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呼伦贝尔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专 业20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 姓 名白静学 号2009151336指导教师李晶72013年5月30日目录摘要1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依据11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差距理论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分配理论2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现状分析31一般现状分析32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33运用回归模型从收入来源角度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5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71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根本原因72城市化水平滞后73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84经济发展不平衡85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86农业财政支持力度不够9四缓
2、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途径91 完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乡二元分配体制92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93改革教育体制加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缩小城乡差距94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105加快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06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10五结 语10参考文献10英文摘要12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作 者白 静指导教师李 晶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随之不断扩大本文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依据二是详细测量并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三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研
3、究四是提出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对策本章旨在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从上述四个角度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的掌握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关键词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 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却在波动中呈不断扩大趋势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涉及到公平与效率孰轻孰重的问题在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视野逐渐由效率转向公平早在1955年库兹涅茨就提出了著名的倒U型假说随着一国经济的增长该国的居民收入差距会经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却在经济快速
4、增长的背景下愈演愈烈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长期来看会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深刻解析收入差距的成因及演变特征并据此探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城乡收入差距角度入手研究其现状影响因素及缩小差距的对策更能体现出我国城乡非均衡发展的事实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一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差距理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明平等的权利和公平的状况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高低和相应生产关系的性质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这一平等观念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5、按劳分配与收入差距的客观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按劳分配是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物质产品不够丰富劳动尚未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主义阶段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形式由于体力脑力能力等的差异人们提供给社会的劳动数量和质量也必然存在差异而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这在事实上就必然会拉开收入上的差距特别是这一差距还会随着个人努力程度的差别而拉大这是按劳分配政策本身就包含的不平等性我国在分配实践上摒弃平均主义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进行实践的过程在建国初期片面追求公平公正大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人为地扯平人们的收入无疑抹杀了按劳分配原则本身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通过探索反思调整逐步改正了对马克思
6、主义认识的片面性和教条性从理论和实践上承认了劳动差距的客观存在实事求是地制定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将广大人民的物质利益与劳动成果挂钩充分调动起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2按劳分配与效率优先按劳分配实行等量劳动换取等量产品原则劳动收入的多少取决于劳动量的多少劳动报酬的唯一尺度是劳动量正是由于劳动的差别性造成按劳分配的差别性内在地生成了促进劳动者继续提高劳动效率以充分实现个人物质利益的激励机制这是按劳分配中所体现的效率原则这种个人的效率追求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整合就是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可以形象地表述为将蛋糕做大从宏观经济运
7、行角度来看效率表现为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增加可分配的新产品和服务因而提高效率是增进财富最重要的手段在一定意义上效率即是财富在社会主义社会如果不讲效率脱离发展经济和增进财富这个目标社会就要停滞国家就要落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千方百计提高效率增进财富这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必然要求3按需分配与共同富裕共产主义社会是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所有的劳动者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在经济生活中平等地付出劳动平等地享用劳动所得在向这个伟大目标努力的社会主义阶段中共同富裕是根本原则是本质要求因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提高效率增进财富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少数人财富的积累在效率优先
8、的原则下公平分配就成为避免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这就是我国分配政策中兼顾公平的原则解决的是如何分蛋糕的问题因而兼顾公平原则在分配制度中的具体形式就是在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下通过税收等手段调节收入差距并提倡鼓励先富带动后富促进整个国家在非均衡中发展缩短先富与共富的水平差与时间差最终达到社会公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分配理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一个实际历史问题所以还不能像马克思公平分配理论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的任何阶段去发展必须找适合中国特有现状的公平分配理论来发展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现状分析1一般现状分析目前国际上用来分析和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方法
9、和指标很多基尼系数由于给出了反映居民之间贫富差异程度的数量界线可以较客观直观地反映和监测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普遍采用基尼系数 Gini Coefficient 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基尼系数的区段划分若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表1 2003-2012我国基尼系数情况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10、 2012基尼系数 0479 0473 0485 0487 0484 0491 0490 0481 0477 0474 由上表可知近十年间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攀升第一这些数据说明了我们国家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的紧迫性第二说明了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随着我国各级政府采取了惠民生的若干强有力的措施中国的基尼系数从2008年最高的0491逐步地有所回落但均超过了04国际警戒线水平我国贫富差距已超过合理限度突出表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2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1纵向分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但与此同时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是我国现
11、阶段个人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现2011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NO4 聚焦民生显示目前我国城乡差距为3231我国现在是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1978 年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过程为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再迅速缩小再加速扩大如图1所示从城乡居民的收入比值变化情况看1978年到1980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2526倍20世纪80年代城乡的收入差距几乎都低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18到23倍间徘徊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几乎都超过20世纪70年代末的水平尤其是2000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2009年达到历史最大值的333
12、倍然后呈微弱下降的趋势到2011年达到313倍而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倘若再考虑城镇居民享受的各种福利和补贴等隐性收入则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比可能超过51我国城乡人均收入比远远高出大多数国家不到151的水平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值看197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仅仅2098元1992年就突破了千元大关达到12426元2008年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02014元2011年达到14833元从增长速度看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1年的68596元增长到2011年的21810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近10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23664元增长到2011年的6977
13、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不到7总之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长期的城乡偏向政策城乡居民之间历来就存在着差距2横向分析从上述的纵向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从1978年-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从横向比较来看我国各省之间的城乡收入差距也很大根据世界银行的有关公布可知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城乡收入比为15城乡收入比超过2就说明城乡收入差距极大且这种现象是十分少见的然而我国的城乡收入比低于2的情况是很罕见的这可以从图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图2 2011年我国各省的城乡收入状况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据此以观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已成为我们不能不关注的事实由上表可知2011年我国各省的城乡收入比
14、最低为207是黑龙江地区的城乡收入比我国收入城乡比最大的地区是贵州和云南城乡收入比为398和393另外我们也可以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比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其城乡收入差距平均为293而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比平均为372中部地区为30超过了东部地区3运用回归模型从收入来源角度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按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来看城镇居民的收入来源是工资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这四项指标从这个角度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这四项指标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贡献率具体分析如下1 建立模型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年份城乡居民收入比Y城乡工资性收入比
15、X1城乡经营性收入比X2城乡财产性收入比X3城乡转移性收入比X4200027963401728418182001293621019284184220023116440211919212003323653024192204200432166602619618692005322615034202166720063335903922414822007365930425114082008331610626112152009333601061258113520103235640625711242011344520692841013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12运用excel办公软件对表1的数据做
16、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下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0998563031R Square0997128126Adjusted R Square0871051173标准误差0212261633观测值12方差分析dfSSMSFSignificance F回归分析4125146531286616944094357697E-09残差80360440045055总计121255069Coefficients标准误差t StatP-valueLower 95Upper 95Intercept0NANANANANAX10185029675027862706640770525314-0
17、4574846060827544X2243393846110078812414906004218401097605274758116X30004654496017061300272810978904-03887801940398089X40073366863007806809397840374833-01066578230253392RESIDUAL OUTPUT观测值预测 Y残差标准残差12933886023-0143886023-083021912822976118981-0046118981-026610548933120939171-0010939171-006311877243298
18、009653-0068009653-039241417553245471123-0035471123-020466758863197899272002210072801275207067313863406801913659321104177141831154895780484510422279561428493492599719-0182599719-1053596287103441453307-0111453307-0643083085113340536043-0110536043-063779049112339799694300420030570242356698 从上表的回归分析结果得出
19、城乡居民收入比与分项收入来源比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Y 02122616330185029675X12433938461X20004654496X30073366863X4从回归分析可以看出X1X2X3X4与Y高度相关说明这四个要素对Y有显著影响对以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拟合优度R2 099调整后R2 087城乡收入差距总变量中有87可以由这四个要素解释方程拟合度较好tF1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根本原因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了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城市和农村被人为分割为两部门农村部门的经济资源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城市部门以促进城市发展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结
20、构造成城乡居民在户籍待遇权利等方面的人为分割使户口在农村的农民成为事实上的二等公民这种经济体制改革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1再分配制度上的二元性所谓再分配就是国家为实现公平公正收入主体在实现初次分配后将现金或者实物通过各种渠道再次分配其实再分配也是政府对各种要素收入的一个再次调节无论是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市场经济我国的再分配制度明显是偏向城市居民这就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2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性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中的大多数居民能够享受到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指失业养老以及医疗保险而一部分居民还可以享受到最低生活和国有企业下岗生活保障制度但在农村基本上没有像城市居民那样的养老医
21、疗等保障制度即使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只是面对农村极少数的五保对象3二元的价格体制我国的二元价格体制的制度设计明显偏向于城市即工农业价格存在的剪刀差在长期的工农业产品交换中农产品往往被贱卖而工业品的价格却往往超出其价值因此剪刀状的差距就形成了因为这种长期的剪刀差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降低了农民的收入而且不符合价值规律对我国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土地和劳动力的价格都不能客观地反映生产成本以及供求关系城乡收入的差距又一次被拉大就是因为这些生产要素的城乡差别2城市化水平滞后城市化的过程表面看是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但实质上是产业和就业结构升级和优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
22、国的城市化水平稳步上升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蓝皮书指出2011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虽然城市化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也要看到工作和居住在城市中的农业户籍者大多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即成为城市中的非农就业人口或常住人口但难以像本地的非农户口居民那样分享到城市化带来的城镇居民的社会待遇半城市化人口面临着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覆盖不足等困境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可见我国城市化水平仍然滞后3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经济变量对其投资不仅有利于经济增长还能提高个人收入水平人力资本投
23、资较多的地区居民收入水平一般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反之亦然在我国国家对城市的教育资源投资远高于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近些年来国家虽然在农村教育的投资数量有所增多但质量上并不能得到保证我国农民占总人口的80但教育投资方面却只占55左右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858670亿元比上年的1467007亿元增长2670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居民在教育方面享受到的权益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因而他们的人力资本存量更少所以这也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4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对人均收入水平高低的影响毋庸置疑只有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来才能使该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因此健康持续的经济发展是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长远措
24、施和根本途径由于发展环境特殊中国经济走了一条农村支持城市工业优先于农业的道路这种经济发展战略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发生变化国家总是在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倾向城市使得城市公共事业健全完善程度远远高于农村因此城市一般都具有双重优势制度优势与基础优势2008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4万亿元投资的重点投向和资金测算如下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改造等保障行住房约4000亿元农村水电路气房等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约3700亿元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电网改造约15000亿元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约1500亿元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约2100亿元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约3700亿元灾后重建约1000
25、0亿元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四万亿的投资在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的建设高达45其中这45中的大部分资金是用在了城市农村的道路建设所占资金寥寥无几使得只占四万亿中9的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相形见绌据相关资料显示四万亿中救市资金真正投入到农村的仅仅515亿仅仅只占13其中农村沼气建设投入30亿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8个亿动物防疫检疫7个亿农产品检验检疫5个亿等尽管国家逐年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但是与国家的工业投入和城市投入相比农村的投入还远远不够所占比例依然很小我国农村是个具有广阔的投资空间农村的投入还远远不够所占比例依然很小而农村需要投入更多因为中国80的国土在农村只有把四万亿刺激需求的资金以合理比例投入农
26、村支持农村发展才能更有利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5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针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所存在的就问题农村金融政策进行了不断调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巨大的金融需求但是综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历程可以发现它是一个政府参与和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虽然政府在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和金融机构建设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就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制度而言农村金融供给还不能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日益膨胀的金融需求6农业财政支持力度不够农业作为我国的主导产业也是我国广大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但在我国农业财政的支出比重远远不够尽管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290亿元比2011年增加60
27、亿元增长2609但是相对于农业国内生产总值在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而言我国农业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只有其12这样的比例与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不相称四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途径目前我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已接近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这主要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结果如果对此不加约束就会造成贫富差距过分拉大富者越富贫者越贫最终导致两极分化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平等观是相悖的与我们追求共同富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措施完善居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城乡二元分配体制 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城市政府应制定能够提高农民进城积极性的政策以工促农以城促乡健全农民工社会
28、保障和公共服务制度继续完善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保障力度发展小城镇建设加速吸收剩余劳动力实现经济的二元结构归一政府要消除限制城市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具有更高劳动生产率的产业就业政府还应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让更多的人参与经济发展的过程并获得相应的回报在收入分配方面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只有改革影响城乡差距的无序因素非自然因素特别是改革那些固化二元经济结构的政策及体制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做好统筹规划引导城乡有序发展提高城乡资
29、源的配置效率建设集居住娱乐休闲购物医疗等一体化的智能小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产业规模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实施农业示范区建设强化工业和城镇反哺农业和农村借助村企共建园区带动等模式以形成城乡产业良性互动局面3改革教育体制加速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缩小城乡差距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力度重视和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在制定教育政策时要关注城乡差异促进城乡教育整体发展尤其是对落后地区落后学校给予倾斜性支持在教育师资队伍方面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地区教学管理队伍的基本素质以提升学校管理水平首先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各级各类教育的投
30、入比例和法律责任使政府真正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主体其次加强农村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再次完善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改进其教学方法提高其教学能力同时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支教4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启动国内需求消除过剩生产能力最有效的措施也是当前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政策近几年来国家财政资金用于农业的比例虽然不少但是其中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直接密切相关的很少因此国家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重点投资包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5加快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的发展推
31、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国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业生产率水平低因此缩小城乡差距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率具体来说鼓励农户开展非种植业的多种经营完善农村土地市场使得农村土地向种田大户和种田能手转移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根据各地区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农业科技同时普及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流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实现科教兴农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农村金融改革必须以效率为目标因地制宜地推动制度变迁以适应传统农业向现代规模农业和特色农业转变的需要从而真正建立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缓解农村贫困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32、6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 首先明晰农地产权明确产权主体确定产权主体应该享有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限度国家具有终极的土地所用权运用宏观调控权通过监督等职能来规范土地的使用情况确保农民土地的私权在坚持农村土地公有的前提下把土地产权直接赋予农民实现集体独体与国有土地的同地同权在占有处置等各方面的权利让农民真正拥有其次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在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上政府不仅要给予支持更要提供一些相关服务和大力的为此创造条件五结 语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现阶段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会影响这一目标的实现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提高广大农村居民
33、的收入水平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农村居民收入的有效增长参考文献一著作1景天魁收入差距与利益协调M哈尔滨黑龙江人W出版社20052杨宜勇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攻坚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3孙居涛制度创新与共同富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何建华分配正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杨强中国个人收入的公平分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6于国安曲永义收入分配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7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增订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8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K版社20109中国
34、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0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版社2011二期刊文章1邓超红我国居K收入分配差距现状原因和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6 4 2陈睛晔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综述J山东社会科学2007 2 3武晓峰第二次分配实现分配公正的助推器J经济问题2009 12 4王立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总体状况成因与对策J人口与经济201025谷亚光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状态原因及治理对策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 4 6付钦太近年国民收入分配中动报甽比重下降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 5 7吴敬琏
35、做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篇大文章J学习月刊2010 8 8王凤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及缩小差距的现状研究 J特区经济2010 109张小为李守衡调整我国收入分配结构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0 11 10曲顺兰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基本判断及优化策略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 1 11杨宜勇加大再分配调节公平分配的力度J求是2011 2 12孙迎联居民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科学2011 3 英文摘要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gap analysisAuthor Bai JingInstructor Li JingAbstract With Chinas
36、economy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gap also will continue to expand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First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heoretical basis Second d
37、etailed measurements and analysis of Chinas urban-rural income gap between the status quot three urban-rural income gap influencing factors four is to propose Narrowing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countermeasures This chapter aims to study abroad have been combing the literature from the four angles summarized in order to better grasp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Key word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come gap economic development 各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尽在道客巴巴下载doc88com各专业毕业论文范文尽在道客巴巴下载doc88com第 1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