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技术方案范文一、工程概况1 .公路基本信息:本农村公路位于具体地理位置,全长X公里,公路等级为具体等级,路面类型主要为沥青路面/水泥路面,建成于建成年份,至今已使用使用年限。2 .现状评估:经实地勘查,路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害。沥青路面主要病害有裂缝(包括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等),部分路段出现坑洼、松散;水泥路面存在断板、错台、裂缝以及接缝损坏等情况。二、养护目标1 .改善路面平整度,提高行车舒适性,将路面平整度指数(IRl)降低至目标IRl值以内。2 .修复路面病害,增强道路整体承载能力,确保公路能够安全、顺畅通行,满足未来X年的交通需求。三、养护技术措施(一)沥青路面
2、养护1 .裂缝处理对于宽度小于3111111的裂缝:采用灌缝胶进行灌缝处理。首先,使用清缝设备将裂缝内的杂物、尘土等清理干净,确保裂缝干燥。然后,将灌缝胶加热至合适温度,用灌缝机均匀地注入裂缝内,灌缝深度应达到裂缝深度的2/3左右,表面覆盖一层砂粒,防止灌缝胶被车轮粘起。对于宽度大于3mm的裂缝:先进行开槽处理,将裂缝扩宽至10-15mm,深度15-2OnIni,同样清理干净后,采用热沥青灌缝,并撒布适量石屑。2 .坑洼、松散处理:对于坑洼面积较小且深度小于50mm的区域,先将坑洼处松散的材料清除,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填补并压实;对于坑洼面积较大或深度大于50mm的,需进行挖补处理,按照规范要求挖
3、成规则形状,分层填补热拌沥青混合料并压实,每层厚度不超过100mm。对于松散区域,将松散部分铳刨掉,重新铺设热拌沥青混合料。3 .路面性能改善:对路面磨损较为严重但病害相对较轻的路段,采用微表处技术。先对路面进行清洁,然后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在专用设备中搅拌均匀,通过摊铺机摊铺在路面上,形成一层密实、耐磨、抗滑的表面层。微表处厚度控制在IOT5mm之间。(二)水泥路面养护1 .断板处理:对于轻微断板(裂缝宽度小于5mm),采用灌浆法修复。先在断板上钻孔,孔距根据裂缝情况确定,一般为30-50Cnb然后用压力灌浆设备将水泥浆或环氧树脂浆注入孔内,使断板重新粘结
4、对于严重断板(裂缝宽度大于5mm或板体破碎严重),需将整块板破碎移除,重新浇筑C30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凝土板块。浇筑前,对基层进行检查和处理,确保基层平整、坚实,然后安装模板,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做好养护工作。2 .错台处理:采用磨平机对高出的板块进行磨平处理,使错台高度控制在31111以内。对于错台较大的情况,可先将高出部分凿除,然后用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找平。3 .裂缝处理:对于宽度小于3mm的裂缝,采用清缝后注入专用密封胶的方法;对于宽度大于3mm的裂缝,先进行扩缝处理,然后填入沥青砂或水泥砂浆等材料。4 .接缝处理:对接缝处老化、损坏的填缝料进行清除,重新填入硅酮密封胶
5、等弹性好、耐久性强的填缝材料,填缝深度一般为20-30mm。四、资源配置1 .人员安排:组建专业养护队伍,包括技术负责人X名,具备丰富的公路养护经验和专业知识;养护工人X名,负责具体的养护作业;质量检测人员X名,对养护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检测。2 .设备配备:根据养护技术需求,配备灌缝机X台、铳刨机X台、摊铺机X台(用于微表处或沥青混合料摊铺)、压路机X台、压力灌浆设备X套、磨平机X台等专业设备,以及运输车辆若干。3 .材料准备:准备充足的灌缝胶、热拌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密封胶等养护所需材料,确保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五、质量控制与验收(一)质量控制L建立完善
6、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质量职责。4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检验,每批材料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检,不合格材料严禁用于工程中。5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养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必须经过质量检测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6 .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二)验收标准L路面平整度:采用平整度仪检测,IRI值应达到养护目标要求。7 .路面强度:通过弯沉检测,弯沉值应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标准。8 .裂缝处理效果:灌缝饱满,无漏灌、缺灌现象,密封胶与裂缝壁粘结牢固;修复后的裂缝在一定期限内(如1年内)无明显再次开裂。9 .坑洼、断板等修复处:修补后的路面与原路面衔接平顺,无明显高低差,修补材料与原路面结合牢固,无松动、脱落现象。10 微表处及其他表面处理层:厚度均匀,表面平整、密实,无松散、脱皮等现象,抗滑性能符合要求。六、安全保障措施1 .设立明显的施工警示标志,在施工路段两端及沿线设置警示灯、限速标志等,引导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2 .对养护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作业时必须穿戴统一的安全标志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3 .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防止因设备故障引发安全事故。方案编制单位名称: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