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地方标准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三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8258号)精神,由钦州市水利局、广西农业灌溉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钦州市水果产业发展中心、广西沿海水文水资源局共同起草的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规程,项目编号为2018-0343。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广西是中国荔枝主产区之一,荔枝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位,截止2017年广西荔枝面积305万亩,占全国荔枝总面积的38.1%,年产量约66万吨。广西乃是全国有名的荔枝之乡,被誉为“岭南水果之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
2、来”,唐朝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为了让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命人从两广地区快马加鞭日夜不停地运送,从古至今,荔枝就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其中,广西种植的荔枝取得的效益比较好,规模也较大,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统计到2017年广西荔枝面积305万亩,年产量约66万吨,年产值约21.36亿元,是当地政府重点扶持的农业核心示范园区,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由于广西的荔枝果园普遍投入偏低,多数果园基础设施较差且没有灌水设备,灌溉管理粗放,灌溉方式落后,仍沿用传统的沟灌、漫灌方式进行灌溉。果农对荔枝树的需水量、需水规律等知识不了解,灌水随意性大,大肥大水,全园漫灌,水和肥的利用率非常低,浪费资源
3、还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荔枝的施肥与灌水不能相结合。在荔枝的生产管理过程中没有一套科学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标准对果农进行指导,果农没能根据荔枝各生育期对水分、养分的需求,对果园水分和养分进行合理调控和一体化管理,来达到以水促肥、以肥调水、实现水肥耦合的作用。为提高荔枝种植过程中水肥利用率,统一荔枝灌溉施肥技术来指导果农进行科学的灌溉施肥,现急需编制发布一部统一的、有效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标准,来指导果农进行科学的灌溉施肥,这将为果农带来极大的帮助。本标准的实施,使荔枝种植达到节水、节肥、节省劳动力、降低成本、提质增效的目的,助力果农脱贫致富的主要技术,同时本标准的实施将为荔枝的种植与管理提供
4、科学的灌溉技术标准,一是通过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果农提高了灌溉水肥利用率,保障荔枝全生育期的需水量,促进荔枝养分吸收,提高荔枝抗病能力;二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荔枝产量及品质;三是推动荔枝种植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四是本标准的实施将为打造广西荔枝品牌,扩大国内外市场奠定了基础;五是该项技术标准将填补了国内荔枝产业灌溉技术标准的空白。三、项目编制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广西地方标准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钦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钦州市水利局组织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起草单位制定了起草编写方案与进度安排,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具体标准编制工作由钦州
5、市水利局、广西农业灌溉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钦州市水果产业发展中心、广西沿海水文水资源局组成的标准编制工作组负责。编制工作组下设三个组,分别是资料收集组、草案编写组、标准实施组。资料收集组负责国内外有关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和整理工作,对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查阅目前科学界对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国内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推广和应用情况。草案编写组负责标准制定各阶段标准文本和编制说明的编写工作,包括标准文本持续修改和完善,以及相关报送材料的编写。标准实施组负责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规程广西地方标准发布后,组织荔枝种植产业有关单位、
6、企业、种植户等开展标准宣贯培训会,对标准全文内容进行详细解读,让有关单位、企业的工作人员了解标准,并能熟练运用标准对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开展相应工作,保证荔枝产量、质量,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广西地方标准提出持续改进意见,不断优化完善标准。(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国内荔枝种植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有:NY/T 355-2014 荔枝 种苗NY/T 515-2002 荔枝NY/T 709-2003 荔枝干GH/T 1185-2020 鲜荔枝NY/T 1648-2015 荔枝等级规格NY/T 5174-2002 无公害食品 荔枝生产技术规程DB45/T 199-2004
7、绿色食品 荔枝生产技术规程DB45/T 616-2009 北流荔枝DB45/T 617-2009 无公害食品 北流荔枝生产技术规程DB45/T 791-2011 荔枝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B45/T 859-2012 广西荔枝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DB45/T 880-2012 无公害食品 荔枝生产技术规程DB45/T 923-2013 有机荔枝生产技术规程DB45/T 941-2013 地理标志产品 灵山荔枝DB45/T 1477-2016 荔枝高接换种技术规程(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全区荔枝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钦州的“灵山百年荔枝(核心)示范区”进行实地调研。近几年来,钦州市水
8、利局和钦州市灌溉试验站充分利用中央小农水重点县的建设资金在灵山等县区开展了高效节水灌溉的项目并对荔枝的灌溉施肥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取得了近4年的灌溉资料,在荔枝水肥一体化现代灌溉技术上掌握了一定技术与基础数据。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后,组织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经研究,标准的主体内容确定为术语和定义、种植分区、基本要求、设备要求、水分管理、施肥管理、水肥一体化灌溉管理。(四)调研,形成征求意见稿在编制过程中,工作小组在钦州市“灵山荔枝精品果园”及“灵山百年荔枝核心示范园”开展高效节水灌溉施肥系统建设,依托该系
9、统进行实地研究论证,根据结果并结合已有的数据,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对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对项目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2018年1月6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清逻辑脉络,整合已有的参考资料中有关荔枝灌溉技术要求,结合广西荔枝种植产业实际情况,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广西地方标准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规程(草案稿)。2018年11月,标准起草工作组再次深入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具有代表性企业针对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研究情况进行分组实地调研学习。通过实地调研,掌握各地方关于荔枝水分管理和施肥管理的具体要求,并实际征求意见,通过收集反馈了大量意见,标准编制工作组多次召开会议,对标准草
10、案进行了充分讨论,反复修改完善标准文本,最终形成广西地方标准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四、标准制定原则(一)实用性原则本文件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调研分析广西区内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应用现状,在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关荔枝种植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钦州市水利局和钦州市灌溉试验站对荔枝的灌溉施肥技术多年的研究实验数据、经验总结起草的。标准内容符合当前区内荔枝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有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提高荔枝产品质量和商品经济价值,提高农民经济效益,对推动我区荔枝种植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脱贫,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协调性原
11、则本文件编写过程中充分尊重知识产权,同时注重与荔枝种植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标准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三)规范性原则标准编制工作小组严格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编写标准,标准涉及的专业术语、种植分区、基本要求、水分管理、施肥管理、水肥一体化灌溉管理等内容表达准确,引用数据来源真实可靠,指标科学、论证充分,标准质量有保证。(四)前瞻性原则本标准在充分考虑当前区内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发展现状、农业种植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标准条款规定的主要技术内容尽可能与我国现有水平相一致,避免起点、要求过低或过高,
12、在标准中还体现了个别具有广西特色、具备前瞻性和先进性条款,作为对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推广与应用的支撑和指导。五、标准主要内容及依据来源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规范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的技术,提高荔枝的产量,解决灌溉水肥利用率低、荔枝抗病能力低、荔枝鲜果产量及品质低、成本高等问题,实现荔枝种植的规模化、规范化,促进荔枝种植生产业的健康发展。广西地方标准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规程主要章节内容包括:术语和定义、种植分区、基本要求、设备要求、水分管理、施肥管理、水肥一体化灌溉管理。主要技术内容及其说明如下:(一)术语和定义标准编制工作组在查阅总结了相关标准、著作、论文、科技期刊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荔枝水肥
13、一体化技术所涉及的概念进行统一定义、确立术语。(二)种植分区根据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降雨有效利用量与荔枝的需水量规律,将广西荔枝种植县分为桂中、桂西、桂东、桂南4个区,具体见表1。表1 广西荔枝种植分区分区名称县(市、区)名称桂中南宁市:横县、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来宾市: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合山市。贵港市:平南县、桂平市、港南区。桂西百色市: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德保县、靖西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西林县、田林县、隆林县。崇左市:江州区、凭祥市、扶绥县、大新县、宁明县、天等县、龙州县。桂东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钟山县、昭平县。梧州市:苍梧县、藤县、蒙山市、岑
14、溪市。玉林市:兴业县、容县、陆川县、博白县。桂南防城港市:上思县、东兴市。钦州市: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北海市:合浦县。(三)基本要求应选择水量充足、灌排方便的水源。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应选择水溶性、杂质少、酸碱度为中性至微酸性的肥料,肥料的使用符合NY/T 496的要求。(四)水分管理1、物候期划分以荔枝生长发育特点为依据,将荔枝生长期划分为:萌芽期、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及果实成熟期等5个时期,详见表2。表2 各种植分区荔枝物候期划分表种植分区抽梢发芽期花芽分化期开花挂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桂中7月下旬次年1月下旬2月上旬3月中旬3月下旬4月下旬5月上旬6月中
15、旬6月下旬7月中旬桂西7月下旬次年1月下旬2月上旬2月下旬3月上旬4月下旬5月上旬6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中旬桂东8月上旬次年1月下旬2月上旬3月中旬3月下旬5月上旬5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下旬桂南7月下旬次年1月下旬2月上旬2月下旬3月上旬4月中旬4月下旬6月上旬6月中旬7月上旬2、土壤适宜含水量上下限与计划湿润层深度计划湿润层深度。荔枝的根分垂直生长的主根和水平生长的水平根。圈枝繁殖的树没有主根,实生或嫁接繁殖的树具有粗壮直生的主根,根群深广,垂直根可深入土壤4 m5 m,水平根的分布为树冠的12倍,以树冠滴水线内外20 cm左右、离土面10 cm50 cm位置根量最多,吸收水分养分主要依
16、靠的是水平根。不同树龄的根深度不同,取其灌水计划湿润层深度亦不同,因此,荔枝12年树龄的计划湿润层深度定在(305)cm,3年以上树龄的计划湿润层深度定在(505)cm,各物候期计划湿润层深度详见表2。土壤适宜含水量上下限。参考试验观测资料,荔枝在开花挂果期不灌溉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下降到40%左右的时候,叶片及花容易脱落,采收后,抽稍发芽期不灌溉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下降到45%左右的时候,叶片卷曲、掉叶、秋稍生长缓慢。根据这些情况,荔枝12年树龄的土壤适宜含水量上下限定在田间持水量的7060%,3年以上树龄的土壤适宜含水量上下限定在田间持水量的6075%,各物候期适宜含水率上下限详见表3。表
17、3 土壤适宜含水量上、下限及计划湿润层深度表树龄抽梢发芽期花芽分化期开花挂果期果实膨大期成熟期土壤适宜含水量上、下限()1年/2年60、7065、7065、7065、7060、703年及以上60、7565、7060、7070、8065、75计划湿润层深度(cm)1年/2年1552052052051553年及以上4054055055054553、灌溉要求课题组通过在“灵山荔枝精品果园”开展高效节水灌溉施肥系统建设,依托该系统进行实地研究,试验区为山坡丘陵地,选取12年树龄10亩,3年以上树龄10亩开展需水规律试验、生产函数试验(受旱试验)、灌溉制度试验及水肥耦合试验。明确荔枝需水量,确定需水量变
18、化规律;确定各生育期灌溉制度:灌水时间、灌水次数、灌水定额及灌溉定额;探明荔枝各生育期施肥种类与施肥量,确定水肥耦合的最佳配比。在现有工作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实用性强的荔枝优质高产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研究荔枝各生育期的需水量与需水规律,明确荔枝灌溉制度。(1)田间需水量由于试验区为山坡丘陵地,无地下水给和客水入侵,本试验采用大田水量平衡法测定荔枝的田间需水量。根据SL/T 13灌溉试验规范中关于水量平衡法公式计算,具体如下:()式中:作物需水量(mm);降雨量(mm);灌水量(mm);50cm土层内前后时段土壤含水量变化值,“+”代表被消耗,“-”代表增加(mm);排水量(mm);地
19、下水补给量(mm)。()式中:土壤容重(g/cm3);H=50cm,计算需水量的土层深度;时段初土壤含水量(%);时段末土壤含水量(%)。由于试验区地下水埋深远大于3m,故K=0,又由于公式中的降雨量以有效雨量计算,故C=0。(2)需水量荔枝的需水量与品种、树龄、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因素等有密切的关系。受气温、日照等条件的影响,土壤质地不同,其田间持水量存在差异。地温、风速、覆盖等也不同程度地对荔枝的需水量产生影响。根据试验区观测到各时段的土壤水分、降雨及灌水量等资料,通过水量平衡公式可求出荔枝需水量。(3)灌溉制度按公式(3)、公式(4)计算荔枝的灌水定额和灌溉周期。(3)(4)式中:土壤容
20、重(g/cm3);HH=50 cm,设计湿润层深度;W1田间持水量(%)。通过对荔枝各个物候期的灌水量,灌水次数试验研究,分析试验数据,得出荔枝各个物候期最佳灌溉制度详见表4。表4 荔枝挂果树灌溉制度表种植分区灌水时间灌水次数灌水量(m/株)灌溉定额(m/株)桂中抽稍发芽期319.4花芽分化期20.8开花挂果期21果实膨大期21成熟期10.8桂西抽稍发芽期318.6花芽分化期10.8开花挂果期21果实膨大期21成熟期10.8桂东抽稍发芽期217.6花芽分化期10.8开花挂果期21果实膨大期21成熟期10.8桂南抽稍发芽期319.4花芽分化期20.8开花挂果期21果实膨大期21成熟期10.8(五
21、施肥管理1、幼年果树施肥制度幼年荔枝树应做到一稍(新发的芽)三肥(攻芽肥、壮稍肥、转绿肥),夏季压青,冬季培土,培养土壤肥力。通过对各个施肥期的肥料量、施肥品种试验研究,分析试验数据,得出幼龄荔枝树各个施肥期的施肥量和施肥品种详见表5。表5 幼年树单次施肥标准施肥名称施肥时间复合肥(kg/株)有机肥(kg/株)水量(m/株)攻芽肥2月中旬-2月下旬0.47.20.8壮稍肥3月上旬-3月中旬110.8转绿肥3月下旬-4月上旬0.60.60.82、结果荔枝树施肥制度通过对结果荔枝树各个施肥期的肥料量、施肥品种试验研究,分析试验数据,得出结果荔枝树各个施肥期的施肥量和施肥品种详见表6。表6 挂果树
22、全生长周期施肥表物候期施肥时间有机肥(kg/667 m)复合肥0.2磷酸二氢钾(kg/667 m)钙镁磷肥(kg/667 m)尿素(kg/667 m)硼肥(kg/667 m)N-P2O5-K2O含量比例数量(kg/667 m)花前肥2月3月15:15:1530430.2%叶面喷施0.1叶面喷施谢花肥4月下旬20:10:1523331318壮果肥5月15:10:2027502538采后肥6月中旬7月上旬1250200015:10:20375313252538壮梢肥6月中旬11月上旬15:10:202750(六)水肥一体化灌溉管理结合“肥”与“水”研究荔枝优质高产最佳水肥配比方案。通过对荔枝不同物
23、候期将不同灌水次数、灌水定额、灌溉定额、及施肥种类与施肥量进行交叉组合试验,利用产量、糖度等指标进行判定,确定适宜荔枝种植的最佳水肥配比,得出最优水肥一体化方案的参数:灌水次数、灌水时间、灌溉定额、施肥定额详见表7、表8。表7 广西区内1年2年树龄荔枝滴灌用水配肥制度表(幼龄荔枝树)物候期灌水次数灌水定额(m3/株)肥总量(kg/株)复合肥(N-P2O5-K2O:20-10-20/18-10-18)每次梢萌发至老熟期(全年留梢45次)30.20.30.2表8 广西区内3年及以上树龄滴灌用水配肥制度表(结果荔枝树)种植分区物候期灌水次数(次)灌水定额(m3/株)生育期内灌溉加入的肥总量(kg/株
24、复合肥0.2磷酸二氢钾钙镁磷肥硼肥桂中抽稍发育期313.71.5花芽萌发期20.82.51.21.3开花挂果期212.51.211.0果实膨大期210.6成熟期10.81.30.60.50.7全生育期109.4103.633桂西抽稍发育期3131花芽萌发期10.821.01.3开花挂果期2121.01.01.0果实膨大期210.5成熟期10.81.50.50.50.7全生育期98.68.53.02.53.0桂东抽稍发育期2131花芽萌发期10.821.01.3开花挂果期212.41.01.21.0果实膨大期210.5成熟期10.81.60.50.50.7全生育期87.6103.02.73.0
25、桂南抽稍发育期312.51花芽萌发期20.821.01.3开花挂果期212.51.01.51.0果实膨大期210.5成熟期10.81.50.50.50.7全生育期109.48.53.03.03.0六、国内外同类标准制修订情况及与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关系经查阅,与荔枝种植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有:NY/T 355-2014荔枝 种苗、NY/T 515-2002荔枝、NY/T 709-2003荔枝干、GH/T 1185-2020鲜荔枝、NY/T 1648-2015荔枝等级规格、NY/T 5174-2002无公害食品 荔枝生产技术规程、DB45/T 199-2004绿色食品 荔枝生产技术
26、规程、DB45/T 616-2009北流荔枝、DB45/T 617-2009无公害食品 北流荔枝生产技术规程、DB45/T 791-2011荔枝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B45/T 859-2012广西荔枝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DB45/T 880-2012无公害食品 荔枝生产技术规程、DB45/T 923-2013有机荔枝生产技术规程、DB45/T 941-2013地理标志产品 灵山荔枝、DB45/T 1477-2016荔枝高接换种技术规程等,以上标准主要规定了荔枝的产品质量、产品等级、栽培技术、生产技术等要求,暂无标准对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进行统一的规定,本标准的制定与同类标准协调一致。本标准的制定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现行法律、法规及强制性标准无冲突。七、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本标准研制过程中无重大分歧意见。八、自我承诺本标准内容和各项指标不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广西地方标准荔枝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规程 标准编制工作组 2022年1月21日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