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1.工业智能控制微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本专业以全国首家得到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的工业智能专业为基础,立足“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科技重点发展战略,瞄准我国工业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发展需求,为国家培养具备工业智能素质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工业智能控制微专业以传授专业知识、训练创新思维、培养综合素质为主要任务,突出“交叉性、系统性和前沿性”的专业特色,发挥东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双一流”学科的平台优势,依托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和国际化合作平台,培养方案覆盖“感知-认知-决策-执行”全过程工业智能理论、方法、技术与工具,重点关注先进工业科技与人工智能领域,为我国培养具备工业智能素质的宽
2、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二、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远大抱负的精英人才。面向我国工业领域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升级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瞄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业信息化等交叉领域,培养具有工业智能背景,基本掌握“感知-认知-决策-执行”全过程理论、方法、技术与工具,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创新思维与广阔的学术视野,能够在各交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实践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三、结业要求通过微专业课程学习,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工程知识。掌握并应用智能交叉领域所需的工程基础和基本专业知识。2 .问
3、题分析。能够应用知识,结合文献及调研,对智能相关工程问题进行建模与分析,并获得有效结论。3 .设计解决方案。能够应用相关原理和技术手段,设计工业智能相关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考虑多种因素。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和方法,对工业智能相关工程问题进行研究。5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四、结业标准学生在主修专业学制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总学分达到12.75学分。五、证书管理满足结业标准者,颁发工业智能控制微专业结业证书。六、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表序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总学时总学时分配考核方式程型课类开课学期先
4、修课程理论实验上机设计1A1304000049Python编程与实践240241600考查必修1-1C语言相关课程2A1301000033控制理论与方法46464000考试必修1-1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电工学用关课程3A1301000024计算机控制系统2.7556322400考试必修1-2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电工学旎关课程4A1304000074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23232000考试必修1-2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计算机编程基础5A1301000029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基础23232000考查必修1-2高等数学以上所列课程共计12.75学分,至少达到12.75学分(其中必修课12.75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