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全过程预算绩效评价及管理规程附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95980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事业单位全过程预算绩效评价及管理规程附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行政事业单位全过程预算绩效评价及管理规程附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行政事业单位全过程预算绩效评价及管理规程附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行政事业单位全过程预算绩效评价及管理规程附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行政事业单位全过程预算绩效评价及管理规程附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行政事业单位全过程预算绩效评价及管理规程附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财政或各预算部门(单位)都需要对财政资金进行绩效评价,梳理一下绩效评价工作的基本流程如下:一、确定绩效评价对象绩效评价对象由各级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根据绩效评价工作重点及预算管理要求确定。预算部门年度绩效评价对象由预算部门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提出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核确定,也可由财政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年度工作重点等相关原则确定。目前项目入库前是需要填写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的,因此针对相应的项目也应该开展项目的绩效评价。二、下达绩效评价通知一般情况下,财政部门和各预算部门(单位)在实施具体评价工作前,应下达评价通知,内容包括评价

2、任务、目的、依据、评价时间和有关要求等。三、确定绩效评价工作人员由财政部门、被评价对象主管部门抽调单位成员或聘请专家、中介机构等第三方组成绩效评价组织机构,负责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财政部门应当对第三方组织参与绩效评价的工作进行规范,并指导其开展工作。四、制订绩效评价工作方案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方案由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组织机构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拟定具体工作方案。工作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评价对象与负责人、评价目的、评价的依据、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工作的时间安排、拟采用的评价方法、拟选用的评价标准、需要被评价对象及单位准备的评价资料及相关工作要求。五、收集绩效评价相关姿料评价小组根据需要,采取要

3、求被评价对象单位提供资料、现场勘查、问卷调查与询问等多种方式收集基础资料。基础资料包括绩效评价对象的基本概况、财务信息、统计报表、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绩效自我评价报告等。六、对姿料进行审查核实对于收集的基础资料和相关数据,绩效评价小组成员应当深入实地核实有关数据的全面性、真实性,进而整理出可供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之用的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七、综合分析并形成评价结论评价资料整理出后,评价小组按照评价方案的要求进行评价工作,并作出评价的初步结论,该结论经评价单位审核后作为提交评价报告的依据。如果在评价工作中遇到疑难问题,可以聘请有关专家予以论证。八、撰写与提交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是评价工作的成果,也是对被评

4、价对象财政资金绩效情况的结论性报告。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开展绩效评价及财政资金具体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本指南的规定提交绩效报告。预算部门应当对绩效评价报告涉及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财政部门应当对预算部门提交的绩效评价报告进行复核,提出审核意见。九、评价结果反馈制定评价结果反馈通知书,及时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到预算单位,与预算单位就绩效评价结果进行积极的沟通,进一步完善评估报告。预算单位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就有关问题积极整改,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规范支出行为,降低支出成本,增强支出责任。十、建立绩效评价档案绩效评价工作完成后,绩效评价实施机构应进行工作总结,将工作背景、基本情

5、况、初步结论、审核认定结果、评价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政策与制度完善建议以书面材料等形式,上报绩效评价组织机构备案。绩效评价组织机构应妥善保管有关资料,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档案。对于涉及专项资金使用或工程项目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及相关数据,应当建立项目库,进行动态性管理,以备对项目后续绩效的进一步评价。单位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规程绩效评价本质仍然是预算管理,是对现有预算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完善。管理过程中融入绩效理念,使绩效评价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预

6、算绩效管理,主要包括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等。第一阶段:预算编制阶段(上年6月初至上年12月上旬)1、事前绩效评估(1)事前绩效评估是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就预算项目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和筹资合规性等内容进行重点论证。(2)事前绩效评估阶段包括确定评价对象、成立评价工作组、确定评价机构、制定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和下达评价通知。(3)事前评估的主要依据。(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等。(三)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制定的预算管理制度、资金及财务管

7、理办法等。(四)省级部门单位的职责、年度工作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五)相关行业政策、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等。(六)其他依据。(4)I军前绩效评估内容名称主要内容立项必要性主要评估项目设立是否符合党和国家以及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否贯彻落实主管部门行业发展规划及年度重点中心工作,是否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和确定的服务对象,是否属于财政资金支持范围等。投入经济性主要评估项目投入产出比是否合理,项目支出测算依据是否充分,成本控制措施是否科学有效等。绩效目标合理性主要评估项目绩效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与行业发展规划、计划相符,是否有明确的产出和效益,绩效指标是否细化、量化、可衡量,指标值是否合理

8、可评价等。实施方案可行性主要评估项目实施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是否明确组织管理、职责分工,是否制定有效的过程控制措施,是否建立保证项目绩效可持续发挥作用的配套机制等。筹资合规性主要评估项目资金来源渠道、筹措程序是否合规,财政投入方式是否合理,筹资风险是否可控等。2、绩效目标设定(1)绩效目标是指预算资金计划在一定期限内达到的产出和效果,是建设项目库、编制部门预算、实施绩效运行监控、开展绩效评价等的重要基础和依据。(2)预算单位编制绩效目标,应事前梳理项目信息,预计一定时间能达到的产出和结果。其次收集基准数据,构建项目的逻辑模型。目标设定做到指向明确、具体细化、合理可行。(3)“一上”预算应完成绩

9、效目标的设定和审核工作。按照“谁组织项目实施、谁编制绩效目标”的原则,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职能设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重点,编制绩效目标和指标,并确定合理指标值。绩效主管部门组织对绩效目标的“完整性、相关性、适当性、可行性”等进行审核后,随同“一上”部门预算报送。“二上”预算主要是按照“一下”预算控制数和相关要求进一步调整完善绩效目标。(4)绩效目标应当清晰反映预算资金的预期产出、效益和满意度,与预算支出内容和预算总量相匹配,并符合以下要求:要求名称具体要求指向明确绩效目标要符合行业发展规划,并与预算支出内容、范围、方向、效果等紧密相关。细化量化绩效目标应当从数量、质量、成本、时效以及经济效益、社

10、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细化,尽量进行定量表述。不能定量的,可采用可衡量的定性表述。合理可行设定绩效目标时要经过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符合客观实际,能够在一定期限内实现。对应匹配绩效目标要与计划期内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与预算确定的投资额或资金量相匹配,与预算支出标准相适应。3、事前评估方法、方式事前评估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文献法等。事前评估的方式。包括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4、事前评估结果包括评估结论和评估得分两部分。评估结论分为建议予以支持、建议调整完善后予以支持和不予支持三种。第二阶段:预算绩效运行

11、监控(当年8月1日9月30日)1、绩效运行监控是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开展的监督、控制和管理活动。主要包括单位监控、部门监控和财政部定期监控。2、绩效主管部门按照财政部门相关规定,组织对7月份绩效目标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分析,各部门各单位按照要求,整理分析和填报相关报表。各部门各单位根据绩效监控结果,及时开展整改落实工作。绩效主管部门结合单位党组确定的年度重点中心工作,确定部门重点监控项目,实行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双监控”。加强监控信息收集和分析,建立分类预警机制,指导督促各单位加快预算执行,实现绩效目标。3、绩效监控的内容。绩效目一是预计产出的完成进度及

12、趋势,包括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标完成二是预计效果的实现进度及趋势,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情况益和可持续影响等。三是跟踪服务对象满意度及趋势。重点关注项目执行是否与绩效目标一致、执行效果能否达到预期。预算资包括预算资金拨付情况、预算执行单位实际支出情况以及预计结转结金执行余情况。重点关注相关预算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项目预算资金使用过情况程中的无预算开支、超预算开支、挤占挪用预算资金、超标准配置资产等情况。其他其他需要实施绩效监控的内容4、绩效监控方法。绩效监控采用目标比较法,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将绩效实现情况与预期绩效目标进行比较,对目标完成、预算执行、组织实施、资金

13、管理等情况进行分析评判。5、绩效监控结果运用结果作为以后年度预算安排和政策制定的参考,各部门单位绩效监控工作情况作为部门预算管理绩效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第三阶段:预算绩效评价及工作总结(翌年1月1日6月30日)1、项目绩效评价项目绩效评价是指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依据规范的程序,对预算资金的投入、使用过程、产出与效果进行系统和客观的评价。项目绩效评价分为单位自评、部门评价、财政评价。(1) 开展单位自评。各部门各单位针对预算批复时确定的绩效目标,开展单位自评,填报绩效自评表,对总体绩效目标、各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自评,绩效主管部门加强对自评结果的审核,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对自评结果

14、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2) 组织部门评价。组织开展评价工作程序包括前期准备、评价实施、完成报告及结果反馈四个阶段。按照“先各部门各单位自评,后组织部门评价”的方式,对项目预算支出绩效进行评价。(3) 配合财政评价。财政评价指财政部门对预算部门的项目组织开展的绩效评价。各部门各单位应配合财政评价工作。2、部门整体绩效评价(1)开展单位自评。各部门各单位针对预算批复时确定的绩效目标,开展单位自评,填报绩效自评表,对总体绩效目标、各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以及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自评,绩效主管部门加强对自评结果的审核。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对自评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2)组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绩效主管部

15、门组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组织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程序包括前期准备、评价实施、完成报告及结果反馈四个阶段。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绩效的内在原则,对部门整体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3、绩效工作总结(1)年度预算执行结束后,绩效主管部门根据要求组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总结,报送绩效总结报告。(2)绩效评价工作总结的内容。一是总结报告一一通过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的共性指标,设计特性指标,建立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反映从决策、管理到效益全过程的评估,简单地说就是做项目决策、投入、产出、效益、效率的总结。二是调研报告

16、一一采用的方法更多是用调研的方式,通过大量一对一访谈问卷取得基础数据。三是诊断报告诊断财政政策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为政策制定和完善管理提供支撑。四是咨询报告一一为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为财政政策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改进完善的建议。(3)严把报告和数据质量关。绩效评价收集到的基础数据的真实性,是绩效评价的生命线。在绩效评价过程中积极采取措施,重视样本数据对评价准确性支撑作用,注重数据真实可信,确保评价结论客观、公正、准确,更好体现绩效的权威性和约束力。第四阶段: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翌年7月及以后)1、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和绩效考评管理制度等,建立一体

17、化制度体系,优化管理流程,为更好地完成绩效评价工作奠定良好的保障基础。2、必要的技术支撑和良好的服务保障单位组织和配备有专业胜任能力的评价工作人员,聘请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机构参与预算部门绩效管理全过程,通过加大绩效信息公开的方式,有效的推进绩效评价工作。3、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绩效管理工作结果应用是指利用绩效管理工作形成的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等绩效信息,采取考核、反馈、激励约束、信息公开等方式,指导和督促单位提升绩效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预算绩效自评价结束后,在15个工作日内公开公示结果,接受监督。把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与预算编制、管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深入践行“

18、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各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机构,作为绩效评价工作的指导部门,牵头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进行统一性的管理,指导各个部门针对性的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进而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稳定开展。绩效主管部门应当总结分析绩效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单位,提出整改要求,督促相关单位整改落实;各部门各单位应当组织整改工作,明确责任人,制订整改措施,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整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体系附件1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分标准(2022年度)一级指标级指标评分点分值评分标准考评方法资产管理效果指标(40分)人均资产占有(1)人均办

19、公家具占有率5人均办公家具占有率二部门办公家具人均占有水平中央国家机关办公家具人均占有水平。分别计算办公桌、办公椅、书柜、文件柜、沙发5类办公家具人均占有率。设某类办公家具人均占有率为X,贝上部门以资产实际数据为基础,情况Xl,得1分;11.2,不得分。借助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服务平台,自行测算评定绩效得分。国管局组织集中评审,通过材料审查、现场检查和专项抽查等方式,对各部门报(2)人均办公设备占有率5人均办公设备占有率二部门办公设备人均占有水平中央国家机关办公设备人均占有水平。分别计算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5类办公设备人均占有率。设某项办公设备人均占有率为X

20、则:Xl,得1分;11.2,不得分。固定资产增长情况(3)办公家具增长率3办公家具增长率=(年末办公家具原值-年初办公家具原值)年初办公家具原值XlO0%。以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平均办公家具增长率N作为参照值,部门办公家具增长率X按以下标准评分:X0,得3分;0VXN,得2分;NVX2N,得1分;(4)X2N,不得分。(4)办公设备增长率3办公设备增长率=(年末办公设备原值-年初办公设备原值)年初办公设备原值XlO0%。以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平均办公设备增长率N作为参照值,部门办公设备增长率X按以下标准评分:X0,得3分;OXN,得2分;N2N,不得分。送的自评分数(5)人均固定3人均固定资产增长率

21、年末固定资产人均价值-年初固定资产人均进行审核。资产增价值)年初固定资产人均价值Xl长率与00%。设人均固定资产增长率为X,同期中同期中央财政收入增长率为N,央财政则:收入增X0,得3分;长率比OXN,得2分;较情况N2N,不得分。资(6)部2部门内部资产调剂利用率=从所属产门内部单位调入资产数量本部门年度资调资产调产配置总量XlO0%。设部门内部调剂剂利用剂利用率为X,则:利率xo,或当年未配置资产或无下用属单位的,得2分。情X=O,且本部门当年发生资产配况置行为,并有下属单位的,不得分。(7)部5部门之间资产调剂利用率二从其他门之间部门成功调入资产数量本部门年资产调度资产配置总量XlO

22、0%+调剂给其剂利用率他部门使用的闲置资产数量本部门年度资产处置总量。设中央国家机关部门之间平均资产调剂利用率为N,本部门部门之间资产调剂利用率X按以下方法评分:X(1+20%)N,且资产调剂均通过公物仓平台进行的,得5分;X(1+20%)N,得4分;(1+10%)NX(1+20%)N,以及当年未配置资产的,得3分;(4)NX(l+10%)N,或当年未配置资产的,得2分;XN,得1分;未通过调剂方式配置资产的,不得分。资产管理效果指标(40分)费用节约情况(8)办公设备家具配置费用节约率8配置费用节约率二当年实际配置总费用(价格标准上限X当年实际配置数量)100%o分别计算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

23、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办公桌、办公椅、书柜、文件柜8类具体资产的配置费用节约率,每项1分。设某部门某类资产配置费用节约率为X,则:X80%,得1分;80%X100%,或该项资产未购置,得0.5分;XIO0%,或未编报当年配置计戈U,不得分。部门以资产实际数据为基础,借助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服务平台,自行测算评定绩效得分。国管(9)单车运行费用率4单车运行费用率=本部门平均单车费用中央国家机关平均单车费用100%o分别计算维修保养费用、燃油费用、保险费用、事故损失费用4项平均费用率,每项1分。设某部门某项单车运行费用平均费用率为X,则:X80%,得1分;(2)80%150%,不得分。局组

24、织集中评审,通过材料审查、现场检查和专项抽查等方式,对各部门报送的自评分数进行审核。资产保值增值情况(10)国有独资公司保值增值率1国有独资公司保值增值率=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Xlo0%o设国有独资公司保值增值率为X,则:XIO0%,计1分;X=Io0%,或没有对外投资的,计0.5分;XVIo0%,不得分。(11)国有控股公司保值增值率1国有控股公司保值增值率=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XlO0%0设国有控股公司保值增值率为X,贝hXIO0%,计1分;X=Io0%,或没有对外投资的,计0.5分;XVIo0%,不得分。资产管理规范指标(30分)配置计划执行情况(12)配置计划数量执行率

25、5配置计划数量执行率二当年实际配置资产数量计划配置资产数量Xl00%o设某部门配置计划数量执行率为X,则:95%X105%,得5分;85%X95%,或105%Xll5%,得4分;(3)70%X85%,或115%X130%,得3分;50%X70%,或130%X150%,得2分;30%X50%,或150%200%,或未编报当年资产配置计划,不得分。(13)配5配置计划金额执行率=当年实际配置计划置资产金额计划配置资产金额Xl金额执00%o设某部门配置计划金额执行行率率为X,则:95%X105%,得5分;85%X95%,或105%Xll5%,得4分;70%X85%,或115%X130%,得3分;50

26、X70%,或130%X150%,得2分;30%X50%,或150%200%,或未编报当年资产配置计划,不得分。资产管公(14)定3定向化保障公车平均更新年限二本部门理规范务向化保部门当年更新的定向化保障公务以资指标用障公务用车累计使用年限本部门当年限产实(30车用车平更新的定向化保障公务用车总数。际数分)管均更新设部门定向化保障公车平均更新据为理年限年限为X,以当年中央国家机关定基础,情向化保障公车平均更新年限N为借助况参照值,则:中央XN,或本年没有更新定向化保行政障公务用车的,得3分;事业8XN,得2分;单位(3)X8,不得分。国有(15)定1定向化保障公务用车新能源配备资产向化保障公务

27、用车新能源汽车配备率率二本部门当年更新定向化保障公务用车中新能源汽车的数量本部门当年更新的定向化保障公务用车总数,设定向化保障公务用车新能源配备率为X,则:X0,或本年没有更新定向化保障公务用车的,计1分;X=O,不得分。管理服务平台,自行测算评定绩效得分。国管局组织集中评审,通过材料审查、现场检查和专项抽查等方式,对各部门报送的自评分数进行审核。政府集中采情况(16)办公家具政府集中采购率2办公家具政府集中采购率二办公家具集中采购数量办公家具年度购置总量Xlo0%。设办公家具集中采购率为X,则:X=IO0%,或当年未购置办公家具的,得2分;(2)90%X100%,得1分;XV90%,不得分。

28、17)办公设备政府集中采购率2办公设备政府集中采购率二办公设备集中采购数量办公设备年度购置总量Xlo0%。设办公设备集中采购率为X,则:X=IO0%,或当年未购置办公设备的,得2分;(2)90%X100%,得1分;X90%,不得分。软件资产使用(18)软件正版化率1软件正版化率二本部门正版软件数量本部门全部软件数量XlO0%。设某部门软件正版化率为X,则:X=IO0%,得1分;XVIo0%,不得分。(19)软2软件国产化率二本部门国产软件数情况件国产化率量本部门全部软件数量XlO0%。设某部门软件国产化率为X,则:X=Io0%,得2分;(2)85%X100%,得1分;X85%,不得分。处(2

29、0)办1办公家具进场交易率二当年实际通置公家具过处置平台进场交易办公家具的平进场交数量年度应通过处置平台进场交台易率易办公家具总数量XIO0%。设办公交家具进场交易率为X,则:易X=IO0%或当年无应进场交易处情置事项,得1分;况(2)80%X100%,得0.5分;0XV80%,不得分。(21)办1办公设备进场交易率二当年实际通公设备过处置平台进场交易办公设备的进场交数量年度应通过处置平台进场交易率易办公设备总数量XIO0%。设办公设备进场交易率为X,则:X=IO0%或当年无应进场交易处置事项,得1分;(2)80%X100%,得0.5分;0XV80%,不得分。资产管废(22)最4最低使用年限执

30、行率二本年达到最理规范弃低使用低使用年限处置的废弃电器电子指标电年限执类资产数量本年处置废弃电器电(30器行率子类资产数量XlO0%。设部门最低分)电使用年限执行率为X,则:子X=IO0%,或者当年处置废弃电类器电子类资产总量为。的,得4资产环保0收情况分;(2)95%X100%,得3分;90%XV95%,得2分;85%X(90%,得1分;X85%,不得分。(23)环保回收处置率3环保回收处置率二本年环保回收废弃电器电子类资产数量本年处置废弃电器电子类资产数量XIO0%。设部门环保回收处置率为X,则:X=IO0%,或者当年处置废弃电器电子类资产总量为。的,得3分;(2)90%X100%,得2分

31、80%X90%,得1分;X80%,不得分。资产管理基础工作指标(30分)制度建设情况(24)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建设情况1本部门制定了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年度内开展清查盘点的,得1分。部门根据资产管理工作实际开展自评,并提供各项评分相关佐证材料。国管局(25)资产使用责任机制建设情况2本部门建立了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得1分;明确指定相关领导为国有资产负责人,并落实资产使用人在资产管理中的责任,得1分。(26)车改保留车辆使用管理制度建1本部门制定了车改保留车辆使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得1分。设情况组织集中评审,结合各部门对资产配置计划、资产决算报告等工作落实情况,以及对资产管理工作重视程度、理论与实

32、践创新等情况对各部门报送的自评分管理能力建设情况(27)领导重视程度1本部门领导重视资产管理工作,年度内有相关批示或讲话,得1分。(28)机构人员设置情况2本部门有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机构,得1分;配备国有资产专职管理人员,得1分。(29)业务培训情况1本部门年度内召开资产管理工作会、培训会、座谈会等,得1分。工作落实情况(30)资产决算材料报送情况8按时全面报送机关本级和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决算材料,得8分;未按时报送,但全面报送机关本级和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决算材料,得6分;未全面报送机关本级和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决算材料,不得分。(31)资产配置计划报送情况2本部门按时报送配置计划,得

33、1分;全面报送机关本级和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年度资产配置计划,得1分。(32)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落实情况4部门规范建立了车辆使用台账,得1分;部门定期公示用车事项和费用,得1分;所属单位落实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要求,本年度配备公务用车中新能源汽车比例超过30%的,得2分,配备了新能源汽车但比例不足30%或本年度所属单位均未配备公务用车的,得1分,本年度配备了公务用车但没有配备新能源汽车的,不得分。数进行复核,未提供佐证材料该项评分为零。(33)资产管理工作落实情况8组织完成部门本级房屋资产入账工作,得1分,组织完成所属单位房屋资产入账工作,得2分;通过资产处置信息公开平台公开资产处置数量占比超过应公开

34、资产处置总量80%的,得2分,超过应公开资产处置总量50%但不足80%的,得1分;部门资产管理联系人发生变动的,及时报送更新,得1分;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工作,得2分。【加分项】工作创新情况(10分,绩效评价总分累计不超过100分)实践创新情况8通过公物仓平台进行资产跨地区、跨层级调剂共享,加2分;部门第一时间组织传达贯彻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效能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实施意见并提出落实举措的,加3分;组织开展所属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加2分;有其他创新点的,加1分。理论创新情况2本部门年度内通过报刊杂志(如中国机关后勤资产管理动态等)或网络发表有关资产管理理论研究文章,每发表1篇,加1分。该项总

35、分不超过2分。附件2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自评表(2022年度)单位名称(公章):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分点参考计算值参考得分自评计算值自评得分资产管理效果指标(40分)人均资产占有情况(1)人均办公家具占有率(5分)-其中:办公桌占有价值办公椅占有价值书柜占有价值文件柜占有价值沙发占有价值(2)人均办公设备占有率(5分)其中:台式计算机占有数便携式计算机占有数打印机占有数传真机占有数复印机占有数固定资产增长情况(3)办公家具增长率(3分)(4)办公设备增长率(3分)(5)人均固定资产增值率与同期中央财政收入增长率比较情况(3分)资产调剂利用情况(6)资产内部调剂利用率(2分)(7)部门之间

36、资产调剂利用率(5分)费用节约情况(8)办公设备家具配置费用节约率(8分)台式机便携式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办公桌办公椅书柜文件柜(9)单车运行平均费用率(4分)维修保养费用燃油费用保险费用事故损失费用资产保值增值情况(10)国有独资公司保值增值率(1分)(11)国有控股公司保值增值率(1分)资产管理规范指标(30分)配置计划执行情况(12)配置计划数量执行率(5分)批复配置数(填写)实际配置数执行率(13)配置计划金额执行率(5分)批复配置金额(填写)实际配置金额执行率公务用车管理情况(14)定向化保障公务用车平均更新年限(3分)(15)定向化保障公务用车新能源汽车配备率(1分)政府集中采购情况

37、16)办公家具政府集中采购率(2分)(17)办公设备政府集中采购率(2分)软件资产使用情况(18)软件正版化率(1分)(19)软件国产化率(2分)处置(20)办公家具进场交易平台交易情况率(1分)(21)办公设备进场交易率(1分)废弃电器电子类资产环保回收情况(22)最低使用年限执行率(4分)(23)环保回收处置率(3分)资产管理基础工作指标(30分)制度建设情况(24)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建设情况(1分)-(25)资产使用责任机制建设情况(2分)-(26)车改保留车辆使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1分)-管理能力建设情况(27)领导重视程度(1分)-(28)机构人员设置情况(2分)-(29)业务培训情

38、况(1分)-工作落实情况(30)资产决算材料报送情况(8分)-(31)资产配置计划报送-情况(2分)(32)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落实情况(4分)-(33)资产管理工作落实情况(8分)-【加分项】工作创新情况实践创新情况(8分)-理论创新情况(2分)-合计-资产处长联系方式填表人联系方式中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基础数据表(2022年度)单位名称(公章):金额单位:元资产基本情况项目本年增加本年减少年末数量金额数量金额数量金额一、总资产二、固定资产三、通用办公设备其中:L台式计算机2.便携式计算机3.打印机4.传真机5.复印机四、通用办公家具其中:L办公桌2.办公椅3.书柜4.文件柜5.沙发制度执

39、行情况2.1酉己置管理数量金额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计划批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实际配置2.2使用管理2.2.1采购管理当年购置总数政府集中采购数量通用办公设备通用办公家具2.2.2调剂管理所属单位调入其他部门调入+调给其他部门2.2.3软件管理通用软件年末数量正版软件数量国内品牌软件数量2.2.4车辆管理数量费用运行车辆数当年更新定向化保障公务用车数更新配备新能源汽车数燃油费用保险费用事故损失费维修保养费2.2.5对外投资所有者权益年初总额所有者权益年末总额1.国有独资公司2.国有控股公司2.3处置管理本年处置总数通过处置平台处置数环保回收数达到最低使用年限数设备类资产家具类资产废弃电器电子类人在职其他员实有人员情数实有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人力资源 > 绩效管理

宁ICP备18001539号-1