在充电机不工作时释放储能为汽车充电,在充电机

29、工作的情况下可以快速的达到充电最高功率,实现电动汽车快速充电。2.6 主要设备表2-3 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电力变压器S10台12高压配电柜GG-1A(F)台13低压配电屏PGL2台14低压电容器屏PGJ1台15充电机CDJ-DM台62.7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2.7.1 给排水充电站内生活用水、消防水都是来自市政自来水。由附近市政给水干管上引入两根管径为DN100给水管。各用水处供水管道入口处水压不小于0.2MPa。充电站内排水采用雨水、污水分流制。室外污水排放量为给水的90%。雨水用过站内下水管道流向城市雨水排放管道。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室内污水管道,所有排向城市污水

30、主干道。2.7.2 供电站内负荷等级为类负荷。供电参数为电压380/220v,50Hz,三相交流电。站内使用的变压器型号为S10,配合使用的高压配电柜为GG-1A(F),低压配电屏选用PGL2型产品,低压电容器屏选用低压配电相配套的PGJ1型。2.7.3 供暖站房冬季采暖采用电采暖。2.7.4 防雷、防静电站内建构筑物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站内构筑物防雷按照三类防雷设计。对于高大建构筑物或经计算需要防雷的建构筑物采用避雷网或避雷针保护。充电站内用电设备,凡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构架、电缆外皮、保护钢管等全部进行接地(零)处理。所有防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应小于10。接地网利用地下非防爆介质的金属管

31、道或扁钢直埋地敷设。2.8 消防本站的消防用水来自市政自来水,由附近市政给水干管上引入2根管径为DN100给水管。站内消防用水量按变、配电间考虑,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15L/s,消火栓用水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厂区内同时发生火灾为一次。消防用水量为162m3。厂区内设有宽度为4.5m的环形给水干管,按规范要求设有消火栓、消防水泵和阀门等设施。按照国家标准规范,进行灭火器数量的配置。第3章 充电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通过对充电桩的调查了解,得知在充电桩的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火灾,爆炸和触电等风险,具体原因分析如下。3.1 火灾风险充电站最易发生的风险便是火灾。3.1.1 充电区域(1)设备故障时会导致

32、温度瞬间升高,查阅资料可知,充电桩工作时的温度是45摄氏度,温度升高,燃烧导致火灾。(2)当充电桩电流过大,线路过载,进而燃烧电路,产生的明火,导致设备及电器发生火灾。(3)充电设备线路绝缘损坏,线路老化,以及接线不规范等问题都可能引发火灾。(4)电火花引燃可燃物导致的火灾。(5)拔插头断开电源时,容易产生电火花。(6)设备电线连接线路老化,引发接触不良产生电火花。(7)设备未接地,外壳带电荷与人体或金属接触时会产生放电现象。(8)充电完成后,使用人员未取下充电枪,车主便开动汽车,充电枪被强行拉断或未使用保护措施便拔下充电枪都会产生电火花。(9)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产生电火花。(10)在没有

33、风或大气压低的时候,工作人员身穿化纤维衣料服装时,衣物摩擦起电所产生的电火花。(11)明火由于充电站的东侧为加油站,南侧为矿泉水场,西侧为公路,加油站火灾带来的火源,车辆频繁,或者人为带入的点火源明火,都将是充电站发生火灾的点火源。(12)充电桩充电过程中如果出现热失控的情况,可能引发火灾。(13)在导线断开瞬间,两端距离靠近,可以使电压达到击穿电压,产生放电,形成电火花7。3.1.2 站房(1)施工作业或生活用火失去控制引发火灾。(2)对明火管理不严格引发火灾。(3)站房内部材料大部分为可燃性质材料。(4)站房内空调、灯具等带电设备发生故障引发火灾。(5)站房的线路敷设不当,造成短路。过载等

34、导致起火引燃附近的可燃物,造成火灾。(6)乱拉临时电线,使用高热电器造成火灾。3.1.3 配电间配电间内有着极多的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电气设备时,若设备的非带电金属外壳发生漏电或者输配电系统的电压极高时,工作人员若没有按照相关操作规程佩戴防护措施或防护用具失效时,很可能发生人员触电事故。(1)漏电引发火灾。如果漏电电流分布于不同的位置,产生的热量也比较分散,发生火灾的几率会小一些;如果不巧的是漏电电流积聚在一点了,那么就极有可能发生火灾。(2)配电间的照明系统,配电机以及配电装置自身便存在发生电气火灾的可能性。所有也算是引火源。(3)短路引发火灾。在雷雨天气设备遭到雷击时,雷电击穿电气设

35、备的绝缘皮引发短路现象;当工作电压过高时,所选设备的额定电压不足以承受,可能发生击穿而短路;当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时,遇到高温或潮湿时就会失去绝缘能力,便会引起短路。(4)过载引起的电气火灾。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发现而设备继续运行,设备线路就会过负载。电气设备超过正常使用时间或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会导致设备和线路负载,设备运行时间过长或设计的线路不合理也会造成电气过热。(5)接触不良引起火灾。不可拆卸的接头接口处连接不牢固、焊接不良或接头处混有杂质,接触时电阻会变大,接头处就会发生过热现象。(6)散热不良引起的电气火灾。配电间夏季的温度可能过高或由于工作人员操作方式不当导致电气设备

36、的过热,若电动机通风系统发生堵塞等问题,不能及时散热,会导致电气过热发生火灾。(5)线圈和电缆绝缘材料的劣化也会引起的电气火灾。3.2 爆炸风险(1)由充电站基本资料可知,充电站极端最高气温为34.7,当电池处于高温状态下,电池内部遭到破坏,发生短路,使电池爆炸。(2)当电池充电时间过长,电压过高时,此时电池充电过量,电池发热,使电池爆炸。(3)当电池外壳破损或损坏时,空气与电池内部材料相接触,便会马上产生燃烧现象,严重时还会发生爆炸。(4)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时间过长电池的正极会产生氧气,负极会产生氢气,气体排出,若氢气聚集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发生爆炸。3.3 人员触电风险3.3.1 充电区域(

37、1)充电桩接地年久损坏,设备内部个别金属部件没有完全接地,存在人员触电危险。(2)充电桩上电子锁没有完全锁紧,充电枪插头带电,站内工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插入充电口就进行开始供电,此时充电电压可达750多伏,这时使用充电枪极易发生触电风险。(3)此充电站夏季温热雨量集中,降雨量极高,若设备进水,易发生触电。(4)充电站夏季环境湿度大,充电桩的防水,防锈,密封性不好,水汽与导电部件接触,会导致腐蚀或外部导电,存在触电风险。(5)未安装漏电保护或者充电桩线路破损老化也易引起触电。(6)当充电站充电车辆过多,车辆之间发生撞击,车辆外壳带电,引发触电。3.3.2 配电间(1)由于配电间的防护网破损或门

38、窗未关闭,导致小动物意外闯入配电间,产生触电事故。(2)电气设备漏电会对操作人员造成触电风险。(3)工作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不熟悉电气设备,操作不当引起的触电事故。(4)人员清扫配电设备时,使用的工具上带有金属,清扫时可能造成电线扯断连电,或引发短路发生触电。(5)带电进行设备的检修时,产生电弧使操作人员身体带电,发生触电事故。3.4 车辆伤害本充电站车流量会很大,所有造成车辆伤害事故,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汽车在充电站充电过程中,等待车辆过多,容易发生行车混乱,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3。(2)一般车主充电时间都是在晚上,由于车主一天的驾驶可能会产生疲劳,所以本充电站可能存在疲劳驾驶所

39、引发的车辆伤害。(3)车主在进入充电站时,未及时看到入口的限速标识牌,超速驶入充电站引发车辆伤害事故。3.5 机械伤害(1)设备设施在人员维修过程中因设备未停止,工作人员身体部位受到伤害,造成人员机械伤害。3.6 水淹事故由充电站的基本资料得知,鲅鱼圈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700毫升。可见夏季多半时间都在下雨,雨量积聚,容易在充电站发生水淹事故。3.7 噪音伤害过量的噪音可能导致人的神经系统产生疲劳或障碍,充电站充电车辆频繁鸣笛或充电站北部的疏港路以及矿泉水场来往车辆产生的噪声,会给充电站工作人员心理和生理上造成一定的危害,对于充电工作也会造成影响4。3.8 雷电事故本项目为汽车充电站,变配电间和

40、充电区域有很多电气设备,雷雨天可能遭到雷击和感应雷击。从防雷的角度来看,产生雷电危险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设计的防雷装置不符合充电站实际。(2)安装防雷装置时存在漏洞。(3)防雷接地电阻不符合规定,导致防雷装置失去效果。(4)工作人员缺少防雷知识。3.9 高空坠落在对屋顶登高处维修时,如若没有搭建作业平台也没有防护栏杆,工人自身没有佩戴安全带等防护用具时,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3.10 物体打击(1)工人检修设备时,相互之间抛扔式传递维修工具,扳手等容易发生物体打击伤害事故。(2)在屋顶等高处进行作业时,屋顶上放置的工具或者零件、物料等可能由于摆放的位置,工人未握紧工具等原因,掉落砸伤地

41、面上的人员造成物体打击伤害。(3)进站汽车可能装载的货物等过高,发生货物坠落砸伤工作人员。3.11 自然灾害事故本汽车充电所在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发生4级及以上强度地震的概念为起床会产生晃动,墙体也会开裂,会对站房和变配电室的房屋造成损坏,地表出现明显裂缝及喷沙冒水等。该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大,降雨带来雷电和积水,很可能会对充电区域和变、配电室造成伤害或发生雷电火灾,还可能导致充电桩进水。3.12 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可知,按照单元划分原则,本汽车充电站内无生产单元,只有储存单元。按照原则可以划分为站房储存单元、充电区域储存单元,变配电所储存单元

42、在充电区域储存单元内,当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过长,充电电压达到单只14.8v,电池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根据规范可知,氢气临界量为5t,充电过程中释放的氢气含量很少,远远达不到5t,所以充电过程中产生的氢气故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第4章 安全评价研究4.1 安全评价方法选择4.1.1 划分评价单元汽车充电站是一个整体的评价单元,由几个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的单元和系统组成,各单元的用途以及所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标准各不相同。本文把汽车充电站的安全评价单元主要划分为选址及总体布局单元,充电单元,公用辅助单元。4.1.2 评价方法选择的原则在开始安全评价研究时,应该在仔细分析并且完全了解评价系统的

43、前提下再进行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选择的安全评价方法应符合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原则2。4.1.3 评价方法的选择(1)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法是我们国家评价方法中最实用、做好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能够明显的体现出评价单元内各种设备设施不安全的地方,能够系统为我们提供要得到的数据。安全检查表在我国是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其中原因就是安全检查表依据相关的规范规定加上自身的灵活性,我们可以根据单元内所需的目的进行编制表格,可以形成多种表格格式。检查表绘制原则:条目清晰,内容全面,要求详细具体。(2)PHA(预先分析法)预先分析法是一个能够完成系统安全危害初步分析初始工作的方法,在电动汽车设

44、计施工和生产前对其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发生事故的后果并对此进行分析以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危险等级,防止汽车充电站中的危险发展成事故。(3)LEC美国安全专家提出的一种半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把作业条件的危险性作为因变量,而导致因变量变化的原因自变量。指的是事故及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危害严重程度及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对这3个方面通过经验进行评价,结合3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分值。通过公式(4-1)取得危险性分数值。公式如下: 4-1式中: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但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D作业条件危险性风险分值D,D越大,系统危险性越大,作业环

45、境越危险。这个时候我们便需要通过组织制定合理的对策措施来进行控制或减少及消除事故可能发生的概率,制定员工行为规范减少暴露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减轻事故损失,以把D值调到许可范围。由于对这3种方面进行客观科学计算过程相当麻烦。所以有了半定量方法,即按照经验对3个方面划分等级并赋值。以由于LEC值可能会因人而异,所以应当组成一个五到十人的小组进行打分,这样的评价结合会更贴近实际。由经验可以知道,D值小于20时为稍有风险,这样的危险就好比人正常走路会扭伤脚,是可以接受的。D值在20-70之间为一般风险,这样的风险好比吃鱼会卡到,与要引起注意。D值在70-160之间为显著危险,应当整改。D值在160-3

46、20之间为高度风险,必须利可采取安全措施进行整改。D值大于320时,作业环境及其危险,应当立即停止作业直到环境得到改善。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LEC法是凭借经验判断的,在汽车充电站评价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予以修正。(4)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的起源为故障树分析法。它是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将系统中存在的危险进行辨识评价。既能分析直接原因,也能揭示潜在原因。这也是评价研究的重要分析方式之一5。FTA的优点是:能将系统中的事故原因揭示的清晰明了又直观,有逻辑性。FTA基本符号:矩形符号顶事件/中间事件圆形符号基本(原因)事件(人设备、环境)屋顶符号正常事件菱形符号表示省略事件,表示事前不能分析,没必要在分析下去的事件事故树分析程序:首先调查事故、确定顶上事件、确定目标、接着进行调查原因事件、从而画出事故树、根据事故树进行定性分析、计算顶事件发生概率、进行比较、定量分析,计算完毕后利用所求出的最小径集找出根除事故的可能性,从结果中选出最佳方案。接着计算出各中基本原因事件的临界重要度系数5。4.2 定性评价4.2.1 选址及总平面布局单元检查表表4-1 选址及总平面布局检查表序号检查内容检查标准记录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毕业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