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进步对长三角地区种植业增长贡献探究.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02189 上传时间:2021-01-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科技进步对长三角地区种植业增长贡献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业科技进步对长三角地区种植业增长贡献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业科技进步对长三角地区种植业增长贡献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业科技进步对长三角地区种植业增长贡献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业科技进步对长三角地区种植业增长贡献探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科技进步对长三角地区种植业增长贡献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科技进步对长三角地区种植业增长贡献探究.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农业科技进步对长三角地区种植业增长贡献探究 摘要:以传统种植业为研究对象,利用19852004年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的农业部门种植业业的各种统计数据,运用生产函数模型结合索洛余值法,估算农业科技进步对长三角地区种植业发展的贡献,并进一步将这种科技进步的贡献进行因素分解,从而解释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种植业增长的内部机制。 关键词:长三角;科技进步;因素分解 改革开放至今,位于东部要害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总体经济发展迅猛,仅用全国1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将近20的中国GDP比重,2004年长江三角洲的GDP贡献额约占全国的18。随着经济的起飞,该地区农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尽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低,

2、但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不容忽视。分析探讨长三角在新形势下的农业的增长机制,对于全面把握长三角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所指的长三角地区是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二省一市的全部行政区域。江浙沪三地同处东部沿海地带,交通便利,水系发达,气候条件良好,具有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这里的农业历史悠久,精耕细作是江南农业的传统;然而随着长三角地区的二、三产业不断发展,农业用地越来越有限的情况下,长三角农业必须适应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农产品结构性剩余,价格持续下跌,农民增收缓慢都是“八五”以来农业面临的问题与矛盾。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新的措施,促使长三角的农业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

3、转变,由资源诱发型向科技引导型转变。而实现这一转变最根本方法就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的力量。 关于农业增长的研究浩如烟海,大多是以国家或者一个单一的行政区域为对象。专门研究长江三角洲农业增长的文献不是很多,现存的文献中学者们的观点视角大体可分成两类:第一类是集中研究长江三角洲农业综合生产力(张卫健,2002;徐梦洁,2000)。这类研究主要运用自创的评价系统将长江三角洲农业重新分区,分析区内的生产力差异。新的分区方法突破了省域的特征,看似更加合理,但问题是将这种区域差异与各区的资源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划等号,忽视了农业增长的内因。 第二类是集中对长江三角洲耕地和农业发展关系进行研究,以颜廷梅(1

4、995),陈文瑞(1998),朱振华(2001),周炳中(2002)为主,认为人地矛盾是长江三角洲发展的主要瓶颈,强调土地在农业增长中的作用。在某些产品领域比如淡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养殖业、牧业中,养殖面积确实是决定产品收成的重要因素,但是像上海、浙江、江苏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用地流入乡村工业建设在近期内恐怕是无法扭转的趋势。 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长三角地区种植业增长内在机制。农业的增长主要受投入、制度和技术的影响。本文以农业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的80年代中期以来的长三角地区农业发展为研究对象,利用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1985年以来种植业各种统计数据,

5、首先利用索洛增长函数模型,把握技术进步对传统农业的促进作用,再进一步将这种科技进步的贡献分解成两个部分五大基本因素,从而为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种植业增长的机制提供合理解释。 1 区域农业科技进步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基于以上理论框架,用C-D生产函数模型,以长三角地区种植业产值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索洛经济增长理论,得出1985年到2004年这20年里农业科技进步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种植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 11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的模型与方法 投入、制度和技术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三个主要因素,那么,在较短的时期内,如果制度不发生重大变化,技术则是除投入之外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CD函数测定的是要素投入对经济

6、增长的影响并将要素投入之外的因素定义为技术进步的作用。用具体的符号表示各投入要素,CD函数模型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 12变量与数据的选择 121数据取值 上海、江苏、浙江地区,种植业年产值数据Y。数据来自新中国55年农业统计资料汇编。选取1990年不变价格调整的种植业产值数据,以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 种植业物质费用投入K,以此作为粮食生产资本投入。物质费用的总投入需要计算种植业的中间物质消耗,对农业物质消耗进行不变价格调整,用以下公式调整: (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农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农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的物质费用 以此来剔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 种植业劳动投入L。考虑到工业

7、化过程必然出现农业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外流,1985年到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浙江、江苏地区农业劳动力人口的变化呈现下降趋势,但不能以此认为劳动投入对产出的作用是负向的,因此将亩均土地用工日折算与作物播种面积的乘积作为劳动投入的数据,较同类文献所使用的劳动力人数的粗糙统计数据更合理。 统计年鉴中1985-2004年长江三角洲的种植业播种面积数据。 T值。为了保证全面考虑影响因素,将回归模型引入时间变量t,由于年份的变化值始终是1,因此1985年的值取为1,以后的依次类推,2004年取20。 122回归结果和解释 根据上述样本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包对模型进行估算,结果如下: 参

8、数下面括号内的数值为相应参数的t检验值。从模型的估算结果分析,各个估计参数的t检验值都大于1,显著性较好;调整过的R2值达到了0975,说明这个模型里的农业投入要素的变化能够较好的解释农业产出的变化,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DW值155,可以认为各变量基本不存在自相关问题。 计算得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产值每年增长率比较不稳定,但20年均增长率达到79的水平还是反映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的快速增长趋势。科技进步贡献率反映农业科技进步率在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中所占的比重,根据公式: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科技进步率,农业总产值增长率 为了能够反映在20年中科技进步对长三角种植业产值增长贡献的变化情况,这

9、里按照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时期分四个阶段对种植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考察,19852004年横跨了我国4个五年计划时期,其中2004年是“十五”计划的第四年,尽管此时“十五”计划还未完成,但基本可以断定这一时期农业增长的基本格局。表1给出了长三角种植业总产值在四个时期的年均增长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 表格的核算结果显示长江三角洲地区“七五”时期(19861990年)和“八五”(19911995年),这两个阶段种植业增长速度最为迅猛,而同时期的农业科技进步对种植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4532和 5669,这个结果比同时期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核算的结果稍高一些,可以推断长三角地区“七五”和“八五

10、”期间的农业科技水平处于全国比较领先的地位。 “九五”时期和“十五”期间,长三角地区种植业的年均增长率出现急剧缩减,“九五”时期和“十五”期间分别只有193和253左右,这种极度缩减的趋势与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杨礼胜(2004)等人对同时期全国种植业的增长情况的描述一致。尽管种植业的总产值增长在二、三产业的挤压下受限,但科技进步对种植业发展的贡献份额却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从“九五”阶段的5069上升到“十五”期间的6171,总量增长趋缓同时科技贡献上升的趋势,是长三角地区种植业从资源诱导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向科技引发的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信号。 2农业科技进步对长三角地区种植业增长的贡献分析 正如上

11、文中的文献综述所言,尽管可以通过生产函数模型结合索洛余值法推算出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但是这里的科技进步实际上描述的是各种生产投入要素每年使用效率的提高,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技术进步,这种方法相当于把技术进步定义为一个黑箱,始终无法进一步解释黑箱内部的作用机制。 21产值增长因素分解的理论框架和模型推导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笔者通过对传统种植业产值增长的形成因素进行逐步分解的方法,将该地区总产值的增长分解为两大部分五个指标上的增长,并分别计算各个指标对种植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比例。同时把广义科技进步作为一个整体,认为这种科技进步对总产值的推动作用是通过总体科技投入分别作用于这五大指标而实

12、现的,从而可以按照各种指标的贡献比例对总体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进行分解,而且作用于这五大指标上的科技贡献率在同一方向上可以加总。笔者试图通过这种增量因素分解的方法,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内部机制给予合理解释。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22样本数据选取 考虑到长三角地区20年数据的前后连续性,有些种植业产品由于某些年份的数据缺失或无法获得而不能纳入本研究的样本数据选取范围,所以笔者选取了长江三角洲江、浙、沪两省一市传统种植业的三大产品门类的五种农产品进行核算,三大产品门类是指粮棉油三类,其中粮食作物选取了早中稻,粳稻、小麦,棉花,油料作物只选择了油菜籽。这三大门类产品占据长三角地区历年来65以上的产值比例,因而

13、比较具有代表性。据此:上式中的下标j=1,2,3,分别代表上海、江苏、浙江三地,下标i=1,2,3,4,5分别代表早中稻,粳稻,小麦,油菜籽,棉花这五种农产品。 23计算结果及解释 为了能够清晰解释并对比不同时期农业科技进步对总播种面积变化和平均单位亩产值变化两个部分及其五种分解指标变化的作用情况,笔者仍然按照上文中提及的按照四个“五年”计划分四个阶段分别进行农业科技进步的因素分解分析。表2给出的是科技进步贡献因素分解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出,“七五”时期,科技进步作用在总播种面积的变化上是负值,这正好说明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单位亩产值增长,尽管长三角地区耕地面积缩减,但种植业总产值增长仍然可以维

14、持,从第二部分科技进步对于亩均产值的变化贡献来看,这种亩均产值的优势是通过科技进步对产品价格变化作用而实现的,对价格变化的贡献达到4632。即技术进步可以使某种农作物生产的价格(单位成本)降低,因而农民就会增加这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相对成本高的作物的播种面积,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种植产品结构调整的作用。从“七五”时期的实际来看,科技进步对种植产品结构调整的贡献高达5538,充分说明了这种科技进步机制的作用。 “八五”时期,科技进步的作用比较均衡,一方面通过促进播种面积和种植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对提高单位亩产量起到了比较大的促进作用,贡献率达到2161。 “九五”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作用体现在对亩均

15、单位产值的变化上,同“七五”时期一样,主要是一些对作物单位成本下降起决定作用的科技投入在这一时期对总产值的贡献作用巨大,科技对作物价格的贡献率有2123左右。 “十五”期间,科技进步的作用主要通过改变种植产品结构来实现,这一阶段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很多农产品播种面积趋向缩减,因而科技进步反应在对总播种面积的变化上就比较明显,负向作用超过60以上。 3结论 本文认为,传统种植业在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主要通过科技进步作用在促进播种面积变化,种植产品结构调整变化,单位亩产变化和价格变化这四个方面影响种植业的整体增长。长三角内部各地种植结构的相互调整作用模型结果显示并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只核算了省级播种面积数据,所涉及的观测点只有三个,范围太小,如果作区县级数据的观察研究可能结果更显著一些,但鉴于研究时间范围较长所涉及的区县级统计资料较难取得,因而没有对区县一级的情况作进一步研究,这是本文的一个缺憾。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注解、表格、公式等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