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季鸾简介张季让及其二胡作品的音乐分析.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85041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季鸾简介张季让及其二胡作品的音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张季鸾简介张季让及其二胡作品的音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张季鸾简介张季让及其二胡作品的音乐分析 【内容摘要】张季让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批音乐家之一,他一生投身于音乐教育事业,对黑龙江省的音乐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张先生一生作品颇丰,代表作有怀念蝶恋花溜冰舞子夜吟等。文章主要透过张季让的生平背景,了解其坎坷的音乐生涯,并选取其代表作品溜冰舞进行音乐分析,进而掌握其音乐创作风格,了解其作曲技术的现代化特点。 【关键词】张季让 溜冰舞 音乐分析张季让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批音乐家之一,对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事业的贡献尤为突出。他一生桃李满天下,为我国音乐事业培养出了第一批高素质人才。一、人物生平张季让(19041970年),江苏省吴江县人。1912年,张季让进入

2、小学,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得自幼聪明的他对音乐有着超强的领悟能力,他不但能够模唱听到的歌曲,而且模唱得很准确。进入高小后,他开始学习小号,在音乐实践课当中,他的唱歌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1920年到1925年在南京江苏省第一师范学校,他开始系统学习音乐,先后学习钢琴、小提琴和二胡,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26年他前往徐州,进入江苏省第三女子师范学校任音乐教员,从此开始了他的从教生涯。1927年他应聘到江苏省苏州中学教授音乐课,开始传授陆修堂、项祖英二胡演奏技巧。1932年他来到河南开封师范学校,负责艺术教研组工作,教授全校音乐课,辅导有器乐专长的学生二胡课和钢琴课,并筹划组织学校的国乐队,他还编配一

3、些简单的合奏乐谱,编写二胡的教材,并探索如何在二胡演奏中加入一些新的技法,如小提琴技法。业余时间他还经常组织乐队公开演出活动。当时在他门下的学生有时乐鳌跏偻徘迦等。1933年,他兼任河南大学音乐课教师,1935年于开封女子师范教书两年。在苏州和开封执教期间,他创作改编了将军令梅花三弄烛影摇红等作品。1937年,由于战争所迫,张季让离开学校,闲在家里,常借二胡抒怀,开始编写练习曲和构思二胡音乐创作,并尝试将西洋技法借鉴到二胡的基础训练中来的改革。1945年抗战胜利,他应聘到苏州“吴平国乐团”任乐队指挥兼任艺术指导,在此期间,他排练了一些民族乐队作品,主要有谭小麟的湖上春光,朱荇菁的枫桥夜泊,张定

4、和的石湖之春,姜守良的三吴曲民族英雄,聂耳的翠湖春晓。同时,他还借鉴了小提琴的琴头、双孔轴、删口和琴托,对二胡进行了改良。其中,他将琴杆缩短、将“删口”代替“千金”,加强了稳定性,并有助于空线的发音,“删口”琴码确定为40厘米。上世纪50年代初期,他对二胡的练习曲继续编写加以整理,并于1956年完稿,共创作基本练习曲120首。1957年,他应聘到东北音专,在那里任民乐系二胡教师。执教之余,他创作了二胡代表作品溜冰舞和子夜吟,将小提琴的跳弓技法首次用于二胡,为二胡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58年,哈尔滨艺术学院成立,张季让担任民族器乐教师,兼任民族器乐专业主任。1958年至1962年期间,张季让

5、将自己的129首二胡练习曲进行修订,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为了配合“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演出和激励师生的创作热情,他创作了万紫千红渔舟东风之歌织女之歌等作品。在第二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上,他与省歌舞团合作,亲自登台演出渔舟,获得成功。从来哈尔滨支教到“文革”期间,张季让先后培养了众多学生,这些学生后来都为黑龙江省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1970年8月9日,张季让在哈尔滨逝世。二、二胡作品溜冰舞的音乐分析这首乐曲是张季让在1957年创作的作品,乐曲由悠扬的慢板开始,旋律悠扬且舒缓,仿佛是对寂静的夜的赞美;中间部分为自由、激动的旋律,似乎是对曲作者内心的激昂情绪的抒发;结尾处采用大篇幅的自然泛音,

6、好似是描写夜的空灵与寂静,又好似是曲作者内心情绪的安稳,更像是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在演奏该首乐曲时,要格外注意音准,尤其是在大跳时对把位熟悉度的掌握。乐曲的第一部分由扬琴先入,用扬琴特有的轮音充分展示并描绘了夜的寂静与安谧。第6小节处进入正板,是弱起小节,因此在演奏时一定注意提前换弓,切不可将弓子刮到弦上。第一段还需要注意的是节奏,很多演奏者在演奏舒缓型的乐曲时习惯性地拖拍,因此这里建议演奏者打分拍练习,即将一拍平分为两拍或四拍演奏,这样打小拍更容易准些。在乐曲的第二部分,节奏稍做自由处理,但也不宜过快,乐曲第二段是从很干净的长音开始,因此在这一段落的演奏上要格外注意运弓、揉弦以及打音。

7、1.运弓上要注意弓段的平均分配,如四拍的长音,切不可在拉弓起时占用过大弓段,平均分配即可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如遇到两拍长音时,将弓段平均分为两个等份,一拍占一半弓段;遇到四拍长音时将弓段平分为四个等份,一拍占四分之一,以此类推,这样即可避免长音时弓段不够用的问题。2.揉弦问题:因为第二段的长音较多,而且节奏偏慢,因此在揉弦的处理上切不可使用“急揉”(即揉弦速度过快),在慢速的乐曲中,揉弦的速度应该与曲速相吻合,这段的演奏揉弦速度要慢、要稳、更要保持平均。3.打音:在要求上,打音与揉弦大致相同,即在慢速的乐曲中打音速度不可过快,而且快慢频率要保持一致,不可忽快忽慢,更不能先慢后快或先快后慢,除非

8、有特殊要求,才可进行速度变化。另外,在第二段中有大量的三连音出现,三连音的演奏是演奏者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即节奏问题,演奏者在演奏三连音的时候会出现节奏不稳、三个音的时值分配不平均的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在三连音的演奏上需要进行单独练习,待三连音时值全部练习准确、平均后再放入乐曲中,进行连贯性的练习。在87小节结束处即第二段落结束处,曲作者使用了一个自然泛音,这样很巧妙地将第二段与第三段链接起来。乐曲的第三部分使用了大量的自然泛音,在泛音的演奏上请务必注意音准的把握,一些演奏者在演奏泛音的时候因为对把位很不清晰,所以大部分泛音开始处都会带有一个不必要的滑音,所以建议泛音也单独练习,只有增加了对把

9、位的熟悉度,泛音的质量才能得以提高。100小节注意要渐慢,只有渐慢才能将乐曲推向尾声,但这个渐慢不能过于突然,建议在演奏99小节与100小节连接处接一个小气口,这样渐慢才不会显得过于突然。整首乐曲虽然没有太多的修饰、装饰音以及变化音,但是在艺术上无疑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二胡作品。(注:本文系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创新基金课题建国以来黑龙江省器乐音乐创作研究,项目编号:HSDBSCX201202)参考文献:1于汉.二胡快速换把中的时差控制技术分析J.艺术百家,2006(6):98100.2于汉.二胡演奏中小指压揉的指位及动态分析J.艺术百家,2008(6):251253.3郝建广.二胡揉弦技术动作分析J.黄河之声,2013(18):110111.作者系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责任编辑:曹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娱乐时尚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