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诊治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诊治 大庆二院大庆二院 邵颖邵颖 概述感染性腹泻由病原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一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腹泻。腹泻是指每日3次或以上的稀便或水样便。2按病因分按病因分按病程分按病程分按腹泻程度分按腹泻程度分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急性:急性:2月月轻型腹泻轻型腹泻重型腹泻重型腹泻重型腹泻重型腹泻中型腹泻中型腹泻3WHO分类 急性腹泻:急性起病,病程在2周以内 迁延性腹泻:超过2周但未超过2个月 慢性腹泻:反复发作,持续时间2个月以 上,甚至迁延数月或数年。广义的腹泻: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4度(轻度):仅大便次数略增多,
2、无脱水及中毒症状。度(中度):起病可急可缓,大便次数为10次/天以内,有轻至中度脱水或轻度中毒症状。度(重度):有重度脱水或明显的中毒症状,具有以下特点:急性起病,胃肠道症状明显,有全身中毒症状,以及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症状。5腹泻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对人群的健康,尤其是儿童的健康和生命 危害严重 对社会和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 可以有效防治6全球腹泻症发生率回顾全球腹泻症发生率回顾发展中国家儿童腹泻发病率4.8每人每年腹泻发作次数每人每年腹泻发作次数年龄组年龄组7在在在在发发发发达达达达国国国国家家家家,成成成成人人人人腹腹腹腹泻泻泻泻症症症症的的的的发发发发病病病病率率率率约约约约为为为
3、为每每每每人人人人每年每年每年每年0.50.50.50.52.02.02.02.0次。次。次。次。在在在在发发发发展展展展中中中中国国国国家家家家或或或或贫贫贫贫困困困困国国国国家家家家,成成成成人人人人腹腹腹腹泻泻泻泻症症症症的的的的发发发发病率远远超出该数值病率远远超出该数值病率远远超出该数值病率远远超出该数值。成人腹泻症发病情况成人腹泻症发病情况8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腹泻细菌性腹泻细菌性腹泻细菌性腹泻住院住院住院住院门诊门诊门诊门诊社区社区社区社区 轮轮轮轮状状状状病病病病毒毒毒毒感感感感染染染染每每每每年年年年导导导导致致致致440,000440,00
4、0440,000440,000名名名名5 5 5 5岁岁岁岁以以以以下下下下儿儿儿儿童童童童死亡死亡死亡死亡 住住住住院院院院患患患患者者者者的的的的轮轮轮轮状状状状病病病病毒毒毒毒感感感感染染染染率率率率明明明明显显显显高高高高于于于于门门门门诊诊诊诊和和和和社社社社区人群。区人群。区人群。区人群。细菌性腹泻发病率降低细菌性腹泻发病率降低细菌性腹泻发病率降低细菌性腹泻发病率降低亚太地区亚太地区感染性感染性腹泻现状腹泻现状9IBDIBD: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IBSIBS: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IBDIBD和和IBSIBS是是非非感感染染性性腹腹泻泻的的两两大大主要疾病主要疾病IBDIBD
5、和和IBSIBS在在发发展展中中国国家家的的发发病病率率上升,许多国家接近上升,许多国家接近1010%。感染性腹泻可以诱发感染性腹泻可以诱发IBDIBD和和IBSIBS亚太地区亚太地区非感染性非感染性腹泻腹泻现状现状10病原学病原学一、病原体的种类一、病原体的种类细菌细菌细菌细菌是最早被确认的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是最早被确认的感染性腹泻病原体(除霍乱、菌痢、伤寒、副伤寒以外的细菌性感染性腹泻,属于(除霍乱、菌痢、伤寒、副伤寒以外的细菌性感染性腹泻,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中规定的丙类传染病。病毒病毒病毒病毒人类致泻性病毒是近年来才被发现的人类致
6、泻性病毒是近年来才被发现的 寄生虫寄生虫寄生虫寄生虫引起感染性腹泻的人体寄生虫主要是原虫引起感染性腹泻的人体寄生虫主要是原虫11 病原学病原学一、病原体的种类一、病原体的种类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种类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体种类 种类种类 主要病原体主要病原体 所致疾病所致疾病 细菌细菌 弧菌属弧菌属 霍乱霍乱 志贺菌志贺菌 痢疾痢疾 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 伤寒伤寒 埃希菌属埃希菌属 腹泻、肠炎腹泻、肠炎 弯曲菌属弯曲菌属 弯曲菌肠炎弯曲菌肠炎 病毒病毒 轮状病毒等轮状病毒等 病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 寄生虫寄生虫 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痢疾痢疾12 病原学病原学 细菌性腹泻主要病原有沙
7、门菌属、志贺氏菌属、细菌性腹泻主要病原有沙门菌属、志贺氏菌属、大肠埃希菌、耶尔森菌、空肠弯曲菌、金黄色葡萄大肠埃希菌、耶尔森菌、空肠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艰难梭菌等球菌、副溶血性弧菌、艰难梭菌等;介绍几种近年较重视的几种细菌:介绍几种近年较重视的几种细菌:13 病原学病原学(一)大肠埃希菌(一)大肠埃希菌(一)大肠埃希菌(一)大肠埃希菌一般不致病,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一般不致病,是人类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常见的致泻菌的正常菌群。常见的致泻菌有有5 5个病原群:个病原群:肠致病性大肠杆菌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EPEC)肠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
8、ETE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产志贺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毒素大肠杆菌(EHEC/VTEC)(EHEC/VTEC)肠集聚性粘附大肠杆菌肠集聚性粘附大肠杆菌(EAggECEAggEC)。)。14大肠杆菌O157:H7(1)大大肠肠杆杆菌菌O157:H7是是肠肠出出血血性性大大肠肠杆杆菌菌的的一一个个主主要要菌菌型型,在在外外环环境境中中生生存存能能力力较较强强。大大肠肠杆杆菌菌O157:H7对对人人的的致致病病力力较较强强,许许多多国国家家报报道道的的出出血血性性结结肠肠炎炎为为该该细细菌菌所所致致。可可以以产产生生两两种种毒毒
9、素素,分分别别称称为为志志贺贺样样毒毒素素I(SLT-I)和和志志贺贺样样毒毒素素II(SLT-II),具具有有神神经经毒毒、细细胞胞毒毒、肠肠毒毒素素的的作作用用。其致病力主要取决于产毒能力。其致病力主要取决于产毒能力。15病原学(二)耶尔森菌(二)耶尔森菌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存在自然环境中,革兰氏阴性菌,广泛存在自然环境中,121摄氏度经摄氏度经30分钟不被破坏,对酸碱均稳定,分钟不被破坏,对酸碱均稳定,产生热稳定性肠毒素。经常在人类、动物、产生热稳定性肠毒素。经常在人类、动物、土壤、水及各种食物中分离出来。土壤、水及各种食物中分离出来。16病原学病原学(三)弯曲菌(三)弯曲菌(三)弯曲菌(
10、三)弯曲菌主要引起婴幼儿急性肠主要引起婴幼儿急性肠炎,可造成爆发流行炎,可造成爆发流行或集体食物中毒。其或集体食物中毒。其在国内许多地区的感在国内许多地区的感染率仅次于志贺菌和染率仅次于志贺菌和致泻性大肠杆菌。致泻性大肠杆菌。17(四)变形杆菌(四)变形杆菌(五)艰难梭菌(五)艰难梭菌(六)类志贺邻单胞菌(六)类志贺邻单胞菌(七)亲水气单胞菌(七)亲水气单胞菌18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一、传染源(一)病人腹泻和亚临床病人是感染性腹泻的重要传染源。(二)病原携带者常见的有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和健康携带者。(三)受感染动物:动物传染源包括患病和(或)受感染的动物.19受感染的人
11、和动物(反刍动物)均是EHEC的传染源 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可作为传染源。相对来讲,动物作为传染源更为重要,它往往是动物来源食品污染的根源。牛肉制品、奶制品的污染很大部分来自带菌牛;带菌鸡所产鸡蛋、鸡肉制品也可造成传播。大肠杆菌O157:H7在牛中的流行为0.1%-16%,牛的带菌及间歇排菌时间至少1年。20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一)经水传播(一)经水传播主要是由于:主要是由于:水体极易受到传染源粪便的污染;水体极易受到传染源粪便的污染;一些腹泻病原体在水体中存活的时间较长;一些腹泻病原体在水体中存活的时间较长;污染的水体很容易使水冲洗的生
12、冷食品受到污染;污染的水体很容易使水冲洗的生冷食品受到污染;一般在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人们多有饮食生冷习惯。一般在流行地区和流行季节,人们多有饮食生冷习惯。21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二)经食物传播(二)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多为暴发。常见经食物传播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多为暴发。常见的有沙门菌肠炎、痢疾等。的有沙门菌肠炎、痢疾等。22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三)经接触传播(三)经接触传播 经接触传播通常引起感经接触传播通常引起感染性腹泻散发,被污染的手是染性腹泻散发,被污染的手是传播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卫生状况较差的儿童
13、及传播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卫生状况较差的儿童及院内感染。院内感染。23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二、传播途径二、传播途径(四)经苍蝇等媒介生物传播(四)经苍蝇等媒介生物传播苍蝇、蟑螂等可引起感染性腹泻传播。苍蝇、蟑螂等可引起感染性腹泻传播。24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三、人群易感性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普遍易感,感染后人群对感染性腹泻病原体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一定程度的特异性免疫力;可获得一定程度的特异性免疫力;对于某种特定的感染性腹泻地方性疫区而对于某种特定的感染性腹泻地方性疫区而言,人群的易感水平随年龄的上升而有所下言,人群的易感水平随年龄的上升而有
14、所下降。降。25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四、流行特征四、流行特征(一)地区分布(一)地区分布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分布广泛,发展感染性腹泻在全世界分布广泛,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流行较为严重。(在发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流行较为严重。(在发达国家主要为沙门氏菌为主、其次弯曲杆达国家主要为沙门氏菌为主、其次弯曲杆菌、志贺氏菌;发展中国家以志贺氏菌、菌、志贺氏菌;发展中国家以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为主)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为主)26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二)时间分布(二)时间分布感染性腹泻全年都可发生,但具有感染性腹泻全年都可发生,但具有明显的季节高峰。明显的季节高峰。
15、细菌性腹泻细菌性腹泻-夏秋季节,耶尔森菌夏秋季节,耶尔森菌肠炎好发冬季。肠炎好发冬季。轮状病毒腹泻轮状病毒腹泻-寒冷季节寒冷季节27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三)人群分布(三)人群分布以婴幼儿和年老体弱者发病率较高,以婴幼儿和年老体弱者发病率较高,原因可能与感染机会、机体免疫状态、原因可能与感染机会、机体免疫状态、行为特点、卫生条件等因素有关行为特点、卫生条件等因素有关28第二节第二节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四、流行特征四、流行特征(四)流行形式(四)流行形式感染性腹泻可以呈现为散发、暴发或流感染性腹泻可以呈现为散发、暴发或流行。一般为散发。行。一般为散发。一般经水和食物传播的
16、感染性腹泻以暴一般经水和食物传播的感染性腹泻以暴发和流行为主。发和流行为主。29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五、流行因素五、流行因素(一)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一)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气温、降雨等,在感染性腹泻的流行中起一定气温、降雨等,在感染性腹泻的流行中起一定作用作用 。(二)病原体特点与感染性腹泻流行(二)病原体特点与感染性腹泻流行 病原体变异和新病原体的出现。病原体变异和新病原体的出现。新病原体的出现,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可以新病原体的出现,由于人群缺乏免疫力,可以造成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原体变异最突出的是造成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原体变异最突出的是耐药性、毒力和抗原特性变异等。耐药性、毒力和抗原
17、特性变异等。30 发病机理发病机理1、炎症型(侵袭性)腹泻炎症型(侵袭性)腹泻:病原体侵袭肠上皮细胞,引起炎症而导致的病原体侵袭肠上皮细胞,引起炎症而导致的腹泻。常伴有发热,粪便多为粘液便或脓血便。镜检有较多的红白细腹泻。常伴有发热,粪便多为粘液便或脓血便。镜检有较多的红白细胞(如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弯曲菌肠炎等)。细菌多作用在空肠及胞(如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弯曲菌肠炎等)。细菌多作用在空肠及十二指肠十二指肠2、分泌性腹泻分泌性腹泻:病原体刺激肠上皮细胞,引起肠液分泌增多和病原体刺激肠上皮细胞,引起肠液分泌增多和/或吸收障或吸收障碍而导致的腹泻。病人多不伴有发热,粪便多为稀水便。镜检红白细碍而
18、导致的腹泻。病人多不伴有发热,粪便多为稀水便。镜检红白细胞不多(如肠产毒大肠杆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等)病变部位在小肠胞不多(如肠产毒大肠杆菌肠炎、轮状病毒肠炎等)病变部位在小肠末端及结肠黏膜。末端及结肠黏膜。耶尔森菌即可引起耶尔森菌即可引起炎症型(侵袭性)腹泻也可引起分泌性腹泻炎症型(侵袭性)腹泻也可引起分泌性腹泻 31临床表现1、埃希菌感染2、耶尔森菌感染3、变形杆菌感染4、抗菌素相关性腹泻5、旅游者腹泻6、AIDS相关性腹泻32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EHEC/VTEC)(EHEC/VTEC):家禽和家畜为其贮存宿主和主要传染源,病人家禽和
19、家畜为其贮存宿主和主要传染源,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也是传染源之一;经消化道以及和无症状携带者也是传染源之一;经消化道以及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但以老人、儿童为主;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但以老人、儿童为主;季节性明显,季节性明显,7 7月月9 9月为流行高峰。月为流行高峰。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腹部痉挛性疼痛、不适,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腹部痉挛性疼痛、不适,初为水样便,继之转为鲜血性粪便;不发热或低初为水样便,继之转为鲜血性粪便;不发热或低热,可伴恶心、呕吐及上感样症状。热,可伴恶心、呕吐及上感样症状。大便镜检几无炎症渗出性细胞。大便镜检几无炎症渗出性细胞。多数病人表现为自限性疾病;少数病人可继发多
20、数病人表现为自限性疾病;少数病人可继发急性溶血性尿毒综合征急性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HUS)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以及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少性紫癜(TTPTTP)。)。33大肠杆菌大肠杆菌O157O157:H7H7感染感染美国:仅美国:仅1993199319951995年,由食物引起的年,由食物引起的O157O157肠炎达肠炎达6363起,起,19931993年年4 4个州流行,感染个州流行,感染700700多,多,5151人继发人继发HUSHUS,4 4人死亡,人死亡,震惊国会。震惊国会。UCDCUCDC估计美国每年发病估计美国每年发病1 1万人,死亡万人,死亡250250人。人。日本
21、日本:19961996年年5 58 8月月O157O157肠炎流行,肠炎流行,4444个都府县,上万人个都府县,上万人(尤小学生)感染,(尤小学生)感染,400400多人住院,多人住院,1111人死亡,日本国内人死亡,日本国内及国际恐慌。及国际恐慌。近年,美日加英等发达国家发病呈上升趋势近年,美日加英等发达国家发病呈上升趋势我国:我国:19871987年首次分离到年首次分离到O157:H7O157:H7;19991999年苏皖曾暴发流年苏皖曾暴发流行,患者超过行,患者超过2 2万例,死亡万例,死亡177177例,流行时间例,流行时间7 7个月。个月。此外,此外,O157:H7O157:H7菌
22、培养容易、菌培养容易、感染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力强、传播途径多样 细菌武器、生物恐怖战剂细菌武器、生物恐怖战剂34 2.小肠小肠耶尔森菌肠炎耶尔森菌肠炎:为为人畜共患疾病人畜共患疾病,传染源为患者、带菌者、患,传染源为患者、带菌者、患病和带菌动物。多为病和带菌动物。多为消化道传染消化道传染。人普遍易感。人普遍易感。全年均可发病,以秋、冬、春季较多全年均可发病,以秋、冬、春季较多。由于该菌由于该菌易在低温下生长,称之为易在低温下生长,称之为“冰箱病冰箱病”。潜伏期潜伏期4d4d10d10d。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腹。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腹痛和腹泻,痛和腹泻,粪便为水样便,带黏液,可有脓血便,粪便
23、为水样便,带黏液,可有脓血便,镜检可见白细胞、红细胞镜检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可局限在右下腹,可局限在右下腹,部部分可有类似于阑尾炎症状分可有类似于阑尾炎症状。但引起肠外表现:。但引起肠外表现:慢慢性反应性关节炎及结节性红斑以及败血症、突眼性反应性关节炎及结节性红斑以及败血症、突眼性甲状腺肿性甲状腺肿、肝炎、肝炎等。等。35 3.弯曲菌肠炎:弯曲菌肠炎:引起人类腹泻的主要是空肠引起人类腹泻的主要是空肠弯曲菌、结肠弯曲菌。弯曲菌、结肠弯曲菌。为人畜共患病,主要传染源是家禽、家畜和鸟为人畜共患病,主要传染源是家禽、家畜和鸟类,急性期患者和带菌者可为传染源。主要经食类,急性期患者和带菌者可为传染源。主
24、要经食物和水传播,也可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全物和水传播,也可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全年均可发病,夏秋季多发。年均可发病,夏秋季多发。平均潜伏期平均潜伏期3d3d5d5d。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腹痛,少数伴有呕吐;粪便呈黄色水样便,部分腹痛,少数伴有呕吐;粪便呈黄色水样便,部分为粘液便和脓血便。典型者脐周呈痉挛性绞痛。为粘液便和脓血便。典型者脐周呈痉挛性绞痛。粪便镜检可见白细胞或多量红细胞及脓细胞。粪便镜检可见白细胞或多量红细胞及脓细胞。36 4.变形杆变形杆菌肠炎:菌肠炎:是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机是条件致病菌,是医院感染的常见机会致病菌,尤其是抵抗力下降后
25、使用广谱会致病菌,尤其是抵抗力下降后使用广谱抗菌素者,可引起多种感染,如化脓性感抗菌素者,可引起多种感染,如化脓性感染、尿路感染、胃肠炎、心内膜炎、败血染、尿路感染、胃肠炎、心内膜炎、败血症等主要表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症等主要表现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痛部位在上腹及脐周,腹泻轻者每泻、腹痛部位在上腹及脐周,腹泻轻者每日数次,重者日数次,重者20-3020-30次。次。37 5.抗菌素相关腹泻(艰难梭菌相抗菌素相关腹泻(艰难梭菌相关腹泻)关腹泻):多为艰难梭菌引起,也叫假膜性肠炎,是医院感染多为艰难梭菌引起,也叫假膜性肠炎,是医院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大多数为轻度到中度水样便、性腹
26、泻的主要原因,大多数为轻度到中度水样便、发热、腹胀、下腹或全腹散在的痉挛性疼痛,严发热、腹胀、下腹或全腹散在的痉挛性疼痛,严重有黏液便,很少有血便,严重的有脱水、低蛋重有黏液便,很少有血便,严重的有脱水、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肠麻痹、肠穿孔。死亡率白血症、电解质紊乱、肠麻痹、肠穿孔。死亡率2%-2%-5%5%,老年人和衰弱患者死亡率高达,老年人和衰弱患者死亡率高达10%-20%10%-20%,甚至更高,与死亡相关的唯一原因为延误诊断。甚至更高,与死亡相关的唯一原因为延误诊断。38 6.AIDS.AIDS相关腹泻相关腹泻:AIDSAIDS病程中有病程中有30-80%30-80%有腹泻。有腹泻。
27、腹泻常常是腹泻常常是AIDSAIDS的首发症状和死亡原因。的首发症状和死亡原因。39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常规:白白细胞总数升高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增多或伴核左移2、便常规:便的外形、量、有无红白细胞,如3、便培养:培养阳性率低,提高阳性率的方法:应用抗生素前留取标本,取新鲜便的黏液脓血部分,保温及时送检,连续多次培养,结肠镜检时取材,根据可疑致病菌选取相应的培养基与培养条件4、免疫学及核酸检测40对粪便培养的再认识对粪便培养的再认识绝大多数腹泻为自限性的绝大多数腹泻为自限性的绝大多数腹泻为自限性的绝大多数腹泻为自限性的在感染性腹泻中,细菌感染所占比例较少在感染性腹泻中,细菌感染所占比例较少在感染
28、性腹泻中,细菌感染所占比例较少在感染性腹泻中,细菌感染所占比例较少3 3 3 3至至至至5 5 5 5天才能获得阳性结果天才能获得阳性结果天才能获得阳性结果天才能获得阳性结果抗生素滥用使得粪培养失去意义抗生素滥用使得粪培养失去意义抗生素滥用使得粪培养失去意义抗生素滥用使得粪培养失去意义价格效果价格效果价格效果价格效果培养前培养前培养前培养前3 3 3 3次镜检作为必须次镜检作为必须次镜检作为必须次镜检作为必须病史和临床表现可以为大多数腹泻提供确病史和临床表现可以为大多数腹泻提供确病史和临床表现可以为大多数腹泻提供确病史和临床表现可以为大多数腹泻提供确 诊依据诊依据诊依据诊依据提高认识水平,是否
29、为必须?需要提高认识水平,是否为必须?需要提高认识水平,是否为必须?需要提高认识水平,是否为必须?需要“三次培养阴性三次培养阴性三次培养阴性三次培养阴性”吗?吗?吗?吗?41并发症1、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2、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可以由多种病原引起,如大肠杆菌、伤寒杆菌、致贺菌属等,尤以EHECO157:H7多见。通常发生在腹泻开始后1-2周,主要表现为发热、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肾功能异常、部分患者还有头痛、嗜睡、烦躁、幻觉等表现,数小时或12小时后出现痉挛、昏睡等症状3、格林巴利综合症:见多种细菌感染,腹泻开始后5-15天,空肠弯曲杆菌感染后多见,较其他原因引起的症状重,病史率
30、高。表现为急性亚急性的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其他: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脑水肿、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心包炎、关节炎、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2诊断依据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史流行病学史流行病学史流行病学史 季节: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明显季节高峰,发病高峰季季节:全年均可发病,但具有明显季节高峰,发病高峰季节常随地区和病原体的不同而异;细菌性腹泻一般夏秋季节常随地区和病原体的不同而异;细菌性腹泻一般夏秋季节多发,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腹泻则秋冬季节发病较多。节多发,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腹泻则秋冬季节发病较多。发病者常有不洁饮食(水)和发病者常有不洁饮食(水)和/或与腹泻病人、病原携带或与腹泻病人、病原携
31、带者、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者、腹泻动物、带菌动物接触史,或有流行地区居住或旅行史;行史;需排除致泻性的过敏原、化学药品暴露史及症状性、器需排除致泻性的过敏原、化学药品暴露史及症状性、器官功能失调等非感染性腹泻病史官功能失调等非感染性腹泻病史。43细菌性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细菌性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 临床症状临床症状临床症状临床症状 (1)腹泻、大便每日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或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及全身不适。便、脓血便或血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食欲不振
32、及全身不适。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酸中毒甚至生命危险。病情严重者,常并发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酸中毒甚至生命危险。(2)已排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已排除霍乱、痢疾、伤寒、副伤寒。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3)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及或血便。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可为稀便、水样便,粘液便、脓血便及或血便。镜检炎症性腹泻(镜检炎症性腹泻(沙门菌、侵袭性大肠杆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弯曲菌、耶尔森菌)可有多量红、白细胞;分泌性腹泻()可有多量红、白细胞;分泌性腹泻(肠产毒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隐孢子虫、气单胞菌)可有少量或无细胞。)
33、可有少量或无细胞。(4)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培养出霍乱弧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粪便、呕吐物、血等标本中培养出霍乱弧菌、痢疾杆菌、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以外的致病微生物;或常规镜检或电镜直接检痢疾杆菌、伤寒副伤寒沙门菌以外的致病微生物;或常规镜检或电镜直接检出肠道病原体;或检测特异性抗原、核酸阳性,或从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抗出肠道病原体;或检测特异性抗原、核酸阳性,或从血清中检测出特异性抗体。体。诊断分类诊断分类诊断分类诊断分类临床诊断:临床诊断:临床诊断:临床诊断:应同时符合(应同时符合(1)、()、(2)和()和(3);流行病学史供参考。);流行病学史供参考。实验室确诊:实
34、验室确诊:实验室确诊:实验室确诊:应同时符合临床诊断和(应同时符合临床诊断和(4)。)。44诊断时除外以下疾病诊断时除外以下疾病肠道功能性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胃肠道手术肠道功能性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胃肠道手术1 1年内、肠道器质性疾病如:消化系肿瘤、溃疡性年内、肠道器质性疾病如:消化系肿瘤、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另外:心肌梗死、重型心肌炎、肺炎、异位妊娠、另外:心肌梗死、重型心肌炎、肺炎、异位妊娠、急性阑尾炎、药物不良反应、肠梗阻、腹膜炎等急性阑尾炎、药物不良反应、肠梗阻、腹膜炎等均以腹泻为首发表现。均以腹泻为首发表现。45食饵性腹泻:婴幼儿消化和吸收功能发育食饵性腹泻:婴
35、幼儿消化和吸收功能发育不全,淀粉、脂肪不全,淀粉、脂肪过敏性腹泻:牛奶或豆类蛋白过敏、母乳过敏性腹泻:牛奶或豆类蛋白过敏、母乳性腹泻性腹泻症状性腹泻: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症状性腹泻: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尿路感染及急性传染病伴腹泻。炎、尿路感染及急性传染病伴腹泻。生理性腹泻:多见于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 6个月以内,食欲好,个月以内,食欲好,体重正常体重正常其他:消化酶缺乏、气候变化(受凉或过其他:消化酶缺乏、气候变化(受凉或过热)、药物热)、药物46 治治 疗疗治疗目的是缩短病程、缓解病情、预治疗目的是缩短病程、缓解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防止把病原菌传播防并发症的发生、防止把病原菌
36、传播给密切接触者。给密切接触者。47治疗原则:治疗原则:1.1.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以对症支持疗法为主:尤其注意改善中毒:尤其注意改善中毒症状及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失调。休息和补液,症状及纠正水电解质的平衡失调。休息和补液,可以使用微生态制剂。通常不用止泻药和抑制肠可以使用微生态制剂。通常不用止泻药和抑制肠蠕动的药物。蠕动的药物。2.2.酌情实施病原治疗酌情实施病原治疗:针对引起腹泻的病原:针对引起腹泻的病原体,酌情使用抗生素,必要时给予相应的病原治体,酌情使用抗生素,必要时给予相应的病原治疗。疗。3.3.营养治疗营养治疗:如病情允许,应继续进食(喂:如病情允许,应继续进食(喂养)适宜的食物。养)
37、适宜的食物。481.1.支持治疗用于预防、纠正和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支持治疗用于预防、纠正和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急性腹泻尚未出现脱水者,可应用口服补液(急性腹泻尚未出现脱水者,可应用口服补液(ORSORS)进行)进行预防脱水治疗,对出现脱水者估计脱水程度后,除应用预防脱水治疗,对出现脱水者估计脱水程度后,除应用ORSORS治疗外,可进行静脉补液。治疗外,可进行静脉补液。2.2.酌情使用抗生素酌情使用抗生素 有些感染性腹泻不需要用抗生素,只需给予及时补液及有些感染性腹泻不需要用抗生素,只需给予及时补液及相关发病机制治疗即可迅速恢复(轮状病毒、部分肠胃炎型相关发病机制治疗即可迅速恢复(轮状病毒、部
38、分肠胃炎型沙门菌、沙门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等)等)O157O157:H7 H7 尤禁用氨基甙类药物(绝大多数抗生素可尤禁用氨基甙类药物(绝大多数抗生素可刺激或诱导细菌产生或释放志贺毒素,增加发生刺激或诱导细菌产生或释放志贺毒素,增加发生HUSHUS的机率)的机率)此时,可推荐试用黄连素和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的、此时,可推荐试用黄连素和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制备的、经过试验验证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经过试验验证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O157:H7H7有抑制和促进排有抑制和促进排泄作用、且不能够刺激志贺毒素产生和释放的泄作用、且不能够刺激志贺毒素产生和释放的乳酸菌微生态乳酸菌微生态制剂制剂。
39、其他细菌感染引起的侵袭性肠炎应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其他细菌感染引起的侵袭性肠炎应该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可用氟喹诺酮类、甲氧苄啶可用氟喹诺酮类、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或头孢曲松。(有磺胺甲噁唑或头孢曲松。(有药敏实验结果参考更好)药敏实验结果参考更好)49 全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全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O157:H7感染性腹泻应急感染性腹泻应急处理预案(试行)中则明确指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处理预案(试行)中则明确指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O157:H7病人和疑似病人(包括粪便标本病人和疑似病人(包括粪便标本O157O157抗原胶抗原胶体金方法检测阳性的腹泻病人)禁止使用抗生素,疫体金方
40、法检测阳性的腹泻病人)禁止使用抗生素,疫区内的其他一般腹泻病人应慎用抗生素。对密切接触区内的其他一般腹泻病人应慎用抗生素。对密切接触者可进行预防性服药,首选微生态制剂。者可进行预防性服药,首选微生态制剂。503.3.通常不用止泻药和抑制肠蠕动的药物因这些通常不用止泻药和抑制肠蠕动的药物因这些药物可延长毒素在肠道的滞留时间。药物可延长毒素在肠道的滞留时间。4.4.有明显血性粪便的腹泻病患者,应住院治疗。有明显血性粪便的腹泻病患者,应住院治疗。51腹泻症的诊疗流程腹泻症的诊疗流程病史体格检查病史体格检查病史体格检查病史体格检查感染性感染性非感染性非感染性病因与对症治疗是否存在如下情况炎症性血性腹泻
41、严重脱水高热严重腹痛病程3天社区爆发宿主免疫力低下对症治疗,如口服补液盐,抗腹泻药物无有治愈治疗无反应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实验室检查如全血细胞计数、血生化、粪便检查,必要时进行肠镜检查抗病原治疗抗病原治疗 抗腹泻治疗抗腹泻治疗52补液和支持治疗补液和支持治疗抗分泌治疗抗分泌治疗抗动力治疗?抗动力治疗?抗生素抗生素肠道粘膜保护剂肠道粘膜保护剂益生菌、益生元益生菌、益生元腹泻症的治疗进展及共识腹泻症的治疗进展及共识53低渗口服补液溶液(低渗口服补液溶液(低渗口服补液溶液(低渗口服补液溶液(2002200220022002年年年年WHOWHOWHOWHO通过)通过)通过)通过)以多糖代替单糖以多糖代替单
42、糖以多糖代替单糖以多糖代替单糖耐分解多糖(耐分解多糖(耐分解多糖(耐分解多糖(Resistant starch)Resistant starch)Resistant starch)Resistant starch)肠道能够吸收水、电介质和营养,鼓励进食肠道能够吸收水、电介质和营养,鼓励进食肠道能够吸收水、电介质和营养,鼓励进食肠道能够吸收水、电介质和营养,鼓励进食没有严重呕吐者均推荐口服补液和进食,严没有严重呕吐者均推荐口服补液和进食,严没有严重呕吐者均推荐口服补液和进食,严没有严重呕吐者均推荐口服补液和进食,严 重脱水而又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重脱水而又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重脱水而又不能口服者静脉
43、补液重脱水而又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补液支持治疗的进展补液支持治疗的进展54脑啡肽酶抑制剂(脑啡肽酶抑制剂(脑啡肽酶抑制剂(脑啡肽酶抑制剂(RacecadotrilRacecadotrilRacecadotrilRacecadotril)通过加强内源性脑啡肽(通过加强内源性脑啡肽(通过加强内源性脑啡肽(通过加强内源性脑啡肽(enkephlinsenkephlinsenkephlinsenkephlins)发挥促吸收作)发挥促吸收作)发挥促吸收作)发挥促吸收作用。用。用。用。水杨酸铋剂水杨酸铋剂水杨酸铋剂水杨酸铋剂 有效减少排粪量、缩短病程、吸附毒素、一定的杀菌有效减少排粪量、缩短病程、吸附毒素、一
44、定的杀菌有效减少排粪量、缩短病程、吸附毒素、一定的杀菌有效减少排粪量、缩短病程、吸附毒素、一定的杀菌作用作用作用作用抗分泌治疗的进展抗分泌治疗的进展55YesYes:减少腹泻次数和量减少腹泻次数和量 缓解腹绞痛缓解腹绞痛No:No:延缓毒素排泄延缓毒素排泄 降低肠动力。降低肠动力。抗动力治疗?抗动力治疗?56病 原推荐的成人治疗方案志贺菌氟喹诺酮类非伤寒沙门菌轻、中症病人不推荐使用抗生素重症病人,SMZ-TMP或氟喹诺酮大肠杆菌(产毒素性、致病性、侵袭性)氟喹诺酮类产shiga毒素大肠杆菌(O157:H7)避免使用抗胃肠动力药和抗生素,特别是SMZ-TMP和氟喹诺酮耶尔森氏菌通常不需要抗生素,
45、重症可应用氟喹诺酮等霍乱弧菌O1或O139四环素、强力霉素、氟喹诺酮类药物产毒性艰难梭菌停用所有抗生素,必要时可使用甲硝唑、万古霉素治疗贾第鞭毛虫甲硝唑大多数感染性腹泻没有使用抗生素的必要!大多数感染性腹泻没有使用抗生素的必要!大多数感染性腹泻没有使用抗生素的必要!大多数感染性腹泻没有使用抗生素的必要!针对特异病原菌的治疗针对特异病原菌的治疗57概念:有利于肠道菌群平衡的微生物概念:有利于肠道菌群平衡的微生物机制:刺激免疫系统、竞争小肠上皮结合位点机制:刺激免疫系统、竞争小肠上皮结合位点 和调控细菌素防治腹泻、菌群平衡和调控细菌素防治腹泻、菌群平衡代表菌种: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代表菌种:乳酸杆菌
46、和双歧杆菌疗效:改善症状、缩短病程疗效: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安全吗?菌血症、机会感染?安全吗?菌血症、机会感染?纠纠正正肠肠道道微微生生态态紊紊乱乱:越越来来越越受受到重视的益生菌(到重视的益生菌(ProbioticsProbiotics)疗法疗法益生菌的应用益生菌的应用58促进有益细菌生长促进有益细菌生长保护肠道黏膜保护肠道黏膜促进肠道吸收促进肠道吸收双八面体蒙脱石双八面体蒙脱石(思密达)(思密达):保护肠黏保护肠黏 膜、吸附毒素、促进益生菌生长膜、吸附毒素、促进益生菌生长益生菌的应用益生菌的应用59腹泻病仍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主要致死 原因之一在发达国家腹泻症仍然常见和多发感染性腹泻的致病病原
47、体发生了较大变 化(病原体耐药严重、病原体变异与新病原体耐药严重、病原体变异与新 病原)病原)导致成人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不仅仅 是卫生习惯问题小 结60感染性腹泻病因诊断需要输入新的理感染性腹泻病因诊断需要输入新的理 念,粪培养结果不再是念,粪培养结果不再是“金标准金标准”新的诊断技术,比如粪乳铁传递蛋白检新的诊断技术,比如粪乳铁传递蛋白检 测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为腹泻症的病测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为腹泻症的病 原学诊断提供更为敏感和高效的方法原学诊断提供更为敏感和高效的方法以多糖为基础的低渗口服补液溶液能更以多糖为基础的低渗口服补液溶液能更 有效地减少粪便丢失有效地减少粪便丢失小 结61肠粘
48、膜保护药的应用提出治疗腹泻的新肠粘膜保护药的应用提出治疗腹泻的新 观念观念益生菌可用于防治特定类型的腹泻,但益生菌可用于防治特定类型的腹泻,但 其使用还存在争议其使用还存在争议需要遏制抗生素在急性腹泻中的滥用需要遏制抗生素在急性腹泻中的滥用急待研制针对常见肠道感染病原体的疫急待研制针对常见肠道感染病原体的疫 苗苗小 结62631、什么是腹泻?什么是感染性腹泻?腹泻是指每日3次或以上的稀便或水样便。感染性腹泻由病原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一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腹泻。2、腹泻按病程是如何分类的?急性腹泻:急性起病,病程在2周以内 迁延性腹泻:超过2周但未超过2个月 慢性腹泻:反复发作,持续时间2个月以上,甚至迁延数月或数年。3、腹泻的传染源是什么?1、病人:腹泻和亚临床病人是感染性腹泻的重要传染源。2、病原携带者:常见的有潜伏期携带者、恢复期携带者、慢性携带者和健康携带者。3、受感染动物:动物传染源包括患病和(或)受感染的动物,如受感染的人和动物(反刍动物)均是EHEC的传染源4、如何提高细菌性腹泻便培养的阳性率?提高阳性率的方法:应用抗生素前留取标本,取新鲜便的黏液脓血部分,保温及时送检,连续多次培养,结肠镜检是取材,根据可疑致病菌选取相应的培养基与培养条件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