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社区民族团结演讲稿:部队民族团结.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726280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讲稿】社区民族团结演讲稿:部队民族团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演讲稿】社区民族团结演讲稿:部队民族团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演讲稿】社区民族团结演讲稿:部队民族团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讲稿】社区民族团结演讲稿:部队民族团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社区民族团结演讲稿:部队民族团结1 特征码 ZqIMJWBSWDhxHYDOjcJZ 社区民族团结演讲稿:部队民族团结 ,希望大家喜欢。 竞聘演讲稿 国旗下演讲稿 建党节演讲稿 七一演讲稿 师德师 风演讲稿 三分钟演讲稿 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好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中国”这个 正式国名,但是并不能说明世界上没有“中国” ,因为国家的概 念是后来出现的,大概是指一定数量的居民永久地占有领土, 流传文化,形成主权制度、更好地创造人类文明的存在形式。 事实上大概从清朝开始,全世界就把清朝叫做“中国” ,后来的 “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是和“中国”的名称比 较接近。本来名字只是一

2、个符号,关键在实,而不在其名。我 们必须追寻“中国”这个符号背后的实体,是不是有具体的内 涵,是不是有明确的界限,是不是有存在的连续性,是不是有 主权制度,是不是被世界认同,是不是以国家的身份改造环境。 当然,最重要的是人的作用,有人-才有世界、才有国家、才 有“中国”!而文明是立国之本,民族文化是国家之根,只要 人民和人民创造的中华文明是持续的、并且被世界认可的, “中 国”就一直很真实、清晰、自然地存在着。 第 2 页 一个完整的国家概念是-国家是被外部环境认可的“国家 意识” ,而“国家意识”的内涵包括五个属性: 1、经济属性-也就是财富、文明(比如赖以生存的经济基 础) 2、环境属性-

3、相对稳定的内部治理环境(比如疆域) 3、文化属性-(从过去流传下来并且延续到未来的)各民族 文化融合 4、主权属性-整体的高度统一和至高无上的权力制度(比 如外交和内政) 5、人民属性-体现每个人对主权统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可能叫“公益属性”更能表达天下为公的自觉性主动性)。各 族人民自觉认同统一主权的存在,获得与主权同步的情感体验 (拥护效忠),和主权同命运共呼吸,主权的意愿能够代表了全 体人民的愿望,各族人民服从主权的支配和控制,自觉维护主 权的利益,随主权的成长发展而发展,每个人都是整体主权的 一分子,以主权的身份、在主权利益的驱动下主动地认识和改 造世界。并且全体人民能够明确地区分主

4、权的意志和主权外的 意志。 如果一个集体, “文化属性”以血缘或者单一民族为主导, 其“主权属性”符合氏族制度形式, “人民(公益)属性”只能体 现对氏族主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五个属性就只能升华到 “民族意识” ,这个集体(被环境认可以后)就是氏族社会; 第 3 页 如果一个集体的“文化属性”体现了各民族文化融合, “主 权属性”符合国家制度, “人民(公益)属性”体现对国家主权的 自觉性和主动性,其五个属性就可以升华到“国家意识” ,这个 集体(被环境认可以后)就是国家。 可见,只有当全体人民拥有了“国家意识” ,才能形成国家, 然后国家就拥有国家的文明财富、国家的领域环境、延续的国 家文

5、化、国家的主权制度、拥护国家的人民。 “国家意识”是 “民族意识”的升级,是更高层次的社会存在。国家的进化发 展过程是从 以稳定组合为中心的原始部落-以血缘或宗教或文 化为中心的氏族社会-以主权制度为中心的国家形式,推论下 去,下一个高级存在形式是以人类“公益意识”主导的“大同 社会” 。 “国家意识”的产生和“被环境认可”是国家概念的两个 前提条件,缺一不可。一个集体,即使她在五个方面的属性都 符合国家属性并且形成国家意识,如果环境“不”认可,也不 能说是一个国家。而当国家成立以后,即使这个国家失去了 “国家意识”的某个或者某几个属性,只要“国家意识”仍然 在环境之中发挥实际上的作用,我们还

6、是应该认可这个国家仍 然存在。当然,全体人民事实上是由大多数人代表的,而环境 认可在古代也仅仅停留在外族人民的心里或者不反对就是默认。 国家的“主权属性”是 第 4 页 是国家的根本标志,但是主权只有被全体人民认同,体现了每 个人对国家整体统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后,才能形成“国家 意识” ,进而被环境认可为一个真正的国家。在国家的历史进程 之中,国家主权可以由不同的政党政府来代表,同一时间里面 只有一个最高的政权-就是当权者。全体人民有可能不拥护代 表国家主权的当权者,於是就出现当权者的改朝换代,然而并 不影响国家存在的连续性。事实上,国家主权就是民-主的高度 统一,人民是国家主权的真正拥有者

7、,只是在不同的时间由不 同的政府去集中执行。 主权属性的本质是内部矛盾的成功“统一” ,根本目的是是 在同种竞争中成长发展,追求外部的最大利益。紧密团结起来 可以增强个体的力量,追求整体的最大利益,社会的一方影响 另一方,在低层次表现为外部的生存竞争(征服和防御)、内部 的阶级斗争,在高层次表现为外部和其他国家的共生互惠、内 部的政治制度高於一切(事实上还是法制规范人民);而进化到人 民(公益)属性,至高无上的主权依托全体人民的自觉性和主动 性,有必要将竞争目标从同类竞争转变成与自然环境竞争发展, 表现为国家主动地认识改造环境,在低层次表现为压抑自由, 第 5 页 无限度地掠夺资源,破坏生态平

8、衡,在高层次表现为人尽其能, 物尽其用,天人合一,保护完善和提升生态平衡。 主权分为外部主权和内部主权(内政)。由於各种原因,国 家的主权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分-裂或者丧失,但是只要“国家意 识”仍然在发挥实际上的作用,并不影响这个国家的连续性。 比如捷克斯洛伐克 1918 年 10 月 28 日独立建国,1939 年国土 全部被德国吞没,主权脱离国土和人民。1945 年 5 月 9 日重新 解放,然而国庆节仍然是 10 月 28 日,这个事实生动地说明了 国土、主权不是决定一个国家存在的根本因素,根本因素是人, 是国民创造的文明财富、延续的文化和保留的“国家意识” 现在我们来看看中华文明的历史:

9、 距今约 170 万年,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元谋人开始使用石器 和火。约 7020 万年前, “北京猿人”保存使用天然火。到 了大约 18000 年前,山顶洞人开始人工取火进入了农耕文明, 这是一种“创造”(而不是发现和被动的使用),人工取火是人 类主动创造的文明。从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开始,中华文明始祖 们依次进行了燧人人工取火、神农刀耕火种尝百草、伏羲画卦 结绳记事等等流传下来的文明活动,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中华文 明,构成了原始部落存在的最基本条件。大约 4000 多年前,形 成了炎、黄、尧、舜、禹为权力中心的氏族社会。 现在我们去看看约公元前 22 世纪的夏朝:大禹以“禅让制” 的形式接替舜,成为

10、了部落的首领。治水时公而忘私,三过家 第 6 页 门而不入,深得各部落的拥护,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战争 的频繁,禹的权力越来越大,以至发展成个人专断。据说有一 次禹召集各部落首领开会,一个首领因迟到而被禹杀了,可见, 禹似乎已不是群众的首领,而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了。禹治 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 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这是“国 家”和部落的根本区别。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 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夏朝(这是华夏子孙的由来)。这种世袭制不按照能者当权的历 史规律,事实上是一种“政治制度” 。1

11、958 年河南二里头出土 了宫殿建筑群,达一万平方米,并有一支军队,还有监狱的文 物,这些已证明夏的“国家机构”已初具规模,成为统治的工 具,而这些恰恰是原始社会所不具备的。至於夏朝是不是在人 民心中形成了“中国意识” ,是不是被外部环境承认(当时没有 联合国),还是去问一问历史学家吧。 这里我不想过多考证“中国”究竟成立於什麽时候,不过, 至少於公元前 221 年统一“中国”的秦朝肯定是一个国家,因 为秦朝有比较完善的“国家制度” 。统一币制、统一度量衡、统 一文字,统一制订法规,主动地改天换地修长城以抵御北部游 牧民族的入侵我想说的是, “中国”一旦成立, “中国意识” 就永远存在着,不管

12、是以什麽样的文明形式,也不管国土是否 统一,只要中国的文化是在持续地发展演变,不管是什麽形式 第 7 页 的政治主角,都代表了“中国” 。事实上,不管哪朝哪代的人民, 都把逐鹿中原,统治“中国”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然而,台- 独为什麽不想问鼎“中国”?这种边缘性的奇怪现象恐怕只有在 后面进行更深入的心理分析才能得到答案并且寻求解决之道。 我们现在来看看大陆和台湾的定位,一个“中国”的概念 应该非常清楚-就是环境认可的“中国意识” 。联合国明文规定 只承认一个“中国” ,两地的宪法都明确了一个“中国”的定义。 比如台湾宪法规定:“中国”领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经国 民大会之决议,不得变更之” 。说明台湾至少从清朝到现在一直 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地理、民族、文化、血缘、 国际法或两地的国内法看,都是如此。 font color=“red“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提供的演讲稿范文,更 多精彩尽在,敬请随时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致辞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