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建铁路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二 一七年七月0 / 109改建铁路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2017 年 7 月项目名称:改建铁路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建设单位:沈阳铁路局辽西工程建设指挥部编制单位: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项目组成员:验收岗位项目负责人职称工程师201309015登记号编写内容编写人员职称验收岗位证书号第一、二、四、七、工程师验调岗证字第 201309015十三章第三、五、六、八、工程师验调岗证字第 201309059十章第九、十一、十二工程师验调岗
2、证字第 201208163章项目负责人验收岗位证书复印件:1 / 109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2017 年 7 月2 / 109I / 109目录前言 I第一章总论31.1编制依据 31.2调查目的及指导思想 41.3调查方法 51.4调查范围 51.5调查标准 51.6沿线环境敏感点 8第二章铁路工程建设概况112.1 铁路建设过程回顾112.2 地理位置、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11第三章环境影响报告书回顾203.1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及建议203.2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 283.3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33第四章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补救措施建议354.1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35
3、4.2 环境保护存在问题41第五章社会环境影响调查425.1 社会经济概况425.2 社会环境影响评述43第六章生态环境影响调查456.1生态环境现状调查456.2工程砍伐树木情况486.3生态环境影响调查486.4水土保持措施调查496.5生态环境保护调查结论51第七章声环境影响调查517.1列车的运行特点517.2沿线声环境敏感点调查527.3环评阶段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527.4工程已采取的声环境保护措施567.5竣工环保验收阶段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577.6声环境影响分析617.7声环境影响调查结论61II / 109第八章振动环境影响调查638.1环境振动现状调查638.2环评阶段振动影
4、响情况调查638.3竣工验收阶段振动影响情况调查658.4施工振动控制对策678.5营运期振动环境污染防治措施678.6振动影响调查结论67第九章环境空气影响调查689.1项目周围环境空气情况调查689.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689.3环境空气影响及防治措施729.4环境空气影响调查结论73第十章水环境影响调查7510.1区域水环境概况7510.2水环境质量状况7510.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调查8010.4营运期水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调查8110.5水环境影响调查结论81第十一章公众参与调查8211.1公众参与的目的8211.2公众参与的主要内容8211.3调查方法、范围和对象8211.
5、4公示情况 8311.5公众意见调查情况8511.6公众意见调查结论86第十二章环境管理和“三同时 ”调查 8712.1环境保护管理计划8712.2环境监测计划 9112.3环境保护投资调查9312.4环境管理调查结论94第十三章调查结论 9413.1工程概况 9413.2公众意见调查 9413.3社会环境影响调查结论9413.4生态环境影响调查结论9513.5声环境影响调查结论9513.6振动影响调查结论9613.7环境空气影响调查结论9613.8水环境影响调查结论96III / 10913.9 环境管理和“三同时 ”调查结论9613.10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9713.11 竣工验收结论98I
6、V / 109V / 109前言改建铁路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线路南起双辽市郑家屯站, 北止茂林站,全线位于吉林省双辽市境内。设计里程为平齐线 K89+400K148+500,既有铁路正线长 59.1km。环评阶段铁路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正线南起双辽市郑家屯站, 北止茂林站,全线位于吉林省双辽市境内。本工程为增建二线工程,部分路段对既有线进行改造。增建第二线后,正线长 57.07km。改建既有线 4.45km,双线绕行段 18.697km;建设双线特大桥 1 座, 2043 延长米;双线中桥 1 座, 113 延长米;单线中桥 2 座, 126 延长米。新建涵洞 6 座,
7、 160 横延米。拆除既有桥梁 5 座,改建涵洞 7 座,共 105 横延米;本段既有平齐线共有6 个车站,其中中间站4 个,分别是郑家屯站、山场屯站、卧虎屯站、堡石图站;会让站2 座,分别为大土山站、玻璃山站。本段增二线后保留4 个站,分别为郑家屯站、大土山站、卧虎屯站、堡石图站;为满足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m的要求,对各站做相应改造,此外考虑到和谐3 号新型机车即将在路内投入使用,本次设计选择卧虎屯站设置会让“大列 ”条件。实际建设线路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线路南起双辽市郑家屯站(现为双辽站,含),北止茂林站(不含),设计里程为平齐线K89+000K148+500,正线全长59.
8、10km,改建线扩能改造后线路长度 58.82km,双线绕行 8.72km;全线新建西辽河特大桥 1 座全长 2440.41 米、中桥 7 座长度共 540 延长米、框构桥 8 座、平改立 7 座,框构涵 4 座、盖板箱涵 3 座、圆涵 2 座、人行天桥 1 座;沿线改建站场 4 处,分别为郑家屯站(改选厂址建设后现更名为双辽站并延长到发线长度) 、大土山站(现拆除改建为工务线路维修)、卧虎屯站(新建货物站台一座并新增 500 延长米)和堡石图站(原站场拆除后改建为信号中继站) 。工程于 2010 年 9 月开工建设, 2014 年 6 月建设完成投入试运行,总工期45 个月,由沈阳铁路局辽西
9、工程建设指挥部投资建设,本工程总投资10.34 亿元。改建铁路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沈阳沈铁环宇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于 2010 年 4 月编制完成,吉林省环保厅于2010 年 4 月 12日对该环评报告书进行了批复;原铁道部于 2010 年 11 月 30 日以关于改建铁路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铁鉴函 20101579 号)进行了批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国家环境 I / 109保护总局令第13 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改建铁路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应进行建设项目竣工环
10、境保护验收, 编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为了查清该建设工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分析已采取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确定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实际影响及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全面作好生态恢复与保护工作,根据吉林省环境保护厅的要求, 受沈阳铁路局辽西工程建设指挥部 的委托,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了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工作。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家环保总局环发 200038 号文关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和规定, 按照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 “三同时 ”制度的要求,需查清工程在施
11、工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工程设计文件所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的落实情况, 调查分析该工程在建设时对环境已造成的实际影响及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以便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补救和减缓措施,全面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提供依据。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接受委托后, 对项目沿线的环境状况进行了实地踏勘,对受工程建设影响的生态恢复状况、水土保持情况、工程环保措施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调查,在进行了现场勘察的基础上编制了改建铁路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 。在报告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沈阳铁路局辽西工程建设指挥部、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大力配合与协作,在此一并表示感
12、谢。II / 109第一章 总论1.1 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5.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6.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16.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15.4.24);(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8.12.29);(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1.3.1);(8)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253号1998.11.29;(9) 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2003年5号
13、令 ;(10)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2001.12.27;(1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办法(试行) 环发 200038号 ;(1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国家计委、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87)国环字第 002号 ;(13) 交通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 2003年第 5号 ;(1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2.1-2016,HJ2.2-2008,HJ/T2.3-93,HJ2.4-2009,HJ19-2011,国家环境保护部 ;(15)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HJ/T 394 200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
14、规范 生态影响类;(16) 关于铁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环保总局,环函 200394号 ;(17) DB22/388-2004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划 ;(18) 有关本项目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竣工图阶段的设计资料。(19)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下发的关于改建铁路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 20101579号);(20) 关于改建铁路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吉环审字2010123号 ;3 / 109(21) 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环办 20155
15、2号);(22) 本次验收的环境监测报告(吉林省同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3) 改建铁路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报告 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5.8。(24) 改建铁路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环境保护监理总结报告。1.2 调查目的及指导思想1.2.1 调查目的铁路建设项目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生产建设项目,其建设规模大,周期长,工程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大,往往工程的实施内容(如取弃土场地点)与项目的可研报告存在较大的出入。由于工程的这种不确定性,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可能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不充分,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力或没有实施环保措施。针对铁路建设
16、项目及本项目的环境影响特点,确定本次竣工验收环境保护调查的目的是:1、调查工程建设项目带来的新变化(如取弃土场数量、地点发生变化)的环境影响,比较项目建成后的环境质量与工程建成前的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分析环境现状与环评结论是否相符。2、调查工程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所提环保措施的执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重点调查工程在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所采取的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措施,分析其有效性,对不完善的措施提出改进意见;对工程其他实际环境问题及潜在的环境影响,提出环境保护补救措施。3、对该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管理、运行及其环境治理效果给出科学客观的评估,并提出解决方法或建议,
17、消除或减轻项目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4、根据工程环境保护执行情况的调查,从技术经济角度上论证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竣工验收条件。1.2.2 指导思想本次竣工环境保护调查坚持以下指导思想:1、认真贯彻国家与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规定。4 / 1092、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3、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实用的原则。4、坚持现场监测、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对铁路建设前期、施工期、运营期环境影响进行全过程分析的原则。1.3 调查方法1、本调查的技术方法,原则上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 394200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
18、态影响类中的要求执行,并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的方法。2、环境影响分析采用现场调查、现场实测以及已有的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工程建设期情况调查以文件资料分析和公众意见调查为主,试营运期情况调查以现场调查、现场监测和资料分析的方法为主。3、线路调查采用 “以点为主、点段结合、反馈全线”的方法。4、环境保护措施可行性分析采用改进已有措施与补救措施相结合的方法。1.4 调查范围本项目调查范围详见表 1-1。表 1-1铁路调查范围表调查内容调查范围( 1)线路两侧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外各300m 以内区域;生态环境( 2)施工便道两侧各30m 以内区域;( 3)站场、施工营地、大型临时工程用地界外
19、100m 以内区域。环境空气各站锅炉烟气排放口外扩2.5km声环境调查范围为线路两侧距外轨中心线200m 以内区域。地表水环境各站污染源位置至排放口处地下水环境双辽站 1km 范围振动距线路外轨中心线 60m 以内范围1.5 调查标准1.5.1 环境空气验收调查标准根据沿线环境功能区划, 本路段执行 GB3096-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二级标准,并按 GB3096-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校核。详见表1-2。站场采暖锅炉烟5 / 109气排放标准执行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二类区时段标准,并按 GB13271-2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校核。表 1-2环
20、境空气质量标准污 染 物执行 标准 (mg/m 3)标准来源年平均浓度日平均浓度1 小时平均浓度TSP0.200.30PM100.070.15SO20.060.15GB3095-1996 二级标准0.50NO 20.080.120.24TSP0.200.30PM100.100.15SO20.060.15GB3095-2012 二级标准0.50NO 20.040.080.20表 1-3锅炉烟气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级别(mg/m 3)烟尘120GB13271-2001 锅炉大气污染物SO2二类区时段900排放标准NOx/烟尘80GB13271-2014 锅炉大气污染物SO2在用燃煤锅
21、炉400排放标准NOx4001.5.2 地表水验收调查标准根据 DB22/388-2004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 ,沿线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详见表1-4。双辽站污水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双辽市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1.1km 外的双辽市污水处理厂。详见表1-5。表 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mg/L ( PH 除外)标准值pHCODBOD 5氨氮石油类类 别类692041.00.05表 1-5 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节选)项目pHCODBOD 5SS氨氮一级标准691003020015三级标准695003004006 / 1091.5.2 地下
22、水验收调查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国家标准GB/T14848-19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的类标准,具体指标见表 1-6。表 1-6地下水质量标准序号污染物单位类标准限值标准来源1pH无量纲6.5 8.52高锰酸盐指数mg/L 3.0地下水质量标准3氨氮mg/L 0.2( GB/T14848 93)4硝酸盐氮mg/L 20中类标准5亚硝酸盐氮mg/L 0.021.5.2 声环境验收调查标准根据沿线环境功能区划,本路段按照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发200394 号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执行。铁路边界外区域执行标准见表1-7。表 1-7声环境影
23、响评价标准表标准号标准名称标准值 L Aeq 值与等级备注适用范围(类别) 铁 路 边 界4 类区距离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GB12525-90噪 声 限 值 及铁路用地区其测量方法昼间 70dB、夜间 70dB 线路两侧 30m 内4 类区距离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沿线 1 类区与铁路边界昼间 70dB、夜间 55dB 线路两侧 30m 60m过渡区环发( 2003 ) 94 号 “关 声 环 境 质 2 类区距离铁路外侧轨道中心线于铁路建设、铁路(含GB3096-2008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量标准昼间 60dB、夜间 50dB 线路两侧 60m 以外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 ”2 类区学校
24、幼儿园、医院、老环发( 2003) 94 号昼间 60dB、夜间 50dB 年公寓施工场界执行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272-200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本次采用( GB12523-2011)建设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进行校核,见表1-8 及表 1-9。表 1-8DB22/272-200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摘录)单位: dB(A )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7 / 109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表 1-9建设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单位: dB( A )标准号昼间
25、夜间GB12523-201170551.5.3 振动验收调查标准执行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 ( GB10070-88)中“铁路干线两侧 ”昼间 80dB,夜间80dB 的标准限值。标准值见表1-10。表 1-10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dB(A )区域类别昼间夜间铁路干线两侧80801.6 沿线环境敏感点增建二线主要沿既有线右侧并行,增加二线铁路沿线噪声调查范围(两侧各200m范围)内,共有声环境敏感点21 个,均为村庄、居住区及学校。根据调查,本项目线路走向未发生变化,仅路线长度增加2.03km,主要由郑家屯车站延长至双辽车站。沿线环境敏感点基本环评阶段一致,仅在延长路段范围内增加双辽市铁路广洋小
26、区和双辽市东南侧居民住宅(跃进村)两处环境敏感点;由于环评阶段为可研初设阶段,环境敏感点桩号及环境敏感点与中心线的距离等调查较为粗略,本次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由于铁路建设时对距离较近的村屯进行了拆迁,因此建成后道路中心线与敏感点距离产生一定的变化,村屯的户数也有变化,但变化均不大。实际情况沿线环境的敏感点详见表1-11 及图 1-2。8 / 109表 1-9 环境保护目标表序号敏感点名称方位距铁路外轨中心线距离(m)评价范围内受影响人数(户)备注既有线二线4 类区2 类区30m 以内1双辽市东南侧居民住宅 (跃进村)右侧4424147424环评不涉及该段2双辽市铁路广洋小区左侧274014000
27、环评不涉及该段3双辽市新立住宅右侧1005601080环评包含4郭家店右侧40342200环评未提及5大有村左侧48543100环评包含6山场屯左侧485814320环评包含7山场屯站居民区右侧24209827环评包含左侧26321260环评包含8靠山屯左侧6064090环评未提及9界力本屯左侧106120070环评未提及10东方红村右侧343210350环评未提及左侧30346230环评未提及11后土山村右侧54505230环评包含12东兴村左侧34382150环评未提及13卧虎镇左侧3240432620环评包含14五星村左侧465010800环评未提及15骆驼岭站居民区右侧42386100
28、环评包含左侧56622120环评包含16玻璃山镇右侧3226331593环评包含17堡石图右侧242016748环评包含18左侧263216810环评包含19日新村左侧46501820环评包含9 / 10920茂林镇右侧60707500环评未提及左侧304010400环评未提及21卧虎镇中心小学左侧110116学生 1000 人,00环评包含教师 70人10 / 109第二章铁路工程建设概况2.1 铁路建设过程回顾1. 锦州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于 2009 年 7 月完成了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 原铁道部于 2010 年 9 月 12 日以关于平齐线郑家屯至茂
29、林段增建二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铁计函 20101180 号)进行了批复;3. 2010 年 4 月,沈阳沈铁环宇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送吉林省环境保护厅报批;4. 吉林省环境保护厅于 2010 年 4 月 12 日对该环评报告书进行了批复;5. 锦州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于 2010 年 8 月完成了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初步设计;6. 原铁道部于 2010 年 10 月 25 日以关于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 20101579 号)进行了批复;7. 2010 年 9 月,工程开工;8. 2014
30、 年 6 月,工程竣工;9. 2014 年 7 月,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改建铁路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报告 。10. 2016 年 9 月,沈阳铁路局辽西工程建设指挥部 委托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进行该项目的环保验收调查报告的编写工作。2.2 地理位置、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2.2.1 路线方案2.2.1.1 环评阶段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增建二线工程位于吉林省双辽市境内,设计里程为平齐线K89+400K148+500,建第二线后,正线长57.07km。2.2.1.2 实际建设工程实际建设路线走向与环评阶段一致;但路径全长59.
31、10km,与环评阶段相比增加 2.03km。11 / 109地理位置详见图 2-1,路线走向示意图见图2-2。2.2.2 工程内容2.2.2.1 线路1、环评阶段(1)既有铁路概况既有平齐线郑家屯至茂林段为级单线铁路,线路长度为 57.5km。旅客设计行车速度 120km/h,局部存在限速地段。正线最大坡度7.5 。(2)本工程情况增建第二线后,正线长57.07km。改建既有线4.45km,双线绕行段18.697km,主要进行加大半径,减缓曲线。表 2-1绕行路段、换边及既有线改建位置表工程内容起点终点长度( km )改建原因K103+500K103+9500.45加大半径、缓和曲线K105+
32、600K1060.4加大半径、缓和曲线既有线改建K107+300K108+1000.8加大半径、缓和曲线K109+200K1100.8加大半径、缓和曲线K110+600K1121.4加大半径、缓和曲线K128+300K128+9000.6加大半径、缓和曲线合计4.45K93+850K101+3007.45平齐线贯通K116K117+4001.4李芳河中桥改造K118K119+5001.5加大半径、缓和曲线双绕K119+800K122+1002.3加大半径、缓和曲线K122+700K125+2002.5骆驼岭河中桥改造K131+800K133+4001.6加大半径、缓和曲线K134+600K136+6002加大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