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总结共3篇.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73253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总结共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总结共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总结共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总结共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总结共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总结(共3篇) 第1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推进情况说明全校教职工人数:178人,专职教师人数:163人,民语系专职教师人数:84人,全校学生总人数:2617人。起始年级学生人数:579人,民语系七年级招收2个班,七年级配备了业务能力和责任心较强的双语教师。起始年级课程配置如下:数学、语文每周五节,国语每周六节,生物每周两节,英语每周三节,政治每周两节,历史每周两节,地理每周两节,体育每周两节,美术、音乐、心理健康、劳技课各每周一节。教材均使用自治区厅规定的人教版的教材。八年级、九年级各两个班,教师均配备了业务能力较强,能胜任双语教学工作的老师,

2、教材均使用自治区厅规定的人教版的教材。八年级课程配置:数学、语文每周各五节课,国语每周六节,历史、政治、每周各两节,物理、生物、体育每周各三节,地理每周四节,音乐、信息技术每周各一节,英语每周两节。九年级课程配置:数学、语文、物理、化学每周各五节,历史、政治每周各三节,国语每周六节, 体育两节。一、在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1、加大了培训力度,通过自学、教研组讲课相互听课、评课等手段提升了双语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2、为每一位双语教师指定了一位汉族指导老师,以此来提高双语老师的国语水平;3、要求双语教师每周听汉族指导语老师的课不得少于两节;二、自年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

3、课以来积累的经验:1、我们认为只有坚持不懈的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授课,不要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取得可喜的成果;2、只有通过自学和反复实践,不断总结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就一定能积累成功的经验。3、各别老师因没有压力,有些时候仍在用母语授课,我们认为应当对这部分教师施加一部分压力,使他们能够尽快的进入状态。三、在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遇到的困难和建议:1、在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双语教师队伍中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因编制问题迟迟不能解决,一些好的苗子我们基本上留不住。2、还有各别双语教师不能完全胜任双语教学工作,这部分教师我们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尽快撤换。第2

4、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责任书XXXXXXXXX学校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工作责任书提高教师队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_”整体水平,是新时代下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各个组织建设常抓不懈和保持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促进我校国语教学水平提升,切实做到“说国语、用国语、教国语”,根据上级部门全面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展教学的要求,对各教职工签订了以下国语教学责任书。乡村孩子由于生活环境所限,国语水平极为有限,日常交流无法用国语进行。我校教师做到在校课堂教学及组织学生一日生活中全部使用国语,为学生创设听的到、说的出、喜欢说、有机会说的国语学_环境

5、一是绝对不允许任何教师不教国语,不用国语,要树立“不教国语就是不合格老师”,懂国语而不讲,不教就是“两面人”的责任意识,要进行严肃追责。二是教学活动全部使用国语进行,主要采取利用“三读”时间,通过国语讲故事、唱经典红歌、每周读故事会等形式将国语学_贯穿到日常活动中,力争使学生国语水平能快速提升。 三是采取“家园共建”方式,利用家访、学生上学放学机会,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引导家长增强使用国语的意识,宣传动员家长多讲国语。特别是针对一些发音基础好、具有语言特长的学生,充分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为学生营造丰富的语言学_家庭环境。四是教学以外的工作场合,如开会、学_、组织学生一日活动中坚决使用国语

6、进行。为给学生创设全面应用国语交流的校内环境。五是针对在职教师国语水平不达标,国语水平严重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情况,我校开展国语强化,以保障其尽快达到规定的MHK国语水平和岗位要求,为巩固本地国语师资力量打好基础。六是认真落实测评,奖惩制度:(1)每两周由校领导对教师使用国语教学情况进行个别抽查,不定期抽查、听取教师上课是否使用国语授课。 (2)每周对本校教师的国语教学情况进行一次抽查,每周五对抽查情况进行公示,对教师国语教学工作表现好的给予鼓励。(3)每月月底校领导带队对教师任教班级学生国语水平进行测试,采用与学生对话交流,唱红歌,文字表达等形式进行测评。(4)每月对教师任教班级学生国语水平进行

7、测评标准为:班级内70%-80%及以上的学生通过国语口语测试,该教师考核成绩为优秀;班级内65%-70%及以上的学生通过国语口语测试,该教师考核成绩为良好;班级内60%-65%及以上的学生通过国语口语测试,该教师考核成绩为合格;班级内学生通过国语口语测试成绩低于60%的,该教师考核成绩为差。(5)使用国语方面校园内严格落实师生互相监督,如果教师内发现一次不使用国语给予警告处分,再次发现当年年度考核扣除相应的分数挂钩奖励性绩效工资(具体扣除多少按情况轻严适当执行),当年度考核取消评优资格(必须执行),并写出书面材料上报党总支。校长签字:教师签字:XXXX学校(盖章)年11月1日第3篇:国家通用语

8、言文字(材料)1.内容(1)普通话(2)规范汉字2.基本规定(1)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2)学校及其他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学用语用字;(3)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4)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3.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的情形(1)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2)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3)招牌、广告用字;(4)企业事业组织名称;(5)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4.可以使用方言的情形(1)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2)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3)戏曲、

9、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4)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5.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情形(1)文物古迹;(2)姓氏中的异体字;(3)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4)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5)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6)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第五条 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的报头(名)、刊名、封皮(包括封面、封底、书脊等)、包装装饰物、广告宣传品等用字,必须使用规范汉字,禁止使用不规范汉字。出版物的内文(包括正文、内容提要、目录以及版权记录项目等辅文),必须使用规范汉字,禁止使用不规范汉字。第六条 向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海外发行的报

10、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可以用简化字的一律用简化字,如需发行繁体字版本的,须报新闻出版署批准。第七条 下列情形可以不适用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一)整理、出版古代典籍;(二)书法艺术作品;(三)古代历史文化学术研究着述和语文工具书中必须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部分;(四)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影印、拷贝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海外其他地区出版的中文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一、唯一而确定的情形1.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比、分数、比例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示例: 48 302 -125.03 34.05% 63%68% 1/4 2/5 1:50

11、02.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示例:一律 一方面 十滴水 二倍体 三叶虫 星期五 四氧化三铁 一O五九(农药内吸磷) 八国联军 二O九师 二万五千里长征 四书五经 五四运动 九三学社 十月十七日同盟 路易十六 十月革命 “八五”计划 五省一市 五局三胜制 二八年华 二十挂零 零点方案 零岁 白发三千丈 七上八下 不管三七二十一 相差十万八千里 第一书记 第二轻工业局 一机部三所 第三季度 第四方面军 十三届四中全会3.年月日、物理量、非物理量、代码、代号中的数字,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特别是当所表示的数目比较精

12、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二、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示例: 公元前8世纪 20世纪80年代 公元前440年 公元7年 1994年10月1日2.年份一般不用简写。如:1990年不应简作“九O年”或“90年”。时、分、秒示例:4时 15时40分(下午3点40分) 14时12分36秒三、要求使用汉字的情况1.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示例:丙寅年十月十五日 腊月二十三日 正月初五 八月十五中秋节2.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这类纪年不应与公历月日混用,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示例:秦文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22年)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九月二十四日(清咸

13、丰十年九月二十日, 公元1860年11月2日) 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1964年10月1日) 日本庆应三年(1867年)3.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外加引号,避免歧义。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是否使用引号,视事件的知名度而定。示例1:“一二八”事变(1月28日) “一二九”运动(12月9日) “一一七”批示(1月17日) “一一一O”案件(11月10日)示例2:五四运动 五卅运动 七七事变 五一国际劳动节 “五二O”声明 “九一三”事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总结(共13篇)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总结(共9篇)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心得体会(共8篇)学_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