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90501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馆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化馆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化馆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化馆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化馆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化馆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文化馆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中的作用,保障人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根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及国 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文化馆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 提供公共文化产 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包括省、地区(市)、县(市、区) 各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和文化中心。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文化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文化馆的建设和 监督管理,并督促下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行文化馆建设和监督管理职责。第五条 文化部负责全国各级文化馆的监督管理。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负责 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文化馆工作, 并对本级

2、文化馆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上 级文化馆负责对下级文化馆开展业务指导和辅导。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第五条文化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分别制定全国各级文化馆建设规划和标 准,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三条 县级以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按照行政区域分级设立文化馆。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将文化馆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保证文化馆建设用地的需要。各级人民政府应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文化馆建设予以重点扶 持。第五条 文化馆建设的布局和规模,应按照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数 量确定,并符合国家规定的文化馆建设标准。第六条文化馆的建设选址,应符合交通便利、人口集中、方便群众参与的条

3、 件。文化馆的的选址、设计、功能安排等应征得本级文化行政部门的同意。第七条 文化馆基本功能空间应包括(应与文化馆建设标准一致):多功能 厅、展览厅、宣传廊、培训教室、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舞蹈(综合)排练厅、 资料室、老年人活动室、文艺创作室等,以及管理用房、辅助用房。有条件的应 建有小型剧场和室外活动场所。第八条文化馆应配置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必需的设备、器材和相关文化资 源,并有计划地予以更新、充实。第九条 文化馆设施和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及 相关手续,依法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第十条 因城市建设需拆除文化馆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依照国家 有关法律、

4、行政法规的规定择地重建。本级地方人民政府在作出决定前, 应当组 织专家论证并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征得上一级人民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同后、0经批准拆除文化馆设施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当重新建设的文化馆 设施,应当符合规划要求,一般不得小于原有规模。迁建工作应当坚持先建设后 拆除或者建设拆除同时进行的原则。迁建所需的费用包括迁建补偿费用必须严格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三章职能和服务第十一条文化馆主要职能是:(一)举办各类展览、讲座、培训等,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社会教育, 提高群众文化素质,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开展流动文化服务; 指导群众

5、业余文艺团队建设,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三)组织并指导群众文艺创作,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理论研究。(四)收集、整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展示、宣传活动,指导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五) 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开展数字文化信息服务。(六)指导下一级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工作,为下一级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培训人员,并向下一级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配送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七)指导本地区老年文化、老年教育、少儿文化工作;(八)开展对外民间文化交流。第十八条文化馆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 健全服务规范, 并根据其功能、特点向公众

6、开放。应在醒目位置标明服务内容、开放时间和注意事项。第十九条文化馆的开放时间应当与当地群众的工作、学习时间适当错开;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当适当延长开放时间。文化馆的开放时间每天不得少于 8 小时。第二十条文化馆应当向公众无偿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以外的文化艺术服务的,可以适当收取成本费,但对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应当免费或者优惠。收费项目和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核定。文化馆的设施、设备不得擅自出租;因举办展览、演出、培训等群众文化 艺术活动需要出租的,须经同级文化行政部门同意方可出租。开展文化艺术服务收入和出租收入应用于文化馆设施、设备的维护

7、管理 和事业发展,不得挪作他用。第二十一条文化馆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依法配备安全保护措施、 人员,保证文化馆设施完好,确保公众安全。文化馆在举行群众文化活动时,应 事先做工好安全预案,并采取相应地安全措施。第四章人员和经费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文化行政部门应会同政府编制部门、 人事部门, 依据文化馆性质、工作任务、所在地区经济、文化、人口状况等因素,确定文化 馆编制数额,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第二十三条 文化馆实行馆长负责制。馆长是文化馆的法定代表人,由同级 文化行政部门聘任或任命。文化馆的重大事项应当经馆务会议讨论决定第二十四条文化馆应当配备与其工作职责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8、 文化馆从业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特殊人才经考核后可以破格录用。文化馆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馆人员的比例不得少于 75% 。第二十五条 文化馆实行职业资格制度, 文化馆从业人员须通过文化行政部门或者委托的有关部门组织的相应的考试、 考核, 取得职业资格或岗位培训证书。从业人员可根据本人的学历条件、 任职年限、 工作业绩和业务水平等申报考评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其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与聘任,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二十六条 文化馆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 建立绩效考核、 解聘辞聘等项制度。在岗人员退休或被调离、辞退后,应及时配备相应人员,确保文化馆正常工作不受影响。第二十七条各级文化行

9、政部门应建立文化馆队伍定期培训制度, 文化馆业务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第二十八条文化馆的建设、 维修、 管理资金和日常业务经费以及文化馆承担的群众文化活动的经费, 应当列入当地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 不得随意核减或挪用。 中央、 省、 市级财政可对文化馆设施建设和内容建设予以经费补助。第二十九条 国家鼓励企业、 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和个人依法向文化馆捐赠财物,捐赠人可以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享受优惠。第五章检查和评估第三十条 文化部每四年开展一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工作。 省级文化行政 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文化馆进行评估。 对文化馆的评估 结果,应予以公示。文化馆建设情况应纳入全国和地区性文化先进单位评选和复 查的考核指标体系。第三十一条对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馆和文化馆从 业人员,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给予奖励。第六章附则第三十二条本办法由文化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月日起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绩效管理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