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_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009727 上传时间:2021-0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2_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4.2_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4.2_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4.2_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4.2_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4.2_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_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2. 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3. 知道什么是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4. 知道沸腾现象和特点,知道沸点,会查沸点表;5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相关的简单热现象。 重、难点教学重点: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理解液体沸腾的特点。教学难点:用“温度时间”图像来处理实验数据。器材准备小烧杯、酒精、纱布、烧杯,水、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钟表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提问:(1)你知道水有哪几种状态?(2)别的物质是否也有这几种状态?请举例说明。总结:固态、液态和气态是自然界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2、媒体展示:物态变化现象讨论:你观察到哪些现象?这些现象的共同点是什么?物质的状态都发生了变化。二、新课教学(一)汽化的一种方式蒸发1实验: 看看小烧杯中有什么,现在处在什么状态? 蘸点酒精的抹在手背上,观察将会发生的现象。过一会酒精“消失”了。置疑:酒精到哪里去了?你是怎么知道的?尝试描述一下变化过程: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你能列举一些汽化现象的例子吗?提问:要使一杯水汽化,有几种方法?总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3蒸发(1)思考:小烧杯中有一块小纱布,你有什么办法让它变干?通过充分讨论,总结出:尽量将衣服展开增大液体的表面积;放在通风的地方加快液体表面附近的

3、空气流动。放在太阳下晒提升液体的温度;(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快慢。(3)实验探究:表格1同样大小的两滴酒精加热常温蒸发情况快慢结论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相关表格2同样大小的两滴酒精很扁(表面积大)很鼓(表面积小)蒸发情况快慢结论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相关表格3同样大小的两滴酒精强气流几乎无气流蒸发情况快慢结论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相关结论: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4)蒸发特点:思考:(1)蒸发在什么温度下发生?(2)蒸发发生在液体的什么位置?讨论:只在液

4、体表面实行的汽化现象(1)萝卜用实验:启发学生思考:蒸发发生在液体的什么位置?(2)媒体展示土地干裂的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土地为什么干裂?(水分蒸发)在哪儿干裂?(表面)说明蒸发发生在液体的什么位置?(表面)蒸发的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实行的汽化现象。思考:分析“地下管道输水” 优点。第二课时(二)探究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1提出问题对于沸腾现象,你了解哪些?你能描述一下沸腾现象吗?根据学生情况提出:要进一步研究沸腾现象,还需要通过实验仔细观察。重点观察:(1)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2)气泡的生成和变化情况。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明确了实验目的,让学生根据需要确定器材:烧杯,水、温度计

5、、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钟表等。3实行实验与收集证据(1)组织学生分组实行实验。水温升到90时开始记录温度,每1分钟记一次,一直记到水沸腾后3分钟左右停止。(2)观察水沸腾时发生的现象,特别是水中气泡的多少、大小、位置的变化。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绘制“温度时间”图像。实验结束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书本“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标出相对应的坐标点,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2)利用媒体展示学生绘制的水沸腾的“温度时间”图像。交流、讨论:水沸腾时,你从水中和水面各看到什么现象?水中气泡内的气体是从哪儿来的?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变化吗?曲线上的哪一段表示水沸腾前的过程?

6、水的温度怎样变化?曲线上的哪一段对应水的沸腾过程?水的温度怎样变化?根据观察的现象,结合图像分析液体沸腾有什么特点?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实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3)沸点的概念:液体沸腾时的温度(4) 观察“几种液体的沸点”表,练习查表酒精的沸点是多少?能否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开水的温度?你实验所用的温度计里的工作物质是什么?为什么要用这种温度计?液态氢的沸点是253,表示什么含义?常温下的氢是什么状态,(三)比较蒸发和沸腾两种现象,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蒸发沸腾共同点 由液态变为气态不同点 发生地点 液体表面液体内部和表面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只在一定温

7、度(沸点)时发生汽化速度 缓慢的汽化剧烈的汽化(四)液化1观察液化目的:(1)通过观察,认识液化现象;(2)探究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条件。2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气体液化的条件:降温、加压。3练习:(1)夏天吃冰棍时,冰棍周围冒的“白汽”,实际上是_, 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成的.(2)冬天,空调房间的玻璃上会有一些“水雾”,这些“水雾”是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为什么?(3)牙医用小镜子检查患者的牙齿时,先要把它放在火上烤一烤,为什么?(五)汽化吸热、液化放热1通过实验使学生确认汽化吸热,液化放热,2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解释:(1)为什么夏天扇扇子会感到凉快?

8、 (2)被水蒸气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要严重。(3)分析电冰箱的致冷原理。小结1物态与物态变化2汽化和液化3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4沸腾现象和特点练习设计1以下所述生活实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 B夏天,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汽”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冬天,戴眼镜的人刚进入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会变得模糊2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 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 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聚3烧开水时,从壶嘴喷出大量“白汽”。关于这些“白汽”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液

9、化过程 B汽化过程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4. 在敞开锅盖的情况下,对锅底加热把水烧开,然后把火烧得更旺,则( )A.水温不断升高 B.水温保持不变 C.水的沸点升高 D.水停止沸腾5 “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对此应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只能暂时止沸 B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D“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6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给两杯水加热,观察其中温度计示数不变的那一个,它的读数是_,该实验说明了什么?答:_。 7.夏天,在室外放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包上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可以发现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_ 。8.夏天,医生用酒精擦身给发烧的病人降温,请说出这样做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