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预防职务犯罪征文-加大惩治力度 促进犯罪预防.docx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746055 上传时间:2018-11-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演讲稿】预防职务犯罪征文-加大惩治力度 促进犯罪预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演讲稿】预防职务犯罪征文-加大惩治力度 促进犯罪预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演讲稿】预防职务犯罪征文-加大惩治力度 促进犯罪预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演讲稿】预防职务犯罪征文-加大惩治力度 促进犯罪预防.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预防职务犯罪征文-加大惩治力度 促进犯罪预防 特征码 jxBjGygstOeGzSCIrGdD 惩处是一种特殊的预防形式。对职务犯罪分子,只有严厉查处, 才能惩治犯罪,警示他人,才能进一步强化法律的威慑作用, 取得更好的预防效果。但是,有的人对法律威慑力的构成和充 分发挥作用的认识却存在偏差,认为法律的威慑力尤其是刑法 的威慑力主要依靠惩罚的严厉性,把威慑力简单等同于严厉的 刑罚。 事实上,包括刑法在内的法律的威慑力,是源于责任的严 格性、及时性和不可避免性。责任的严格要求性尤其是刑罚的 严厉性,对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固然重要,如有时对故意犯罪 分子适用死刑,能够起到“杀鸡吓猴”的效

2、果。但同时应当看 到,就一些贪利性、谋利性职务犯罪而言,尽管犯罪分子对刑 罚的严厉性会有所顾忌,迫使其计算犯罪利害得失,但他们往 往自恃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反侦查能力,存在侥幸心理。当 这种心理主导行为走向时,单纯依靠刑罚的严厉性的威慑效应 就难以发挥,尤其是在对其法律适用缺乏确定性的情况下,就 更难收到实效,也就是说,单纯依靠刑罚的严格性的法律威慑 对于遏制犯罪是有局限性的,对单纯依靠刑罚的严厉性的威慑 第 2 页 效果,必须有一个清醒的估价,寄予过高的期望只能导致更大 的失望。 实践证明,法律上存在盲区、漏洞和模糊,司法中查案不 及时或有案不查,存在一定的犯罪“黑数”等,都严重削弱了 刑法

3、的威慑效能,影响了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效果. 目前司法实务中,影响法律尤其是刑法威慑力的发挥,主要 有如下因素:(1)犯罪日趋隐蔽和智能化,有的打着合法旗号实施 犯罪行为,给及时发现犯罪造成困难;(2)犯罪虽被发现,案件及 时告破,但由于司法控制能力不足,犯罪分子得以逃脱,未能及时 归案;(3)犯罪分子虽已归案落网,但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存在 重罪轻判;或者虽被判处应有的刑法,但未得到严格执行,所 谓“前门进,后门出” ;(4)法律规定不够科学严密,还存在 一些盲区,漏洞和模糊之处,不尽科学、合理和完备,使一些 该受惩罚的危害行为难已及时追究。 因此,要从整体上增强和充分法律的威慑力,以更有效

4、的 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关键是要提高立法质量和司法效能。具 体来说,要坚持以下四条要求:一是必罚;二是及时;三是公 开;四是平等。 “ 第 3 页 必罚”要求在立法上,要严密法网特别是刑事法网,对公 民的权力,义务明确规定,对禁止行为明确规定,对违反法律 的责任明确规定,对于应当规定为犯罪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更 要完整、明确、科学地作出立法上的规定,同时科学设置法律 责任的及时追究程序和措施,防止立法上存在盲区、漏洞和模 糊,导致司法中无法可依,有法难依,影响对有关犯罪行为的 及时有效的打击,从而降低了法律的威慑力。在司法上,对于 构成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办一 起。 “

5、及时”强调的是司法效能,犯罪实施与破案、惩罚在时 间上联系越紧密,刑罚的威慑效果越好,越能教育人,越能警 戒潜在犯罪人员。 “公开”的意义在于使社会上的人知法、守法、护法,及 时掌握同犯罪斗争的措施和途径,了解犯罪分子弄权渎职的必 然下场。法律威慑有赖媒体张扬。要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 视等媒体的作用,形成一个包括无数公众在内的庞大的“关注 群体” ,才能使犯罪分子成为“过街老鼠” ,使“伸手必被捉” , 增强法律的威慑效应。 “平等”是对法律适应上的要求,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的 第 4 页 特权,对一切犯罪分子,不论身份、地位、职务高低,都要依 法一体追究,不能有任何例外,防止以权压法,以言废法,以 钱买法,以情乱法,以功抵法,树立法律的权威和尊严,维护 法制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演讲致辞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