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推进科学实验室开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80897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推进科学实验室开放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甘肃省推进科学实验室开放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甘肃省推进科学实验室开放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甘肃省推进科学实验室开放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甘肃省推进科学实验室开放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甘肃省推进科学实验室开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推进以问题为导向的课外探究性、实践性学习,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中小学生走进科研院所、高校或高科技企事业单位实验室,通过观摩体验各种实验设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科学原理和应用等形式,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推动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打造全方位全省科学教育发展新格局,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

2、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教育强省建设、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双减工作部署要求,完善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深化育人方式和评价方式改革,突出实践导向,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丰富中小学校外实践课堂,整合利用高等学校教育资源,打通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育人边界,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统筹推进全省各级各类科学实验室免费向中小学开放,助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二、基本原则(一)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五育融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质,厚植家国情怀,不断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在探索、体验学科学、爱科学、用科

3、学中提升科学素养。(二)坚持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紧密围绕学生知识获取、能力提升和创新思维培养,针对学生兴趣差异,提供跨学科实验项目,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设计实验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三)坚持科学严谨。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实验设计严谨、操作规范。开放内容符合学科发展规律,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需求,设计阶梯式实验项目,涵盖课内实验延伸、综合型自选课题及科研项目等,实现实验教学的系统性与层次性。(四)坚持资源共享。打破资源壁垒,实现跨学院、跨学科资源共享。优化师资力量、仪器设备及实验技术条件配置,建立统一调度机制,确保开放时间内资源高

4、效利用。鼓励实验室之间协作,共同开发综合性实验项目,避免重复建设,提升资源使用效益。三、主要目标建立双减和青少年科学教育协同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形成凝聚科普资源合力,实现跨界协同发力,优势互补的科学教育大格局。依托科协、科技、医疗、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得天独厚的优势,整合资源,链接省属学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优质专家资源,通过开展中小学科学实验室免费开放活动,整合各方资源,突出协同育人,推动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结合各自实际精准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积极力量。四、重点任务(一)建立省级示范中小学生科学实验室。3-5年内遴选100个省级

5、示范中小学科学实验室,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科学实验室,形成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科学实践教学的重要资源。科研院所、高校或高科技企事业单位实行固定开放+预约开放相结合的开放模式向中小学生开放实验室、实训室、科技馆、校史馆、博物馆等相关科普场地或者设施,协同组织开展科学夏(冬)令营等,为科学实践活动提供有力保障。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中小学生到国家和省、市、县各级科普教育基地、研学基地等参观体验或研学,增强对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成就的认识。倡导联合共建创新实验室、科普站,鼓励科研院所、高校或高科技企事业单位建立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探索高校、中小学双导师制,开展科学教育实验理论与实践研究。(二)建设科学实验室

6、开放信息共享平台。各级科学实验室建立基于校园并延伸社会服务的场馆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将实验室等场馆的仪器设备、可开放的项目、开放时间等信息在网上发布,同时链接在甘肃智慧教育平台。科学实验室开放实行线上申请和预约制度,中小学师生通过信息服务门户提供的网上查询、登记、预约等服务,根据需要进行预约并提前熟悉实验操作等有关事项。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根据需求下载填写申请表,盖章后上传申请表,管理员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实验室等场馆所在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组织实施。建立实验室服务微信公众平台,作为实验室等场馆信息共享平台的补充,实时动态推送实验室等场馆相关信息,如实验室资源信息、服务管理、技术支持、意见反馈等。(三

7、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实验室所在部门要自行制定完善相应的开放管理制度,细化面向中小学生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开放程序、安全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活动期间,严格按实验室操作规程执行,以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养成良好的实验习圜。应建立健全开放实验室工作量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实验室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四)构建多层次开放实验活动。各级实验室可针对中小学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设立不同层次的实验活动内容。对于小学生,设立以科普为主题的活动,倾向于知识性和趣味性,旨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对于初中生,设立一些基础性的验证型实验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性理论和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重在体验实验过程

8、对于高中生,设立一些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实验项目,需要学生查阅相关专业资料,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团队合作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另外中小学生也可自创项目到高校实验室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五)合理安排高校、科研院所等实验室开放时间。各级各类实验室可在保证本单位实验相关工作或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安排面向中小学生的开放时间,充分利用寒暑假期间和周末时间向中小学免费开放,开展科普性实践活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科学冬(夏)令营等。(六)精心组织实验室学习活动。中小学校赴实验室学习活动原则上由学校统一组织在正常教学时间开展,师生出行的交通费、保险费等按有关规定列支。师生在实验室等场馆活动期间,服从管理

9、员统一管理,不影响其他正常工作秩序。场馆要坚持公益原则,在免费开放期间不向中小学校、中小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包括门票等),不进行商业推销引导,不捆绑开展商业机构的营利性活动。鼓励中小学生担任场馆志愿讲解员,鼓励家长志愿者协助开展活动。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责,加强对实验室资源开放的统筹协调,细化实化工作措施,切实抓好工作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科学教育专项行动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利用科学教育大资源,引导中小学校主动与有关单位沟通对接,通报工作开展情况,确定交流重点,促进科学教育日常交流,及时协商解决中小学推进的困难和问题。(二

10、加大经费投入。有关部门或单位要统筹现有渠道资金用于支持科研院所、高校或高科技企事业单位实验室的改造升级、设备维护、教学材料开发以及人员培训等,确保实验室具备开放条件。充分整合自身资源,包括实验室设备、师资力量、教学材料等,为中小学校提供丰富多样的科普教育资源。(三)强化队伍建设。科研院所、高校或高科技企事业单位应选拔具有丰富科研经验和科普教育能力的科研人员担任实验室开放指导教师,并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科普教学能力。鼓励大学生和科研人员参与志愿服务,为中小学生提供讲解、演示和实验指导等服务。(四)加强典型宣传。深入挖掘和宣传科研院所、高校或高科技企事业单位开放实验室工作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经验、成功模式和典型案例,及时通过组织各类媒体开展广泛宣传,展现全省科学教育协同推进的工作成果,积极与家庭、社会进行联动,共同营造良好的科学教育氛围,形成教育部门、科技部门、高校、企业等全方位的协同育人良好机制。附件:甘肃省新时代科学实验室开放信息统计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