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1国事故案例61.1印染行业案例6*8.26广维集团爆炸事故6陆良包装厂311爆炸事件101.2电子线路板、机电设备行业案例12滨化集团化工公司4.15氮气窒息事故12下沙电子厂化学气体泄漏事故141.3发电行业15省潞城市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15锅炉长期高负荷运行引发火灾事故17电厂1115事故次生油类污染事件201.4石油化工行业事故22火灾类事故22爆炸类事故41中毒类事故781.5冶金行业98省*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别离储气箱爆炸982005年北江流域镉污染事故100紫金矿业集团紫金山金铜矿湿法厂73含铜酸性溶液泄漏污染事件106省市筠连县钓鱼台煤矿2.3重大瓦斯爆炸事故109省市
2、灯塔市大黄二矿3.22重大瓦斯爆炸事故113肖家湾煤矿829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1141.5.7329八宝煤矿瓦斯爆炸事故1191.5.8.仁化毒气泄漏1201.6造纸行业121银州纸业火灾事故1211.7污水处理厂行业122萧山污水处理公司2.06中122市望塘污水处理厂中毒事故1261.8钢铁及建筑行业127苯中毒事故案例127制度不全操作不当引发爆燃事故燃爆事故1281.9储藏、运输行业130市周村区5.21危化品槽罐车中毒死亡事故1301.9.2712经济技术开发区火灾事故132市季华路保险粉事故133火灾事故134翁牌冷藏实业发生液氨泄漏事故1351.10贸易行业137博丰工贸7.2
3、7爆炸事故137赫达股份9.12爆燃事故1381.11医疗行业140市商业职工医院1.22重大火灾事故1401.12其他行业142省县沙溪镇93特大中毒事故1421.12.21115静安区高层住宅火灾事故145岳塘区荷塘乡储油罐爆燃事故146四会权盛瓷发生酚水泄漏事故147宝源丰禽业公司火灾事故1482国外事故案例1572.1英国Fli*borough镇己酰胺装置爆炸事157事件资料157企业概况158事故概述159事故经过159事故原因160防控措施1622.2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站火灾爆炸事故164事件资料164事故经过164事故原因164防措施1652.3印度博帕尔甲基异氰酸酯泄漏事故16
4、7事件资料167事故经过168事故原因1692.4英国阿尔法平台爆炸事故172事件资料172事故概述172平台情况172事故经过173事故原因1732.5国幸福公司的ABS树脂厂火灾爆炸事故175事件资料175事故经过175事故原因176防措施1762.6美国环氧乙烷再蒸馏塔爆炸事故177事件资料177事故经过177事故原因177防措施1782.7日本甲醇精馏塔爆炸事故178事件资料178事故经过179事故原因179防措施1802.8美国托斯科埃文炼油厂爆炸事故180事件资料180事故经过181事故原因181防措施1832.9美国路易斯安那州Sonat E*ploration公司油气别离厂火灾
5、爆炸185事件资料185事故经过185事故原因1872.10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氮气窒息事故189事件资料189事故经过189事故原因190防措施1902.11美国乔治亚州奥古斯塔BP-阿莫科聚合物工厂爆炸事故192事件资料192事故经过192事故原因193防措施1942.12英国邦斯菲尔德油库火灾事故194事件资料194事故概述195事故经过195事故原因196防控措施1962.13日本一合成氨装置爆炸事故197事件资料197事故经过197事故原因197防措施1982.14印度斋普尔油库火灾事故198事件资料198事故概述198事故经过199事故原因1992.15墨西哥湾漏油事件200事故资料
6、200污染情况概述200泄露原因分析202应急措施203事故影响204突发环境事故案例整理1 国事故案例1.1 印染行业案例1.1.1 *8.26”广维集团爆炸事故1.1.1.1 事件资料年份日期2008年8月26日地点*宜州市城西开发区的*维尼纶集团*公司装置规模引发原因有机车间由于乙炔气体泄漏发生爆炸事故,现场五个工段全都爆炸起火,爆炸中约1200吨化工原料甲醇、醋酸、醋酸乙烯酯被燃烧或随消防水通过排污口进入环境。污染物泄漏量约1200吨化工原料甲醇、醋酸、醋酸乙烯酯影响围应急与防措施1.启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以市纪委书记为组长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并立即组织开展工作;2.
7、迅速疏散现场群众,确保下游居民饮水平安;3.对受污染水体和大气开展应急监测、处置。事件损失事件造成的影响1.1.1.2 概述2008年8月26日凌晨,*维尼纶集团公司有机车间突然发生爆炸起火,消防官兵受命紧急出动,用高压水枪进展灭火,以抢救被压在坍塌车间里面的工人,消防废水经车间流出总排口后汇人龙江河,引发二次水污染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以下简称826”事件。事件发生后,市政府立即启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成立了以市纪委书记为组长的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并立即组织开展工作。期问,自治区环保局黎敏副局长也率队前往现场指导处置工作。环境保护部也派出工作组赴宜州市指导。至8月27日,事发地周边大气
8、环境已恢复正常,龙江河河水水质未检测出有明显变化;28日11时,现场指挥部研究决定,解除水环境应急状态,并发布4号通告,解除了关于排放口下游龙江河水制止饮用的原2号通告。1.1.1.3 事故经过及原因2008年8月26日6时45分,位于*宜州市城西开发区的*维尼纶集团*公司有机车间由于乙炔气体泄漏发生爆炸事故,现场五个工段全都爆炸起火,爆炸中约1200吨化工原料甲醇、醋酸、醋酸乙烯酯被燃烧或随消防水通过排污口进入环境。厂区排污口距离龙江河约1公里,距离与两市河流交接断面民断面约30公里。 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易挥发的有毒液体,略有酒精气味。遇热、明火或氧化剂易燃烧。甲醇有较强的毒性,对
9、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人都会产生毒性反响,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对甲醇的泄漏处置需要采取的措施为迅速撤离泄漏区人员至上风处,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在确保平安的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以减少甲醇蒸发,用沙土、枯燥石灰混和,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人废水系统。大量泄漏应建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1.1.1.4 应急措施一及时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决策科学果断根据事故情况,市市委、市政府立即组织市消防、安监、环保以及西乡塘区政府等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处置
10、工作。同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担任总指挥长的救援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组织开展消除事故现场污染隐患、处置水污染物,下设现场救援组、医疗救护组、环境监测组等10个工作组,全面迅速展开救援工作。当地环保部门启动突发环境事件预案,组成了由市纪委书记任组长的环境应急监澳4组。环境监测中心站领导及应急人员赶赴现场,调度监测力量开展监测工作,并迅速通知了相邻近的、两市监测站做好应急准备,随时支援。二迅速疏散现场群众,确保下游居民饮水平安现场指挥部于当日上午8:40发出了关于疏散*维尼纶集团公司5公里围人员的第1号通告,确保了*维尼纶集团公司周边居民及部员工的生命平安。上午11:10,工作
11、组发出第2号通告,制止饮用龙江河下游*维尼纶集团公司以下龙江河水,并通知龙江河段的各网箱养鱼户搬迁至平安河段,同时与市柳城县环保局联系,告知事故严重情况,通知做好下游群众的饮水平安等保护工作。由于通报及时,龙江河下游沿岸居民已停顿饮用龙江水,另外调用其他非龙江水源饮用水解决居民饮水问题。三对受污染水体和大气开展应急监测、处置1.对受污染水体和大气开展应急监测爆炸发生后,当地消防部门大量用水灭火,而*维尼纶集团公司有机分厂应急池因故障未能正常运行,且未修建应急日堰,致使局部化工原料随消防用水通过该厂总排污口进入龙江河。现场指挥部立即要求环境应急监测组在总排污口和龙江河沿河下游设置了5个固定点位和
12、1个游动监测小组开展水质应急监测,并对污染带前锋进展追踪,监测频率为每小时1次。在事发地的下风向区设置了3个大气监测点,随时跟踪监测空气质量,为现场指挥部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设置吸附拦截坝减轻泄漏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广维集团有机分厂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切断了生产、生活水源,减轻了向龙江河的排污量。但由于消防用水数量过大,对龙江河的水质平安造成较大威胁。为了防止消防用水引起的二次污染,根据实际情况,一是将废水直接抽到新建未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池存放;二是在排污沟下游用角钢、木料打桩,先后修筑四道坝,投放14.1吨活性炭吸附废水中污染物。经过用活性炭筑坝过滤污水,流入龙江可废水中COD浓度由原来
13、的约10000nmg/l降到了1100nmg/l左右,应急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四做好善后事宜,确保不留隐患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部安排了100多名防化专业人员,清点核查厂区易爆有毒物品,并有序组织此类物品的平安转移工作,防止新的爆炸事件发生,其中危害性较大的液氯被及时转移至化工厂,有效防止了事故的恶化。针对消防部门灭火需要大量用水,而现场应急池出现故障且无应急围堰的情况。华南环保督查中心工作组现场提出对爆炸灭火应少用水,多用泡沫灭火的措施,以减轻对下游龙江河的影响。至8月27日,火灾已被扑灭,但由于厂区储罐温度较高,存在燃烧隐患,需要冲水降温。针对此情况,现场指挥部一方面决定在确保平安部的情况
14、下尽可能减少用水,一方面抓紧时间修建应急围堰,恢复应急池正常使用以暂时贮存消防废水,防止污染物直接进入龙江河。经过当地环保部门连日监测,龙江河水质未出现异常。1.1.1.5 经历与体会一领导高度重视,决策迅速果断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克强副总理、德江副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确保当地居民饮水平安。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立军副部长也分别作出指示,要求加强监测和环境平安隐患排查,防止发生次生污染。环境保护部华南环保督察中心派出前方工作组连夜赶赴现场,观察了事故企业现场和龙江河污染防控及监测现场,与*自治区、市环保局研究防控措施,确保下游群众饮水平安。二各部门严密配合,互相协助在处置事故
15、过程中,各部门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团结合作精神,按照指挥部的部署各司其责,充分发扬了不怕吃亏、不畏艰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此次事故中,按照环保部门的建议,对污染物采用了贮活性炭坝吸附拦截的处置方法。当地水利部门和武装部迅速组织人员参与到协助活性炭吸附坝修筑工作中去;化工、化工集团按指挥部要求及时调运14吨活性炭用于抢险工作,为实施处置方案提供了物资保障。*自治区区环保局紧急调度海洋监测中心站及邻近的、两市监测站开展监测工作,对事故现场废水和废气进展监控。正是各部门的积极主动和密切配合,才使事故对龙江河的污染在短时间得到有效控制,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平安。三信息发布及时,
16、舆论导向正确本次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迅速疏散厂区周围5公里围的1 5万多名群众,确保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平安。随后,在消防部门全力灭火过程中,由于消防废水通过总排污口进入龙江河,且废水中含有甲醇等有毒物质。为确保龙江河沿岸居民饮水平安,现场指挥部又及时发出通告,要求龙江河沿岸居民制止饮用河水,并通知网箱养鱼户尽快搬迁。至8月27日,现场处置工作根本完成,事发地周边大气环境已恢复正常,龙江河水质未出现异常现象,到达国家地表水三类标准,下游也未发现生物死亡。为尽快恢复龙江河沿岸居民正常生活,现场指挥部于28日发布通告,解除水环境应急状态,通知沿岸居民可正常使用龙江河
17、水,稳定了群众情绪。1.1.2 陆良包装厂311爆炸事件1.1.2.1 事件资料年份日期2021年3月1126日地点陆良县国营包装厂装置规模引发原因水相管路不畅通,有析晶的硝铵晶体堵塞管路,随着生产的进展,热的水相溶液不断将硝铵晶体带走,使管路逐渐畅通,水相流量逐渐升高。乳化器硝铵分解产生了大量气体开场爆燃污染物泄漏量影响围应急与防措施1.启动应急预案,抢救伤员;2.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控制操作人员数量;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危险的辨识能力。事件损失事件造成的影响3人遇难1.1.2.2 企业概况国营包装厂(9815厂)位于省市以东约120公里的陆良县芳华镇境,地处半山区,占地3000余亩。工厂始
18、建于1965年,是当年国家三线建立在的几家重点军工企业之一,现已成为省国防科工局所属的工业炸药定点生产骨干企业。1.1.2.3 事故概述2013年3月11日上午6时20分,位于省市陆良县的国营包装厂四分厂乳化车间制药工序在合成过程中发生爆炸,3名当班工人遇难。1.1.2.4 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后,市、陆良县政府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人员赶赴现场,责令事故企业全面停产,排除各类平安隐患,严防次生事故发生;及时疏散现场人员,保护事故现场;组织民爆物品专家去除事故点残存乳化炸药,防止二次事故发生;此外,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开展事故救援和处置。目前,事故调查和蔼后工作正在进展中。1.1.2.5 事故原因1、
19、录像显示,事故发生前操作员工作平稳有序,无异常惊慌举动,说明乳化器运行无异常振动、噪音,这一点从乳化器平稳的工作电流可以印证,从而说明乳化器没有发生转子与定子的碰撞、摩擦。2、录像显示,生产开场初基质外表光滑有光泽,一段时间后光泽消失,然后有大约2秒钟时间排除黄白色基质,由此可以判断,基质是在乳化器被均匀的卷入气泡或硝铵颗粒,使基质浑浊失去光泽。上述现象可以说明,硝铵热分解一定是在乳化器夹缝中进展的,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分解产生的气体经乳化器转子搅拌作用而均匀分散到基质中。排出黄白色基质,说明硝铵分解温度已经很高,分解产生了氧化氮气体,氧化氮气体也被均匀的分散到基质中。3、水相流量曲线显示,在
20、开机后,水相流量是一直增加的趋势,在爆炸前又迅速下降。水相泵电流曲线显示,在开机后,水相泵电流缓慢升高,在爆炸前迅速升高。水相流量曲线及水相泵电流曲线说明,开机生产后,水相流量一直没有到达工艺要求的流量,控制系统会自动增加水相泵频率来提高水相流量,这个过程会使水相泵电流升高。水相流量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到达工艺要求流量,这说明水相管路不畅通,有析晶的硝铵晶体堵塞管路,随着生产的进展,热的水相溶液不断将硝铵晶体带走,使管路逐渐畅通,水相流量逐渐升高。在爆炸前水相流量迅速下降说明乳化器硝铵分解已产生了大量气体或已开场爆燃,形成了很高的压力,同时使水相泵电流升高。4、录像显示,爆炸事故发生前,乳化器
21、有7、8次起停机过程,而且启动时间间隔很短,由此可以断定,乳化器停机后没有进展水冲洗操作,这就使大量硝铵留在了乳化器。操作员为保证顺利成乳,必定不断的对乳化器进展保温,这就是乳化器腔体具有了较高的温度。乳化器再次启动后,乳化器转子便和残留在乳化器的硝铵晶体不断摩擦产生热量,随后又不断有硝铵颗粒被水相带进乳化器,硝铵颗粒会堵塞局部通道,使后进来的硝铵颗粒滞留,与乳化器转子不断摩擦升温,最后到达硝铵分解自加速温度。由于在乳化器夹缝中形成了热积累,可以断定乳化器冷却水没有开启,甚至可能还通有保温蒸汽,促进了硝铵热分解。5、由于乳化器夹缝的薄层空间约束,基质受热后只能形成爆燃,在爆燃进入乳化器顶腔后,
22、由于失去空间约束便转为爆轰。爆轰波引爆堆积钢带上被敏化的基质,使事故进一步扩大。6、根据以往事故经历,由于设备局部摩擦生热引起的爆炸事故都会有断料现象,而此次事故中,基质一直连续出料,这与以往的事故有所不同,这说明造成此次事故的热源非常多,只凭基质本身已不能将生成的热全部带走,由此可以排除乳化器本身局部机械摩擦生热引发事故的可能性。1.1.2.6 防控措施1、加强乳化器冷却水监控保护。2、加强停机清洗操作的监控。3、流量保护增加欠流量保护停机。4、严禁频繁启停机。5、完善压力监控联锁保护。6、提高温度监控保护准确性及时性。7、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控制操作人员数量。8、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危险的辨识
23、能力。1.2 电子线路板、机电设备行业案例1.2.1 滨化集团化工公司4.15”氮气窒息事故1.2.1.1 事件资料年份日期2007年4月15日地点滨化集团化工公司石化车间装置规模引发原因4号环氧丙烷计量罐已经充氮,罐氮气含量过高,严重缺氧,景超未办理进入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就指示职工翻开环氧丙烷计量罐人孔盖,滨滨未采取相应平安措施,通过人孔进入罐发生窒息死亡。污染物泄漏量影响围应急与防措施1.切实加强平安生产工作的领导,健全各项平安规章制度,修改和完善平安操作规程,全面落实各级平安生产责任制,严格考核;2.加强对职工平安生产教育和培训;3.深入开展检维修作业风险分析工作,加强现场管理;4.
24、选择具备资质的业务水平相对较高的平安评价机构进展本单位下一步的平安评价工作。事件损失事件造成的影响1人死亡、两人受伤。1.2.1.2 事故经过2007年4月15日7时50分左右,滨州市天安机电设备工程在滨化集团化工公司石化车间计量罐区进展检修施工时,发生氮气窒息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滨州市天安机电设备工程,于2006年4月4日在滨州市工商局注册,注册资金50万元,经营围为中央空调设备及安装,路灯、楼宇自控、建材销售,电器设备,太阳能设备销售及安装,防腐、保温、屋面防水。从4月7日始,滨化集团化工公司石化车间开场停车检修。天安公司4月14日上午完成了环氧丙烷计量罐盘管更换工程的施工作业。
25、随后,石化车间根据工艺需要向环氧丙烷计量罐充氮并进展水压试验,水压试验过程中发现短节有漏点。在16时30分左右召开的检修例会上,车间决定更换短节并由周向东、郝新坡负责安排落实。17时30分左右,周向东、郝新坡通知景超,要求对计量罐一段法兰短节进展更换。景超在未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就指示职工翻开环氧丙烷计量罐人孔盖,滨滨未采取相应平安措施,通过人孔进入罐发生窒息,另有2人在施救过程中又先后中毒窒息。其中滨滨经抢救无效死亡。1.2.1.3 事故原因滨化集团化工公司石化车间4号环氧丙烷计量罐已经充氮,罐氮气含量过高,严重缺氧,景超未办理进入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就指示职工翻开环氧丙烷计
26、量罐人孔盖,滨滨未采取相应平安措施,通过人孔进入罐发生窒息死亡,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滨化集团化工公司对检修施工承包单位平安生产工作缺乏统一协调、管理;平安评价公司在对滨化集团化工公司的平安评价报告中没有对生产、检修过程中的氮气进展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和提出平安防措施建议,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1.2.1.4 防措施1切实加强平安生产工作的领导,健全各项平安规章制度,修改和完善平安操作规程,全面落实各级平安生产责任制,严格考核。对违章违纪严肃处理,决不手软;2加强对职工平安生产教育和培训;3深入开展检维修作业风险分析工作,加强现场管理;4选择具备资质的业务水平相对较高的平安评价机构进展本单位下一
27、步的平安评价工作。1.2.2 下沙电子厂化学气体泄漏事故1.2.2.1 事件资料年份日期2013年8月25日地点下沙的一家电子公司厂房装置规模引发原因存放在房间里面的磷烷和硅烷发生泄漏导致污染物泄漏量影响围气体泄漏的总量较少,周边区域住户并未受到影响应急与防措施1. 抢救中毒人员,调查事故原因;2. 加强制度管理,平安操作,提高平安意识。事件损失事件造成的影响1人中毒死亡2人中毒1.2.2.2 事故概述2013年8月25日凌晨,下沙的一家电子公司厂房发生了化学气体泄漏事故,1名工人中毒后被送医院抢救无效不幸遇难,其余两名抬离该工人的工友轻微中毒,经治疗已无大碍。据初步了解,该厂泄漏的化学气体为
28、磷烷和硅烷,目前事发厂区已封锁并停产,安监部门正在调查事故原因。另外,由于气体泄漏的总量较少,所以周边区域住户并未受到影响。1.2.2.3 事故经过8月25日凌晨4时许,救援人员赶到现场时,一股刺鼻的气味立刻就迎面而来。据现场知情人士提供的消息,在消防官兵到场之前,已经有1名被困工人和两名参与救援的人员共3人被送往医院抢救,进去的两人中,有一个人进去不过十秒钟就感觉手脚发软。经过了解,消防官兵确认气体泄漏区域已无人被困,考虑到所携带的装备气密性不够好,救援人员决定先将厂中的所有人员疏散到平安地带,再将场地进展戒备,防止有人进入危险区域。很快,消防特勤中队的增援力量也赶到事发地点,现场成立了处置
29、小组。处置小组与该厂的技术人员先后几次进入厂房,进展有毒气体的浓度探测,经过几次探测都不能查出结果,救援人员推断,可能是化学气体残存量减少所致。追踪公司已停产,事故原因仍在调查1.2.2.4 事故原因初步了解此次事故,可能是存放在房间里面的磷烷和硅烷发生泄漏导致。消防救援人员告诉记者,罪魁祸首十有八九是工厂车间中的两个瓶子:根据现场调查,根本可以确定是两个几十升容量的瓶子泄漏了化学气体。至于这次发生化学气体泄漏事故的原因,此前有人说是工人操作不当所致,也有消息称是装气体瓶子的放置出了问题,目前事发地点已被封锁,该厂也已全面停产,等待安监部门的检测和处理结果,事故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1.3 发电
30、行业1.3.1 省潞城市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1.3.1.1 事件资料年份日期2000年9月23日地点省潞城市潞宝焦化实业总公司所属煤气发电厂装置规模SHS20-2.45/400-Q型锅炉引发原因炉前2号燃烧器北侧手动蝶阀煤气进气阀处于开启状态应为关闭状态,致使点火前炉膛、烟道、烟囱聚集大量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且混合比到达轰爆极限值,因而在点火瞬间发生爆炸。污染物泄漏量影响围应急与防措施1.制定出有效的详细的平安措施,健全各项平安管理制度;2.进一步完善各级平安生产责任制;3.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操作程序规化,从组织指挥、平安措施、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上彻底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31、从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事件损失直接经济损失为49.42万元事件造成的影响2人死亡、5人重伤、3人轻伤1.3.1.2 事故经过省潞城市潞宝焦化实业总公司所属煤气发电厂于2000年9月23日发生了一起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此锅炉型号为SHS20-2.45/400-Q,用于发电。于1999年11月制造。此次爆炸事故造成死亡2人、重伤5人、轻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49.42万元。2000年9月23日上午10时15分,潞宝煤气发电厂厂长指令锅炉房带班班长对锅炉进展点火,随即该班职工将点燃的火把从锅炉从南侧的点火口送入炉膛时发生爆炸事故。尚未正式移交使用的煤气发电锅炉在点火时发生炉膛煤气爆炸,炉墙被
32、摧毁,炉膛水冷壁管严重变形,最大变形量为1.5米。钢架不同程度变形,其中中间两根立柱最大变形量为230mm,局部管道、平台、扶梯遭到破坏,锅炉房操作间门窗严重变形、损坏。锅炉烟道、引风机被彻底摧毁,烟囱发生粉碎性炸毁,砖飞落到直径约80m围,砸在屋顶的较大体积烟囱砖块造成锅炉房顶11处孔洞,汽轮发电机房顶13处孔洞,最大面积约15m2,锅炉房东墙距屋顶1.5m处有12m长的裂缝。炸飞的烟囱砖块将正在厂房外施工的人员2人砸死,别造成人重伤,3人轻伤。爆炸冲击波还使距锅炉房500m围的门窗玻璃不同程度地被震坏。事故发生后,当地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对死伤人员进展了妥善处置。潞
33、城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和人员对事故进展了调查。1.3.1.3 事故原因此次爆炸事故是由于炉前2号燃烧器北侧手动蝶阀煤气进气阀处于开启状态应为关闭状态,致使点火前炉膛、烟道、烟囱聚集大量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且混合比到达轰爆极限值,因而在点火瞬间发生爆炸。具体分析如下:1当班人员未按规定进展全面的认真检查,在点火时未按规程进展操作使点火装置的北蝶阀在点火前年于开启状态,是导致此次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2煤气发电厂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厂领导没有执行有关的指挥程序,没有严格要求当班人员执行操作规程,未制止违规操作行为,责职不明,规章制度不健全也是造成此将爆炸事故的原因之一。3公司领导重生产、轻平安,
34、重效益、轻管理。在平安生产方面失控,特别是在各厂的协调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管理和相应规章制度,对各厂的平安生产工作不够重视,也是造成此将爆炸事故的原因之一。1.3.1.4 防措施1潞宝集化实业总公司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锅炉压力容器的法律、法规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真正从思想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制定出有效的详细的平安措施,健全各项平安管理制度。2进一步完善各级平安生产责任制,明确锅炉平安管理的有关事项和要求,把锅炉的平安管理工作落到实处。3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消除麻痹思想和幸运心理,操作程序规化,从组织指挥、平安措施、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上彻底堵塞漏洞
35、消除隐患,从而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1.3.2 锅炉长期高负荷运行引发火灾事故1.3.2.1 事件资料年份日期2002年4月28日地点*发电厂装置规模引发原因3*锅炉长期高负荷运行,燃煤灰粉高达40%,炉膛正压大,无法燃尽的煤粉被带至炉膛上部燃烧,致使水冷管壁外表大量结渣。近期煤质的进一步恶化,使冷灰斗积存了大量灰渣。而炉子在运行状态下无法彻底彻底清理,加之炉膛上部大渣块掉落,引发大量积渣倾泄,点燃地面油污,飞灰和黑烟顿时弥漫了现场,不断排出的热灰及炉渣喷向来*、4*球磨机,引起仪表控制及动力电缆着火。污染物泄漏量影响围应急与防措施1.加强管理,提高巡检质量;2.加强平安教育,真正做到平安生
36、产五同时;3.编写事故案例,组织员工学习讨论,杜约类似事故再次发生;4.加强调度及有关操作岗位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学习,规调度指挥和岗位处理程序。事件损失事件造成的影响1.3.2.2 事故经过 2002年4月28日9时左右,热电下部岗位操作工常*及郭*在巡检时发现,3*锅炉冷灰斗南侧入孔门突然外溢燃烧的灰渣,3*鼓风机地面油污被引燃。他们当即报告车间。车间副主任吴*派操作工穆*带着民工灭火、清理现场并疏通冷灰斗积渣。10时左右捅北侧出灰口时,赤热的细灰大量涌流,点燃地面油污,飞灰和黑烟顿时弥漫了现场,不断排出的热灰及炉渣喷向来*、4*球磨机,引起仪表控制及动力电缆着火。在紧急情况下球磨机高位油箱
37、面镜系有机玻璃,遇火易爆裂,润滑油会大量溢泄,下部司机立即关停了输油泵,球磨机跳车仪表联锁保护装置启动。 灰渣引燃油污及电缆,大量烟气由电缆沟窜入场*、3*、4*炉控制室。球磨机跳车后,10时7分38秒热电报告调度室:控制室全黑了,要求停炉。调席根据蒸汽压力减量时,接到火警的消防车已赶来扑救。 10时11分13秒一系统负荷由4.1万m3减至3.6m3。30秒后,调度员周*向调度室据此信息于10时12分18秒再次要求减量至2.5万m3;10时15分10秒又通知压缩开3台3回1”阀减量。10时19分46秒调度通知压缩减至2机最低量,即1.2万m3,3台机停车。5分钟后要求减至1机最低量。10时26
38、分40秒调度员余*从压缩现场报告调度室:一系统已停3台剩2台,一入煤气管压力偏高16KPa,要求降压至5-6KPa。10时30分调度长钟*通知煤鼓岗位停运1台煤气鼓风机。 压缩岗位遵照调度指令,连续实施操作。在执行停顿3机供气指令,将1*机切除过程中,调度再次指令停顿4台机供气,保存1机最低量运行。2*机切气停运后,操作工赶往3*、4*机关阀门时,1*机操作工任*返回,停1*辅机。在按动循环油泵停车按钮时,西配电柜发生火花,随即听到一楼爆鸣,火焰从1*机回中小学管缝隙窜至二楼平台。操作人员在用灭火器扑救的同时报告调度报火警。随后,1*机自动启动初步判断系开车回路控制电缆烧结短路所所致。该机操作
39、工任*及工长段*见装立即赶往总变要求拉闸停车,另一操作工*报告调度。拉闸停车后,一楼大火熊熊,浓烟滚滚。车间技术*及操作工*发现煤气从倒U型出水管外泄燃烧,判断1*机水封被冲破。在报告调度室要求停顿一入总管供气的同时,在消防水枪的掩护下,翻开了1*机水封上水阀,煤气火焰很快熄灭。一楼顶部电缆桥架上的火势仍然很猛,并不时伴有爆鸣。报告调度完全断电后,经消防队员和其他员工的全力扑救,11时50分火势被彻底熄灭。 1.3.2.3 事故原因 1热电火灾事故原因 直接原因:3*锅炉长期高负荷运行,燃煤灰粉高达40%,炉膛正压大,无法燃尽的煤粉被带至炉膛上部燃烧,致使水冷管壁外表大量结渣。近期煤质的进一步
40、恶化,使冷灰斗积存了大量灰渣。而炉子在运行状态下无法彻底彻底清理,加之炉膛上部大渣块掉落,引发大量积渣倾泄。 管理原因:、车间工艺管理滞后,对煤质变化没有确定防措施,排渣管理不严、排渣不及时。、工作安排不周密,只强调积渣的疏通,无视了工作过程的平安防。、油污未去除 2压缩岗位火灾事故原因直接原因:、1*机操作工任*在现场煤气外泄时,未发现异常,仍按常规操作程序停运辅机,导致电火花引燃配电柜积聚的煤气。、煤鼓操作工*、付*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压力变化监测、调整不及时。、系统大幅度减量时,调度室未给煤鼓、压缩岗位监视一入压力的明确指令,使一入压力超标,冲破水封。 管理原因:压缩岗位配员缺乏,系统在短
41、时间大幅度减量时,操作工忙于现场处理,无视了对一入水柱压力的观察。、调度室在处理突发事故时,忙于事故岗位的联络指挥,无视而不见了其它岗位的防措施。、煤鼓岗位设在电除尘岗位,无法发现煤气压力的波动和异常。、压缩岗位对系统减量后,对一入压力超标,水封可能被冲破无预见性。 1.3.2.4 防措施 1热电火灾事故防措施 冷灰斗排渣口改变方位,避开球磨机等重要设备。 出渣口盖板限定开度,防止大量热灰渣涌出。 及时去除现场油污等易燃物。 加强管理,提高巡检质量,及时发现和清理灰渣。 及时清理炉膛结渣,防止冷灰斗堵塞。 加强平安教育,真正做到平安生产五同时。 2压缩岗位火灾事故防措施 分别给一、二系统增设煤
42、鼓上下限压力报警装置,并将监视信号移至电除尘操作室,以便监控。 对现行压缩岗位操作法进展修改。 编写事故案例,组织员工学习讨论,杜约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加强调度及有关操作岗位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学习,规调度指挥和岗位处理程序。 在适当的时候完成对压缩水封的技术改造。1.3.3 电厂1115”事故次生油类污染事件1.3.3.1 事件资料年份日期2006年11月13日地点电厂装置规模引发原因电厂与施工单位擅自将冷却水管接入雨水沟,导致点火系统调试过程中供油泵密封圈损坏,大量柴油从冷却水管外泄。污染物泄漏量泄油量约为16.9吨影响围污染物流入市江津县境,属跨省域污染事件。应急与防措施1. 启动应急预案
43、打捞泄露油;2. 对河流水质进展检测;3. 对涉事电厂进展严格的管理,杜绝事故的再次发生。事件损失事件造成的影响未造成人员伤亡1.3.3.2 事故概述2006年11月13日9时许,市环境监察支队接到群众举报,反映电厂有油污外排。执法人员调查发现,电厂排污口下游有少量油污,但未继续排放。经查,这些油污是电厂抽取废油池底部清水时将局部池中废油带出所致。2006年11月15日15时30分,市环境监察支队又接到举报,长江市江阳区方山镇段发现油污,疑为电厂所排。当日16时40分,环境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长江江面有条长约几公里的柴油污染带。此次柴油泄漏从2006年11月15日上午10时供油泵运行时开场至下
44、午6时切断,历时8小时,核定泄漏油量为16.9吨。1.3.3.3 事故原因此次柴油泄漏事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电厂与施工单位擅自将冷却水管接入雨水沟,导致点火系统调试过程中供油泵密封圈损坏,大量柴油从冷却水管外泄;另一方面是由于厂方及施工单位管理不善,操作工人蛮干,致使抽取污油池中冷却水时不慎将局部污油外排。1.3.3.4 事故总结专家对企业第二次提供的泄漏量估算进展了核算,约为16.9吨,其中约4.5吨被周围群众打捞收集,其余流失在厂外小溪沟及长江。同时查明,在监测数据超标的情况下,水务集团南郊水厂1*和2*泵停顿取水6小时,北郊水厂1*泵停顿取水2.5小时,2*泵停顿取水4.5小时,但未
45、停顿向城市供水,局部区域供水有失压现象,对居民用水影响不大。 联合调查组认为,此次柴油泄漏系电厂及施工单位平安生产事故引发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事件造成市水务集团两个取水点取水中断,但未对市生活用水造成大的影响,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污染物流入市江津县境,属跨省域污染事件。没有制定应急预案,事故应急池也未建成 。联合调查组认为,发生此次污染事件,也暴露出企业环境平安意识淡薄,管理中存在严重缺陷。 三同时制度执行不到位。电厂在事故应急池未建成、污油池未连通污水处理厂,也没有制定环境污染应急预案,不具备带油调试条件的情况下,未报告当地环保部门擅自调试分系统,引发了柴油泄漏污染环境事件。 企业
46、环境平安意识淡薄。擅自修改冷却水排放管道,将冷却水管直接与雨水排放沟连通,致使本应在污油池及集油管沟收集的废油直接外排。 同时,企业在管理中也存在严重缺陷。电厂废油池的抽油泵无严格操作管理规程,与施工单位责任不明确,加之施工单位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致使污油外排。 此外,柴油泄漏量估算失误。在泄漏柴油量初次核算中,电厂技术人员误将小启动锅炉燃油量按大启动锅炉计算,大大高估了燃料消耗量,并成心将实际购油数量减少3,致使第一次上报的柴油泄漏量与实际泄漏量差距很大,导致报送信息失实。 1.4 石油化工行业事故1.4.1 火灾类事故1.4.1.1 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火灾事故1.4.1.1.1 事件资料年份日期1957年9月11日地点省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空分车间装置规模引发原因操作人员违反该厂有关平安的规定,在非吸烟点的空分车间682氧气装瓶站休息室吸烟,引发火灾。污染物泄漏量影响围应急与防措施1.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制止在非吸烟区吸烟;2. 加强对职工的平安教育,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