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65 020 99B 05DB45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45/ XXXXX 优异茶树品种人工杂交育种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rtificial hybrid breeding of superior tea varieties(本稿完成日期:2017.5)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监督局发布DB45/ XXXXX201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广西农业厅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小梅、林国轩、韦柳
2、花、陈佳、郭春雨、苏敏、诸葛天秋、王小云、邓慧群、刘初生、韦玲勇、刘玉芳。4优异茶树品种人工杂交育种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优异茶树品种人工杂交育种的定义、亲本的选择与选配、母本的培育、杂交技术及杂交种子的采收与贮藏。 本规程适用于优异茶树品种密植茶园的人工杂交育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 5018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DB33/T 469.1 蒸青煎茶 第1部分:茶树栽培技术规程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优异茶树品种 elite
3、 tea germplasms 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优良而且具有重要价值的茶树品种的总称。4 亲本的选择与选配4.1 亲本的选择4.1.1 广泛收集符合育种目标的种质资源,从中精选亲本。4.1.2 重视选用当地优良品种和推广品种。4.1.3 亲本应具有较多优良性状、一般配和力要高。4.2 亲本的选配4.2.1 具有较多优良性状、适应性强、结实率高的品种作母本。4.2.2 具有与母本性状互补、花期相当、散粉量大的品种作父本。5 母本的培育5.1 修剪5.1.1 5月6月进行第一次修剪,将所有茶行边缘10 cm20 cm处的枝叶剪除,然后先选择其中任意1行,将一端的2枞4枞在距离地面60 cm70 c
4、m处进行修剪,同行相邻的2枞4枞在距离地面90 cm100 cm处修剪,以此类推;相邻行的处理方式相反。5.1.2 9月10月进行第二次修剪,修剪的高度是在第一次修剪的剪口上提高10 cm15 cm,其余处理方式与第一次修剪相同。5.2 施肥5.2.1 施肥质量 应符合NY/T 5018的规定,修剪后及时进行追肥,磷肥(P2O5)和钾肥(K2o)的施用量高于常规茶园40 %以上。5.2.2 施肥方式 应符合NY/T 5018的规定。6 杂交技术6.1 杂交前的准备 准备好防虫网、标签、毛笔、干燥剂、干燥器等人工授粉所需的用品用具。6.2 杂交的步骤与方法6.2.1 隔离 茶树花朵尚未开放前,在
5、母本园四周及茶行间,每间隔3 m4 m处分别定植1根高度为1.8 m2 m的水泥桩,桩与桩之间用铁丝连接固定形成一个棚架,将60目80目的防虫网覆盖并固定在棚架上。6.2.2 花粉采集 授粉前1 d2 d,从父本植株上采集即将开放、花粉呈金黄色的花朵,装入纸袋中,携回摊放在阴凉干燥处。待翌日花粉成熟时,用毛笔将花粉从花朵上刷下,除去杂质,装入避光广口瓶中,置于装有硅胶的干燥器中待用。6.2.3 人工授粉时间、方法、标记6.2.3.1 选择在母本盛花期晴天上午的07:0010:00、阴天上午的08:0011:00进行。6.2.3.2 选择花瓣绽放1/3、发育良好、色泽鲜艳的花朵作为授粉花,摘除同
6、枝其它花蕾,将毛笔醮上少量父本花粉涂抹在授粉花上,直到柱头呈现金黄色为止。6.2.3.3 对授粉的花朵挂上标签,标明父母本名称、花朵编号和授粉日期等。6.3 授粉后管理 授粉后加强防冻、抗旱、病虫害及树体营养管理,具体措施参照NY/T 5018 、DB33/T 469.1。翌年3月4月拆除隔离网。7 杂交种子的采收与贮藏7.1 种子的采收 果实自然成熟时,按不同组合分别进行采收,调查杂交结实率、果实性状,调查表格见附录A和附录B。7.2 种子的贮藏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内,要防鼠、防虫。附 录 A(资料性附录)表A 不同组合杂交授粉结果调查表序号杂交组合授粉数/朵座果数/个收获果实数/个座果率/%成果率/%父本母本注:座果率=(座果数/授粉数)100%,成果率=(收获果实数/授粉数)100%。调查人: 统计时间:附 录 B(资料性附录)表B 不同组合杂交果实性状调查表序号杂交组合果实形状果皮颜色单果重/g单籽重/g果高/cm果径/cm父本母本 调查人: 统计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