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家具 办公椅》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69842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办公家具 办公椅》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办公家具 办公椅》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办公家具 办公椅》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办公家具 办公椅》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办公家具 办公椅》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97.140CCSY81QB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QB/T2280XXXX代替QB/T22802016办公家具办公椅Officefurniture-Officechair(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本草案完成时间:2025.6.7)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产品分类25要求36试验方法67检验规则20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21附录A(规范性)冲击袋23刖百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

2、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QB/T22802016办公家具办公椅,与QB/T22802016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删除了“办公椅”、“椅背偏心度”、“软、硬包件”、“最低座面高”、“最高座面高”的术语和定义(见2016版的3.1、3.6、3.7、3.8、3.9);b)删除了椅背偏心度要求(见2016年版的表2);c)更改了外观要求(见5.3,2016年版的5.3);d)增加了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恒定负荷反复压陷疲劳后的40%压陷硬度损失值和灰分(见5.4)e)增加了纺织面料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起毛起球、耐磨性、P

3、H要求(见5.4);f)增加了皮革/再生皮(革)干摩擦色牢度、湿摩擦色牢度、人造汗液摩擦色牢度、耐磨性、PH要求(见5.4);g)增加了人工革干摩擦色牢度、湿摩擦色牢度、碱性汗液摩擦色牢度要求(见5.4);h)更改了力学性能中“稳定性”、“座面、椅背耐久性”、“椅背往复耐久性”、“座面耐久性”、“跌落”的试验条件、“脚轮往复磨损”的试验条件和要求,删除了“底座静载荷”(见表4,2016年版的表4);D更改了阻燃性能要求(见5.6,2016年版的5.6);j)将“甲醛释放量、叮VOC”合并为“产品有害物质”要求(见5.7,2016年版的5.7、5.8);k)更改了安全性中“基本安全”的要求(见5

4、8.1,2016年版的5.9.1);D更改了试验方法中最大允许测量误差的内容(见6.1,2016年版的6.1);m)更改了主要尺寸的试验方法(见6.2,2016年版的6.2);n)更改了外观的试验方法(见6.4,2016年版的6.4);o)删除了“底座静载荷”试验方法(见2016年版的6.6.7);P)增加了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恒定负荷反复压陷疲劳后的40%压陷硬度损失值和灰分试验方法(见651.4和6.5.1.5)q)增加了纺织面料耐酸汗渍色牢度、耐碱汗渍色牢度、起毛起球、耐磨性、pH的试验方法(见6.5.2);r)增加了皮革/再生皮(革)干摩擦色牢度、湿摩擦色牢度、人造汗液摩擦色牢度、耐磨

5、性、PH的试验方法(见6.5.3);s)增加了人工革干摩擦色牢度、湿摩擦色牢度、碱性汗液摩擦色牢度的试验方法(见6.5.4);t)更改了阻燃性能试验方法(见6.7,2016年版的6.7);u)更改了产品有害物质试验方法(见6.8,2016年版的6.8、6.9);v)删除了附录A(见2016年版的附录A)。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0)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B/T22801996;QB/T22802007;Q

6、B/T22802016;本次为第四次修订。办公家具办公椅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办公椅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室内工作用椅,其他场合的类似用途椅子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33252024金属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GB/T

7、3922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汗渍色牢度GB/T4802.2纺织品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改型马丁代尔法GB/T5296.6消费品使用说明第6部分:家具GB/T6343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的测定GB/T66692008软质泡沫聚合材料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GB/T6670-2008软质泡沫聚合材料落球法回弹性能的测定GB/T7573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9345.12008塑料灰分的测定第1部分:通用方法GB/T10357.2家具力学性能试验第2部分:椅凳类稳定性GB/T10357.3-2013家具力学性能试验第3部分:椅凳类强度和

8、耐久性GB/T10357.8-2015家具力学性能试验第8部分:充分向后靠时具有倾斜和斜倚机械性能的椅子和摇椅稳定性GB179272024家具阻燃性能安全技术规范GB185842024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280082024家具结构安全技术规范GB/T28202家具工业术语GB/T295252013座椅升降气弹簧技术条件GB/T38733办公家具办公椅尺寸测量方法GB/T40920-2021皮革色牢度试验往复式摩擦色牢度QB/T2724皮革化学试验PH的测定QB/T2726皮革物理和机械试验耐磨性能的测定QB/T2819-2006软质泡沫材料长期疲劳性能的测定QB/T3826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

9、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试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3术语和定义GB/T295252013GB/T28202和GB/T3873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调节装置adjusterdevice改变座椅部件相对位置、角度或刚度的机构。锁定装置lockingdevice对座椅的活动部件定位后进行锁定的装置。外形对称度shapesymmetry办公椅部件所在对称平面、对角线或圆周直径的误差程度。A座面左右水平偏差seatpIanedeviation座面硬边左右对称点所在平面与地平面的倾斜程度。升降行程IifttraveI最高座面高和最低座面高的差值。气弹簧gasspring由一个密闭缸筒和能

10、在缸筒内滑动的活塞及活塞组件组成的以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为储能介质的弹性元件。7公称力nominaIforceFa最小伸展力与最小压缩力的和除以2。Fa=(F+F3)2式中:Fi最小伸展力;F3最小压缩力。注:公称力居是气弹簧综合特性的指标之一。4产品分类按办公椅调节方式分为:I型办公椅:椅座和椅背角度均可调节的办公椅(见图1);11型办公椅:只有椅背角度可调节的办公椅(见图2);11I型办公椅:椅背、座面、扶手相对位置、角度均不可调节的办公椅(见图3)。5要求A1主要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代号及偏差要求见图4、图5、图6和表1,对有特殊要求的尺寸,由供需双方合同明示。表1主要尺寸单位为毫米名称

11、代号主要尺寸|项目分类基本项目一般项目座位高度*H2380座位深度T340540-座面宽度B三360-靠背高度*Z1三275升降行程*L?260扶手间距离艮三440扶手高度*压160-250实测值与设计尺寸的偏差*A软包件:尺寸偏差为5非软包件:尺寸偏差为10S5形状和位置公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形状和位置公差单位为毫米项目要求项E基本项目分类一般项目外形对称度*6座面左右水平偏差*6着地平稳性2应符合GB/T33252024中表3的规定。勺A理化性能(基本项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理化性能序号项目要求1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密度座面:三25kgm3其它部位:三18kgm32回弹性235%3

12、75%压缩永久变形10%4恒定负荷反复压陷疲劳后的40%压陷硬度损失值(P)%32P395灰分2.75%6纺织面料干摩擦色牢度三3级7耐酸汗渍色牢度三3级8耐碱汗渍色牢度三3级9起毛起球三3级10耐磨性三10000次,无破损11PH4.0-7.512/生)皮再皮1干摩擦色牢度500次,三4级13湿摩擦色牢度250次,三34级14人造汗液摩擦色牢度80次,三34级15耐磨性500r,无明显损伤、剥落16PH3.56.017人工革干摩擦色牢度三4级18湿摩擦色牢度三3级19碱性汗液摩擦色牢度三3级20PH4.09.021金属件涂层耐盐雾24h,1.5mm以下锈点W20点/dmn,其中直径不小于1.

13、0mm的锈点不超过5点(距离边缘棱角2mm以内的不计)22附着力不低于1级23电镀层耐盐雾18h,直径1.5mm以下锈点不多于20点/dm?,其中直径21.Omm锈点不超过5点(距离边缘棱角2mm以内的不计)5力学性能(基本项目)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力学性能序号项目要求备注1稳定性无倾翻2座面冲击1、座椅零部件无断裂或豁裂现象;2、加载部位无明显变形;3、座椅结构无松动;4、试件试验期间不应发出清晰可辨的噪声;5、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应无失灵。6、应无螺丝等零配件明显松动3座面、椅背静载荷不适用于转椅4扶手垂直向下静载荷5扶手水平静载荷6脚轮往复磨损1、测试后使用功能应无损坏和丧失;2、测试后

14、用22N的力沿着每个脚轮的中心线拉脚轮,脚轮应不会从五星脚中脱落出来7座面、椅背耐久性1、座椅零部件无断裂或豁裂现象;2、加载部位无明显变形;3、座椅结构无松动;4、试件试验期间不应发出清晰可辨的噪声;5、升降机构和旋转机构应无失灵;6、应无螺丝等零配件明显松动不适用于转椅8椅背往复耐久性6.6.8.1适用于I型办公椅;6.6.8.2适用于II和11I型办公椅9倾斜机构6.6.9适用于I、II型办公椅10座面回转耐久性11座面耐久性座面往复冲击耐久性座面左右弯曲交替负荷耐久性12跌落叠放试件跌落从桌面高度跌落向后跌落KA阻燃性能(基本项目)应符合GB179272024的规定。K7产品有害物质(

15、基本项目)应符合GB185842024的规定。4 A结构安全(基本项目)应符合GB280082024的规定。5 A气弹簧办公椅性能1. 9.1基本安全(基本项目)座位底面与气弹簧之间应有隔离措施。示例:可采用厚度不小于2mm的钢板或底盘隔离。2. 9.2密封性能(基本项目)应符合GB/T295252013中6.5的规定。5. 9.3耐高低温性能试验(基本项目)应符合GB/T295252013中6.6的规定。5.9.4循环寿命(基本项目)经耐高低温性能试验的样品,再经50OOO次循环寿命(当行程不大于60mm时,按实际行程;当行程大于60mm时,按60mm行程)试验后,气弹簧公称力兄的总衰减量应

16、不大于13%。6试验方法A1最大允许测量误差除另有规定,本文件试验用的力、质量、尺寸、角度的最大允许测量误差应符合以下规定:力:公称力的5%;质量:公称质量的1%;尺寸:所有小于200mm的尺寸,最大允许测量误差应为公称尺寸的1mm;其他尺寸的最大允许测量误差应为05%;加载垫300mm半径的球面曲率尺寸的最大允许测量误差应为5mm;角度:公称角度的士2。;加载垫的位置偏差:5mmO注:为实行不确定度的评定,当满足上述测量误差时,认为试验结果没有受到不利影响。A1主要尺寸按GB/T38733的规定进行。A1形状和位置公差6. 3.1椅背偏心度将试件旋转至最易倾翻的位置,测量底座最外侧支撑点连线

17、与椅背最上端受力点d垂直引线的水平距离。最上端受力点d的确定:当椅背高度()不大于450mm时为椅背中心线顶端。当椅背高度(/)大于450mm时为椅背中心线距椅面450mm处(见图4)。单位为毫米标引序号说明:d椅背最上端受力点d;图4偏心度e示意图7. 3.2外形对称度测量对称面(部件)的两条对角线,底座测量支架脚轮支撑点之间的距离,其差值即为外形对称度。8. 3.3座面左右水平偏差测量椅面硬边上两横向对称点的离地高度,其差值即为座面水平偏差。6.3.4着地平稳性将试件安放在坚硬、平整的平板上,用塞规测量脚轮与平板间最大间隙距离。A4外观按GB/T33252024中5.3的规定进行。65理化

18、性能6.5.1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6. 5.1.1密度按GB/T6343的规定进行。6.5. 1.2回弹性按GB/T66702008中方法A的规定进行。6.5,1.375%压缩永久变形按GB/T66692008中方法A的规定进行,压缩试样厚度的75%4%6.5.1.4恒定负荷反复压陷疲劳试验按QB/T28192006的规定进行,试样数量3个。如办公椅样品形状不符合取样要求,可在与样品同样材料的泡沫塑料样品上进行试验。6.5.1.5灰分按GB/T9345.12008中方法A的规定进行。试验温度825,残留物直至恒重,但在规定温度下燃烧的时间不应超过3h。6.5.2纺织面料6.5.2.1干摩擦色牢度

19、按GB/T3920的规定进行。6.5.2.2耐酸汗渍色牢度按GB/T3922的规定进行。6.5.2.3耐碱汗液色牢度按GB/T3922的规定进行。6.5.2.4起毛起球按GB/T4802.2的规定进行。6.5.2.5耐磨性按GB/T21196.2的规定进行。6.5. 2.6PH按GB/T7573的规定进行。6.5.1.1 /再生皮(革)6.5.1.2 3.1干摩擦色牢度按GB/T40920-2021的规定进行。6.5.1.3 湿摩擦色牢度按GB/T40920-2021的规定进行。6.5.1.4 人造汗液摩擦色牢度按GB/T40920-2021的规定进行。6.5.3.4耐磨性按QB/T2726的

20、规定进行。6.5.3.5pH按QB/T2724的规定进行。6.5.4人工革6.5.4,1干摩擦色牢度、湿摩擦色牢度、碱性汗液摩擦色牢度按GB/T3920-2008的规定进行。6.5.4.2PH按QB/T2724的规定进行。6.5.5金属件涂层6.5.5.1耐盐雾按QB/T3826的规定进行。6.5.5.2附着力按GB/T9286的规定进行。6.5.6电镀层耐盐雾按QB/T3826的规定进行。6A力学性能6.6.1稳定性按GB/T10357.2和GB/T10357.8的的规定进行。6.6.2座面冲击采用直径406mm13mm,重量102kg的冲击袋(见附录A)进行冲击试验。冲击高度152mm,冲

21、击1次。如办公椅的高度可调,则将座面调到最高位和最低位各冲击1次(如图5)。在自由落体过程中,冲击袋左右中线应于座面一致,并且其边缘位置应距离椅背最前端13mm13mm。在自由落体过程中,冲击袋不应与椅背接触。6.6.3座面、椅背静载荷6.6,3,1座面静载荷按GB/T10357.3的规定进行,载荷1300N,加载10次。6.6.3.2椅背静载荷按GB/T10357.3的规定进行,载荷450N,加载10次。注:椅背、座面可做联合静载荷试验,也可单独做静载荷试验。6.6.4扶手垂直向下静载荷将办公椅固定在试验台上,椅脚和椅座不应产生移动或滑动。当有可调部件时,应调至平时使用的状态。加载面长度(1

22、2713)mm,在椅背前面部分的扶手最容易破坏的地方进行加载(见图6、图7)。载荷加750N,持续1min0b)加载位置示意图2图6扶手垂直加载位置示意图6.6.5扶手水平静载荷将办公椅固定在试验台上,椅脚和椅座不应产生移动或滑动。固定装置不应影响到扶手。当有可调部件时,应调至平时使用的状态。加载设备或加载带在水平方向的宽度不应大于25mm,选择椅背前面部分的扶手最容易发生水平破坏的位置进行加载。对于能在水平面内转动的扶手,则加载在旋转点上(见图8)。载荷加445N,6.6.6脚轮往复磨损将办公椅安装在实验设备上,并放置在坚硬平滑的有3个障碍物的试验表面上,障碍物的尺寸规格见图9。当整个办公椅

23、进行试验时,在椅座上放122kg平衡载荷。当只是部件进行试验时,试验装置的重量应该相当于122kg加上办公椅整个构造组装起来的重量。座和脚轮应该能够自由转动。实验设备应至少保证762mm的来回运动行程,依照图10使脚轮通过平台和障碍物。测试频率为8次min12次min,1个测试周期包括向前和向后的1个来回运动。在有障碍物的测试平台,测试2OOO次;在无障碍物的水平测试台上测试98OOO次。测试后使用功能应无损坏和丧失。测试后用22N的力沿着每个脚轮的轴心线往外拉,脚轮不应从底座中脱落。432mm20mm455mm762mm标引序号说明:A足够脚轮能够通过障碍物区域的有效距离。图10障碍物布置平

24、面示意图图11脚轮往复磨损示意图6.6.7座面、椅背耐久性6.6.7.1座面耐久性按GB/T10357.3的规定进行,载荷1OoON,100OOO次。6.6,7,2椅背耐久性按GB/T10357.3的规定进行,载荷300N,100OOO次,座面平衡载荷1OOoN0座面耐久性和椅背耐久性试验的座面载荷的加载位置以及加载周期相同,可将这两个试验合并为一个试验联合进行,在每个加载/卸载周期中,均应先加载座面,后加载椅背;先卸载椅背,后卸载座面。6.6.8椅背往复耐久性(椅背高度小于200mm的办公椅不适用)6. 6,8,1椅背往复耐久性(适用于I型办公椅)将办公椅固定在试验台上,椅脚和椅座不应产生移

25、动或滑动。当用试验设备给椅背施加力时,应防止办公椅旋转。适当固定以免抑制椅背或椅扶手产生的移动。当有可调部件时,应调到平时使用的状态下。对于倾斜装置可以锁紧的办公椅,在不同状态应选择对应的试验方法。倾斜装置未锁定时的办公椅依照本部分进行试验,然后另取一件办公椅,将其倾斜装置调至垂直锁定状态,按6.6.8.2的规定进行试验。在椅垂直中心线上标出椅面上方406mm和452mm处。a)当椅背上受力的部位相对于椅面不低于452mm时,应将压紧装置压在椅面上方406mm处(见图12);b)当椅背上受力的部位相对于椅面低于452mm时,应将压紧装置压在最高处(见图13);c)当椅背有可转动支点,且椅背与后

26、垂线夹角20时,应将压紧装置放在椅背的可转动支点上(见图14);当椅背与后垂线夹角W20时,应将压紧装置压在依据a)或b)所确定的位置上。将加载装置连接在椅背的水平线中点上进行前推或后拉。当椅背到达向后最极限的位置时,施力的方向与椅背成(9010)O当办公椅的设计导致不能把加载设备的加载力转换到受载物体或受载表面上时,应用一个高度为38mm-102mm的桥塞装置横越受载物体或受载表面的宽度,椅背面由加载定位模板(按GB/T10357.3的规定)确定。放置平衡载荷109kg于椅座面中点(见图14、图15)。图12压紧块放置示意图(背高N452mm,I型)压紧块图14压紧块放置示意图(椅背可转动,

27、I型)用加载设备对椅背加载445N(见图16)。在加载过程中,当由于调节设备逐渐滑动导致椅背或倾斜锁紧装置不能承受负荷时,应把椅背调节到最后面的位置,然后加载。加载速率为10次min30次/min。椅背高度不足406mm的,在椅背上加载120000次。椅背高度超过406mm的,在椅背上加载80OOO次。然后根据下述步骤再加载40OOO次。a)在确定的高度上,另选距垂直中心线右边侧102mm加载,如果需要可用压紧装置如图12和图130当椅背到达向后最极限的位置时,施力的方向与椅背成(9010)夹角。加载20000次(见图16);b)根据以上确定的高度保持加载力,重新确定在垂直中心线左边102mm

28、加载,如果需要可用压紧装置(见图12和图13)O当椅背处于极限位置时,施力的方向与椅背成(9010)夹角。加载20OoO次(见图16)O俯视图从中心线偏移102Innl445Na)向左偏心的椅背耐久性b)向右偏心的椅背耐久性图16偏心加载示意图(背高V406mm,I型)6.6,8,2椅背往复耐久性(适用于11型和川型办公椅)加载方法和I型办公椅相同,但是对椅背的加载力为334N0加载位置见图17、图18、图19。俯视图从中心线偏移102mma)向左偏心的椅背耐久性334N图19偏心加载示意图(背高V406mm,Il型)6.6.9倾斜机构将办公椅放置在试验台上并固定好(见图20),如果有可调部件

29、调至平时使用状态。在椅面上放置102kg的载荷。调节设备的循环控制设备,使得椅能前后倾斜而不发生倾倒或停止。加载速率10次min30次/min。每次加载应保证倾斜机构倾仰幅度到极限位置,共加载300000次。试验之后应适当调节倾斜循环装置使之总是保持最原始的状态。图20倾斜机构试验示意图6.6.10座面回转耐久性将办公椅固定在一个平台上,防止椅脚和椅座发生转动。当椅座高度可调时,应将椅座调到最高位置。其他的可调部件调至平时使用状态。在椅座中间加载102kg,加载物的重心点和办公椅中心距离51mm64mm,如图21所示。旋转角度(36010)。当达不到360。时,应调节试验设备使办公椅转动时刚

30、好接触到极限位置而不会超出这个位置。对于可以旋转360。的办公椅,一整周是一个循环;对于转动角度小于360。的办公椅,一个循环就是从一个停止极限状态到另一个停止极限状态。使椅面相对底座往复回转。回转频率5次min15次min,120OOO次。如座面可调,调至最高和最低位置各做60OOO次。图21座面回转耐久性示意图6.6.11座面耐久性6.6.11.1座面往复冲击耐久性将办公椅适当固定在一个平台上,确保冲击位置在试验过程中不发生改变。当有脚轮时,应将其放置在最容易破坏的位置。当有可调部件时,应将所有可调部件调节至平时使用的状态。当椅面的缓冲材料厚度小于44mm时,应将泡沫塑料加厚到(506)m

31、m。用于加厚的泡沫塑料,在加载(20022)N时的压陷性能应不小于25%。将试验冲击袋(见附录A)连接在循环设备上,使其可以如图22自由下落。冲击高度36mm,冲击位置为椅面中心,频率10次min30次min,100OOO次。可以采用等效方法进行试验。冲击袋离椅背的距离为(1313)mm,且在下落过程中不得接触椅背。6.6.11.2座面左右弯曲交替负荷耐久性往复冲击试验结束后,如图23在座面前端一角加载直径(20313)mm、重量为890N的加载块,当扶手影响到加载位置时,应拆除扶手,如扶手不可拆除,则加载点应尽量避开。缓慢加载,避免对座面的冲击。加载10次min30次min,共20000次。

32、加载完成后换在前端另一角加载20OOo次。加载块直径203mm13mm椅子俯视图图23座面弯曲交替负荷耐久性加载示意图6.6.12跌落试验按GB/T10357.3的规定进行。A7阻燃性能按GB179272024的规定进行。A产品有害物质按GB185842024的规定进行。AQ结构安全按GB280082024的规定进行。610安全性6.10.1基本安全要求采用分度值为1mm的钢直尺或卷尺测量钢板厚度。6.10.2密封性能将试件的椅面以上部位拆除,只余下椅面及以下部分。将气弹簧锁定在压缩状态,按6.2测量座面高度;常温储存72h后再按6.2测量座面高度。6.10.3耐高低温性能将制好的试件进行高低

33、温处理:先放入-30土2低温试验箱内保持48h,取出后再放置在60土5的高温试验箱内保持48h。取出气弹簧计算公称力居衰减量。6.10.4循环寿命经过高低温储存试验的气弹簧活塞杆向下装夹于试验机上,以8次min12次min的频率进行循环寿命试验,试验过程中气弹簧外筒筒壁温度不应大于50循环50OoO次后,测量公称力北的衰减量。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可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型式检验评定除合同要求以外的所有检验项目的合格性。出厂检验判定本标准的5.1、5.2、5.3条规定的项目的合格性。75出厂检验7.2.1 出厂检验是产品出厂或产品交货时进行的检验。本文件的5.1、5.2、5.3规定的

34、项目是出厂检验项目。7.2.2 出厂检验应进行全数检验。因批量大,进行全数检验有困难的可实行抽样检验。抽样检验方法依据GB/T2828.1中规定,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验水平11,接收质量限(AQL)为6.5,其样本大小及判定数值按表5进行。表5抽样及判定的规则单位为件本批次产品总数样品大小接收数(Ac)拒收数(Re)26508125190132391-15020341512803256281-50050785011200801011120132001251415注:26件以下应全数检验。7.2.3出厂检验应在产品型式检验合格的有效期内,由企业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7.2.4主要尺

35、寸、形状和位置公差、外观要求项目不带“冢号的项目全部合格,带“钎的项目中缺陷数累计不超过5个,判定为出厂检验合格,否则判为不合格。7.2.5不合格品不应出厂。71型式检验7.3.1 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质量进行全面考核。有下列情况之一,一般应进行型式检验:a)产品或是老产品转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式生产时,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应周期性进行一次检验,周期检验一般为1年;d)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客户提出检验要求时。7.3.2 抽样与产品组批规则抽样时应在一个检验周期内的同一批中

36、随机抽取7件样品,部件底座1件、气弹簧1件、脚轮1组,除3件样品封存备用外,其余均送检。如供需双方有其他合同规定,则按合同规定抽样。7.3.3 检验程序检验程序应遵循尽量不影响余下检验项目正确性的原则。5. 15.4条规定的项目可在1件样品上完成。5.5规定的项目可在2件样品和部件上分别完成。5.65.9规定的项目可在同一件样品上完成。同一件样品先进行外观检验,然后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最后进行理化性能检验。7.3.4 检验结果的判定基本项目全部符合要求,一般项目缺陷数累计不超过5项,判定该产品为合格品,否则为不合格品。7.3.5 复验7.3.5.1检验时任何一方对所检验的结果有异议时,或交货时未

37、经验收的产品在规定期限内有异议的项目,均可要求复验。7.3.5.2复验应直接采用备用样品。7.3.5.3复验应对前次不合格的项目及前次因试件损坏而未能检验的项目进行检验,并在报告中注明:“复验”。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菖1标志产品应有标志和使用说明,应符合GB/T5296.6标准要求。产品的使用说明内容至少包括:a)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执行标准代号;b)产品特性描述,主要原辅材料的名称、特性、等级;c)有害物质指标;d)产品使用方法、注意事项。R5包装产品应进行合适的包装,防止损坏。fi5运输产品运输过程应加以衬垫和覆盖,防止损伤和日晒雨淋。ft贮存产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清洁的环境中,并应防止污染和日晒雨淋。附录A(规范性)冲击袋单位为毫米A-A截面图说明:冲击袋质量57kgo图A.1冲击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